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法惡劣環境作業
❶ 企業強制員工在惡劣環境工作又不提高工資待遇該怎麼維權
按照《勞動法》第56條規定,勞動者對用人單位管理人員違章指揮、強令冒險作業,有權拒絕執行;對危害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的行為,有權提出批評、檢舉和控告。(詳情請見〈勞動法〉第五十六條)
❷ 勞動法上對粉塵作業的時間是如何規定的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並沒有對粉塵作業的工作時間進行詳細規定。國家實行勞動者每日工作時間不超過八小時、平均每周工作時間不超過四十四小時的工時制度。對實行計件工作的勞動者,用人單位應當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第三十六條規定的工時制度合理確定其勞動定額和計件報酬標准。
相關法律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
第三十六條國家實行勞動者每日工作時間不超過八小時、平均每周工作時間不超過四十四小時的工時制度。
第三十七條對實行計件工作的勞動者,用人單位應當根據本法第三十六條規定的工時制度合理確定其勞動定額和計件報酬標准。
❸ 勞動法怎麼規定低溫室外作業的時間
你好!這個並沒有具體的規定。
按照國家低溫作業分級(GB/T14440)的規定,工作環境平均氣溫等於回或低於5℃的作業,答即屬於低溫作業。例如各類冷凍冷藏作業、寒冷季節野外(戶外)作業等屬於全身性受冷的作業。低溫作業享受勞動保護待遇,但並沒有限制具體時間。
低溫作業分級依據工作地點的溫度和低溫作業時間率,將低溫作業分為一、二、三、四級,級別越高表示冷強度越大。低溫作業時間率是指1個勞動日在低溫環境中凈勞動時間占工作日總時間的百分率。
女職工在月經期間和懷孕期間不得從事低溫作業。
如能進一步提出更加詳細的信息,則可提供更為准確的法律意見。
❹ 勞動法中對勞動環境的規定
沒有相關規定的
❺ 勞動法因工作超強度環境惡劣給園工造成身體還舒急辭扣七天工資合法嗎
勞動法是規范企業規范經營的法律。如果工作強度非常大,環境惡劣應該依據勞資雙方簽訂的勞動合同給予員工各種保健和工資補貼。給員工造成身體損失應該依據《勞動合同法》為員工辦理工傷保險並給予保險賠償。如果對公司的處理方法,有異議可以提起勞動仲裁,供參考。
❻ 工作環境有害,勞動法怎麼規定
工作環境有害,勞動法規定: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第三十二條規版定:勞動者拒絕用人單位管理權人員違章指揮、強令冒險作業的,不視為違反勞動合同。勞動者對危害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的勞動條件,有權對用人單位提出批評、檢舉和控告。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第八十八條規定:
用人單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依法給予行政處罰;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給勞動者造成損害的,應當承擔賠償責任:
1、以暴力、威脅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強迫勞動的;
2、違章指揮或者強令冒險作業危及勞動者人身安全的;
3、侮辱、體罰、毆打、非法搜查或者拘禁勞動者的;
4、勞動條件惡劣、環境污染嚴重,給勞動者身心健康造成嚴重損害的。
(6)勞動法惡劣環境作業擴展閱讀
根據《勞動保障監察條例》第九條規定:
任何組織或者個人對違反勞動保障法律、法規或者規章的行為,有權向勞動保障行政部門舉報。
勞動者認為用人單位侵犯其勞動保障合法權益的,有權向勞動保障行政部門投訴。
勞動保障行政部門應當為舉報人保密;對舉報屬實,為查處重大違反勞動保障法律、法規或者規章的行為提供主要線索和證據的舉報人,給予獎勵。
❼ 勞動法中關於高溫環境作業的規定
《防暑降溫措施管理辦法》安監總安健[2012]89號第八條
在高溫天氣期間,用人單位應當按照下列規定,根據生產特點和具體條件,採取合理安排工作時間、輪換作業、適當增加高溫工作環境下勞動者的休息時間和減輕勞動強度、減少高溫時段室外作業等措施:
(一)用人單位應當根據地市級以上氣象主管部門所屬氣象台當日發布的預報氣溫,調整作業時間,但因人身財產安全和公眾利益需要緊急處理的除外:
1、日最高氣溫達到40℃以上,應當停止當日室外露天作業;
2、日最高氣溫達到37℃以上、40℃以下時,用人單位全天安排勞動者室外露天作業時間累計不得超過6小時,連續作業時間不得超過國家規定,且在氣溫最高時段3小時內不得安排室外露天作業;
3、日最高氣溫達到35℃以上、37℃以下時,用人單位應當採取換班輪休等方式,縮短勞動者連續作業時間,並且不得安排室外露天作業勞動者加班。
(二)在高溫天氣來臨之前,用人單位應當對高溫天氣作業的勞動者進行健康檢查,對患有心、肺、腦血管性疾病、肺結核、中樞神經系統疾病及其他身體狀況不適合高溫作業環境的勞動者,應當調整作業崗位。職業健康檢查費用由用人單位承擔。
(三)用人單位不得安排懷孕女職工和未成年工在35℃以上的高溫天氣期間從事室外露天作業及溫度在33℃以上的工作場所作業。
(四)因高溫天氣停止工作、縮短工作時間的,用人單位不得扣除或降低勞動者工資。
用人單位安排勞動者在35℃以上高溫天氣從事室外露天作業以及不能採取有效措施將工作場所溫度降低到33℃以下的,應當向勞動者發放高溫津貼,並納入工資總額。
(7)勞動法惡劣環境作業擴展閱讀
高溫津貼的具體標准為
室外作業和高溫作業人員每人每月150元,非高溫作業人員每人每月100元。高溫津貼在每年6月、7月、8月、9月、10月發放,在企業成本費中列支。
其他相關高溫天氣的勞動保護措施,也按照新政策執行。如用人單位在崗且提供正常勞動的職工也需列入發放范圍,職工未正常出勤的,可按其實際出勤且提供的勞動天數折算發放等。
享受高溫津貼的范圍
從以前露天作業且工作場所溫度達33℃以上的人群擴大至所有勞動者;
發放的時間從過去的7—9月,擴大至6—10月。
也就是說,每年6—10月,就算勞動者沒有在室外高溫條件下工作且工作場所溫度低於33℃,這期間也可拿到100元/月的高溫津貼。
而高溫天氣下,工作場所溫度高於33℃的室外作業和高溫作業人員則可拿150元/月。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 防暑降溫措施管理辦法
❽ 勞動法中惡劣環境怎樣界定
①室內裝修污染以及潛在的危險!
②應該提供勞動保護而沒有採取相關措施、也沒有發放勞動防護用品的!
③炎熱酷暑時節未採取措施避暑、或為採取措施防暑降溫的!
④勞動法和安全生產法規定的其他情形!如女工衛生室和哺乳室的設置!
辦公室裝修造成身體不適怎麼辦?
那是否可以求助於裝修相關標准呢?我國環保總局對於室內環境有一系列的標准,如室內空氣質量標准、居室空氣中甲醛的衛生標准。如果可以證明單位內的環境不符合這些標準的,員工有權認為辦公室是屬於危害身體健康的勞動條件,依法可以批評、檢舉、控告。
值得提醒是的,《勞動合同法》第八十八條規定:「用人單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依法給予行政處罰;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給勞動者造成損害的,應當承擔賠償責任:……(四)勞動條件惡劣、環境污染嚴重,給勞動者身心健康造成嚴重損害的。」所以,在證明裝修與身體不適之間存在因果關系的前提下,你們還可以向勞動行政部門反映,取得他們的支持。
勞動保護是指國家為了保護勞動者在生產過程中的安全與健康,保護生產力,發展生產力,促進社會主義建設的發展,在改善勞動條件、消除事故隱患、預防事故和職業危害、實現勞逸結合和女職工保護等方面,在法律、組織、制度、技術、設備、教育上所採取的一系列的綜合措施。勞動保護在我國也稱為勞動安全衛生。
由於夏季高溫天氣導致從事戶外作業的勞動者中暑甚至死亡的事件時有發生,為了加強高溫作業、高溫天氣作業勞動保護工作,維護勞動者健康及其相關權益,國家相關部門對《防暑降溫措施暫行辦法》(〈60〉衛防錢字第207號)進行了修訂,制定了《防暑降溫措施管理辦法》共25條,自發布之日起施行。
用人單位應當根據國家有關規定,合理布局生產現場,改進生產工藝和操作流程,採用良好的隔熱、通風、降溫措施,保證工作場所符合國家職業衛生標准要求。
隨著社會的進步,員工對於工作環境的關注,早已超過了以往立法者的理解。1994年頒布的《勞動法》第五十三條規定:「勞動安全衛生設施必須符合國家規定的標准。新建、改建、擴建工程的勞動安全衛生設施必須與主體工程同時設計、同時施工、同時投入生產和使用。」回顧當時的時代特點,那時國家所關注的,是單位里的安全設施和衛生設施是否能夠達到國家標准,比如多少女職工應當設立一個女工衛生室、哺乳室等。
❾ 勞動法關於工作環境的要求就溫度低於多少度算低溫
《勞動法》沒有對工作環境的最低溫度作出規定,僅在第六十條規定:不得內安排女職工在經期從事高容處、低溫、冷水作業和國家規定的第三級體力勞動強度的勞動。國家技術監督局1994年頒布了《GB/T 14440-1993低溫作業分級國家標准》,具體如下:
此標准規定了低溫作業環境冷強度大小及其對人體機能影響程度的級別,適用於對低溫作業實施勞動保護分級管理,簡單地講就是溫度越低,每日工作時間越長,低溫作業級別越高。不同單位以此為基礎可以制定相應的勞動保護措施。
所以您所提出的問題《勞動法》沒有具體答案,不同的低溫作業有不同的分級,單位有責任制定勞動保護措施,也有權確定低溫作業級別補助。如果需要勞動維權幫助,可通過www.nengsifa.com自助申請勞動仲裁,智能獲取法律文書,以及獲得仲裁流程指引、准備材料指導,消除法律專業壁壘,節省聘請律師的費用。
❿ 勞動環境惡劣,公司沒有提供安全有效的勞動保護,這算違反勞動法嗎
必須違反,勞動法上有明確規定,用人單位必須提供勞動保護,否則勞動者有權拒絕,並可向勞動管理部門投訴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