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條款大全 » 行政法應急性原則

行政法應急性原則

發布時間: 2022-02-25 19:10:17

行政法的基本原則及其含義

行政法的基本原則
(一)合法行政原則
合法行政原則主要有三層意思:第一,行政專機關實施屬行政管理要嚴格依法進行。第二,合法行政中的「法」法律淵源表現為法律、法規規章。第三,行政機關必須遵守「法無明文規定即禁止」。
(二)合理行政原則
「合理行政」的主要含義是行政決定應當具有理性,屬於實質行政法治的范疇,尤其適用於裁量性行政活動。
(三)程序正當原則
程序的正義就是對程序施加了道德標准和要求,符合一定的道德標準的程序才能叫做符合程序正義的程序。
(四)高效便民原則
高效便民是指行政機關能夠依法高效率、高效益地行使職權,最大程度地方便人民群眾。
(五)誠實守信原則
我國《行政許可法》第一次以法律的形式確立了行政機關的誠信原則,也就是我們常說的信賴利益保護原則。該原則主要體現在《行政許可法》第八條中。該條規定如果行政機關因不誠信的行政行為給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造成財產損失的,依法負補償責任。
(六)權責統一原則
權責統一原則要求行政機關在享有法定職權時,同時要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

❷ 試題154:行政法的基本原則有( )。 A: 合法性原則, B: 合理性原則 C: 相對方參與原則, D: 行政應急性

我國行政法的基本原則有行政合法性原則和行政合理性原則。參與原版則是行政程序法的權一個程序性基本原則,不是行政法的基本原則。
行政法律關系不具有雙方性。行政法律關系的產生變更和消滅主要是以行政主體的單方意思表示為根據的,具體說,行政主體可以在徵得相對人的同意、甚至違反相對人意志的情況下,單方面創設行政法律關系。在一般情況下,行政主體所作出的決定 和命令等必須全面和立即執行,行政主體可以對公民採取限制其人身自由的強制措施,剝奪行政相對人的財產等。沒有合法或合理的理由,行政行為不能中止也不能以任何其他方式代替。所以它是單一性的。
希望對你有用!

❸ 行政法的基本原則是什麼

行政法的基本原則:

1、合法行政原則。合法行政原則是行政法的首要原則,我國的回合法行政答原則包括行政機關對現行法律的遵守和依照法律授權活動兩個方面。

2、合理行政原則。主要含義是行政行為應當具有理性基礎,禁止行政主體的武斷專橫和隨意。最低限度的理性,是行政行為應當具有一個有正常理智的普通人所能達到的合理與適當,並且能夠符合科學公理和社會公德。

3、程序正當原則。包括以下三個方面的子原則:第一,行政公開原則;第二,公眾參與原則;第三,迴避原則。

4、高效便民原則。一是行政效率原則,二是便利當事人原則。

❹ 行政法的六大基本原則

行政法的基本原則有六個,分別是合法行政原則、合理行政原則、程序正當原則、誠實守信原則、高效便民原則和權責統一原則。行政法基本原則是指反應行政法本質和具體制度規則內在聯系的共同性規則。
法律分析
合法行政是行政法的首要准則,其他基本原則都是合法行政的延伸和擴展,實行合法行政原則是行政活動區別於民事活動的主要標志。合法行政原則在結構上包括對現行法律的遵守和依照法律授權活動兩個方面。合理行政追求公正、權利、平等、正義,屬於實質行政范疇,合理行政原則有三個子原則,分別是公平公正對待原則、考慮相關因素原則和比例原則。程序正當原則是當代行政法的主要原則之一,它包含了三個原則,分別是行政公開原則、公眾參與原則和迴避原則。誠實守信原則分為兩個方面,一個是行政信息真實原則,另一個是保護公民信賴利益原則;也包含兩個原則,即誠實公開原則和信賴利益保護原則。高效便民原則包含行政效率原則和便利當事人原則。行政機關應當積極履行法定職責,禁止不作為或不完全作為;行政機關必須遵守法定時限,禁止不合理延遲;行政機關在行政活動中增加當事人的程序性負擔的是行政侵權行為。權責統一原則分為兩個方面,一個是行政效能原則,另一個是行政責任原則。行政效能是指行政機關依法履行管理職責,要擁有法律、法規賦予其相應的強制執行手段,用國家強制力作保障,行使行政優益權,保證政令有效。行政責任是指違法或者不當行使職權,應當依法承擔法律責任。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處罰法》
第一條 為了規范行政處罰的設定和實施,保障和監督行政機關有效實施行政管理,維護公共利益和社會秩序,保護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根據憲法,制定本法。
第四條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違反行政管理秩序的行為,應當給予行政處罰的,依照本法由法律、法規、規章規定,並由行政機關依照本法規定的程序實施。

❺ 行政法的原則不是有六個嗎這里說的應急原則是什麼鬼

應急性原則是現代行政法治原則的重要內容,是指在某些特殊的緊急情況下,出於國內家安全、社容會秩序或公共利益的需要,行政機關可以採取沒有法律依據的或與法律相抵觸的措施。應急性原則是合法性原則的例外,但是它並非排斥法律控制。

一般而言,行政應急權力的行使應符合以下幾個條件:
(1)存在明確無誤的緊急危險;
(2)非法定機關行使了緊急權力,事後應由有權機關予以確認;
(3)行政機關作出應急行為應受有權機關的監督;
(4)應急權力的行使應該適當,應將負面損害控制在最小的程度和范圍以內。

❻ 行政法的基本原則

法治原則
公開原則
比例原則

❼ 行政應急原則屬不屬於行政法基本原則

屬於,行政法基本原則應包括合法性原則、合理性原則、應急性原則。

❽ 行政法的基本原則

ACD
合法性、合理性、應急性

❾ 行政法中的法安性原則是什麼意思

法安性是「法律安定性」的簡稱。意思就是說,法律要穩定,不能三天兩頭改變。 行政領域內,由於客觀情況千變萬化,不可能完全由法律來規定,總有法律照顧不到的地方。所以,需要給予行政主體一定的靈活性和自由裁量性。因為這樣,行政主體在執法過程中,可能會使法律走樣。所以特別強調行政安定性。

再者,行政機關本身也會出台很多規范性文件,這些規范性文件屬於廣義的「法」。行政機關不能因為客觀情況變化了,就三天兩頭修改,導致別人無所適應。只能是提高立法技術,確立基本原則。法律有規定的不要重復立法。

❿ 行政應急性原則

應急性原則,是指在特殊的緊急情況下,出於國家安全、社會公共利益的需要,行政機關可以採取沒有明確法律依據的或與通常狀態下的法律規定相抵觸的措施。它是現代行政法治原則的重要內容,是合法性原則的例外。但應急性原則並非排斥任何法律控制,不受任何限制的行政應急權力同樣是行政法治原則所不容許的。
一般而言,行政應急權力的行使應符合四個條件:一是存在明確無誤的緊急危險;二是非法定機關不得行使應急權力,否則無效,除非事後經有權機關作出特別決定予以追認;三是行政機關作出應急行為應接受有權機關的監督,尤其是權力機關的監督;四是應急性權力的行使應該適當,應將負面損害控制在最小的范圍內。

熱點內容
道德經襲明 發布:2025-08-18 12:08:02 瀏覽:746
違反勞動法情景劇 發布:2025-08-18 12:08:01 瀏覽:98
全國百強律師事務所 發布:2025-08-18 12:06:13 瀏覽:107
為什麼要遵守道德規范 發布:2025-08-18 11:51:17 瀏覽:49
法律教師責任和義務 發布:2025-08-18 11:47:01 瀏覽:152
窨三道德 發布:2025-08-18 11:46:09 瀏覽:602
經濟法中國石油大學 發布:2025-08-18 11:45:23 瀏覽:678
余上能律師 發布:2025-08-18 11:39:44 瀏覽:9
勞動法上面有職工體檢的規定 發布:2025-08-18 11:35:34 瀏覽:676
刑法欄目劇 發布:2025-08-18 11:25:08 瀏覽: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