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法報銷時間規定通知
⑴ 職工的交通費用是否應該報銷,在勞動法中是否有明確規定
勞動法中沒有相關規定,職工的交通費用如果是履行職工職責所發生的,那麼公司應當報銷,但報銷方式因公司而已:有的公司實報實銷,有的公司進行月包干或年包乾等等,要看公司的內部規章了,但不報銷肯定不對了。
⑵ 有沒有勞動法規定出差報銷多久內必須給員工付款
1、由於出差比較特殊,很難遵守8小時工作制,一般出差單位會有補貼和版特殊的待遇,並且勞權動法對出差的工作時間這種沒有特殊的規定。
2、國家實行勞動者每日工作時間不超過八小時、平均每周工作時間不超過四十四小時的工時制度。
⑶ 單位不給報差旅費引發勞動爭議,拖欠報銷多久算違法
這個要看公司的管理規定是如何規定的,相關法律法規並沒有明示。
一、根據爭議涉及的權利義務的具體內容,可將其分為以下幾類:
1、因確認勞動關系發生的爭議;
2、因訂立、履行、變更、解除和終止勞動合同發生的爭議;
3、因除名、辭退和辭職、離職發生的爭議;
4、因工作時間、休息休假、社會保險、福利、培訓以及勞動保護發生的爭議;
5、因勞動報酬、工傷醫療費、經濟補償或者賠償金等發生的爭議;
6、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勞動爭議。
二、起訴狀有:勞動爭議起訴狀(爭議) 和 民事起訴狀(糾紛)。 勞動關系有:事實勞動關系(爭議) 和 勞動合同關系(糾紛)。勞動者(打工者)維權,首先確認是否存在勞動關系,光有雙方蓋章簽字的勞動合同也未必有勞動關系,未用工的勞動合同就不存在勞動關系。
勞動關系有事實勞動關系(法律關系為勞動關系,案由勞動爭議)和勞動合同關系(未用工的勞動合同,法律關系為合同關系,案由勞動合同糾紛)。
依照《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勞動爭議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一>》(以下簡稱《勞動爭議司法解釋<一>》)第一條(二)規定,勞動者與用人單位之間沒有訂立書面勞動合同,但已形成勞動關系後發生的糾紛,屬於《勞動法》第二條規定的勞動爭議。
(3)勞動法報銷時間規定通知擴展閱讀:
一、報銷原則
1、差旅費必須在各部門預算總額內控制開支, 超預算不得開支。
2、員工出差必須事前提出書面申請,填制出差申請單,經其直屬上級批准。凡未得事先批準的,一律不予報銷。
3、員工出差途中,因工作需要臨時增加出差行程到新的出差地點,經出差簽批人書面/郵件確認後,其增加的行程作為另一次出差時間,與原出差時間不連續計算;
4、出差標准:員工出差乘坐交通工具、住宿、補助基本標准見集團差旅費報銷管理制度(管字007)。
二、報銷流程
1、出差人員填制差旅費報銷單--直屬上級審查 分管副院長核准 財務人員審核--出納結算付款。各分管領導應對差旅費報銷的真實性、合理性負全面責任。
2、財務人員、稽核人員、資金管理人員按規定對報銷手續、預算額度、票據合法性、真實性、出差標准進行審核並對此負責。
三、注意事項
1、員工報銷時按財務部門規定填制報銷單據,附原始票據:包括出差申請、機票(明折明扣票)、火車票、汽車票、船票、住宿發票、會議通知、過路費、過橋費等 ,無本人姓名的原始發票須在背面簽名。
2、乘坐飛機的,訂票費、改簽費、退票費、往返機場的車費不予報銷。
3、出差補助天數=出差返程日期-出差出發日期。
4、須按財務規定取得並填寫真實合法的憑證。對項目填寫不完整或字跡模糊不清的不予報銷;對塗改、偽造或變造原始票據、虛報出差天數的,不予報銷。
5、原始票據丟失、毀損的,當事人需作出詳細書面說明及需報銷單據明細項目、金額,經直屬上級與所在部門第一負責人簽批後,報學院、學校分管領導簽批報銷。
6、超標乘坐交通工具的,其交通費的報銷,按其應乘坐的交通工具類別計算報銷金額,超額部分自行承擔。
⑷ 財務要規定報銷時間是寫通知還是公告
財務要規定報銷時間是寫通知
通知,是運用廣泛的知照性公文。用來發布法規、規章,轉發上級機關、同級機關和不相隸屬機關的公文,批轉下級機關的公文,要求下級機關辦理某項事務等。
⑸ 新勞動法 報銷
一般單位好像不能報銷的,因為他們只給公司成員買保險,家人是不能報銷的。小孩現在也可以辦理醫保卡,80元/年。
⑹ 勞動法用人辭退員工應該提前多長時間通知
單位依據勞動合同法第三十九條規定解除勞動合同的,不需要提前通知,一般是通知回後當天或者第二天就答辦理離職手續。
單位依據勞動合同法第四十條規定解除勞動合同的,應當提前30天書面通知勞動者,或者額外支付一個月工資。
單位依據勞動合同法第三十六條規定解除勞動合同的,不需要提前通知,也可以提前通知。未提前通知是否支付一個月工資的代通金則由雙方協商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