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條款大全 » 勞動行政法規是誰制定

勞動行政法規是誰制定

發布時間: 2022-03-28 14:33:02

㈠ 法律、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行政規章的制定者分別是

1 法律是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通過行使國家立法權制定的,一專般為基本法屬律。.2行政法規是國務院根據憲法和法律,制定的。
2 行政法規可以就下列事項作出規定:
(一)為執行法律的規定需要制定行政法規的事項;
(二)憲法第八十九條規定的國務院行政管理職權的事項。

3 地方性法規是由省、自治區、直轄市、省和自治區的人民政府所在市、經國務院批準的較大的市的人大及其常委會,根據本行政區域的具體情況和實際需要制定和頒布的、在本行政區域內實施的規范性文件的總稱。
4 規章是國務院各部、委員會、中國人民銀行、審計署和具有行政管理職能的直屬機構,根據法律和國務院的行政法規、決定、命令,在本部門的許可權范圍內制定的。
規章規定的事項應當屬於執行法律或者國務院的行政法規、決定、命令的事項。

㈡ 行政法規是誰制定的

行政法規是國務院為領導和管理國家各項行政工作,根據憲法和法律,並且按照《行政法規制定程序條例》的規定而制定的政治、經濟、教育、科技、文化、外事等各類法規的總稱;是指國務院根據憲法和法律,按照法定程序制定的有關行使行政權力,履行行政職責的規范性文件的總稱。行政法規的制定主體是國務院,行政法規根據憲法和法律的授權制定、行政法規必須經過法定程序制定、行政法規具有法的效力。行政法規一般以條例、辦法、實施細則、規定等形式組成。發布行政法規需要國務院總理簽署國務院令。行政法規的效力僅次於憲法和法律,高於部門規章和地方性法規。
(2)勞動行政法規是誰制定擴展閱讀:
1.《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第八十九條 第一款明確規定:作為最高國家行政機關,國務院可以「根據憲法和法律,規定行政措施,制定行政法規,發布決定和命令。」因此,制定行政法規是憲法賦予國務院的一項重要職權,也是國務院推進改革開放,組織經濟建設,實現國家管理職能的重要手段。
2.《中華人民共和國立法法》第九條本法第八條規定的事項尚未制定法律的,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有權作出決定,授權國務院可以根據實際需要,對其中的部分事項先制定行政法規,但是有關犯罪和刑罰、對公民政治權利的剝奪和限制人身自由的強制措施和處罰、司法制度等事項除外。
3.第五十六條國務院根據憲法和法律,制定行政法規。
行政法規可以就下列事項作出規定:
(一)為執行法律的規定需要制定行政法規的事項;
(二)憲法第八十九條規定的國務院行政管理職權的事項。
應當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制定法律的事項,國務院根據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的授權決定先制定的行政法規,經過實踐檢驗,制定法律的條件成熟時,國務院應當及時提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制定法律。
第五十七條行政法規由國務院組織起草。國務院有關部門認為需要制定行政法規的,應當向國務院報請立項。
第五十八條行政法規在起草過程中,應當廣泛聽取有關機關、組織和公民的意見。聽取意見可以採取座談會、論證會、聽證會等多種形式。
第五十九條行政法規起草工作完成後,起草單位應當將草案及其說明、各方面對草案主要問題的不同意見和其他有關資料送國務院法制機構進行審查。國務院法制機構應當向國務院提出審查報告和草案修改稿,審查報告應當對草案主要問題作出說明。
第六十條行政法規的決定程序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組織法的有關規定辦理。
第六十一條行政法規由總理簽署國務院令公布。
第六十二條行政法規簽署公布後,及時在國務院公報和在全國范圍內發行的報紙上刊登。在國務院公報上刊登的行政法規文本為標准文本。
行政法規的具體名稱有條例、規定和辦法
對某一方面的行政工作作比較全面、系統的規定,稱「條例」;對某一方面的行政工作作部分的規定,稱「規定」;對某一項行政工作作比較具體的規定,稱「辦法」。
它們之間的區別是:在范圍上,條例、規定適用於某一方面的行政工作,辦法僅用於某一項行政工作;在內容上,條例比較全面、系統,規定則集中於某個部分,辦法比條例、規定要具體得多;在名稱使用上,條例僅用於法規,規定和辦法在規章中也常用到。

㈢ 行政法規由國務院制定嗎

行政法規是國務院為領導和管理國家各項行政工作,根據憲法和法律,並且按照《回行政法規答制定程序條例》的規定而制定的政治、經濟、教育、科技、文化、外事等各類法規的總稱;是指國務院根據憲法和法律,按照法定程序制定的有關行使行政權力,履行行政職責的規范性文件的總稱。行政法規的制定主體是國務院,行政法規根據憲法和法律的授權制定、行政法規必須經過法定程序制定、行政法規具有法的效力。行政法規一般以條例、辦法、實施細則、規定等形式作成。發布行政法規需要國務院總理簽署國務院令。它的效力次於法律、高於部門規章和地方法規。

勞動法為誰而設

1】勞動法為誰而設?
勞動法為傾向保護勞動者而設,為勞動者享受平等就業和選擇職業的權利、取得勞動報酬的權利、休息休假的權利、獲得勞動安全衛生保護的權利、接受職業技能培訓的權利、享受社會保險和福利的權利、提請勞動爭議處理的權利以及法律規定的其他勞動權利而設。

2】不去推廣設之何用?
民事、勞動爭議等領域的法律有一個原則,叫「不告不理」,就是你的勞動權益受到危害時,你如果自己不去爭取,不去勞動監察投訴或者勞動仲裁申請仲裁,是沒有人會主動來管的,因為他們也不知道你的權益受到了侵害。

3】工作中眼睛受傷?
建立勞動關系之後,在工作中受傷,可以依據《工傷保險條例》申請工傷,要求單位依法賠償你醫葯費、護理費、停工留薪等相關工傷待遇。

4】辭職後路費都是自己出的,老闆拖欠工資,說要到工程結束?
路費是自己的花銷,肯定自己出;關於拖欠工資的行為是違法的,應當在你辭職時一次性結清你的工資,依據《工資支付暫行規定》第9條:勞動關系雙方依法解除或終止勞動合同時,用人單位應在解除或終止勞動合同時一次付清勞動者工資。

5】如果單位還有沒給你買社保、沒與你簽訂書面合同等違法情況,沒錢書面合同的從工作的第2個月起支付你雙倍工資,沒買社保可以要求公司依法補繳。

6】自己在一家公司2012年6月2號份做到9月14號?
為保護你的權益,建議去勞動仲裁委員會申請勞動仲裁,勞動仲裁的訴訟時效為一年。

㈤ 地方性法規由誰制定

地方性法規由復省、自治區、制直轄市和較大的市的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根據本行政區域的具體情況和實際需要,在不與憲法、法律、行政法規相抵觸的前提下制定,由大會主席團或者常務委員會用公告公布施行的文件。地方性法規在本行政區域內有效,其效力低於憲法、法律和行政法規。
《憲法》第100條規定:「省、直轄市的人民代表大會和它們的常務委員會,在不同憲法、法律、行政法規相抵觸的前提下,可以制定地方性法規,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備案。」
《中華人民共和國立法法》第七十二條規定:「省、自治區、直轄市的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根據本行政區域的具體情況和實際需要,在不同憲法、法律、行政法規相抵觸的前提下,可以制定地方性法規。」

㈥ 行政法規是由誰制定的

《中華人民共和國立法法》第五十六條規定:「第五十六條國務院根據憲法和回法律,制定答行政法規。」行政法規是國務院根據憲法和法律而制定的有關行政方面的具有國家強制力的規范性法律文件。也就是說行政法規是由國務院制定的。
省、自治區、直轄市的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根據本行政區域的具體情況和實際需要,在不同憲法、法律、行政法規相抵觸的前提下,可以制定地方性法規。國務院各部、委員會、中國人民銀行、審計署和具有行政管理職能的直屬機構,可以根據法律和國務院的行政法規、決定、命令,在本部門的許可權范圍內,制定規章。省、自治區、直轄市和較大的市的人民政府,可以根據法律、行政法規和本省、自治區、直轄市的地方性法規,制定規章。

㈦ 行政法規是哪一個機關制定的

1、有權制定和頒布行政法規的國家機關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
2、根據專憲法第八十九條規定,中華屬人民共和國國務院行使下列職權:
一、根據憲法和法律,規定行政措施,制定行政法規,發布決定和命令;
二、向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或者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提出議案;
三、規定各部和各委員會的任務和職責,統一領導各部和各委員會的工作,並且領導不屬於各部和各委員會的全國性的行政工作;
四、統一領導全國地方各級國家行政機關的工作,規定中央和省、自治區、直轄市的國家行政機關的職權的具體劃分;
五、編制和執行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和國家預算;
六、領導和管理經濟工作和城鄉建設;
七、領導和管理教育、科學、文化、衛生、體育和計劃生育工作;
八、領導和管理民政、公安、司法行政和監察等工作。

㈧ 行政法規是什麼制定的

行政法規是由國務院制定的,主要是依據憲法和法律起草的。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立法法》第六十七條中規定:
行政法規由國務院有關部門或者國務院法制機構具體負責起草,重要行政管理的法律、行政法規草案由國務院法制機構組織起草。行政法規在起草過程中,應當廣泛聽取有關機關、組織、人民代表大會代表和社會公眾的意見。聽取意見可以採取座談會、論證會、聽證會等多種形式。行政法規草案應當向社會公布,徵求意見,但是經國務院決定不公布的除外。
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行使國家立法權;國務院根據憲法和法律,制定行政法規,用「根據」原則對行政機關的立法許可權作了基本的界定;省、自治區、直轄市人大及其常委會在不同憲法、法律和行政法規相抵觸的前提下,可以制定地方性法規,用「不抵觸」原則界定了地方的立法許可權。

有一句話叫「國有國法,家有家規」。很多人在現實生活中遇到的最多的問題是,自己地方性的規定與大的法律法規不一致。比如說一般公司都會有相關的規章制度,會規定你遲到多少分鍾就扣多少錢。然而在我國的勞動法中卻沒有這一項規定,那麼這時候我們應該聽誰的呢?答案是我們應該聽勞動法的。
雖然公司有制定行政規章制度的權利,但是任何規定都不能與法律法規想違背,公司必須是在合法合規的前提下去制定自己公司的規章制度。比如說這個遲到扣罰款的問題,其實它是違法的。因為勞動法中規定,公司不得以任何理由去剋扣員工工資。如果這個規定是違法的,那麼它就是無效的,員工自然也不必遵守。

㈨ 行政法規定是由什麼制定的

中國憲法以及其他有關法律盡管對立法許可權的劃分、立法程序、法律解釋等問題作了原則規定。但由於憲法對立法許可權的劃分不夠具體、不夠明確,導致有些法規、規章與法律相抵觸或者法規、規章之間相互矛盾、沖突;有些法規、規章的質量不高,存在著起草和制定過程中片面強化、擴大部門的權力,為本部門、本系統帶來不應當有的審批權、發證權、收費權、處罰權;有的還超越職權,擅自解釋法律、法規,或者各搞各的規章。這些問題在一定程度上損害國家法制的統一和尊嚴,也嚴重地影響了正確執法。
為了提高立法質量,維護國家法制統一,制定一部《立法法》,對法律、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規章的制定做出統一的規定是非常必要的。
法律目錄
第一章 總則
第二章 法律
第一節 立法許可權
第二節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立法程序
第三節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立法程序
第四節 法律解釋
第五節 其他規定
第三章 行政法規
第四章 地方性法規、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規章
第一節 地方性法規、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
第二節 規章
第五章 適用與備案審查
第六章 附則

2000年3月15日第九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通過,根據2015年3月15日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關於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立法法〉的決定》修正。
第一章
總則
第一條 為了規范立法活動,健全國家立法制度,提高立法質量,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發揮立法的引領和推動作用,保障和發展社會主義民主,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根據憲法,制定本法。
第二條 法律、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的制定、修改和廢止,適用本法。
國務院部門規章和地方政府規章的制定、修改和廢止,依照本法的有關規定執行。
第三條 立法應當遵循憲法的基本原則,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堅持社會主義道路、堅持人民民主專政、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堅持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堅持改革開放。
第四條 立法應當依照法定的許可權和程序,從國家整體利益出發,維護社會主義法制的統一和尊嚴。
第五條 立法應當體現人民的意志,發揚社會主義民主,堅持立法公開,保障人民通過多種途徑參與立法活動。
第六條 立法應當從實際出發,適應經濟社會發展和全面深化改革的要求,科學合理地規定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權利與義務、國家機關的權力與責任。
法律規范應當明確、具體,具有針對性和可執行性。
第二章
法律
第一節 立法許可權
第七條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行使國家立法權。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制定和修改刑事、民事、國家機構的和其他的基本法律。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制定和修改除應當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制定的法律以外的其他法律;在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閉會期間,對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制定的法律進行部分補充和修改,但是不得同該法律的基本原則相抵觸。

熱點內容
如何做好法官助理工作 發布:2025-07-22 09:24:19 瀏覽:501
刑事訴訟法230 發布:2025-07-22 09:21:17 瀏覽:965
法官年滿90 發布:2025-07-22 09:14:12 瀏覽:161
勞動法四十五條 發布:2025-07-22 09:07:44 瀏覽:829
違法三同時法律責任 發布:2025-07-22 08:49:48 瀏覽:759
自血療法治皮膚病 發布:2025-07-22 08:49:37 瀏覽:660
徐州法律服務工作者 發布:2025-07-22 08:49:34 瀏覽:294
安檢行李被盜法律責任 發布:2025-07-22 08:48:06 瀏覽:753
東莞維權律師 發布:2025-07-22 08:25:47 瀏覽:730
婚姻法父母對子女個人的贈與 發布:2025-07-22 08:17:30 瀏覽: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