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法規與衛生的相關條例
㈠ 衛生法律法規有哪些
衛生法律法規主要抄包括:
1.
有關醫護人員的法律法規:如執業醫師法、護士條例等。
2.
有關醫療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規:如葯品管理法、中醫葯條例等。
3.
有關精神衛生方面的法律法規:如精神衛生法等。
4.
有關醫療和疾病控制的法律法規:如傳染病防治法、艾滋病防治條例等。
5.
有關醫療糾紛處理的法律法規:如醫療事故處理條例、侵權責任法等。
㈡ 現行有效的衛生法律、行政法規有多少部
11部衛生方面的法律,37部行政法規 下面是摘自某網站的新聞片段,時間為2009年「陳竺介紹,改版革開放以來,全國權人大及其常委會頒布實施了《傳染病防治法》、《食品安全法》、《母嬰保健法》等11部有關衛生方面的法律;國務院頒布實施了《醫療機構管理條例》、《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條例》等37部行政法規;衛生部制定印發了《處方管理辦法》等200餘件部門規章;現行有效衛生標准1300多項。」
㈢ 城市市容和環境衛生管理條例是行政法規還是地方性法規
屬於國家來行政法規。
《城市源市容和環境衛生管理條例》是由國務院制定頒布實施的,屬於全國性法規,所以,屬於國家行政法規。
地方性法規,指的是各地區政府機關制定的規范性法規。
《城市市容和環境衛生管理條例》的制定:
1992年6月28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令第101號發布,根據2011年1月8日《國務院關於廢止和修改部分行政法規的決定》第一次修訂,根據2017年3月1日《國務院關於修改和廢止部分行政法規的決定》第二次修訂。
㈣ 醫療衛生相關的法律法規
醫療衛生管理相關法律有:《中華人民共和國葯品管理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境衛生檢疫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紅十字會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母嬰保健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獻血法》等。
1、《中華人民共和國葯品管理法》
第五十條 列入國家葯品標準的葯品名稱為葯品通用名稱。已經作為葯品通用名稱的,該名稱不得作為葯品商標使用。
第五十一條 葯品生產企業、葯品經營企業和醫療機構直接接觸葯品的工作人員,必須每年進行健康檢查。患有傳染病或者其他可能污染葯品的疾病的,不得從事直接接觸葯品的工作。
2、《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境衛生檢疫法》
第四條入境、出境的人員、交通工具、運輸設備以及可能傳播檢疫傳染病的行李、貨物、郵包等物品,都應當接受檢疫,經國境衛生檢疫機關許可,方准入境或者出境。具體辦法由本法實施細則規定。
第五條國境衛生檢疫機關發現檢疫傳染病或者疑似檢疫傳染病時,除採取必要措施外,必須立即通知當地衛生行政部門,同時用最快的方法報告國務院衛生行政部門,最遲不得超過二十四小時。郵電部門對疫情報告應當優先傳送。
3、《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
第四條對乙類傳染病中傳染性非典型肺炎、炭疽中的肺炭疽和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採取本法所稱甲類傳染病的預防、控制措施。其他乙類傳染病和突發原因不明的傳染病需要採取本法所稱甲類傳染病的預防、控制措施的,由國務院衛生行政部門及時報經國務院批准後予以公布、實施。
4、《中華人民共和國母嬰保健法》
第七條 醫療保健機構應當為公民提供婚前保健服務。
婚前保健服務包括下列內容:
(一)婚前衛生指導:關於性衛生知識、生育知識和遺傳病知識的教育;
(二)婚前衛生咨詢:對有關婚配、生育保健等問題提供醫學意見;
(三)婚前醫學檢查:對准備結婚的男女雙方可能患影響結婚和生育的疾病進行醫學檢查。
5、《中華人民共和國獻血法》
第八條 血站是採集、提供臨床用血的機構,是不以營利為目的的公益性組織。設立血站向公民採集血液,必需經國務院衛生行政部門或者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衛生行政部門批准。血站應當為獻血者提供各種安全、衛生、便利的條件。血站的設立條件和管理辦法由國務院衛生行政部門制定。
㈤ 衛生行政部門執法的法律法規條例有哪些 衛生行政部門執法的法律法規條例有哪些
食品安全法
食品安全法實施條例
中華人民共和國葯品管理法(修訂)
國家版基本葯物目錄管理辦法(暫行)權
互聯網醫療保健信息服務管理辦法(衛生部令第66號)
醫療機構校驗管理辦法(試行)
《新生兒疾病篩查管理辦法》(衛生部令第64號)
台灣地區醫師在大陸短期行醫管理規定(衛生部令第63號)
《中小學生健康體檢管理辦法》
《醫療機構管理條例實施細則》
《衛生部關於醫療機構審批管理的若干規定》
《醫師資格考試暫行辦法》
省級涉及飲用水衛生安全產品衛生行政許可程序
醫師資格考試暫行辦法
醫院感染暴發報告及處置管理規范
㈥ 廣義的衛生法律法規中的衛生行政法規、衛生行政規章分別是哪個是部門發布
按照國家有關法律的規定,制定衛生行政法規和衛生行政規章,應該由衛生行政主管部門根據國家法律來制定。
㈦ 衛生法律法規
經確切統計,涉及衛生方面的法律有:《母嬰保健法》、《食品衛生法專》、《職業病防治法》、屬《傳染病法製法》、《職業醫師法》、《獻血法》(《國境衛生檢疫法》、《紅十字會法》、《人口與計劃生育法》、《葯品管理法》)10部。行政法規:《公共場所衛生管理條例》、《塵肺防治條例》、《醫療機構管理條例》、《護士管理條例》等33部。部門規章有:《醫療機構管理條例實施細則》、《公共場所衛生監督工作條例》、《衛生行政處罰程序》等146部。
因此,衛生方面的法律法規規章的數量的總和為189部。
㈧ 由全國人大及常務委員會所定製的與衛生有關的法律文件是
衛生法體系由哪些法律法規組成?下面為大家整理了一些資料,供參考。
1.衛生法律 是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制定頒布的有關衛生方面的規范性文件。
2.衛生行政法規 是指由國務院根據憲法和法律制定和頒布的有關衛生方面的規范性文件,如《公共場所衛生管理條例》。
3.地方性衛生法規 是指地方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在法定許可權內制定、頒布的有關衛生方面的規范性文件。
4.衛生行政規章 按衛生行政規章制定的主體來分,可分為國務院衛生行政部門制定分布的衛生行政規章;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制定發布的衛生行政規章;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和經國務院批準的較大的市的人民政府發布的衛生行政規章。這三種類型的衛生行政規章的法律效力等級是不同的,國務院衛生行政部門制定發布的衛生行政規章的效力高於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制定發布的衛生行政規章,在全國有效;省、自治區人民政府制定發布的衛生行政規章的效力高於其下級人民政府制定發布的衛生行政規章。
「衛生法體系由哪些法律法規組成?」的內容,由醫學教育網編輯整理搜集,希望對想要了解相關問題的人提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