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駕駛證行政法
㈠ 民法典對自動注銷駕照有何規定
自動注銷駕照,屬於行政法的范疇,不屬於民事法律關系范疇,因而,《民法典》中,對這種情況沒有規定。
㈡ 扣押駕駛證是行政處罰還是行政強制措施
根據《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一百一十三條規定,暫扣機動車駕駛證的期限從處罰決定生效之日起計算;處罰決定生效前先予扣留機動車駕駛證的,扣留一日折抵暫扣期限一日。根據這一規定,暫扣機動車駕駛證的期限從處罰決定生效之日起計算,這里規定的「處罰決定生效之日」,是指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依照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對有關當事人正式作出予以暫扣駕駛證處罰決定的當日。
根據《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一百一十條的規定,執行職務的交通警察認為應當對道路交通違法行為人給予暫扣駕駛證處罰的,可以先予扣留機動車駕駛證,並在二十四小時內將案件移交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處理。道路交通違法行為人應當在十五日內到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接受處理。這里應注意的是,執勤警察先予扣留駕駛證的時間,不是正式的處罰決定,當然也不是處罰生效之日,只有在違法當事人在十五日內到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接受處理,公安機關作出處罰決定,並出具暫扣駕駛證的行政處罰決定書時,才屬於這里規定的「處罰決定生效之日」。
因此,處罰決定生效前扣留機動車駕駛證的,扣留一日折抵暫扣期限一日,即從執勤警察先予扣留當事人駕駛證至公安交通管理部門正式作出扣留駕駛證行政處罰決定之日這一段時間,應當從處罰期限中扣除。如處罰決定是暫扣駕駛證三個月,決定作出前已扣留十天,則從處罰決定生效之日起應再執行兩個月二十天,而不是三個月。
㈢ 現在暫扣駕駛證是行政處罰還是司法處罰
暫扣駕駛證屬於行政處罰的一種,是行政管理機關作出的決定。但實際上是一種比較輕微的處罰。行政處罰是指行政主體依照法定職權和程序對違反行政法規范,尚未構成犯罪的相對人給予行政制裁的具體行政行為。
【法律依據】
《行政處罰法》第八條
行政處罰的種類:
(一)警告;
(二)罰款;
(三)沒收違法所得、沒收非法財物;
(四)責令停產停業;
(五)暫扣或者吊銷許可證、暫扣或者吊銷執照;
(六)行政拘留;
(七)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行政處罰。
㈣ 暫扣駕駛證後是行政處罰還是罰款
暫扣駕駛證屬於行政處罰,是行政管理機關作出的決定。但實際上是一種比較輕微的處罰。行政處罰是指行政主體依照法定職權和程序對違反行政法規范,尚未構成犯罪的相對人給予行政制裁的具體行政行為。
【法律依據】
《行政處罰法》第八條
行政處罰的種類:
(一)警告;
(二)罰款;
(三)沒收違法所得、沒收非法財物;
(四)責令停產停業;
(五)暫扣或者吊銷許可證、暫扣或者吊銷執照;
(六)行政拘留;
(七)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行政處罰。
㈤ C2駕照能申請開滴滴嗎
c2可以注冊跑滴滴,c2屬於自動擋駕照,滴滴車主認證自動擋車型可以注冊。
需要的條件有:
1、男性需要在20-50歲之間,女性需要在25-50歲之間。
2、擁有C1及以上駕證。
3、駕齡需滿6年及以上。
4、擁有一輛本地牌照的車(行駛證上不是自己名字也可以),車齡在6年以內,行駛里程在10萬公里內。
5、半年內五任何重大車輛事故或者扣分在12分內。
1、滴滴司機快車車輛准入條件:
(1)基本條件:5-7座小汽車,車況良好。
(1)車輛所有人:駕駛車輛必須為注冊車輛,自有車輛或者獲得車主許可。
(1)其他:參考所在城市的准入條件,例如:車牌,價格,軸距等限制。
2、對司機來講,所有司機最開始都是從快車做起,當完成一定訂單量並且車型滿足專車的要求,就可以升級成為專車。
3、車主申請加入平台的快車,需按國家規定投保交強險,專車還需按平台要求的險種和額度投保商業險。滴滴為平台快車的用戶,額外提供單人保額最高120萬元人民幣的綜合意外險,保險包含滴滴駕駛員和所有乘客。
4、根據《網路預約出租汽車經營服務管理暫行辦法》,申請從事網約車經營的車主,應具備線上線下服務能力。其中,車主的線上服務能力由企業注冊地省級相關部門一次認定,全國有效。
以上內容參考:滴滴司機官網-申請為滴滴快車司機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滴滴快車
㈥ 行政法與行政訴訟法案例分析題 扣叫駕駛證,不服,加重罰款,有哪些違法行為
《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規定:
第九十九條 有下列行為之一的,由公安專機屬關交通管理部門處二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罰款:
(一)未取得機動車駕駛證、機動車駕駛證被吊銷或者機動車駕駛證被暫扣期間駕駛機動車的;
(二)將機動車交由未取得機動車駕駛證或者機動車駕駛證被吊銷、暫扣的人駕駛的;
(三)造成交通事故後逃逸,尚不構成犯罪的;
(四)機動車行駛超過規定時速百分之五十的;
(五)強迫機動車駕駛人違反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規和機動車安全駕駛要求駕駛機動車,造成交通事故,尚不構成犯罪的;
(六)違反交通管制的規定強行通行,不聽勸阻的;
(七)故意損毀、移動、塗改交通設施,造成危害後果,尚不構成犯罪的;
(八)非法攔截、扣留機動車輛,不聽勸阻,造成交通嚴重阻塞或者較大財產損失的。
行為人有前款第二項、第四項情形之一的,可以並處吊銷機動車駕駛證;有第一項、第三項、第五項至第八項情形之一的,可以並處十五日以下拘留。
㈦ 交通法律法規大全
交通法規新規定(2020年最新全文)
2016年4月1日公安部公布了最新修訂的《機動版車駕駛證申領和權使用規定》,新交通規則嚴格了對駕駛員的管理。最新交通法規扣分細則也更為嚴格,闖紅燈交通違法記分將由3分提高到6分,不掛號牌或遮擋號牌的一次就將扣光12分。
華律網
交通違法的處理:
《公安部關於修改<機動車駕駛證申領和使用規定>的決定》已經公安部部長辦公會議通過,自2016年4月1日起施行。其中道路交通安全違法行為記分分值規定如下(附件四):
道路交通安全違法行為記分分值
一、機動車駕駛人有下列違法行為之一,一次記12分:
(一)駕駛與准駕車型不符的機動車的;
(二)飲酒後駕駛機動車的;
(三)駕駛營運客車(不包括公共汽車)、校車載人超過核定人數20%以上的;
(四)造成交通事故後逃逸,尚不構成犯罪的;
(五)上道路行駛的機動車未懸掛機動車號牌的,或者故意遮擋、污損、不按規定安裝機動車號牌的;
(六)使用偽造、變造的機動車號牌、行駛證、駕駛證、校車標牌或者使用其他機動車號牌、行駛證的;
(七)駕駛機動車在高速公路上倒車、逆行、穿越中央分隔帶掉頭的;
(八)駕駛營運客車在高速公路車道內停車的;
㈧ 扣留駕駛證屬於行政處罰還是行政強制措施
按照相關規定,扣留駕駛證屬於行政處罰。
【法律分析】
行政處罰是指行政主體依照法定職權和程序對違反行政法規范,尚未構成犯罪的相對人給予行政制裁的具體行政行為。行政處罰的性質是一種以懲戒違法為目的、具有制裁性的具體行政行為,其適用主體是行政機關或法律、法規授權的組織。行政處罰是以對違法行為人的懲戒為目的,而不是以實現義務為目的。這一點將它與行政強制執行區別開來。行政強制執行的目的在於促使義務人履行義務。行政處罰的適用主體是行政機關或法律、法規授權的組織。這一點使它與刑罰區別開來。刑罰的適用主體是人民法院。行政處罰與刑罰的區別:制裁的性質不同;適用的違法行為不同;懲罰程度及適用的程序不同;制裁機關不同;處罰形式不同。行政處罰的適用對象是作為行政相對方的公民、法人或其他組織,屬於外部行政行為。這一點將它與行政處分區別開來。行政處分只能適用於行政機關的工作人員或其他由行政機關任命或管理的人員。行政處罰與行政處分的區別:制裁的對象不同;制裁的行為性質不同;制裁的原則不同;懲罰的范圍和程度不同;採取的形式不同;兩者的救濟途徑不同。行政處罰的前提是行政相對方實施了違反法律規范的行為,而非違反了刑法、民法等其它法律規范的行為。
【法律依據】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於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的決定》 二、 將第九十六條第一款修改為:「偽造、變造或者使用偽造、變造的機動車登記證書、號牌、行駛證、駕駛證的,由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予以收繳,扣留該機動車,處十五日以下拘留,並處二千元以上五千元以下罰款;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偽造、變造或者使用偽造、變造的檢驗合格標志、保險標志的,由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予以收繳,扣留該機動車,處十日以下拘留,並處一千元以上三千元以下罰款;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使用其他車輛的機動車登記證書、號牌、行駛證、檢驗合格標志、保險標志的,由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予以收繳,扣留該機動車,處二千元以上五千元以下罰款。」原第九十六條第二款作為第四款。
㈨ 關於交通的法律法規
1、《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是2003年10月日公布的關於道路交通安全的法律。於2007年與2011年兩次修訂。本法分總則、車輛和駕駛人、道路通行條件、道路通行規定、交通事故處理、執法監督、法律責任、附則8章124條。
2、《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實施條例》本條例自2004年5月1日起施行。1960年2月11日國務院批准、交通部發布的《機動車管理辦法》,1988年3月9日國務院發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管理條例》,1991年9月22日國務院發布的《道路交通事故處理辦法》,同時廢止。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制定,於2004年4月28日國務院第49次常務會議通過的國家法規,2004年4月30日公布,自2004年5月1日起施行。共計8章115條。2017年10月7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簽署第687號國務院令,對《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實施條例》進行了修改。
3、《道路交通事故處理程序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安部令第104號《道路交通事故處理程序規定》已經2008年7月11日公安部部長辦公會議通過,現予發布,自2009年1月1日起施行。
4、《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是為了維護道路交通秩序,預防和減少交通事故,保護人身安全,保護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財產安全及其他合法權益,提高道路通行效率,制定的法規。由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五次會議於2003年10月28日修訂通過,自2004年5月1日起施行。
5、《中華人民共和國公路法》是全為了加強公路的建設和管理,促進公路事業的發展,適應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和人民生活的需要制定的法律。
2017年11月4日,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三十次會議決定,通過對《中華人民共和國公路法》作出修改。自2017年11月5日起施行。《中華人民共和國公路法》根據本決定作相應修改,重新公布。
(9)中國駕駛證行政法擴展閱讀
制定交通法規有哪些目的和作用,交通法規不是為了罰款。
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規突出了以人為本,世間一切事物中,人是第一可寶貴的。人的寶貴首先在於生命的寶貴,生命的寶貴首先在於屬於每個人只有一次,所以,我們說人命關天,命比天大,和公平與便民的基本原則。
體現了維護道路交通秩序,預防和減少交通事故,保護人身安全,保護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財產安全及其他合法權益,提高通行效率的目的;
交通法規是我國境內的車輛駕駛人、行人、乘車人以及與道路交通活動有關的單位和個人都必須遵守,與廣大人民群眾切身利益息息相關的重要法律法規。在我國道路交通法制建設歷程中具有里程碑的意義;
對加強道路交通安全管理,提高全民的交通安全意識、法律意識和交通文明意識,規范道路交通參與者和道路交通管理者的行為,預防和減少交通事故,確保道路交通有序、安全、暢通,保障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將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