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條款大全 » 取消勞動法

取消勞動法

發布時間: 2020-12-21 15:31:01

勞動法是哪一年取消臨時工認定工齡

臨時工工齡為啥不能認定為退休工齡? 參加城鎮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人員,版在實權行養老保險繳費制度之前,按照國家規定可以計算的連續工齡視同為繳費年限。國家有關文件對臨時工工齡計算有明確的政策規定:臨時工、合同工、副業工、輪換工、亦工亦農人員(指國家機關、企業、事業單位按計劃招收的臨時人員)在原單位被招、轉、頂替為固定工後,其在本單位最後一次當臨時工的連續工作時間,可以與被招、轉、頂替為固定工以後的工作時間合並計算為連續工齡。招、轉、頂替到其他單位為固定工後,工齡只能從招、轉、頂替之日起計算。這一政策的要點是強調了臨時工必須在本單位招、轉、頂替為固定工後,其臨時工工齡可計算為連續工齡。您1972年至1991年在水利水電某工程局臨時工工作期間的工齡不能計算為連續工齡,因此,在城鎮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制度中,也就不能視同為繳費年限。

Ⅱ 新勞動法關於內退規定出台

關於內退的法律規定
"內退"是"在企業內部退出崗位休養"的簡稱。用人單位安排職工"內退",無論是條件還是程序,都是由相應的法規規定的。如不符合規定的條件,不履行規定的程序,用人單位無權擅自決定安排職工"內退"。因內退問題在現實中產生的許多法律糾紛,很多內退的職工或企業都很關心內退的一些法律上的規定,筆者作為勞動法方面的專業律師,經常會接觸相關的案例,現結合辦理過案件所適用的相關法律規定,對內退問題的法律依據及規定作以總結。
1、國務院1993年《國有企業富餘職工安置規定(國發[1993]111號令)》第九條明確規定:「職工距退休年齡不到五年的,經本人申請,企業領導批准,可以退出工作崗位休養。「可見,「內退「有三個條件即男到達55周歲、女到達50周歲以上,經本人申請,企業領導批准。
2、 勞動部對於企業職工內退同樣有明確的規定。勞部發[1994]259號《勞動部關於嚴格按照國家規定辦理職工退出工作崗位休養問題的通知》規定:企業對距退休年齡不到5年的職工...方可辦理退出工作崗位休養。...堅決制止企業超出國務院規定辦理「內退」的做法。今後對企業的此類行為要及時糾正,並嚴肅處理。勞動部的規定是對《國有企業富餘職工安置規定》的再次重申,嚴禁剝奪勞動者正當權利。勞動社會保障部(勞社發[1999]8號文)《勞動社會保障部關於制止和糾正違反國家規定辦理企業職工提前退休有關問題的通知》中有同樣的規定。
3、 1992年7月23日國務院發布的《全民所有制工業企業轉換經營機制條例》,這一條例名義上為「工業企業「實質上其原則適用於所有全民性質的企業,包括國有商業銀行和企業化改制的原國有事業單位。因此,現在國企改革中發生的所有「內退「糾紛均應使用該條例。
從以上的法律規定及政策規章可知,執行國務院法規中的「內退「是有嚴格條件的,違反了上述法律政策規章辦理的「內退「不會受到仲裁委和法院的支持。

企業職工內退相關政策法規解析:
根據國家相關規定,企業職工內退必須同時達到以下幾個法律要件方可辦理,缺一不可
1、企業富餘職工
所謂富餘職工是指企業因生產經營發生困難不能正常生產,而無法安置工作崗位的這部分職工
2、法定的內退條件
國務院1993年第111號令規定法定的內退條件是:「距法定退休年齡不足5年的」。國家法定退休年齡是:男60歲女55歲。法定內退條件即男55歲、女50歲
3、職工本人自願
4、企業領導同意
5、勞動部門備案
在內退程序上,除了當事人雙方的認可和協商一致,辦理大面積內退期間,應當經企業職工代表大會討論同意,應當在工會的監督下進行。
解讀:國家出台內退政策的目的是,達到內退條件的職工因大部分存在年老、體弱、多病的情況,考慮到這部分職工的具體情況,結合到企業減員增效發展生產的目的,針對有富餘人員情況的企業,經職工本人自願,可以辦理內退。因此國家出台了有關企業職工內退的政策規定,並強調嚴禁企業超出國務院規定辦理內退的行為。
在國有企業的改制、重組中,任何涉及員工安置、分流富餘人員等廣大職工切身利益的事項,都必須經過職工代表大會討論通過。國有企業的改制前提是保障職工的合法權益
職工內退達5年後應該辦理正式退休結束企業內退狀態,
距法定退休5年以內或工齡滿30年以上的職工,經與企業協商一致,可實行內部退養辦法。內退期間由企業逐月為其發放生活費,繳納各項社會保險費。生活費標准根據企業支付能力由企業與內退人員協商確定,但最低不得低於當地下崗職工第一年的生活費標准,即當地失業保險金標準的120%。
在企業改制時,內退人員也可一次性領取生活費,企業為其一次性預繳應繳社會保險費,解除勞動關系。對改為非國有企業的,經改制前後企業協商一致,可將內退人員所需資金一次性劃撥給改制後企業,由改制後企業按月為其發生活費,繳納社會保險費。

Ⅲ 勞動法:員工業務取消,薪資不變的情況下是否可以調崗位

勞動法規定企業有權調整勞動者的崗位,一般在薪資不變的情況下,勞動者應該內接受崗位容調整,如果不接受崗位調整,用人單位可以再調整一次(即兩次崗位調整選擇機會),如果勞動者仍然不同意不接受調整,勞動合同可以依法解除。

Ⅳ 單位取消午飯且無餐補是否違法勞動法

用人單位取消免費午餐且不提供餐補不違法。
提供免費午餐或者給予餐補,是用人單位福利,是否提供法律法規並無規定,是用人單位自主權。因此,用人單位取消午餐並不提供餐補不違法。

Ⅳ 新勞動法是不是取消了

好象沒有

Ⅵ 2019勞動法新規定事業改企取消編制有賠嗎

事業單位改革已經開始了好些年,逐步進行到今天,方向基本已經確定,分為三類改革,打破政事關系錯亂,體制僵化等問題,有數據統計稱,我國目前有3000多萬在職事業單位職工,900多萬退休職工,總共有超過4000萬人,可以說,改革涉及面非常的廣,涉及人群也是眾多。
在這次的事業單位改革中,很多人的工作生活會受到變化,有些人會調動工作崗位,有的人會失去事業單位編制,有的人甚至會失去工作,例如此前河北針對高速公路收費站進行改革,很多職工下崗。事業單位改革的三類中,有一類是要轉為企業的,就是生產經營類企業,在2020年底,要完全改制為企業,職工也要取消事業單位編制,改為按照勞動法,簽訂勞動合同管理,那麼針對這部分單位中的職工,能否得到賠償呢?
具體的賠償細則,是分為三類群體來進行的。

1、第一類:在職職工被取消事業編制人員的養老補助
對於取消事業單位編制,改為簽訂勞動合同管理的職工,會得到一次性的養老補助,畢竟有編制和沒有編制很大的一個區別就是養老問題,而很多人當年選擇進事業單位工作也是因為退休後的養老待遇比較好,補貼的數額計算為:轉企改制前本人按國家規定計發的月基本工資×機關事業單位(軍隊)工作年限×0.5%×120個月。
這也算是不錯了,失去事業編制之後,還能得到一定限額的補償。
2、第二類:離退休人員的待遇
關於事業單位改革變為企業後,涉及到的離退休人員的待遇,按照意見稿的規定執行原有的辦法。內退人員內退期間的退休工資和待遇,按照國家和各省的政策規定,由轉制後的單位繼續負責;法定退休人員則繼續按照原定的標准執行,同時,內退人員達到法定退休年齡且辦理退休手續之後,則其退休待遇納入社會保險統籌范圍。
3、第三類:解聘人員
在事業單位改為企業過程中,並不是所有職工都能順利轉為勞動合同管理,有一部分無法適應新管理標准和體制的職工必然會遭遇解僱,也可以按照標准拿到補償。
職工工作滿一年的,可獲得1個月的月平均工資作為賠償,工作滿6個月不滿1年也可以獲得一個月的月平均工資作為賠償。這里的月平均工資是指被解聘人員上年應得的月平均工資。
月平均工資高於本市同期職工月平均工資3倍以上的,按3倍計算。月平均工資低於本人同期崗位工資、薪級工資以及國家和本市規定的福利、補貼之和的,按被解聘人員同期崗位工資、薪級工資以及國家和本市規定的福利、補貼之和的標准計算。

Ⅶ 京東取消底薪違反勞動法嗎

你好,我是人力資源管理師,專業人力資源管理,很明確告訴你,每個地區都有出台最低工資標準的文件的,用人單位與個人簽訂勞動合同就已經形成權利和義務關系,底薪是個人生活的保障,並且不得低於當地最低工資標准。用人單位如有違反行為可以向當地勞動部門投訴和反映。

Ⅷ 關於年休,帶薪休假,在什麼情況下,下一年的年休被取消勞動法怎麼說的

職工累計工作1-10年,年休假5天;10-20年,年休10天;20年以上的年休15天,但當職工有下列情形的,不專享受年休假:1、 依法享屬受寒暑假且其天數多於年休天數的(比如老師) 2、累計請事假20天以上且單位按規定不扣工資的 3、累計工作滿1年不滿10年的,請病假累計2個月以上的 4、累計工作滿10年不滿20年的,請病假累計3個月以上, 5、累計工作20年以上請病假累計4個月以上的。當年的年休假應在當年休完,一般不得跨年度安排,也不得用來抵扣下年的年休假

Ⅸ 公司要求調崗拒絕後,以取消職位為由辭退我,按照勞動法是否應提前30天通知

你同意這個方案,就叫協商一致解除,所以不要同意,等對方按第四十專條解除勞動合同,需要屬提前一個月通知或多發一個月工資代通知
勞動合同法
第三十六條 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協商一致,可以解除勞動合同。
第四十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提前三十日以書面形式通知勞動者本人或者額外支付勞動者一個月工資後,可以解除勞動合同:

(一)勞動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負傷,在規定的醫療期滿後不能從事原工作,也不能從事由用人單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的;

(二)勞動者不能勝任工作,經過培訓或者調整工作崗位,仍不能勝任工作的;

(三)勞動合同訂立時所依據的客觀情況發生重大變化,致使勞動合同無法履行,經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協商,未能就變更勞動合同內容達成協議的。

Ⅹ 中國應該取消勞動法是誰說的

很多人都說過,其中抄比較有名的如張五常。

張五常出生於香港,曾在香港大學任教,後在美國芝加哥大學任教。他一向狂傲不羈,喜出狂言,在經濟學圈內有「狂生」之稱,經常自稱是「華人世界裡最有影響力的經濟學家」,言必稱自己和經濟學大師科斯、弗里德曼的交情,並自稱是惟一一位未獲諾貝爾獎而被邀請參加了當年的諾貝爾獎頒獎典禮的經濟學者。 張五常作為經濟學家,一向狂傲不羈著稱,經常在中國大陸發表一些聳人聽聞的言論。
據調查,張五常確實是美國通緝犯,在美國被控逃稅、詐騙等13項重罪。由於香港和美國之間有引渡協議,只要張五常回到香港,美國政府就可以要求香港逮捕張五常引渡到美國。所以從2003年開始,張五常一直居住在中國大陸,並頻繁發表危言聳聽的言論。目前中國大陸和美國之間沒有引渡協議。

熱點內容
合同關系屬於經濟法嗎 發布:2025-05-10 16:10:09 瀏覽:347
民法典謠言 發布:2025-05-10 15:53:02 瀏覽:660
石峰區法院 發布:2025-05-10 15:38:53 瀏覽:722
浙江城管執法條例 發布:2025-05-10 15:10:06 瀏覽:439
合同法第二章百度文庫 發布:2025-05-10 15:00:10 瀏覽:688
行政法學自考名師 發布:2025-05-10 14:58:45 瀏覽:568
美國立法懶賬 發布:2025-05-10 14:37:12 瀏覽:86
金華市法院副院長 發布:2025-05-10 14:37:06 瀏覽:135
全國經濟普查條例屬於 發布:2025-05-10 14:34:54 瀏覽:638
經濟法第六版馬洪 發布:2025-05-10 14:34:42 瀏覽: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