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訴訟法參考民事
❶ 比較刑事訴訟法,民事訴訟法,行政訴訟法的異同
三種訴訟最大的區別是舉證責任的分配。
民事訴訟一般情況下是「誰主張、誰舉證」,只專有在特殊侵權(屬如環境污染糾紛、醫療糾紛等)實行舉證倒置。
行政訴訟一般情況下是舉證倒置,原告只需要推動訴訟,只有在申請性質的行政審批行為,原告應當對自己的申請行為進行一定的舉證。
刑事訴訟一般情況下是由公訴機關或自訴的原告進行舉證,被告人沒有舉證的義務。但是,由於我國沒有實行緘默權制度,在一定情況下,被告人也承擔了一些舉證責任。也就是說我國的無罪推定原則並不完全。
我認為其他的區別都是細微的區別,沒有什麼實際價值。
❷ 哪些《行政訴訟法》未作出規定的,需適用《民事訴訟法》的相關規定
《行政訴訟來法》第101條規定自,人民法院審理行政案件,關於期間、送達、財產保全、開庭審理、調解、中止訴訟、終結訴訟、簡易程序、執行等,以及人民檢察院對行政案件受理、審理、裁判、執行的監督,本法沒有規定的,適用《民事訴訟法》的相關規定。
《行政訴訟法》脫胎於《民事訴訟法》,條文篇幅遠少於《民事訴訟法》,很多程序性規定都可以適用《民事訴訟法》。同時《行政訴訟法》也有不少規定與《民事訴訟法》不同,因此,行政訴訟可以適用《民事訴訟法》,但不能都適用。新修改的《行政訴訟法》在審理和判決、執行、涉外行政訴訟等3章,包括迴避、財產保全、調解、審理前的准備程序、開庭審理程序、判決與裁定、第二審程序、審判監督程序、執行程序、涉外行政訴訟等方面並未作出詳盡規定,因而可以適用《民事訴訟法》的相關規定。
❸ 「民告官」適用的是行政訴訟法,那麼「官告民」應適用什麼法律求教!
主要看官復告民事件的起因,不制同的起因適用不同的法律類別。
最典型的官告民,是《刑事訴訟法》、公訴案件。
參見《刑事訴訟法》第三條:
對刑事案件的偵查、拘留、執行逮捕、預審,由公安機關負責。檢察、批准逮捕、檢察機關直接受理的案件的偵查、提起公訴,由人民檢察院負責。審判由人民法院負責。除法律特別規定的以外,其他任何機關、團體和個人都無權行使這些權力。
其中還有一些單行條款中,比如環境保護法,也有類似的涉及。
(3)行政訴訟法參考民事擴展閱讀:
一般而言,民和官訴訟適用法律如下:
官告民,除了《民事訴訟法》和《行政訴訟法》之外的所有法律。
民告官:《行政訴訟法》。
民告民:《民事訴訟法》。
三大訴訟法各自特有的原則如下:
(1)行政訴訟法:對具體行政行為合法性進行審查原則,舉證責任。
(2)民事訴訟法:辯論原則、處分原則。
(3)刑事訴訟法:公檢法分工負責、互相配合、互相制約原則;未經人民法院判決不得確認任何人有罪原則;被告人有權獲得辯護原則等。
網路--民事訴訟法基本原則
網路--刑事訴訟法基本原則
網路--行政訴訟基本原則
❹ 行政訴訟法司法解釋有哪些
行政訴訟法的司法解釋:內容包括受案范圍、管轄、訴訟參加人、證據、起訴與受理、審理與判決、執行,人民法院審理行政案件,除依照行政訴訟法和本解釋外,可以參照民事訴訟的有關規定。
【法律依據】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的解釋》第三條
各級人民法院行政審判庭審理行政案件和審查行政機關申請執行其行政行為的案件。
專門人民法院、人民法庭不審理行政案件,也不審查和執行行政機關申請執行其行政行為的案件。鐵路運輸法院等專門人民法院審理行政案件,應當執行行政訴訟法第十八條第二款的規定。
❺ 如何理解行政訴訟法與民事訴訟法的關系
沒有關系,不相干
❻ 行政訴訟法和民事訴訟法幾道習題,高手來,在線等 100分,好的繼續追加
1、2、3好像沒有區別。
4、民事訴訟可以在訴訟的各個階段適用調解,並可以以調解方式結案,而行政訴訟除行政賠償之外不適用調解,即不能使用調解方式,也不能以調解結案。
❼ 行政訴訟法和民事訴訟法有什麼區別
訴訟法屬於程序法,分為民事訴訟法、行政訴訟法、刑事訴訟法。順祝您學業有成!!!
❽ 民事訴訟法與行政訴訟法的區別
關鍵在於被告的主體資格。民事訴訟中,被告可以是任何民事主體。行政訴訟中,被告只能是行政主體(注意:不是行政法主體,行政法主體包括了行政主體和行政相對人。)行政主體包括了行政機關、授權組織兩類。
其它的區別也不少,比如:1、民事訴訟中被告可以反訴,但是行政訴訟中被告不得反訴。2、民事訴訟中是「誰主張,誰舉證」。而行政訴訟中是舉證責任倒置。3、民事主體中的法人組織可以成為單位犯罪的主體,但是行政主體一般不能成為單位犯罪的主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