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省林業行政法
1. 雲南省林業廳的政策法規
雲南銀行業林權抵押貸款管理暫行辦法
第一章總則
第一條為規范林權抵押貸款發放和管理;維護信貸雙方的合法權益,有效防範信貸風險;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銀行業監督管理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商業銀行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森林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物權法》等相關法律法規及政策規定,結合雲南實際;制定《雲南銀行業林權抵押貸款管理暫行方法》(以下稱「本辦法」)。
第二條本辦法所稱林權是指森林、林木、林地的所有權和使用權。本辦法所稱林權抵押是指林權權利人不轉移林權的佔有,而各其依法有權處分的林權作為債權擔保的行為。林權抵押的林權之指森林、林木的所有權和使用權以及林地的使用權。
本辦法所稱林權抵押貸款是指借款人以其本人或第三人依佔有權處分的林權作抵押物向銀行業金融機構借款的行為。
第三條在雲南省轄內開展林權抵押貸款適用本辦法。
第四條開展林權抵押貸款應遵循產權清晰,登記規范,風險可控;商業可持續的原則。
第二章貸款對象和條件
第五條林權抵押貸款的貸款對象是從事與林業相關的生產經營活動的農戶、個體經營戶、企業、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專業合作經濟組織及其他自然人和法人組織。
第六條銀行業金融機構應對貸款對象為自然人的借款人的以下條件進行盡職調查:
(一)是否具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
(二)其貸款用途是否符合國家有關法律法規和政策;
(三)無不良信用記錄,具備清償貸款本息的能力;
(四)銀行業金融機構要求的其他條件。
第七條銀行業金融機構應對貸款對象為法人組織的借款人的以下條件進行盡職調查:
(一)依法經工商行政管理機關或主管機關核准登記的情
況;
(二)從事的生產經營應符合國家產業政策、信貸政策等規
定;
(三)從事的生產經營正常且有一定的經濟效益;
(四)用於林業項目投資資本金比率不少於30%,投資其他
項目資本金比率應符合相關規定要求;
(五)有規范的財務制度;
(六)無不良信用記錄,具有按時還本付息的能力;
(七)銀行業金融機構要求的其他條件。
第三章抵押范圍
第八條申請辦理林權抵押貸款時;借款人需向銀行業金融機構提交林權證正本原件,無林權證的不得辦理林權報押貸款。
第九條下列林權可用於抵押:
(一)用材林、經濟林、薪炭林的所有權及使用權;
(二)用材林、經濟林、薪炭林的林地使用權;
(三)用材林、經濟林、薪炭林的採伐跡地、火燒跡地的林地使用權;
(四)國務院規定的其他森林、林木和林地使用權;
具體抵押的范圍由抵押人和銀行業金融機構根據抵押目的商定;並在書面抵押合同中予以明確。
第十條下列林權不得抵押:
(一)生態公益林;
(二)權屬不清或存在爭議的森林、林木和林地使用權;
(三)未經依法辦理林權登記的森林、林木和林地使用權(農
村居民在其宅基地、自留山種植的林木除外);
(四)屬於國防林、名勝古跡、革命紀念地和自然保護區的
森林、林木和林地使用權;
(五)特種用途林中的母樹林、實驗林、環境保護林、風景
林;
(六)國家規定不得抵押的其他森林、林木和林地使用權。
第十一條以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統一經營的林權進行抵押的,銀行業金融機構應要求抵押人提交依法經該集體經濟組織成員的村民會議三分之二以上成員或者三分之二以上村民代表同意的決議和林權所在地鄉(鎮)人民政府同意抵押的書面證明;以共有林權抵押的;抵押人應提供其他共有人的書面同意意見書。
第十二條以國有或國有控股企業林權抵押的,銀行業金融機構應要求抵押人報林業主管部門等審批機關批准;
有限責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辦理林權抵押的,銀行業金融機構應要求抵押人提交經股東大會或董事會通過的決定書,公司、企業章程另有規定的除外。
第十三條用國家無償劃撥森林資源資產申請抵押時,銀行業金融機構應要求抵押人先辦理相關森林、林水所有權、使用權及林地使用權的轉讓手續,抵押人作為最終受讓人獲得上述三權,並經登記過戶後方可抵押。
第十四條已取得林木採伐許可證的林權抵押時,銀行業金融機構應要求抵押人將已發放林木採伐許可證原件提交銀行業金融機構保管,雙方向林業行政管理部門進行備案登記,實施林木採伐時須事先徵得銀行業金融機構同意。
第十五條森林、林木等森林資源資產所有權、使用權抵押時,其林地使用權必須同時抵押,在抵押期間不得改變林地的屬性和用途。
第十六條銀行業金融機構應要求抵押人對林權抵押貸款的抵押物辦理森林災害保險;抵押期間保險受益人應通過協議形式轉讓給貸款銀行用於抵償貸款。
第四章貸款程序
第十七條林權抵押貸款操作流程:
(一)提交銀行貸款申請及相關資料;
(二)貸款審查;
(三)評估;
(四)簽訂借款合同;
(五)辦理林權抵押登記;
(六)發放貸款。
第十八條申請貸款時應提供下列資料:
(一)借款申請書;
(二)身份證明。自然人提交居民身份證、戶口本或其他有
效證件;企業或法人組織提交《營業執照》、《稅務登記證》、《貸
款卡》、《組織機構代碼證》;
(三)林權證;
(四)林權所有人《同意抵押意見書)};
(五)擬抵押森林、林木和林地的相關資料,包括:林地類
型、坐落位置、四至界址、面積、林種、樹種、林齡、蓄積量等;
(六)抵押森林資源資產評估報告;
(七)一需第三人提供擔保的,應出具第三人擔保意向函等相關文件資料;
(八)銀行業金融機構規定提供的其他相關資料。
第十九條銀行業金融機構可根據自身實際,結合林權報押貸款特點,優化審貸程序,簡化審批手續,對符合條件的客戶可實行綜合投信;隨用隨貸,周轉使用。
第五章貸款風險管理
第二十條銀行業金融機構要根據林權抵押貸款的特點,規定貸款審批各個環節的操作規則和標准要求,做到貸前實地查看、准確測定,貨時審貸分離、獨立審批;貸後現場檢查、跟蹤記錄,切實有效防範林權抵押貸款風險。
第二十一條銀行業金融機構應實行林權抵押貸款全流程管理,建立林權抵押貸款盡職調查、問責、免責等制度,對林權抵押貸款的各項經營活動進行合規性檢查和稽核,建立考核問貴機制。
第二十二條銀行業金融機構要落實貸後抵押物的管理責任人;履行貸後管理責任,督促抵押人或借款人妥善管理設定抵押的森林資源資產,切實保證抵押資產的安全。
第二十三條銀行業金融機構應當對已作貸款抵押的林權建立資產抵押檔案,定期與林權抵押登記部門進行核對;保證抵押權利的合法有效。要以廣為單位建立林權抵押貸款登記台帳,對貸款適時監測,做好貸款及抵押物信息的跟蹤記錄。
第二十四條銀行業金融機構對林權抵押貸款資金支付應根據具體貸款用途,按相關規定採用受託支付或借款人自主支付的方式,對貸款資金進行管理和控制;防止信貸資金被挪用。
銀行業金融機構在貸款發放過程中發現借款人信用下降等異常風險因素,可根據合同約定停止或收回貸款;借款人出現風險或違約及抵押物出現風險時,銀行業金融機構應及時採取補救控制風險措施。
第六章貸款用途及期限
第二十五條林權抵押貸款適用於從事與林業相關的生產經 營和產業開發,農業及其他生產、生活等各種合法領域的資金需要。
第二十六條林權抵押貸款的期限根據借款人的生產經營活動周期、信用狀況、貸款用途等因素合理確定;貸款期限一般不超過10年。
林權抵押消稱取不得超過抵押人擁有的林權林權使用剩餘期限。
第二十七條銀行業金融機構應按照《中國人民銀行及政銀監會保監會林業局關於做好集體林權制度改革與林業發展上融服務工作的指導意見》(銀發〔2009〕170)中的相關規定,根據借款人的風險狀況和貸款項目合理確定林權抵押貸款利率。
第七章林權評估
第二十八條一銀行業金融機構開展林權抵押貸款,應對抵押林權進行評估。評估採取銀行評估和委託林業評估中介機構評估兩種方式。
貸款金額在100萬元(含100萬元)以上的貸款項目,應委託具有森林資源資產評估資格的機構進行評估;
貸款金額在100萬元以下至30萬元的貸款項目,可委託林業部門管理的具有丙級以上(含丙級)資質的森林資源調查規劃設計、林業科研教學單位提供評估咨詢服務,出具評估咨詢報告。也可由銀行業金融機構組織評估,出具評估報告,評估價值需獲得抵押人認可。
貸款金額在30萬元(含30萬元)以下的小額貸款項目;可由銀行業金融機構參照當地林權交易市場近期成交價;自行評估或與借款人共同商議確定抵押資產價值。
第二十丸條銀行業金融機構應通過參考評估價值和抵押人提供的相關證明材料,合理確定抵押物的價值和抵押率。林權抵押率最高不超過評估價值的60%。
第八章抵押登記
第三十條申請林權抵押貸款的抵押林權需經林權登記部門辦理正式登記手續,並由林權登記部門出具他項權利證明書。
第三十一條銀行業金融機構和借款人簽訂抵押借款合同後。應要求借款人持以下文件資料向底地縣級以上林權登記部門申請辦理抵押登記;抵押權自登記之日起生效。
(一)林權抵押登記申請書;
(二)借款人、抵押人和抵押權人法人證書或個人身份證;
(三)抵押借款合同;
(四)林權證及林權所有人同意抵押意見書;
(五)擬抵押森林、林木和林地的相關資料;
(六)擬抵押森林資源資產需評估的,還應提供評估報告;
(七)林權登記部門要求的其他材料。
第三十二條林權登記部門在受理登記申請材料後,經審核對符合抵押物登記條件的;應在5日內辦理完畢登記手續,發放 《林權抵押登記證)}。對不符合抵押登記條件的,應及時書面告知不予受理理由並退回申請材料。
第三十三條受更被抵押物種類、數額或者抵押往保范圍的,抵押權人應要求抵押雙方共同持變更合同、《林權抵押登記證》和其他證明文件,向林權登記部門申請辦理變更登記;林權登記部門審查核實後給予辦理變更登記。
抵押權人與抵押人協商同意延長報押期限的,雙方應當在抵押合同期滿之前1個月內;向原登記部門申請辦理續期登記。
第三十四條借款人還清全部貸款本息或者借款人與銀行業金融機構協商同意提前解除抵押合同的,雙方向原登記部門辦理注銷登記。
第三十五條銀行業金融機構在與抵押人簽訂的抵押合同中應做出以下明確規定:
(一)已依法辦理登記的抵押物在抵押期限內不得重復申請辦理抵押登記。
(二)報押申請人故意隱瞞抵押物已報押登記的事實,提供虛假材料重復登記給他人造成損害的;抵押申請人應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
第九章抵押物處置
第三十六條借款人在合同履行期屆滿後;確實無力清償債 務的,抵押權人有依法對抵押物的處置權。抵押權人在處置抵押 的林權時,可以採取協商、拍賣、變賣等方式進行。
各級林業主管部門應配合做好林權抵押物的處置變現,需要 採伐林木的予以辦理林木採伐許可證
第十章監督管理
第三十七條銀行業金融機構應在抵押合同中要求抵押人在林權抵押期間繼續管理和培育好森林、林木;維護其森林資源資產的安全;銀行業金融機構有權按照抵押合同的規定監督、檢查報押林權的管理情況;林權登記部門對已經辦理抵押手續的森林資源資產實施監督管理。
第三十八條銀行業金融機構與抵押人簽訂的抵押合同中應明確規定:
林權抵押期間;未經抵押權人同意,抵押人不得將抵押物流轉或進行林木採伐等。
林權登記部門不得為抵押林權的流轉辦理變更登記,採伐審批部門不得批准或發放林木採伐許可證等。
第三十九條各級森林公安、林政管理、森林防火和森林病蟲害防治等部門應當積極配合做好林權抵押物的監督管理,防止盜砍濫伐、火災、病蟲害等災害的發生。
第十一章附則
第四十條辦法未盡事宜,依照相關法律法規執行。
第四十一條本辦法由雲南銀監局、雲南省林業廳負責解釋。
第四十二條本辦法自下發之日起施行。
2. 請問誰有雲南省林業廳考試的相關林學專業知識和《公共基礎知識》的資料麻煩通融一下嘛,謝謝咯!
《公共基礎知識》主要是哲學常識、馬克思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中國國情、雲南省概況、時事政治。
林學專業知識:主要是中國林業概況、雲南省林業概況、林學基礎知識。
你到網上搜一下也能找到些參考資料,或者到書店買些書。
3. 雲南省2012年林業廳事業單位考試成績什麼時候公布
你好,公布時間不確定,請留意我們網站的更新!
4. 雲南省林業調查規劃院事業編制員工待遇如何發展前景怎麼樣
挺好的,雲南省林業調查規劃院從技術力量,人員結構等各方面都是中國所有規劃院裡面的第一,連國家林業調查規劃院都比不了。
正處級單位,大部分走專業技術類,享受國家野外地質津貼,比其他省級事業單位工資高一些。
另外,由於非指令性任務多,職工勾心鬥角都少,都忙著合作創收(如果你聽得懂)。
5. 雲南省林業廳的直屬單位
宣傳中心
擬定全省林業宣傳工作方針、規章、制度和宣傳工作計劃,並組織實施;組織策劃林業宣傳活動;組織協調新聞單位進行林業宣傳報道工作;管理、組織、協調林業影視工作;指導管理省林業廳及其直屬單位主辦的公開發行刊物,歸口管理《雲南林業》編輯部、中國綠色時報雲南記者站、林業文聯等方面的工作;承辦國家林業局宣傳辦下達的各項工作任務。
後勤服務中心
木檢總站
重點項目稽查辦公室(基金站)
林火監測中心(通信站)
項目辦
主要職責:
1、負責組織編制部、省及國際組織援助專項造林項目立項報告、規劃;
2、組織協調實施及管理工程造林項目;
3、負責引進和利用先進技術並進行示範;
4、推廣、培訓、監測與評估;
5、負責組織采購工程造林項目必需的物資設備;
6、負責配合財政部門管理項目資金。
荷蘭項目辦
技能站
主要職責:
負責林業系統幹部業務素質的教育、培訓;負責林業行業各專業、各技術等級的考核培訓;開展勞動就業培訓;負責在職職工轉業訓練;開展科技扶貧實用技術培訓;開展各工種職業技能培訓、鑒定工作;開展安全生產教育培訓;負責林業澄江培訓中心的經營管理工作。
森林病蟲害防治檢疫總站
能源站
主要職責:
為農村能源工作提供組織管理和技術服務。負責全省農村能源建設規劃,組織、協調、管理農村能源新技術、新工藝試驗、示範、推廣。對農村能源業務技術進行培訓。
種苗站
主要職責:
負責行使全省林木種苗行政管理職能。主要任務是:
1、貫徹執行國家和省關於種苗工作的方針、政策、法律、法規。
2、在省林業廳的領導下,與有關處室密切配合,編制全省種苗發展規劃和年度計劃。
3、指導全省林木種苗生產。
4、規劃並指導種子基地及苗圃建設。
5、制定全省種苗供應調劑計劃及組織實施。
6、編制種苗科研項目、推廣和技術培訓計劃。
7、負責全省良種資源管理及鑒定的組織工作。
8、管理種苗檢驗、檢疫工作。
9、省級林木種苗示範基地建設、管理。
森林自然中心
主要職責:
1、營造、管理國有林地、森林資源及林地的開發利用,促進雲南動植物資源的保護和發展。
2、森林公園建設、經營、管理。
3、野生動物的收容、救護、繁養提供科學實驗及教學基地。
林業調查規劃院
主要職責:
1、查清森林資源和宜林土地的數量、質量。並探索其變化規律,客觀反映自然、經濟條件,進行綜合評價。
2、編制全省的和區域的林業區劃和規劃,為省和地州市縣制定林業計劃、指導林業生產提供基礎資料。
3、對綠化造林的重點地區和營造用材林、經濟林的基地進行造林勘察設計。
4、編制國營林業局(林場)、自然保護區和重點縣(市)的森林經營規劃方案或總體設計。
5、建立森林資源檔案,掌握資源變化情況,對資源的消長進行管理和監督(包括造林驗收、供區劃撥),定期統計上報資源數據。
6、進行有關森林資源調查和管理、林業區劃和規劃、林業局(林場)總體設計、營造林勘察設計等方面的科學研究和遙感、地理信息系統、全球定位系統和輔助決策系統新技術應用的研究。
7、進行林業項目可行性研究、林業工程測量、林業專業地圖編繪。
8、為雲南生態環境建設服務,為省委、省政府、省林業廳、各級地方政府、全省廣大林農服務。
林業生態院
林業技術學院
林業技工學校
林業職工醫院
林業廳招待所
6. 雲南林業草原局舉報電話
摘要 您好,您可以選擇以下方式投訴,希望可以幫到您
7. 雲南省林業科學院的領導簡介
楊宇明,博士,教授,1955年7月生,中共黨員,現任雲南省林業科學院院長。歷任西南林業大學林業系副主任、林業系主任、西南林學院副院長。是雲南省中青年學術和技術帶頭人。主要從事生物多樣性研究、竹類研究、野生動植物保護與利用、自然保護區與國家公園研究。1993年享受國務院津貼;1996年被評為林業部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1997年當選為雲南省黨代表;現任雲南省科協委員、雲南省自然科學基金委委員、雲南省自然保護區評審委員會委員、雲南省林業廳專家咨詢委員會委員、雲南省竹藤產業協會會長、雲南省植物學會副理事長、西南地區森林經濟研究會副會長等社會兼職。1998年為雲南省省級重點學科「野生動植物資源保護與利用」學科帶頭人。
主持和參與了高黎貢山、西雙版納等20餘個自然保護區的綜合科考和總體規劃工作,同時主持參與了森林培育與利用科研生產以及扶貧開發項目數十項,在生物多樣性與自然保護的考察研究中有較多重要發現和研究成果。近年來,針對雲南生態保護與開發利用的矛盾,進一步提出開發「非木材森林產品和資源非消耗使用價值」的「林業兩非產業」的發展思路。根據雲南豐富的竹藤資源與開發利用價值,提出雲南竹藤產業的發展思路,並在竹藤資源調查、培育、利用、產品開發方面做出大量開拓性工作。目前竹藤作為雲南特色的非木材林產業已經成為我省解決「三農」問題的有效途徑之一;森林生態旅遊作為資源非消耗性的產業,其開發已經成為促進我省旅遊二次創業的新興發展模式。 在雲南省政府研究室工作期間與大自然保護協會合作,針對滇西北三江並流地區生態脆弱、經濟貧困,承受著保護和發展雙重壓力的情況,繼續推動大自然保護協會率先引入的「國家公園」發展理念,帶領大自然保護協會雲南項目協助雲南省政府創建了我國大陸第一個國家公園,探索出一套有效解決保護與發展相協調的新的保護地模式,為雲南省科教興林和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做出了較大貢獻。 近10年來,在國內核心期刊上發表論文40餘篇,在國外發表論文20餘篇,主編或參編學術專著16部,獲國家獎一項,國家專利3項,獲省部級自然科學一等獎1項,科技進步獎二等獎6項、三等獎9項。1999年獲台灣著名林學家劉業經教授獎勵基金;2000年被選為雲南省中青年學術和科技帶頭人(第一層次);2001年被雲南省人民政府授予「雲南省農業科技先進工作者」榮譽稱號。2004年獲得美國費爾德博物館「Park Jantry 環境保護傑出創新獎」,為該獎項全球第九和亞洲第一人; 同年獲國家林業局工程咨詢一等獎; 2005年獲全國優秀工程咨詢一等獎一項,自然科學和科技進步二等獎各1項;2006年獲全國優秀林業科技工作者,雲南省自然科學一等獎、科技進步二等獎和三等獎各1項。
周遠,教授,1962年12月生,籍貫江西南昌,漢族,中共黨員。1983年畢業於東北林學院(現東北林業大學)林業經濟專業,獲農學學士學位。現擔任雲南省政府林業生態建設和林紙循環經濟咨詢委員會委員,第一屆雲南省人民政府國家公園專家委員會委員,雲南省專業技術人員知識更新工程(653工程)專家委員會委員,國家教育部高職高專教育——林業專業指導委員會生態環境分委員會副主任委員,雲南省正高級工程師職稱評定委員會委員,雲南省林業工程系列高級職稱評定委員會委員,雲南省教育廳中級職稱評定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同時還兼任雲南省林學會副理事長,雲南省竹藤產業協會副理事長,為昆明市盤龍區人大代表。曾先後擔任西南林學院(現西南林業大學,下同)林業系辦公室主任,西南林學院林業系副主任,西南林學院信息管理科學系籌備組副組長、支部書記,西南林學院經濟管理系副主任、總支副書記(主持),西南林學院經濟管理系主任,西南林學院經濟管理學院院長,西南林學院成人教育學院院長;2005年6月由西南林學院調任雲南林業職業技術學院黨委書記,2011年11月調任雲南省林業科學院黨委副書記(主持工作)、紀委書記(兼)。
曾榮獲雲南省人民政府特殊津貼(2006年)、雲南省省直機關工委優秀共產黨員稱號(2007年)。曾先後獲雲南省科技進步二等獎三次(排名7、3、5)、雲南省科技進步三等獎五次(其中排名3二次、排名5一次、6名二次),獲國家教育部成果登記證書一次。曾先後主持雲南省科技廳軟科學研究項目三項、昆明市科技局軟科學研究項目兩項、雲南省教育廳科學研究基金項目一項,參加雲南省「十五」科技攻關課題兩項(項目總排名3,子專題主持),主持雲南省人民政府政策研究室滇西北國家公園可行性項目中林業子專題,主持省、市林業行業主管部門、地方政府、NGO等研究項目數項。現主持國家林業局引進國際先進林業技術計劃(948項目)一項,主持雲南省林業推廣項目一項。已出版專著11部,其中主編3部,副主編2部,參編6部。
現擔任西南林業大學林業經濟管理碩士生導師、西南林業大學旅遊管理碩士生導師。曾先後擔任過清華大學工程碩士副導師、北京林業大學農業推廣碩士副導師、西南林學院農業推廣碩士導師、雲南大學信息學院工程碩士指導教師。2004年11月受邀在越南林業大學為非木材林產品專業本科生、森林保護專業碩士生系統主講《非木材林產品市場》課程。
8. 雲南省森林條例的第七章 法律責任
第三十六條 違反本條 例第十二條第二款規定的,由縣級以上林業行政主管部門責令限期歸還;造成損失的,依法給予賠償;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三十七條 違反本條例第十四條第三款規定的,由縣級以上林業行政主管部門責令限期投資建立原料林基地,並處十萬元以下罰款;逾期不投資建立原料林基地的,吊銷木材經營、加工許可證。
第三十八條 違反本條例第十九條第一款、第二十八條第一款、第三十二條規定的,依照有關法律、法規處罰;造成損失的,依法承擔賠償責任。
第三十九條 違反本條例第二十二條第一款規定,未經批准臨時佔用林地的,由縣級以上林業行政主管部門責令改正,限期恢復,並處違法佔用林地每平方米五元以上十五元以下罰款;造成損失的,依法賠償損失;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違反本條例第二十二條第二款規定的,由縣級以上林業行政主管部門責令限期恢復;逾期不恢復的,由林業行政主管部門或者其委託單位代為恢復,所需費用由臨時佔用者承擔,並處恢復林地每平方米十元以上二十元以下罰款。
第四十條 違反本條例第二十三條第一款規定的,由縣級以上林業行政主管部門責令停止違法行為,沒收移植的樹木;有違法所得的,沒收違法所得,並處違法所得一倍以上三倍以下罰款;沒有違法所得的,處五百元以上三千元以下罰款。
違反本條例第二十三條第二款規定的,由縣級以上林業行政主管部門責令限期補種,逾期不補種的,由林業行政主管部門組織補種,所需費用由責任方承擔,並處五百元以上三千元以下罰款。
違反本條例第二十三條第四款規定的,由縣級以上林業行政主管部門責令限期恢復植被,並處五千元以上三萬元以下罰款;造成損失的,依法承擔賠償責任。
第四十一條 違反本條例第二十四條第一款規定的,由縣級以上林業行政主管部門責令將所哄搶的林木返還原主,沒收違法所得和工具;對主要責任人處所哄搶的林木價值三倍以上五倍以下罰款;造成損害的,依法承擔賠償責任;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違反本條例第二十四條第二款規定的,由縣級以上林業行政主管部門責令限期清除,並處五百元以上五千元以下罰款;造成林木損害的,依法承擔賠償責任。
第四十二條 違反本條例第三十條第一款規定的,由縣級以上林業行政主管部門責令停止經營、加工,沒收非法經營加工的實物和違法所得,並處非法經營加工實物價值或者違法所得二倍以下罰款。
違反本條例第三十條第二款規定的,由縣級以上林業行政主管部門沒收超范圍經營加工的實物及違法所得,並處超范圍經營加工實物價值或者違法所得二倍以下罰款;情節嚴重的,吊銷木材經營、加工許可證。
違反本條例第三十條第三款規定的,由縣級以上林業行政主管部門責令停止違法行為,沒收證件和違法所得,並處一萬元以下罰款;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四十三條 違反本條例第三十一條規定的,由縣級以上林業行政主管部門責令停止違法行為,沒收非法收購、儲運、中轉的木材,有違法所得的,沒收違法所得,並處違法所得一倍以上三倍以下罰款;沒有違法所得的,處五百元以上五千元以下罰款。
第四十四條 違反本條例第三十三條第三款規定的,由省林業行政主管部門責令限期改正,並由其主管部門或者行政監察部門給予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行政處分。
第四十五條 當事人對行政機關依照本條例作出的具體行政行為不服的,可以依法申請行政復議或者提起行政訴訟。
第四十六條 國家工作人員在林業管理工作中玩忽職守、濫用職權、徇私舞弊,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尚不構成犯罪的,依法給予行政處分。
9. 雲南省陸生野生動物保護條例的詳細內容
第一條 為了保護、發展和合理利用野生動物資源,維護生態平衡,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野生動物保護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陸生野生動物保護實施條例》等法律、法規,結合本省實際,制定本條例。
第二條 在本省行政區域內從事陸生野生動物的保護管理、馴養繁殖、開發利用、科學研究的單位和個人,都必須遵守本條例。
第三條 本條例所稱陸生野生動物是指國家、省重點保護的和有益的,有重要經濟、科學研究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以下簡稱野生動物);所稱野生動物產品,是指野生動物的任何部分及其衍生物。
省重點保護的野生動物名錄,由省人民政府公布,報國務院備案。
有益的和有重要經濟、科學研究價值的野生動物名錄,由省林業行政主管部門制定並公布,報省人民政府備案。
第四條 各級人民政府應加強對野生動物資源的管理,執行加強資源保護、積極馴養繁殖、合理開發利用的方針,制定保護、發展和合理開發利用野生動物資源的規劃和措施。
在野生動物資源保護、科學研究和馴養繁殖方面做出顯著成績的單位和個人,由各級人民政府或林業行政主管部門給予表彰或獎勵。
第五條 縣以上林業行政主管部門主管本行政區域內野生動物的保護工作。其主要職責是:
(一)宣傳和執行野生動物保護的法律、法規;
(二)組織對野生動物資源的調查,建立資源檔案;
(三)審批、發放野生動物管理的有關證件;
(四)組織對野生動物的拯救收容;
(五)依法查處違反本條例的行為;
(六)按規定徵收野生動物保護的有關費用;
(七)其他法律、法規規定的有關職責。
自然保護區管理機構負責轄區內野生動物的保護工作。
公安、工商、海關、交通、運輸、環保、動物檢疫等有關部門,按照各自的職責,做好野生動物的保護工作。
第六條 禁止非法獵捕野生動物。因科研、教學、展覽、馴養繁殖,需要獵捕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的,按國家有關規定辦理;需要獵捕省重點保護野生動物的,由省林業行政主管部門批准;需要獲捕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經濟、科學研究價值野生動物的,由地、州、市林業行政主管部門批准,報省林業行政主管部門備案。
第七條 州、市、縣人民政府、地區行政公署應當根據保護野生動物資源的需要,規定禁獵期;對野生動物集中棲息繁衍的場地,候鳥遷徙停留場地以及越冬棲息的沼澤、水域劃為禁獵區。並報省林業行政主管部門備案。
第八條 在禁獵區內新建、擴建工程項目,立項前,應當徵得同級林業行政主管部門的同意。
第九條 有關單位和個人對野生動物可能造成的危害,應當採取必要的防範措施。對在非保護區造成人員傷亡的個別猛獸,經地、州、市林業行政主管部門核實後,報同級人民政府批准,進行專門處理。屬國家一級保護野生動物的,按國家有關規定辦理。
在非保護區因緊急自衛而擊傷、擊斃猛獸,經地、州、市林業行政主管部門調查屬實的,可不予追究,所獲動物必須上繳。
因保護野生動物受到損失的單位和個人,有權依法獲得補償。具體補償辦法由省人民政府政府制定。
第十條 對受到自然災害威脅和受傷、受困、病殘、迷途的國家和省重點保護的野生動物,縣以上林業行政主管部門應當及時採取拯救措施,可以根據需要設立拯救收容機構,具體負責拯救收容工作。
第十一條 各級人民政府應當將野生動物保護所需經費列入財政預算。野生動物資源保護管理費、資源損失補償費和國內外損贈的野生動物保護款項,用於野生動物資源的保護。
第十二條 各級人民政府應制定扶持辦法,鼓勵具備條件的單位和個人馴養繁殖野生動物。馴養繁殖野生動物的單位和個人,須按下列規定申請領取馴養繁殖許可證:屬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按國家有關規定辦理;屬省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報省林業行政主管部門批准;屬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經濟、科學研究價值的野生動物,由地、州、市林業行政主管部門批准,報省林業行政主管部門備案。
馴養繁殖野生動物的單位和個人應當建立野生動物譜系檔案。
第十三條 經營馴養繁殖國家和省重點保護野生動物或其產品的單位和個人,必須憑省林業行政主管部門核發的經營許可證,向當地工商行政管理部門申請登記注冊;經營馴養繁殖的其他野生動物的,必須經地、州、市林業行政主管部門批准,向當地工商行政管理部門申請登記注冊。
經營利用野生動物或者其產品的,應當按有關規定繳納資源保護管理費。
第十四條 省外的單位或個人到我省收購馴養繁殖的國家和省重點保護野生動物或其產品的,應當持所在地省級林業行政主管部門的證明,並經我省的省林業行政主管部門批准。收購其他馴養繁殖的野生動物或其產品的,應經地、州、市林業行政主管部門批准。
第十五條 在省內運輸、攜帶、郵寄野生動物或其產品的,必須到所在地、州、市林業行政主管部門辦理運輸准運證;出省的,必須到省林業行政主管部門或者委託的單位辦理運輸准運證。鐵路、公路、民航、航運、郵政等部門憑運輸准運證辦理有關手續。
第十六條 從境外帶入我省邊境地區的國家和省重點保護野生動物,由當地野生動物拯救收容機構作價收容並及時報動物檢疫部門檢疫,禁止其他單位和個人收購;稅務、動物檢疫部門根據作價基數按國內野生動物的稅費標准收取稅費。
野生動物拯救收容機構收容的野生動物,必須嚴格按有關規定管理,不得擅自出售。
第十七條 禁止任何單位和個人非法收購、出售、加工、運輸、攜帶、郵寄野生動物或其產品。禁止為其行為提供工具、場所及其他便利條件。
第十八條 從事飲食業的單位和個人,不得非法經營野生動物或者其產品。
第十九條 未經省林業行政主管部門同意,不得為經營野生動物或者其產品製作、發布廣告。
第二十條 禁止偽造、倒賣、轉讓狩獵證、特許獵捕證、運輸准運證、經營許可證、馴養繁殖許可證。
第二十一條 林業公安機構、自然保護區管理機構、森林武警部隊、經省人民政府批准設立的木材檢查站和鄉林業工作站,有權依法扣留非法獵捕、出售、收購、攜帶和無證運輸的野生動物、野生動物產品及其獵捕、裝載工具。
公安、交通、鐵路、民航、航運等部門有權依法扣留無證運輸的野生動物或其產品。
第二十二條 違反本條例規定,有下列行為之一的,按以下規定處罰;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一)非法獵捕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的,依照國家有關規定處罰。非法獵捕省重點保護或有益的、有重要經濟、科學研究價值野生動物的,由林業行政主管部門沒收獵獲物、獵捕工具和違法所得,並處以相當於獵獲物價值8倍以下的罰款。
(二)非法收購、出售、加工、運輸、攜帶、郵寄野生動物或其產品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門或者林業行政主管部門沒收實物和違法所得,可以並處相當於實物價值10倍以下的罰款;為上述行為提供工具、場所及其他便利條件的,查封場所,沒收違法所得,可以沒收工具,處1000元以下罰款。
(三)違反第十八條規定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門或者林業行政主管部門沒收違法所得,可以並處相當於實物價值10倍以下的罰款;違反第十九條規定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門按有關規定處罰。
(四)未取得馴養繁殖許可證、經營許可證或超越許可證規定范圍馴養繁殖和經營野生動物的,由林業行政主管部門沒收實物和違法所得,可以並處500元以上3000元以下罰款。
(五)違反第二十條規定的,由林業行政主管部門沒收違法所得,可以並處20000元以下罰款。
(六)在自然保護區、禁獵區破壞野生動物生息繁衍場所的,由林業行政主管部門責令停止破壞行為,限期恢復原狀,並處相當於恢復原狀所需費用3倍以下的罰款。
第二十三條 林業、工商行政管理部門的檢查人員執行公務時,應當出示執法證件,被檢查的單位和個人應當接受檢查。
第二十四條 當事人對行政處罰決定不服的,可以依法申請行政復議或者直接向法院提起訴訟。逾期不申請復議或者不向法院起訴又不履行處罰決定的,作出處罰決定的機關可以申請人民法院強制執行。
第二十五條 有關部門依法扣留、沒收的野生動物或者其產品,應當及時移交當地林業行政主管部門處理。
第二十六條 野生動物保護管理工作人員玩忽職守、濫用職權、徇私舞弊的,由其所在單位或者上級行政主管部門給予行政處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二十七條 從國外進口的野生動物或其產品,屬《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附錄一的,參照國家一級保護野生動物進行管理;屬附錄二和附錄三的,參照國家二級保護野生動物進行管理。
第二十八條 本條例具體應用的問題,由省林業行政主管部門負責解釋。
第六十條 本條例自1997年1月1日起施行。
10. 如何辦理征佔用林地手續
一、徵收佔用林地辦理程序
1、申請者將符合規定要求的申報材料報省政府政務中心林業廳窗口;
2、屬省林業廳審核許可權內的征佔用林地項目,經省林業廳審核同意後,由申請者按照規定預繳森林植被恢復費,並由省林業廳向申請者發放《使用林地審核同意書》;
3、國家林業局審核許可權的征佔用林地項目,經省林業廳出具書面審查意見後,預繳森林植被恢復費,再交由建設單位將有關材料一並向國家林業局申報,由國家林業局審核並發放《使用林地審核同意書》;
4、經審核同意佔用徵用林地的,由申請人持《使用林地審核同意書》,依照有關土地管理的法律、法規辦理建設用地審批手續。
二、需要的材料
1、使用林地申請表
2、用地單位的資質證明或個人身份證明;
3、建設項目有關批准文件。包括:可行性研究報告批復、核准批復、備案確認文件、勘查許可證、采礦許可證、項目初步設計等批准文件。
4、建設部門選址意見函、紅線圖。
5、擬使用林地的有關材料。
(1)林地權屬證書、林地權屬證書明細表(小班一覽表)或者林地證明;
(2)屬於臨時佔用林地的,提供用地單位與被使用林地的單位、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或者個人簽訂的使用林地補償協議或者其他補償證明材料;
(3)涉及使用國有林場等國有林業企事業單位經營的國有林地,提供其所屬主管部門的意見材料及用地單位與其簽訂的使用林地補償協議;
(4)屬於符合自然保護區、森林公園、濕地公園、風景名勝區、保護小區等規劃的建設項目,提供相關規劃或者相關管理部門出具的符合規劃的證明材料,其中,涉及自然保護區和森林公園的林地,提供其主管部門或者機構的意見材料。
6、具有相應資質的單位作出的建設項目使用林地可行性報告或者林地現狀調查表。
7、臨時佔用林地項目,提供原地恢復林業生產條件協議或恢復林業生產條件方案。
8、未經林業主管部門批准已使用林地,需提供行政機關對其違法行為處罰的材料。
(10)雲南省林業行政法擴展閱讀:
《森林法實施條例》第二章第十六條規定:勘查、開采礦藏和修建道路、水利、通訊等工程,需要佔用或者徵用林地的,必須遵守下列規定「用地單位應當向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林業主管部門提出用地申請,經審核同意後,按照國家有規定的標准交森林植被恢復費,領取使用林地審核同意書。
用地單位憑使用林地審核同意書依法辦理建設用地審批手續。佔用或者徵用林地未經林業主管部門審核同意的,土地行政部門不得受理建設用地申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