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法關於全職人員干兼職
1. 有全職工作空閑時間去做兼職有違全職勞動合同法嗎
如果用人單位不追究你的責任,不算違法,特別是你倆有簽訂勞務合同的哪種,如果沒有簽,不被發現就不犯法咯,2333.
2. 兼職和全職的勞動法有什麼區別
兼職是指非全日制勞動關系,與全日制勞動關系主要區別如下:
一、非全日制可以不版訂立書面權勞動合同;全日制必須訂立書面勞動合同。
二、非全日制一般平均每日工作時間不超過四小時,每周工作時間累計不超過二十四小時;全日制一般每日工作時間不超過8小時,每周不超過40小時。
三、非全日制不得約定試用期;全日制可以約定試用期。
四、非全日制工資小時計酬標准不得低於用人單位所在地人民政府規定的最低小時工資標准;全日制月工資標准不得低於當地最低工資標准。
五、非全日制工資支付周期最長不超過半個月;全日制支付周期至少每月支付一次。
六、非全日制用人單位可以只是繳納工傷保險費;全日制用人單位和勞動者應當參加基本養老保險、醫療保險、失業保險、工傷保險、生育保險,繳存住房公積金。
七、非全日制用工雙方當事人任何一方都可以隨時通知對方終止用工,用人單位不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全日制勞動者和用人單位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必須符合同等條件和程序,勞動者在用人單位具有法定過錯情形下解除勞動合同,用人單位在勞動者沒有法定過錯情形下解除勞動合同,需要支付經濟補償金。用人單位違法解除合同需要支付賠償金。
3. 在職員工干私活違反勞動法嗎
法律沒有完全禁止勞動者兼職,只是規定不能影響本職工作。如果影響本職工作,經單位提出且拒不改正的,單位可以解除與其的勞動合同。這方面的事情主要應該依據企業的規章制度予以解決。
4. 根據勞動法全職可以降為兼職嗎
全職或兼職由你們雙方協商,是兩種不同的用工方式,不能夠叫做「降」~
5. 勞動法對兼職工作有什麼規定嗎
1、你所說的兼職屬於勞動法上的非全日制用工
2、法律依據:
第六十八條非全日制用工,是指以小時計酬為主,勞動者在同一用人單位一般平均每日工作時間不超過四小時,每周工作時間累計不超過二十四小時的用工形式。
第六十九條非全日制用工雙方當事人可以訂立口頭協議。
從事非全日制用工的勞動者可以與一個或者一個以上用人單位訂立勞動合同;但是,後訂立的勞動合同不得影響先訂立的勞動合同的履行。
第七十條非全日制用工雙方當事人不得約定試用期。
第七十一條非全日制用工雙方當事人任何一方都可以隨時通知對方終止用工。終止用工,用人單位不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
第七十二條非全日制用工小時計酬標准不得低於用人單位所在地人民政府規定的最低小時工資標准。
非全日制用工勞動報酬結算支付周期最長不得超過十五日。
6. 新勞動法對於兼職是如何規定的
你好,新勞動合同法第三十九條:勞動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可經版解除勞動合同權,其中第四項規定:勞動者同時與其他用人單位建立勞動關系,對完成本單位的工作任務造成嚴重影響,或者經用人單位提出,拒不改正的.因此我認為如果不影響完成本單位的工作任務,且用人單位未做明確規定的,兼職應該可以存在.
7. 兼職和全職在勞動法中被辭退有什麼區別
兼職可以隨時辭退,不需要支付經濟補償金;全職辭退必須符合《勞動合同法》規定,並且,可能需要支付經濟補償金,違法解除的需要支付賠償金。
《勞動合同法》
第三十九條勞動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可以解除勞動合同:
(一)在試用期間被證明不符合錄用條件的;
(二)嚴重違反用人單位的規章制度的;
(三)嚴重失職,營私舞弊,給用人單位造成重大損害的;
(四)勞動者同時與其他用人單位建立勞動關系,對完成本單位的工作任務造成嚴重影響,或者經用人單位提出,拒不改正的;
(五)因本法第二十六條第一款第一項規定的情形致使勞動合同無效的;
(六)被依法追究刑事責任的。
第四十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提前三十日以書面形式通知勞動者本人或者額外支付勞動者一個月工資後,可以解除勞動合同:
(一)勞動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負傷,在規定的醫療期滿後不能從事原工作,也不能從事由用人單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的;
(二)勞動者不能勝任工作,經過培訓或者調整工作崗位,仍不能勝任工作的;
(三)勞動合同訂立時所依據的客觀情況發生重大變化,致使勞動合同無法履行,經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協商,未能就變更勞動合同內容達成協議的。
第四十一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需要裁減人員二十人以上或者裁減不足二十人但占企業職工總數百分之十以上的,用人單位提前三十日向工會或者全體職工說明情況,聽取工會或者職工的意見後,裁減人員方案經向勞動行政部門報告,可以裁減人員:
(一)依照企業破產法規定進行重整的;
(二)生產經營發生嚴重困難的;
(三)企業轉產、重大技術革新或者經營方式調整,經變更勞動合同後,仍需裁減人員的;
(四)其他因勞動合同訂立時所依據的客觀經濟情況發生重大變化,致使勞動合同無法履行的。
第四十六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應當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
(一)勞動者依照本法第三十八條 規定解除勞動合同的;
(二)用人單位依照本法第三十六條 規定向勞動者提出解除勞動合同並與勞動者協商一致解除勞動合同的;
(三)用人單位依照本法第四十條 規定解除勞動合同的;
(四)用人單位依照本法第四十一條 第一款規定解除勞動合同的;
(五)除用人單位維持或者提高勞動合同約定條件續訂勞動合同,勞動者不同意續訂的情形外,依照本法第四十四條第一項規定終止固定期限勞動合同的;
(六)依照本法第四十四條 第四項、第五項規定終止勞動合同的;
(七)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情形。
第七十一條 非全日制用工雙方當事人任何一方都可以隨時通知對方終止用工。終止用工,用人單位不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
8. 新勞動法中關於企業兼職人員,應如何簽訂勞動合同
最新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自2008年1月1日起施行,企業兼職人員,可以按非全日制用工簽訂勞務合同,也可以訂立口頭協議,好處是隨時解約而不用支付經濟補償,也不用上社保。如果想要簽訂協議也可以,可以自行起草協議,雙方協商一致後即具有法律效力。
從事非全日制用工的勞動者可以與一個或者一個以上用人單位訂立勞動合同;但是,後訂立的勞動合同不得影響先訂立的勞動合同的履行。
(8)勞動法關於全職人員干兼職擴展閱讀
非全日制用工的社會保險
從事非全日制工作的勞動者應當參加基本養老保險,原則上參照個體工商戶的參保辦法執行。對於已參加過基本養老保險和建立個人賬戶的人員,前後繳費年限合並計算,跨統籌地區轉移的,應辦理基本養老保險關系和個人賬戶的轉移、接續手續。
從事非全日制工作的勞動者可以以個人身份參加基本醫療保險,並按照待遇水平與繳費水平相掛鉤的原則,享受相應的基本醫療保險待遇。參加基本醫療保險的具體辦法由各地勞動保障部門研究制定。
用人單位應當按照國家有關規定為建立勞動關系的非全日制勞動者繳納工傷保險費。從事非全日制工作的勞動者發生工傷,依法享受工傷保險待遇;被鑒定為傷殘5-10級的,經勞動者與用人單位協商一致,可以一次性結算傷殘待遇及有關費用。
9. 新勞動法對用人單位僱傭兼職人員是如何規定的
根據新《勞動合同法》第三十九條:勞動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可經解除勞動合同,
其中第四項規定:勞動者同時與其他用人單位建立勞動關系,對完成本單位的工作任務造成嚴重影響,或者經用人單位提出,拒不改正的。
因此如果不影響完成本單位的工作任務,且用人單位未做明確規定的,兼職可以存在。
(9)勞動法關於全職人員干兼職擴展閱讀:
勞動者在與一方建立勞動關系的同時,利用空餘時間、下崗或停薪留職期間,又到其他單位上班的現象並不鮮見。在以往的司法實踐中,對於勞動者的兼職行為,一些司法審判機關會以勞務關系對待。
以至於一些勞動者在從事兼職活動時,無法享受社會保險、節假日、最低工資標准等應有的勞動保障待遇。
但自從2008年《勞動合同法》、《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施行以後,對於勞動者的兼職行為,司法審判機關根據相關規定,基本持肯定態度。
只要勞動者與兼職單位建立的用工關系符合勞動法的規定,原用人單位和兼職單位對勞動者的兼職行為沒有異議,一般都認定勞動者與兼職單位之間也存在勞動關系,受勞動法的保護,以符合勞動法所倡導的「維護勞動者合法權益」的立法精神。
有些用人單位試圖通過招用兼職人員來逃避勞動用工義務,未簽訂勞動合同、未繳納五項保險、未支付加班費等違法用工現象仍比較普遍。
因此,勞動者在從事兼職活動時,應當注重保護自己的合法權益,謹慎了解自己與兼職單位之間的各項權利義務。對於雙方之間的法律關系以及權利義務,最好能通過書面合同的形式予以確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