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條款大全 » 勞動法的意義何在

勞動法的意義何在

發布時間: 2022-02-24 18:59:13

1. 淺析勞動法的產生發展及其意義

《勞動法》促進了勞動關系的公平與和諧

市場化勞動關系「強資本、弱勞動」的特性決定,絕對市場化絕對會導致勞資關系沖突化。資本主義國家為維護其根本利益,也不得不通過勞動立法對極度失衡的勞動關系進行一定的調整和矯正,勞動立法向勞動者傾斜是其自然的選擇。
在市場經濟發展初期,我國勞動立法嚴重缺失,既沒有最低工資規定,也沒有最高工時限制;既沒有勞動合同規范,
也沒有社會保險制度。外資企業、民營企業可以為所欲為,一方面勞動者權益受到嚴重損害,另一方面勞動關系走向極端化,
跳樓、罷工、傷害投資者和管理者的事件時有發生,企業、職工、國家、社會為此付出了極大的代價。
企業的發展不能以犧牲勞動者的正當利益為代價,資本與勞動兩大要素彼此關聯、相互作用、不可偏廢,否則企業發展無從談起,甚至生存都是問題。
《勞動法》開宗明義將「為了保護勞動者的合法權益」作為立法基本宗旨,通過確立基本勞動標准條件和協調勞動關系的規則程序,以及勞動監察、爭議處理和社會保險等制度,全面規范企業用工行為,
積極倡導正確的用工理念,充分保障勞動者的合法權益,從而推動勞動關系的公平公正,促進勞動關系的和諧穩定,維護市場經濟的基本秩序。
正是《勞動法》的向勞動者「傾斜」,以及其確定的勞動標准條件和協調勞動關系的規則既符合國際勞工標準的要求,又符合中國發展的國情,
才維持了「強資本、弱勞動」前提下傾斜性的勞動關系相對平衡穩定,才使得市場經濟條件下充滿利益沖突的勞資雙方相對和平和諧,才保證了全球經濟下行背景下企業績效的相對持續向好。
《勞動法》為勞動者依法主張和維護權益,企業依法規范和管理勞動關系,促進企業和諧發展提供了依據和保障。

2. 勞動法 存在的意義是什麼

農民工這一抄特殊群體發生拖欠工資發生率高,是因為僱用他們都是個人行為。在建築行業存在的層層轉包,產生了個人僱用農民工的現象。而個人沒有資質也沒有營業執照,其僱用個的行為屬於勞務,不勞動法調整。勞動法調整用人單位與勞動者之間的關系,而建築工地的小包們僱用農民工時都是口頭約定,沒有書面的證據。等到工程結束時,農民工從小包手裡拿不到錢時,才想到勞動部門投訴,沒有書面的東西,只能說出經過,使自己的維權陷入困境。雖然農民工通過勞動部門維權沒有任何費用,但是維權時效是自己的,什麼證據都沒有,最後還是很難拿到工資的。建議外出務工人員,注意保存書面證據,如工作證或者是當時發生拖欠當時讓僱用人出具欠條,可以證明事實勞動關系或者拖欠工資的數額,在證據充足的情況下,勞動部門可以責令從源頭支付工資,就是掛靠的建築公司直接支付到務工人員手中。

3. 新勞動法有什麼意義

2007年6月29日頒布,自來2008年1月1日起施源行的《勞動合同法》,對現行勞動合同制度來了個全新的規定,令不少企業感到難於應對。2007年8月30日頒布,自2008年1月1日起施行的《就業促進法》,對用人單位實施就業歧視的行為來了個明確否定,用人單位違反就業促進法實施就業歧視的,勞動者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新勞動合同法和就業促進法之下,企業該如何進行勞動合同管理與勞動用工招聘管理,以減少勞動爭議糾紛或其他糾紛,減輕企業管理成本?主辦單位舉辦今次研討會,由既熟悉企業勞動管理又精通勞動法律法規的知名勞動人事法律專家梁碩南老師與學員共同探討新法之下企業勞動合同管理與勞動用工招聘管理存在的問題和解決相關問題的策略與方案。

4. 勞動法頒布實施有什麼意義

你好,謝謝,望採納!《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是我國建國以來第一部全面規范勞動關系的回勞動答法律,它關繫到數以億計的勞動者的切身利益,它的頒行有重大意義。
首先,它打破了所有制界限,建立公平的市場競爭規則。勞動法規定只要是通過勞動合同與用人單位建立勞動關系的,都由勞動法一體調整,勞動關系的主體一律平等適用勞動法。這就消除了歧視,保證勞動者競爭機會均等,保證了勞動力在勞務市場中通暢、有效運行。
其次,《勞動法》充分體現了憲法原則,突出對勞動者權益的保護。《勞動法》第一條就開宗明義指出本法的立法宗旨是保護勞動者的合法權益。然後從勞動報酬權、平等擇業就業權、休息權、社會保險和福利等方面,全面地規定勞動者享有的權利。除此之外,還規定了國家和用人單位的責任如促進就業、進行職業培訓等,進一步保護勞動者的權利。《勞動法》中還規定了勞動法的實施情況、監督以及切實可行的勞動爭議處理方法,為勞動者權利的實現提供保障。
總之,《勞動法》肯定了勞動體制改革的成果,強有力地促進現代企業制度的建立。。
謝謝,望採納!

5. 勞動法在現代社會中的作用體現在哪些方面

新勞動法的意義:
()保證了勞動者的休息權,嚴格規定了勞動者的休息時間和工作時間;
(2)普遍實行了勞動合同制度,國有企業、集體企業、外商投資企業勞動合同簽訂率均在95%以上,勞動者與用人單位雙向選擇、協商確定雙方權利義務的用人機制和觀念已經形成;
(3)建立了勞動標准制度,工資支付制度不斷完善,工資支付的項目、水平、形式、對象、時間以及特殊情況下的工資支付等工資支付行為,均有了明確規范,最低工資保障制度,在保障低工資勞動者權益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4)為建立養老、失業、醫療、工傷等社會保險制度提供了法律支持。
十大須知
1、不簽勞動合同代價高昂用人單位必須與勞動者簽訂書面勞動合同。
2、休息休假納入勞動合同促使用工時間的合法化。
3、未盡告知義務可能屬「欺詐」避免用人單位在招工中,提供虛假信息,刻意隱瞞職業危害。
4、合同自然終止也要支付補償除勞動者原因不能續約的外,勞動合同終止,用人單位必須給勞動者的補償標准與解除長期勞動合同的標准完全一樣。
5、用人越久經濟補償越多勞動者月工資高於用人單位所在地社會平均工資3倍的,以3倍封頂,補償年限最高不超過12年。
6、用代通知金可更快「炒人」方便用人單位在合法解除勞動合同時對解約時間作靈活選擇。
7、試用期最多不得超六個月同一用人單位與同一個勞動者只能約定一次試用期,試用期是以勞動合同的成立為前提。
8、使用勞務派遣工難避責一些用人單位熱衷於使用勞動派遣工,除了在用人策略上的考慮外,還希望能規避責任。
9、大規模「炒人」程序要合法用人單位只有在瀕臨破產進行法定整頓期間或者生產經營狀況發生嚴重困難,確需裁減人員的,才可以裁減人員。
10、對特殊員工不得隨意解僱勞動者在本單位連續工作滿15年,且距法定退休年齡不足5年的,即使勞動合同期滿,用人單位也不得與勞動者終止勞動合同。

6. 《勞動法》的重要意義

1994年7月5日第八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八次會議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版》權(簡稱《勞動法》)。該法作為我國第一部全面調整勞動關系的基本法和勞動法律體系的母法,是制定和執行其他勞動法律、法規的依據。該法共13章107條。其內容包括:總則、促進就業、勞動合同與集體合同、工作時間和休息休假、工資、勞動安全衛生、女職工和未成年工特殊保護、職業培訓、社會保險和福利、勞動爭議、監督檢查、法律責任、附則。

7. 中國的勞動法到底有什麼用

中國勞動局也只是一個閑置部門 沒什麼用的 就算你去投訴也沒什麼用 如果有用中國勞工就不會去馬路上攔車抗議了。

8. 勞動法有什麼存在的必要嗎

勞動法在完成勞動人格、保護勞動者的合法權益、協調穩定勞動關系等方面有著重要作用。

勞動人格是指勞動力之完全人格化的狀態,亦即權利客體的勞動力演進至權利主體的地位,勞動力與其所持者的人格完全合一的狀態。在非自由勞動的形式下,僱主對勞動有單獨支配權。在羅馬法中勞動關系是一種租賃,稱為勞動之租賃,是物之租賃的對稱。法國法仍沿襲此觀念。至德國民法始改稱為僱傭契約。但勞動力依然視為權利客體,而有勞動力之勞動者視為權利主體。產業民主主義蘊含著勞動者參加經營的思想,要使權利客體的勞動力化為主體,而勞動法為這種人格合一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勞動法維護了勞動者的合法權益。勞動法確認了勞動者所應享有的各項基本權利,如勞動權、勞動報酬權、勞動保護權、休息權、獲得物質幫助權、民主管理權等,並為這些權利的實現提供了切實的物質保障。勞動法對婦女、未成年人等特殊勞動者的權益保護規定了特別的措施。通過最低工資制、勞動條件的最低標准等規定,為勞動者的生產和生活提供了最低保障。

勞動法規定了勞動者的自由擇業權利和用人單位的自主用人權,使勞動者和生產資料的最優化組合成為可能,並規定了勞動合同制度,平等地保護勞動者和用人單位的合法權益,保持勞動關系的相對穩定。集體合同和集體談判制度,為勞動者通過談判交涉機制爭取更優越的勞動條件提供了法律保障。勞動爭議處理制度和勞動監察制度,為協調穩定勞動關系和社會經濟的平穩發展創造了條件。

勞動法對社會的安定團結起著重要作用。勞動法通過促進就業、舉辦社會保障事業、處理勞動爭議以及其他方面的機制,維護社會正常生產、生活秩序。

9. 勞動法的意義與重要性

1994年7月5日第八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八次會議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簡稱《勞動法》)。該法作為我國第一部全面調整勞動關系的基本法和勞動法律體系的母法,是制定和執行其他勞動法律、法規的依據。該法共13章107條。其內容包括:總則、促進就業、勞動合同與集體合同、工作時間和休息休假、工資、勞動安全衛生、女職工和未成年工特殊保護、職業培訓、社會保險和福利、勞動爭議、監督檢查、法律責任、附則

10. 中國勞動法還有存在意義嗎

法律分析:有存在的意義。為了保護勞動者的合法權益,調整勞動關系,建立和維護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勞動制度,促進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根據憲法,制定的法律。新員工入職到新的單位時候,需要簽訂勞動合同,勞動合同簽了才保障自己的勞動關系的合法性,要是自己沒有簽訂勞動合同,自己的權益就可能會受到公司的侵犯。相關法律中規定,當事人訂立和變更勞動合同,應當遵循平等自願、協商一致的原則,不得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勞動合同依法訂立即具有法律約束力,當事人必須履行勞動合同規定的義務。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第一條 為了保護勞動者的合法權益,調整勞動關系,建立和維護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勞動制度,促進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根據憲法,制定本法。

第二條 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的企業、個體經濟組織(以下統稱用人單位)和與之形成勞動關系的勞動者,適用本法。國家機關、事業組織、社會團體和與之建立勞動合同關系的勞動者,依照本法執行。

第三條 勞動者享有平等就業和選擇職業的權利、取得勞動報酬的權利、休息休假的權利、獲得勞動安全衛生保護的權利、接受職業技能培訓的權利、享受社會保險和福利的權利、提請勞動爭議處理的權利以及法律規定的其他勞動權利。勞動者應當完成勞動任務,提高職業技能,執行勞動安全衛生規程,遵守勞動紀律和職業道德

第四條 用人單位應當依法建立和完善規章制度,保障勞動者享有勞動權利和履行勞動義務。

第五條 國家採取各種措施,促進勞動就業,發展職業教育,制定勞動標准,調節社會收入,完善社會保險,協調勞動關系,逐步提高勞動者的生活水平。

第六條 國家提倡勞動者參加社會義務勞動,開展勞動競賽和合理化建議活動,鼓勵和保護勞動者進行科學研究、技術革新和發明創造,表彰和獎勵勞動模範和先進工作者。

第七條 勞動者有權依法參加和組織工會。工會代表和維護勞動者的合法權益,依法獨立自主地開展活動。

第八條 勞動者依照法律規定,通過職工大會、職工代表大會或者其他形式,參與民主管理或者就保護勞動者合法權益與用人單位進行平等協商。

第九條 國務院勞動行政部門主管全國勞動工作。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勞動行政部門主管本行政區域內的勞動工作。

熱點內容
電力依法治企 發布:2025-08-18 23:28:09 瀏覽:345
構建公共法律服務五大體系 發布:2025-08-18 23:25:46 瀏覽:750
勞動法41條內容42條 發布:2025-08-18 22:58:28 瀏覽:509
農村土地徵用涉及的法律知識 發布:2025-08-18 22:57:10 瀏覽:99
成品油行政法規 發布:2025-08-18 22:44:25 瀏覽:62
著作權法法律知識競賽題及答案 發布:2025-08-18 22:44:18 瀏覽:645
廣東勞動法生育規定 發布:2025-08-18 22:44:08 瀏覽:919
法治知識網路競賽活動 發布:2025-08-18 22:37:22 瀏覽:407
浦發銀行法律顧問投標 發布:2025-08-18 22:37:09 瀏覽:380
買房婚姻法公平 發布:2025-08-18 22:32:08 瀏覽:2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