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條款大全 » 行政法通訊自由

行政法通訊自由

發布時間: 2022-03-03 18:50:07

① 在行政法里公民有要求政府機關公示公告的權力第幾條未幾定

行政公開,是指行政機關以民主、開放的精神從事行政管理,依法保障公民知政權、參政權和督政權的活動原則與方式。從本質與價值層面上看,行政公開具有保障民主政治、依法行政、廉潔行政和高效行政的作用。並且,行政公開又通過這些作用發揮著對公民(包括法人和其他組織,下同)權利的保障功能。
民主政治是行政公開最根本的政治基礎。行政公開則是民主政治的具體化和實現方式。現代民主政治是以人民的政治主體性和人民主權為基礎的代議制民主制。因此,從事公務活動的行政機關和公務員,應當奉行民主、公開的精神,代表民意,將自己的工作公諸於眾,向人民匯報,接受人民的監督,按照人民意志辦事,保障人民的利益。即是說,民主政治要求行政機關及其公務活動應當向公民和社會公開。因此,行政公開是人民主權保障的具體形式,政治公開、行政公開的程度是衡量民主政治發展的重要標尺。行政公開的程度越高,政府機關民主決策、民主行政的程度就越高,公民知政權、參政權和督政權的保障程度也越高。
行政公開意味著依法對行政機關行政權的規范與限制。在現代民主、法治國家,行政公開是行政機關及其公務員的政治責任和法律義務。依法行政的實質在於行政權受到法律的約束和制約,按照民意行政。行政機關和公務員履行公開的責任與義務以及公民依法對行政活動的了解、參與和監督是行政法的重要內容。因此,行政公開也就成為依法行政的重要保障。
公開如同陽光,是最好的消毒劑。行政公開能夠減少行政獨斷專行、暗箱操作、錢權交易的可能性。因此,行政公開是遏制權力腐敗的一種有效手段。同時,公開狀態下的行政機關和公務員,往往能夠減少官僚主義,提高行政效率。高效行政又能降低行政成本,最終有助於保障社會公共利益和公民的合法權益。
綜上所述,行政公開是公民權利保障的一種重要制度和方式。當然,通過行政公開所保障的是公民的政治權利。所謂政治權利是指憲法和法律保障的公民政治上的權利與自由。具體而言,「政治權利和自由,是指憲法和法律規定公民有參政議政和參加國家政治生活的民主權利,以及對國家重大問題享有表達個人見解和意願的自由而不受政府非法的限制。」{1}各國法律所保障的公民政治權利主要有:平等權;自由權(包括言論、出版、通信、集會、結社、遊行、示威等自由);參政權(包括選舉權、創制權、復決權和罷免權等);請求平等審判權;請求國家賠償權。這是針對整個政治體系而言的公民政治權利。如果從政府行政公開而言,所保障的是公民的知政權、參政權和督政權,這具體反映在各國的法律制度和行政實踐中。
一、知政權保障
知政權是知情權的一種重要形式。知情權也稱了解權、知悉權。現在,我國學術界一般都是從知政權保障層面界定行政公開的。
一種觀點認為,「行政公開,簡單來講,就是行政主體在實施行政行為的過程中,除法律規定的情形外,必須將其行政行為公開於行政相對方及社會,讓其知曉和了解。」{2}即是說,行政公開就是行政行為過程的公開。另一種觀點認為,「行政公開是指公民或社會組織有權知悉並取得行政機關的檔案和其他信息。對於公民來講是有知情權(了解權)」{3}。即認為行政公開是行政情報信息資料的公開,包括行政法規規章公布和政府文件公示、查閱和請求公開以及會議列席旁觀。
在介紹國外行政公開制度時,我國學者一般也是從知情權保障的角度理解和分析行政公開的。{4}王名揚教授在其所著《美國行政法》的「行政公開(一):情報自由法」一章中指出,「行政公開有不同的涵義,本章討論的行政公開是指個人或團體有權知悉並取得行政機關的檔案資料和其他信息而言,通常稱這種權利為了解權(the right to Know)」,「公眾的了解權和對了解權的限制構成行政公開的主要內容」。{5}在論述中,王名揚教授則是從行政過程和情報信息資料公開兩個方面分析了解權的。
由於前兩種觀點對知政權保障的內容和范圍的理解都有片面性,因此,又有學者認為:「所謂行政知情權,就是公民依法通過各種途徑和形式獲取、知曉行政活動的宗旨、原則、依據、程序及其結果的權利。」{6}這對保障知情權的行政公開作了比較全面的界定。
不僅如此,有學者還認為,國家機關工作人員的活動及其背景資料也是行政公開的內容。因此,知政權就「是指公民依法享有的知悉國家機關的活動及國家機關工作人員(尤其是經選舉或任命產生的高級官員)的活動及背景資料的權利。」{7}
「政務公開」是我國現在的流行術語。在使用過程中,一種是將「政務公開」理解為政治公開化,包括黨務公開、行政公開、警務公開、司法公開、檢務公開以至村務公開和廠務公開等;{8}另一種是將「政務公開」理解為與「司法公開」、「檢務公開」相對而言的政府行政管理的公開即行政公開。{9}但不論怎樣,都是在知情權保障或者行政情報公開的層面上使用行政公開的。
綜上所述,筆者認為,行政公開所保障的知政權,是指行政機關在實施行政管理的過程中,除法律規定的情形外,必須將其(包括工作人員)行政活動與結果及其有關材料公開於行政相對人及社會,讓其知曉和了解的權利。
知情權保障是行政公開的基礎條件和重要內容,是行政公開最基本的層面。但是,行政公開不只是行政情報信息或行政行為的公開,行政公開所保障的也不只是知政權。在現代各國的行政管理活動中,為了保障知政權,行政公開應當是全方位的,應該包括行政情報信息、行政行為和行政結果等各方面的內容。

② 「法無授權不可為,法不禁止即自由」是怎麼體現行政法理念的

依法行政和越權無效原則

③ 行政法規到底有沒有限制人身自由的處罰

行政處罰的種類只是列舉處罰的類型,至於什麼樣的規范性文件能夠做出列舉類型的何種處罰,這要進行具體的分配。

第10條的規定行政法規可以設定除限制人身自由以外的行政處罰。法律對違法行為已經作出行政處罰規定,行政法規需要作出具體規定的,必須在法律規定的給予行政處罰的行為、種類和幅度的范圍內規定。

實質是指:行政法規不能設置限制人身自由的行政處罰。

廣義的行政法規則設定了限制人身自由的處罰,比如治安處罰法有設定,而治安處罰就屬於行政處罰的范疇,

狹義的行政法規(特別是行政處罰法實施後),行政法規是不設立限制人身自由的處罰的。但也行政處罰過程中往往會出現給予限制人身自由的情形出現,但這不是行政法規自我承載的法律效力,主要靠效力轉移來實現。


(3)行政法通訊自由擴展閱讀:

《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處罰法》第二章行政處罰的種類和設定

第八條 行政處罰的種類:

(一)警告;

(二)罰款;

(三)沒收違法所得、沒收非法財物;

(四)責令停產停業;

(五)暫扣或者吊銷許可證、暫扣或者吊銷執照;

(六)行政拘留;

(七)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行政處罰。

第九條 法律可以設定各種行政處罰。

限制人身自由的行政處罰,只能由法律設定。

第十條 行政法規可以設定除限制人身自由以外的行政處罰。

法律對違法行為已經作出行政處罰規定,行政法規需要作出具體規定的,必須在法律規定的給予行政處罰的行為、種類和幅度的范圍內規定。

第十一條 地方性法規可以設定除限制人身自由、吊銷企業營業執照以外的行政處罰。

法律、行政法規對違法行為已經作出行政處罰規定,地方性法規需要作出具體規定的,必須在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給予行政處罰的行為、種類和幅度的范圍內規定。

第十二條 國務院部、委員會制定的規章可以在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給予行政處罰的行為、種類和幅度的范圍內作出具體規定。

尚未制定法律、行政法規的,前款規定的國務院部、委員會制定的規章對違反行政管理秩序的行為,可以設定警告或者一定數量罰款的行政處罰。罰款的限額由國務院規定。

國務院可以授權具有行政處罰權的直屬機構依照本條第一款、第二款的規定,規定行政處罰。

第十三條 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和省、自治區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人民政府以及經國務院批準的較大的市人民政府制定的規章可以在法律、法規規定的給予行政處罰的行為、種類和幅度的范圍內作出具體規定。

尚未制定法律、法規的,前款規定的人民政府制定的規章對違反行政管理秩序的行為,可以設定警告或者一定數量罰款的行政處罰。罰款的限額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規定。

第十四條 除本法第九條、第十條、第十一條、第十二條以及第十三條的規定外,其他規范性文件不得設定行政處罰。

參考資料:網路-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

④ 試述行政法的保障公民權利與自由原則

行政法基本原則是指反映行政法本質和具體制度規則內在聯系的共同性規則。基本原則的作用主要是指導行政法的制定、修改和廢止,指導行政法的統一適用和解釋,彌補法制漏洞。
行政法基本原則主要有兩種來源:一是國家立法性和政策性文件的規定;二是行政法學理論的闡述。法學理論對行政法基本原則的闡述注重反映人們對一般規律的認識,但是由於認識上的差異,法學著作對基本原則的表述會有所不同。國家相關文件的規定也會根據實際情況吸收理論研究的成果,因此,這兩種來源會在一定程度達達到統一。這里將行政法的基本原則概括為以下幾個:合法行政原則、合理行政原則、程序正當原則、高效便民原則、誠實守信原則和權責統一原則。

⑤ 行政法學:對「法無授權皆禁止,法不禁止皆自由」的理解

這兩句話針對的其實是不同的主體,法無授權皆禁止是指國家機關尤其是行政專機關,在沒屬有法律的明確授權的情況下,不得擅自做出超出法律的越權行為,也就是說依法行政。
法不禁止皆自由針對的是公民和組織,只要法律對公民和組織的行為沒有禁止,那就是你的自由和權利,你有權做法律未禁止的一切事

⑥ 行政法自由裁量權的發條

行政行為的基本原則裡面有
我回去看看,一時不記得了。

====
《行政訴訟法》第五十四條有個條款是「越權無效」,好像是吧。
行政法的體系太龐大了,龐大得學不好了。。哎哎!
希望能幫到樓主。

⑦ 為什麼說涉及公民住宅和通信自由的行政強制措施只能由法律設定

《行政強製法》第十一條規定:「法律對行政強制措施的對象、條件、種類作了規定的,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不得作出擴大規定。法律中未設定行政強制措施的,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不得設定行政強制措施。但是,法律規定特定事項由行政法規規定具體管理措施的,行政法規可以設定除本法第九條第一項、第四項和應當由法律規定的行政強制措施以外的其他行政強制措施。」這是關於行政強制措施確立規則的規定。
《行政強製法》第十條主要規定行政強制措施的設定原則,《行政強製法》第十一條是對行政強制措施設定的限制和解釋。
具體而言,法律對行政強制措施的對象、條件、種類作了規定的,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不得作出擴大規定。法律中未設定行政強制措施的,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不得設定行政強制措施。但是,法律規定特定事項由行政法規規定具體管理措施的,行政法規可以設定除限制人身自由、凍結存款和匯款以及應當由法律規定的行政強制措施以外的其他行政強制措施。
《行政強製法》的規定體現了我國法制的統一以及對行政相對人合法權益的充分保護。
1.《行政強製法》的規定符合《立法法》規定的絕對法律保留原則,體現了法律至上的原則。
法律之外無行政權。行政職權在根本上源於法律的賦予。行政強制措施具有方法上的強制性和目的上的實現性,可謂是行政職權中最「嚴厲」的權力。
原則說來,行政強制權與一般的行政職權相比具有特殊性。行政強制由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制定的法律設定,能夠創設一般行政職權的法規和規章並不當然具有創設行政強制的權力。法律對行政強制措施對象、條件、種類的規定,都是有其特定內涵的。非經授權,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不得對法律規定的行政強制措施對象、條件、種類等作出擴大規定。法律中未設定行政強制措施的,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不得設定行政強制措施。但是,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可以在法律規定的行政強制措施對象、條件、種類等事項范圍內作出具體的規定。
2.《行政強製法》的規定符合《立法法》規定的相對法律保留原則,體現了授權規則。
授權規則是指未經法律授權,法律以外的法規不能自行創設行政強制職權和行政強制手段。反之,經法律授權,法規可在授權范圍創設相應的行政強制措施的職權、主體、手段等內容。
授權規則的確立是對《行政強製法》第十條規定的行政強制設定權以定位於法律為原則、由法規予以補充為例外的基本原則的必要保障與落實。否則,上述原則很可能成為一句空話。
從過去的經驗看,在現實生活中,對於一些特定領域的事項,法律還沒有或者還來不及予以規定,而法規或規章往往先行一步,對該領域的事項進行規范和調整,並形成了相應的強制。由於各地情形不一,這種現象在短時間內並不能杜絕。因此,不得不承認,法規在一定范圍內具有行政強制措施設定權是對授權規則必要性的體現。
但是,授權的范圍並非沒有限制,也不是由法律任意授權,而是要滿足一定的權利規則。所謂權利規則,是指國家立法機關在分配法律和法規的設定權時,要考慮行政強制調整或涉及的行政相對人權利的性質和種類。行政相對人享有的最基本的權利,應當由法律予以調整,相應的行政強制措施設定權應當由法律獨享,不能授予法規進行規定。涉及其他權利的,行政強制措施的設定權既可以由法律來行使,也可以由法律授權法規來行使。
根據《立法法》第九條的規定,限制公民人身自由的行政強制措施只能由法律予以規定,行政法規不得設定限制人身自由的行政強制措施。對於法人或其他主體而言,其最基本的權利莫過於涉及其主體資格的權利,因此,不宜授權法規設定凍結存款、匯款的強制措施。
通過學習《立法法》、《行政強製法》等重要法律,可以更加明確地感受到最近10多年來,我國在規范立法權力行使、保障公民基本權利與自由等方面已經取得了突破性進展。這符合當今社會發展的潮流,符合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這些法律的頒布和有效施行有利於促進國家長治久安,有利於促進社會團結與和諧。

⑧ 論述行政自由裁量權的存在理由,行政法怎樣控制這種自由裁量權

現代行政權力的任務在於為公眾提供公共服務,由於社會生活的復雜性及某些問題的專業性,立法機關不可能把握一切具體情形為行政權力設定細致的法律規范,因此有必要將處理具體事務的權力交給行政機關,立法機關只負責制定一般規則。此外,行政權力的行使還牽涉財政能力等問題,所以都需要給行政機關以靈活處理的權力。

⑨ 為什麼說涉及公民住宅和通信自由的行政強制措施只能由法律設定

因為公民住宅不受侵犯、公民通信自由不受侵犯是由我國憲法規定的公民基內本權利,國家保護公民的基容本權利,禁止任何個人、組織非法侵害公民的基本權利。所以涉及公民住宅和通信自由的行政強制措施只能由法律設定,行政強製法可以說只是程序方面的規定,實施還需相關法律作保障才能對公民住宅和通信自由的行政強制措施。

熱點內容
中國政法大學案例研習經濟法 發布:2025-08-16 02:14:36 瀏覽:456
合同法中的明顯不合理低價 發布:2025-08-16 01:57:10 瀏覽:431
海港區法院 發布:2025-08-16 01:56:15 瀏覽:78
行政法公益慈善 發布:2025-08-16 01:54:05 瀏覽:572
單位法律知識考試簡報 發布:2025-08-16 01:53:56 瀏覽:226
民法扣工資 發布:2025-08-16 01:27:54 瀏覽:386
司法考試6 發布:2025-08-16 01:27:04 瀏覽:772
存款保險條例是行政法規 發布:2025-08-16 01:07:04 瀏覽:214
蒂法官方cp 發布:2025-08-16 00:55:05 瀏覽:313
交通法規的英文 發布:2025-08-16 00:47:07 瀏覽:4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