當前位置:首頁 » 條款大全 » 2020勞動法年假換工作

2020勞動法年假換工作

發布時間: 2022-02-21 19:54:49

⑴ 跳槽後年假計算問題

首先,你已經享有5天年假的權利

所有與用人單位建立勞動關系的職工,連續工作滿12個月以上,都能享受到帶薪年休假,其中,累計工作滿1年不滿10年的,年休假5天;已滿10年不滿20年的,年休假10天;已滿20年的,年休假15天

你在2018年9月-2019年9月已經滿1年,可以在2019年10月~2020年10月享受5天年假

但部分公司可能為了方便管理,都採用自然年統計,也就是2019年10月~2020年10月年假時間換成2020年1月-2020年12月。

建議你再跟公司人事溝通清楚

勞動法2021新規定年假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規定職工累計工作已滿1年不滿10年的,年休假為5天;已滿10年不滿20年的,年休假為10天;已滿20年的,年休假為15天。國家法定休假日、休息日不計入帶薪年休假的假期。但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就不能享受當年度的年休假:
1、職工依法享受寒暑假,其休假天數多於年休假天數的;
2、職工請事假累計20天以上且單位按照規定不扣工資的;
3、累計工作滿1年不滿10年的職工,請病假累計2個月以上的;
4、累計工作滿10年不滿20年的職工,請病假累計3個月以上的;
5、累計工作滿20年以上的職工,請病假累計4個月以上的。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
第四十條
用人單位在下列節日期間應當依法安排勞動者休假:
(一)元旦;
(二)春節;
(三)國際勞動節;
(四)國慶節;
(五)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休假節日。

⑶ 勞動法年假換工作後能不能休

只要在本單位就可以休。如果已經換單位,原單位應該按天數支付雙倍工資。

⑷ 勞動法年假規定,換了一個單位,工齡是否能累計

《企業職工帶復薪年休假實施辦製法》
第三條職工連續工作滿12個月以上的,享受帶薪年休假
(以下簡稱年休假)。
第四條年休假天數根據職工累計工作時間確定。職工在同一或者不同用人單位工作期間,以及依照法律、行政法規或者國務院規定視同工作期間,應當計為累計工作時間。

⑸ 2021年勞動法年假是怎麼規定的

《職工帶薪年休假條例》第二條規定:機關、團體、企業、事業單位、民辦非企業單位、有僱工的個體工商戶等單位的職工連續工作1年以上的,享受帶薪年休假(以下簡稱年休假)。單位應當保證職工享受年休假。職工在年休假期間享受與正常工作期間相同的工資收入。第三條規定:職工累計工作已滿1年不滿10年的,年休假5天;已滿10年不滿20年的,年休假10天;已滿20年的,年休假15天。國家法定休假日、休息日不計入年休假的假期。第四條規定:職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享受當年的年休假:
(一)職工依法享受寒暑假,其休假天數多於年休假天數的;
(二)職工請事假累計20天以上且單位按照規定不扣工資的;
(三)累計工作滿1年不滿10年的職工,請病假累計2個月以上的;
(四)累計工作滿10年不滿20年的職工,請病假累計3個月以上的;
(五)累計工作滿20年以上的職工,請病假累計4個月以上的。第五條規定:單位根據生產、工作的具體情況,並考慮職工本人意願,統籌安排職工年休假。年休假在1個年度內可以集中安排,也可以分段安排,一般不跨年度安排。單位因生產、工作特點確有必要跨年度安排職工年休假的,可以跨1個年度安排。單位確因工作需要不能安排職工休年休假的,經職工本人同意,可以不安排職工休年休假。對職工應休未休的年休假天數,單位應當按照該職工日工資收入的300%支付年休假工資報酬。
需要注意的是,勞動者個人的累計工作年限應包括但不限於現就職單位的工作年限。

⑹ 我在別的公司工作10年以上,換了新工作,公司規定工作一年後才有5天年假,這符合勞動法嗎

新公司違法。不符合企業職工帶薪年休假條例和職工帶薪年休假實施辦法的規定。帶薪年休假的工作年限是按照所有工作單位的總工齡來算的,只要在所有工作單位工齡滿一年就有五天年假,你的工齡滿十年不滿二十年,就應該有十天年假。入職新公司的第一年的年假天數是入職日到12月31日的天數除以365,再乘以基準天數10,去掉小數取整數。

⑺ 勞動法年假規定2020

一、勞動法年假標準是什麼
按《職工帶薪年休假條例》規定,職工累計工作已滿1年不滿年的,年休假為5天;已滿10年不滿20年的,年休假為10天;已滿20年的,年休假為15天。國家法定休假日、休息日不計入帶薪年休假的假期。
但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就不能享受當年度的年休假:
1、職工依法享受寒暑假,其休假天數多於年休假天數的;
2、職工請事假累計20天以上且單位按照規定不扣工資的;
3、累計工作滿1年不滿10年的職工,請病假累計2個月以上的;
4、累計工作滿10年不滿20年的職工,請病假累計3個月以上的;
5、累計工作滿20年以上的職工,請病假累計4個月以上的。
用人單位應當根據生產、工作具體情況,並考慮職工本人意願,統籌安排職工年休假,可以集中安排,也可以分段安排,但一般應在1個年度內安排。
二、年假安排及未休年假的工資怎麼算
用人單位根據生產、工作的具體情況,並考慮職工本人意願,統籌安排年休假。用人單位確因工作需要不能安排職工年休假或者跨1個年度安排年休假的,應徵得職工本人同意。
單位確因工作需要不能安排職工休年休假的,經職工本人同意,可以不安排職工休年休假。職工未休年假的工資計算:對職工應休未休的年休假天數,單位應當按照該職工日工資收入的300%支付年休假工資報酬。
用人單位安排職工休年休假,但是職工因本人原因且書面提出不休年休假的,用人單位可以只支付其正常工作期間的工資收入。
勞動法保護勞動者的合法權益不受侵害,勞動法中對於年假的條例保證了勞動者合法享受假期福利的權利。小編想說,享受帶薪年假是我們每個職工的合法權益,大家要學會運用《勞動法》的相關法條來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根據勞動法年假標准,合理休假,也能極大的提高我們的工作效率。

⑻ 勞動法年假規定,換了一個單位,工齡是否能累計

  • 勞動法年假規定,換來了一個自單位,工齡能累計。

    《企業職工帶薪年休假實施辦法》:

  • 職工連續工作滿12個月以上的,享受帶薪年休假 (以下簡稱年休假)。

  • 年休假天數根據職工累計工作時間確定。職工在同一或者不同用人單位工作期間,以及依照法律、行政法規或者國務院規定視同工作期間,應當計為累計工作時間。

⑼ 勞動法年假規定2021

勞動法年假規定休年假是工作累計滿一年職工的權利,年假的計算方法為職工累計工作已滿1年不滿10年的,年休假為5天;已滿10年不滿20年的,年休假為10天;已滿20年的,年休假為15天。國家法定休假日、休息日不計入帶薪年休假的假期。但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就不能享受當年度的年休假:1、職工依法享受寒暑假,其休假天數多於年休假天數的;2、職工請事假累計20天以上且單位按照規定不扣工資的;3、累計工作滿1年不滿10年的職工,請病假累計2個月以上的; 4、累計工作滿10年不滿20年的職工,請病假累計3個月以上的;5、累計工作滿20年以上的職工,請病假累計4個月以上的。而對於休年假期間的工資應當正常發放,單位確因工作需要不能安排職工休年休假的,經職工本人同意,可以不安排職工休年休假。職工未休年假的工資計算:對職工應休未休的年休假天數,單位應當按照該職工日工資收入的300%支付年休假工資報酬。職工累積工作滿一年即可以享受年假,並且休假期間工資照常發放。如果單位對年假有異議,不允許休年假,職工可以根據勞動法要求單位給予年假。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第四十條 用人單位在下列節日期間應當依法安排勞動者休假:
(一)元旦;
(二)春節;
(三)國際勞動節;
(四)國慶節;
(五)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休假節日。 《職工帶薪年休假條例》第三條職工累計工作已滿1年不滿10年的,年休假5天;已滿10年不滿20年的,年休假10天;已滿20年的,年休假15天。
國家法定休假日、休息日不計入年休假的假期。
第四條職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享受當年的年休假:
(一)職工依法享受寒暑假,其休假天數多於年休假天數的;
(二)職工請事假累計20天以上且單位按照規定不扣工資的;
(三)累計工作滿1年不滿10年的職工,請病假累計2個月以上的;
(四)累計工作滿10年不滿20年的職工,請病假累計3個月以上的;
(五)累計工作滿20年以上的職工,請病假累計4個月以上的。

⑽ 最新勞動法年休假規定2021

年假規定休年假是工作累計滿一年職工的權利,年假的計算方法為職工累計工作已滿1年不滿10年的,年休假為5天;已滿10年不滿20年的,年休假為10天;已滿20年的,年休假為15天。國家法定休假日、休息日不計入帶薪年休假的假期。但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就不能享受當年度的年休假:1、職工依法享受寒暑假,其休假天數多於年休假天數的;2、職工請事假累計20天以上且單位按照規定不扣工資的;3、累計工作滿1年不滿10年的職工,請病假累計2個月以上的;4、累計工作滿10年不滿20年的職工,請病假累計3個月以上的;5、累計工作滿20年以上的職工,請病假累計4個月以上的。而對於休年假期間的工資應當正常發放,單位確因工作需要不能安排職工休年休假的,經職工本人同意,可以不安排職工休年休假。職工未休年假的工資計算:對職工應休未休的年休假天數,單位應當按照該職工日工資收入的300%支付年休假工資報酬。職工累積工作滿一年即可以享受年假,並且休假期間工資照常發放。如果單位對年假有異議,不允許休年假,職工可以根據勞動法要求單位給予年假。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第三條勞動者享有平等就業和選擇職業的權利、取得勞動報酬的權利、休息休假的權利、獲得勞動安全衛生保護的權利、接受職業技能培訓的權利、享受社會保險和福利的權利、提請勞動爭議處理的權利以及法律規定的其他勞動權利。勞動者應當完成勞動任務,提高職業技能,執行勞動安全衛生規程,遵守勞動紀律和職業道德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第三條訂立勞動合同,應當遵循合法、公平、平等自願、協商一致、誠實信用的原則。依法訂立的勞動合同具有約束力,用人單位與勞動者應當履行勞動合同約定的義務。

熱點內容
電力依法治企 發布:2025-08-18 23:28:09 瀏覽:345
構建公共法律服務五大體系 發布:2025-08-18 23:25:46 瀏覽:750
勞動法41條內容42條 發布:2025-08-18 22:58:28 瀏覽:509
農村土地徵用涉及的法律知識 發布:2025-08-18 22:57:10 瀏覽:99
成品油行政法規 發布:2025-08-18 22:44:25 瀏覽:62
著作權法法律知識競賽題及答案 發布:2025-08-18 22:44:18 瀏覽:645
廣東勞動法生育規定 發布:2025-08-18 22:44:08 瀏覽:919
法治知識網路競賽活動 發布:2025-08-18 22:37:22 瀏覽:407
浦發銀行法律顧問投標 發布:2025-08-18 22:37:09 瀏覽:380
買房婚姻法公平 發布:2025-08-18 22:32:08 瀏覽:2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