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訴訟法1987年
A. 關於行政訴訟法實施前的案件
應當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請求撤銷離婚。
B. 法律的頒布執行時間
1985年1月21日第六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九次會議通過,1985年1月2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令第二十一號公布,1985年5月1日起施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會計法》。
1993年12月29日第八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五次會議通過《關於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會計法〉的決定》修正,《中華人民共和國會計法》(修正)自公布之日起生效。
1999年10月31日再次由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九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二次會議通過修訂,自2007年7月1日起施行,該法是我國現行的會計法,目前尚未被修正修訂。
另外,2006年2月15日,財政部發布了「財政部令第33號」——《企業會計准則——基本准則》,對原《企業會計准則》(財政部令第5號)進行了修訂,並規定自2007年1月1日起施行。
同日,財政部發布了「財會[2006]3號」——《企業會計准則第1號——存貨》等38項具體准則,並規定自2007年1月1日起在上市公司范圍內施行,鼓勵其他企業執行。執行該38項具體准則的企業不再執行原企業會計准則、《企業會計制度》和《金融企業會計制度》。
上述新准則的基本准則及具體准則,連同具體准則應用指南統稱為新的企業會計准則體系(2006)。該准則體系文本,可閱見財政部會計准則委員會網站。
C. 民法與民事訴訟法的區別
民法和民事訴訟法的區別如下:
1、定義區別
民法是實體法,民事訴訟法是程序法,這是二者最主要的區別。
民法屬於實體法,所謂的實體法就是在民事中、生活中作為一個民事主體享有哪些權利,承擔哪些義務。實體法主要規定的是具體的民事權利和民事義務的內容或者法律保護的具體情形。
民事訴訟法是程序法,所謂的程序法就是在民事糾紛案件中為了維護公民的合法權益得以實現或者行使,義務或者責任得以履行應該經過哪些程序。
2、適用的范圍
民法是規定公民在日常生活中有那些義務和權利。
民事訴訟法則是規定公民通過怎樣的手段、方法、程序去保障權利的實現、義務的履行。
3、適用對象
民法是調整平等主體之間的人身權利和財產權利的。
民事訴訟法是調整訴訟活動的。
4、具體案例解讀
比如關於合同的問題,《民法》規定什麼樣的合同是有效的,而《民事訴訟法》就是根據民法的相關規定通過法庭審理等手段,以判決等形式明確某一具體合同是否合法。
(3)民事訴訟法1987年擴展閱讀: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是中國對民事活動中一些共同性問題所作的法律規定,是民法體系中的一般法。1986年4月12日由第六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修訂通過,1987年1月1日起施行。共9章,156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是以憲法為根據,結合我國民事審判工作的經驗和實際情況制定。1991年4月9日第七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通過,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解釋》已於2014年12月18日由最高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第1636次會議通過,自2015年2月4日起施行。
目前版本為根據2017年6月27日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八次會議《關於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的決定》第三次修正。
參考資料來源:搜狗網路-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
參考資料來源:搜狗網路-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
D. 朋友們大家好,法律判案是以民法總則為准還是民法通則為准啊謝謝了,專業人士回答
《民法通則》復和《民法總則制》都是民事基本法律,兩部法律都是全國人大制定的同一階次的有效的法律,法院審理民事案件,都可以適用,《民法總則》作為新法更要適用。《民法通則》是1987年1月1日起施行,《民法總則》2017年10月1日起施行,後者是新法,《民法通則》的規定與《民法總則》矛盾、不一致的,按新法優於舊法的原則,適用《民法總則》。如訴訟時效問題,兩法的規定明顯不一,以《民法總則》的規定為准。
E. 民事訴訟和刑事訴訟7月1日正式實行
民事訴訟法 2012年8月31日實施
刑事訴訟法 2012年3月14日實施
F. 民事訴訟法
你好!
問題1:2009年7月10日周某向法院起訴,法院於同月19日才作出對該案不予受理裁定。
理由:根據《民事訴訟法》有關規定,不符合起訴條件的,應當在七日內作出裁定書,不予受理。
問題2:本案合並審理。
理由:反訴,是指在本訴的訴訟程序中,本訴的被告以本訴的原告為被告,提出的與本訴具有牽連關系的獨立的訴訟請求。村委提出的訴訟與劉某提出的侵權之訴沒有法律上的牽連關系。
問題3:該法院對被告採取拘傳措施。
理由:根據《民事訴訟法》、《民事訴訟法解釋》112、民事訴訟法第一百條規定的必須到庭的被告,是指負有贍養、撫育、扶養義務和不到庭就無法查清案情的被告。給國家、集體或他人造成損害的未成年人的法定代理人,如其必須到庭,經兩次傳票傳喚無正當理由拒不到庭的,也可以適用拘傳。人民法院對必須到庭的被告,經兩次傳票傳喚,無正當理由拒不到庭的,可以拘傳。本案中當事人不屬於必須到庭參加訴訟對象。
G. 「先刑事,後民事」的原則是否有相關的法律規定或者司法解釋
先刑後民指在民事復訴訟活動中,發制現涉嫌刑事犯罪時,應當在偵查機關對涉嫌刑事犯罪的事實查清後,由法院先對刑事犯罪進行審理,再就涉及的民事責任進行審理,或者由法院在審理刑事犯罪的同時,附帶審理民事責任部分。在此之前不應當單獨就其中的民事責任進行審理判決。
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若干問題的解釋》
第八十九條
附帶民事訴訟應當在刑事案件立案以後第一審判決宣告以前提起。有權提起附帶民事訴訟的人在第一審判決宣告以前沒有提起的,不得再提起附帶民事訴訟。但可以在刑事判決生效後另行提起民事訴訟。
第九十條
在偵查、預審、審查起訴階段,有權提起附帶民事訴訟的人向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提出賠償要求,已經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記錄在案的,刑事案件起訴後,人民法院應當按附帶民事訴訟案件受理;經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調解,當事人雙方達成協議並已給付,被害人又堅持向法院提起附帶民事訴訟的,人民法院也可以受理。
第九十一條
提起附帶民事訴訟一般應當提交附帶民事訴狀。書寫訴狀確有困難的,可以口頭起訴。審判人員應當對原告人的口頭訴訟請求詳細詢問,並製作筆錄,向原告人宣讀;原告人確認無誤後,應當簽名或者蓋章。
H. 民法的涵蓋哪些部門法
主要有《中華人抄民共和國民法通則》、《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物權法》、《中華人民共和國侵權責任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擔保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以及繼承法、收養法等,如果擴大理解,經濟法類、商法類應都屬於民法體系,還包括民事訴訟法等,其實都可以囊括到民法體系中。相對於德國、法國、日本以及我國台灣地區的民法來講,我國民法發展較為滯後,民法體系還在逐步完善之中,其成熟的標志應該是民法典的出台。民法博大精深,與生活密切相關,無論是研究也好,實用也好,都需要興趣及苦功,否則難以參悟其中的奧妙與精髓。民法,應該是法律中最難掌握的一個部門,經驗、學識、智商、興趣都會影響你對它的理解。民法就像一位兒時的夢中情人,讓人喜歡不已,卻有種難以揭開面紗的難言之隱感,朦朧、美好並渴望看透。
I. 談我國民事法律在時間上的適用范圍
你這個問題,問的是民法的時間效力,也叫時間上的適用的問題,即民法什麼時專候生效,什麼時間失效的問屬題,除此之外,民法還存在空間了的適用(空間效力)、對人的適用(對人效力等)。以下是時間適用的相關內容:
民法的適用范圍,是指民事法律規范在何時、何地,對何人發生法律效力,即民法效力的范圍。
一、民法在時間上的適用范圍
民法在時間上的效力,指民法從生效到失效的時間段。包括:
1、生效與失效時間。
民法從實施之日起生效,至廢止之日失效。
我國《民法通則》第156條規定:本法自1987年1月1日起施行。關於廢止的時間,《民法通則》未作規定。
2、民法的溯及力
關於民法規范的溯及力問題,一般而言都沒有溯及既往的效力。最高人民法院在《關於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若干問題的意見(試行)》中規定,1987年1月1日以後受理的案件,如果民事行為發生在1987年以前,適用民事行為發生時的法律、政策,當時的法律、政策沒有具體規定的,可以比照《民法通則》處理。
J. 司考的民訴和刑訴該看誰的好些
楊秀清講得最好。
楊秀清,女,1966年出生,漢族,河北滄州人。1987年畢業於南開大學法學內系,獲得法學學士學容位。1996年7月從中國政法大學研究生院民事訴訟法學專業碩士畢業後即留校任教,同年9月開始成為本校民事訴訟法學專業博士研究生,1999年6月取得博士學位。現為中國政法大學民事訴訟法學教授,任中國政法大學民商經濟法學院院長助理,中國政法大學民事訴訟法研究所副所長。國家司法考試民事訴訟法名師,三校名師等著名司法考試學校簽約民事訴訟法主講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