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法中的附帶性審查
『壹』 行政訴訟怎樣附帶審查
行政訴訟附帶性審查是公民、法人或其他組織提出要審查具體行政行為所依據的規范性文件。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認為行政行為所依據的國務院部門和地方人民政府及其部門制定的規范性文件不合法,在對行政行為提起訴訟時,可以一並請求對該規范性文件進行審查。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第五十三條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認為行政行為所依據的國務院部門和地方人民政府及其部門制定的規范性文件不合法,在對行政行為提起訴訟時,可以一並請求對該規范性文件進行審查。
前款規定的規范性文件不含規章。
第六十四條
人民法院在審理行政案件中,經審查認為本法第五十三條規定的規范性文件不合法的,不作為認定行政行為合法的依據,並向制定機關提出處理建議。
『貳』 如何理解行政復議中附帶審查部分抽象行政行為
抽象行政行為雖來然不對某一源具體事件或特定人作出具體處理,但一切具體事件和特定人的行為合乎抽象規范的,均在其適用范圍以內,抽象行政行為的結果,往往是具體行政行為的依據和條件。
抽象行政行為並不直接對具體人或事作出處理,在中國不能針對其提起行政訴訟。抽象行政行為的合法性審査屬於國家權力機關和上級行政機關的職權。
(2)行政法中的附帶性審查擴展閱讀:
抽象行政行為與法律的關系是正確理解抽象行政行為性質的要點。行政機關的主要職能是執行法律,將人民代表機關制定的法律規定具體應用到對行政事務的管理活動中去。
由於行政機關對人民代表機關的從屬關系,行政機關制定的普遍性規則在本質上仍然是對法律的執行,抽象行政行為的合法性,主要取決於它與法律的一致性。
『叄』 什麼叫附帶審查
你說的是抄不是行政復議中的附帶審查?
《行政復議法》第7條規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認為行政機關的具體行政行為所依據的下列規定不合法,在對具體行政行為申請行政復議時,可以一並向行政復議機關提出對該規定的審查申請:(一)國務院部門的規定;(二)縣級以上地方各級人民政府及其工作部門的規定;(三)鄉、鎮人民政府的規定。前款所列規定不含國務院部、委員會規章和地方人民政府規章。規章的審查依照法律、行政法規辦理。」
注意:1.公民法人只能在對具體行政行為提起復議時,認為該具體行政行為所依據的某些規定不合法時,可以要求復議機關連同該規定一並審查.
2.只能附帶審查,不能單獨要求對這些規定審查.
3.只能對規章以下的進行附帶審查,就是各種規定命令決定,法律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地方規章部門規章不得附帶審查.
『肆』 違憲審查中的附帶性審查和憲法訴訟的區別和關系
附帶性抄審查是法院在審理具體案件的時候就使用的法律是否合乎憲法進行的一種審查,而憲法訴訟是專門的就某一法律法規違背憲法向專門機關提起的訴訟。在我國現在都不存在這兩種形式,我國的違憲審查目前還只有事前的批准審查和事後的改變撤銷審查。
具體審查是對法律法規的適當性審查,抽象審查是對法律法規的合法性進行審查。
『伍』 行政復議附帶文件審查含義
行政復議附帶文件審查是指: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認為行政機關的具體行政行為所依據的相關規范性文件不合法,在對具體行政行為申請行政復議時,可以一並向行政復議機關提出對該規定的審查申請,稱為附帶審查。
《行政復議法》第7條規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認為行政機關的具體行政行為所依據的下列規定不合法,在對具體行政行為申請行政復議時,可以一並向行政復議機關提出對該規定的審查申請:
(一)國務院部門的規定;
(二)縣級以上地方各級人民政府及其工作部門的規定;
(三)鄉、鎮人民政府的規定。
前款所列規定不含國務院部、委員會規章和地方人民政府規章。規章的審查依照法律、行政法規辦理。
注意:
1、公民法人只能在對具體行政行為提起復議時,認為該具體行政行為所依據的某些規定不合法時,可以要求復議機關連同該規定一並審查。
2、只能附帶審查,不能單獨要求對這些規定審查。
3、只能對規章以下的進行附帶審查,就是各種規定命令決定,法律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地方規章部門規章不得附帶審查。
(5)行政法中的附帶性審查擴展閱讀:
行政復議,是指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認為行政主體的具體行政行為違法或不當侵犯其合法權益,依法向主管行政機關提出復查該具體行政行為的申請,行政復議機關依照法定程序對被申請的具體行政行為進行合法性、適當性審查,並作出行政復議決定的一種法律制度。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復議法》(簡稱《行政復議法》)規定,行政復議遵守如下原則:
1、獨立復議原則。獨立復議原則是通過《行政復議法》第三條所確立的原則,指復議機關依法行使職權,不受其他機關、社會團體和個人的非法干涉。
2、一級復議原則。一級復議原則是《行政復議法》第五條所規定的原則,指除法律、法規另有規定的以外,行政復議實行一級終結復議制。
3、合法與適當雙重審查原則。合法與適當雙重審查原則是《行政復議法》第二十八條所確立的原則,要求行政機關在行政復議過程,不僅要審查具體行政行為是否合法,還得審查具體行政行為是否適當,以保障行政相對人的合法權益。
『陸』 行政法高手進!關於可被附帶性審查的抽象行政行為
除國務院決定命令,其它的規章以下的規范性文件,都可附帶審。
『柒』 什麼是行政訴訟中的規范性文件附帶審查
由於規范性文件具有普遍約束力,因此不能直接針對規范性文件提起訴訟,只能對依據規范性文件作出的行政行為起訴時,一並對該規范性文件提出附帶審查。根據司法解釋,對規范性文件提出附帶審查,應當在一審開庭前提出,有正當理由的,也可以在法庭調查中提出。
附帶審查的規范性文件的范圍:
依據《行政訴訟法》第五十三條,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認為行政行為所依據的國務院部門和地方人民政府及其部門制定的規范性文件不合法,在對行政行為提起訴訟時,可以一並請求對該規范性文件進行審查。前款規定的規范性文件不含規章。
法院附帶審查的程序:
1、人民法院在對規范性文件審查過程中,發現規范性文件可能不合法的,應當聽取規范性文件制定機關的意見。
2、制定機關申請出庭陳述意見的,人民法院應當准許。
3、行政機關未陳述意見或者未提供相關證明材料的,不能阻止人民法院對規范性進行審查。
審查處理的後果:
1、法院經審查認為行政行為所依據的規范性文件合法的,應當作為認定行政行為合法的依據。
2、法院經審查認為行政行為所依據的規范性文件不合法的,不作為人民法院認定行政行為合法的依據,並在裁判理中予以闡明。
作出生效裁判的人民法院應當向規范性文件的制定機關提出處理建議,並可以抄送制定機關的同級人民政府、上一級行政機關、監察機關以及規范性文件的備案機關。
人民法院認為規范性文件不合法的,應當在裁判生效後報送上一級人民法院進行備案。涉及國務院部門、省級行政機關制定的規范性文件,司法建議還應當分別層報最高人民法院、高級人民法院備案。
『捌』 行政訴訟附帶性審查的司法後果
行政訴訟附帶性審查的司法後果為:法院經審查認為行政行為所依據的規范性文件合法的,應當作為認定行政行為合法的依據。人民法院在對規范性文件審查過程中,發現規范性文件可能不合法的,應當聽取規范性文件制定機關的意見。根據司法解釋,對規范性文件提出附帶審查,應當在一審開庭前提出,有正當理由的,也可以在法庭調查中提出。
《中華人民共和國立法法》第六十八條 行政法規起草工作完成後,起草單位應當將草案及其說明、各方面對草案主要問題的不同意見和其他有關資料送國務院法制機構進行審查。國務院法制機構應當向國務院提出審查報告和草案修改稿,審查報告應當對草案主要問題作出說明。第七十條 行政法規由總理簽署國務院令公布。有關國防建設的行政法規,可以由國務院總理、中央軍事委員會主席共同簽署國務院、中央軍事委員會令公布。
『玖』 行政附帶審查對象包括法規嗎
行政復議的抄附帶性審查的對象有三個:1、國務院部門的規定;2、縣級以上地方各級人民政府及其工作部門的規定;3、鄉、鎮人民政府的規定。
《行政復議法》
第七條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認為行政機關的具體行政行為所依據的下列規定不合法,在對具體行政行為申請行政復議時,可以一並向行政復議機關提出對該規定的審查申請:
(一)國務院部門的規定;
(二)縣級以上地方各級人民政府及其工作部門的規定;
(三)鄉、鎮人民政府的規定。
前款所列規定不含國務院部、委員會規章和地方人民政府規章。規章的審查依照法律、行政法規辦理。
『拾』 人民法院審理行政案件可以附帶性審查行政法規
不正確。
目前我國尚未建立司法審查制度。人民法院不能審查行政法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