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條款大全 » 民事訴訟法中的合議制度

民事訴訟法中的合議制度

發布時間: 2022-03-29 01:06:43

㈠ 民事訴訟法中合議庭實行民主集中制

錯誤。合議庭實行少數服從多數的原則,少數人的意見要記入筆錄。

㈡ 合議制度的具體運用

根據我國民事訴訟法的規定,在不同的審級,合議庭的組成具有不同的要求:
(一)一審合議專庭屬。《民事訴訟法》規定,人民法院審理第一審民事案件,由審判員、陪審員共同組成合議庭或者由審判人員組成合議庭,合議庭的組成人員必須是單數。
(二)二審合議庭。《民事訴訟法》規定:「人民法院審理第二審民事案件,由審判員組成合議庭。合議庭的成員人數,必須是單數」
(三)再審合議庭。《民事訴訟法》規定:「審理再審案件,原來是第一審的,按照第一審程序另行組成合議庭;原來是第二審或者是上級人民法院提審的,按照第二審程序另行組成合議庭。」

㈢ 民事訴訟法的基本制度與基本原則是什麼

1. 民事訴訟法基本原則

A. 當事人訴訟權利平等原則。

B. 對外國實行同等專原則和對等原則。

C. 法院調解自屬願和合法原則。

D. 辯論原則。貫穿整個訴訟,實體和程序均可

E. 處分原則。當事人啟動,實體和程序均可

F. 檢查監督原則。僅對「審批活動進行監督」

G. 支持起訴原則。主體只能是「 機關、團體、企業事業單位 」;個人不能成為支持起訴的主體

2. 民事訴訟基本制度

A. 合議制度。 3 人以上組成,選民和重大的特別程序用之

B. 迴避制度。

C. 公開審批制度。國密、隱私、商密外,宣判一律公開

D. 兩審終審。例外最高院、特別程序、督促、公示催告、破產

㈣ 合議制度是什麼

合議制度是我國民事訴訟法的基本法律制度。指由三個或三個以上 (須是單數) 的審判人員組成合議庭,對民事案件進行審判的制度。按照民事訴訟法的規定,人民法院審理第一審民事案件,由審判員、陪審員共同組成合議庭或者由審判員組成合議庭進行審理。

人民法院審理第二審民事案件,由審判員組成合議庭進行審理。發回重審的民事案件,由原審人民法院重新組成合議庭來進行審理。依照法律規定,簡單民事案件可以由審判員一人進行獨任審理。

(4)民事訴訟法中的合議制度擴展閱讀:

根據我國民事訴訟法的規定,在不同的審級,合議庭的組成具有不同的要求:

(一)一審合議庭。《民事訴訟法》規定,人民法院審理第一審民事案件,由審判員、陪審員共同組成合議庭或者由審判人員組成合議庭,合議庭的組成人員必須是單數。

(二)二審合議庭。《民事訴訟法》規定:「人民法院審理第二審民事案件,由審判員組成合議庭。合議庭的成員人數,必須是單數」

(三)再審合議庭。《民事訴訟法》規定:「審理再審案件,原來是第一審的,按照第一審程序另行組成合議庭;原來是第二審或者是上級人民法院提審的,按照第二審程序另行組成合議庭。」

㈤ 什麼是合議制

指人民法院的審判組織形式,即由三名以上的審判人員組成合議庭,共同進行審判工作並對承辦的案件負責的審判制度。 合議制是集體審判案件的制度。按照合議制原則組成的合議庭,是人民法院審判案件的基本組織形式,是民主集中制原則在審判工作中的具體運用。合議庭的組成人員的權利是平等的;對於案件的調查、審理、裁判以及審理案件中一切重要問題,都必須經合議庭全體成員共同研究,按少數服從多數的原則決定。合議制的具體方式在第一審程序和第二審程序中有所不同。《民事訴訟法》規定,人民法院審理第一審民事案件,由審判員、陪審員共同組成合議庭或者由審判員組成合議庭。合議庭的成員人數,必須是單數。人民法院審理第二審民事案件,由審判員組成合議庭。合議庭的成員人數,必須是單數。在第一審程序中,無論是基層人民法院還是中級、高級乃至最高人民法院,都應組成合議庭。合議庭的組成形式有兩種:一是由審判員組成合議庭即合議庭人員全部為審判員,不吸收陪審員參加;二是由審判員和陪審員共同組成合議庭。陪審員和審判員共同組成的合議庭,陪審員作為合議庭成員在整個審判過程中,與審判員有同等的權利義務。人民陪審員在人民法院執行陪審任務期間,有權審閱全部案件材料、參加案件的調查、開庭審判以及參加對案件的評議,有義務秉公辦案。無論是否有陪審員參加,合議庭的成員人數,必須是單數。在第二審程序中,必須組成合議庭,合議庭成員一律由審判員組成,不吸收陪審員參加。第二審合議庭成員的人數也必須是單數。第二審人民法院審理上訴案件,發現第一審判決認定事實錯誤,或者原判決認定事實不清,證據不足,或者原判決違反法定程序,可能影響案件正確判決的,可以裁定撤銷原判決發回原審人民法院重審。原審人民法院審理發回重審案件按照第一審程序另行組成合議庭,原審合議庭成員不能參加新組成的合議庭,也不能適用簡易程序獨任審判。對於按審判監督程序再次進行審理的案件,合議庭的組成要根據原審的審級來確定。原來是第一審的,按照第一審程序是另行組成合議庭;原來是第二審的,按照第二審程序另行組成合議庭。無論是第一審人民法院進行再審,還是第二審人民法院進行再審,都不能由原來的合議庭審理,原來參加合議庭的成員也不能參加新組成的合議庭。合議庭的審判長由院長或者庭長指定審判員一人擔任;院長或者庭長參加審判的,由院長或者庭長擔任。合議庭評議案件,實行少數服從多數的原則。評議應當製作筆錄,由合議庭成員簽名。評議中的不同意見,必須如實記人筆錄合議庭成員應當依法秉公辦案,不得接受當事人及其訴訟代理人的請客送禮。有貪污受賄、掏私舞弊,枉法裁判的行為的,應當追究法律責任;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㈥ 民事訴訟中需要組成合議庭進行審理的條件是什麼

民事訴訟中需要組成合議庭進行審理的條件是當審理選民資格案件、重大及疑難的案件,以及第二審民事案件,都需要組成合議庭審理。

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規定如下:

第四十條人民法院審理第二審民事案件,由審判員組成合議庭。合議庭的成員人數,必須是單數。發回重審的案件,原審人民法院應當按照第一審程序另行組成合議庭。

審理再審案件,原來是第一審的,按照第一審程序另行組成合議庭;原來是第二審的或者是上級人民法院提審的,按照第二審程序另行組成合議庭。

第一百六十九條第二審人民法院對上訴案件,應當組成合議庭,開庭審理。經過閱卷、調查和詢問當事人,對沒有提出新的事實、證據或者理由,合議庭認為不需要開庭審理的,可以不開庭審理。

第二審人民法院審理上訴案件,可以在本院進行,也可以到案件發生地或者原審人民法院所在地進行。

第一百七十八條依照本章程序審理的案件,實行一審終審。選民資格案件或者重大、疑難的案件,由審判員組成合議庭審理;其他案件由審判員一人獨任審理。

(6)民事訴訟法中的合議制度擴展閱讀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七十條 第二審人民法院對上訴案件,經過審理,按照下列情形,分別處理:

(一)原判決、裁定認定事實清楚,適用法律正確的,以判決、裁定方式駁回上訴,維持原判決、裁定;

(二)原判決、裁定認定事實錯誤或者適用法律錯誤的,以判決、裁定方式依法改判、撤銷或者變更;

(三)原判決認定基本事實不清的,裁定撤銷原判決,發回原審人民法院重審,或者查清事實後改判;

(四)原判決遺漏當事人或者違法缺席判決等嚴重違反法定程序的,裁定撤銷原判決,發回原審人民法院重審。

原審人民法院對發回重審的案件作出判決後,當事人提起上訴的,第二審人民法院不得再次發回重審。

㈦ 我國民事訴訟法規定的基本制度包括。 A.合議制度 B.公開審判制度 C.迴避制度 D.兩審終審制度

錯。我國沒有統來一的訴訟法,而源是分為刑事訴訟法、民事訴訟法和行政訴訟法。《民事訴訟法》第十條:人民法院審理民事案件,依照法律規定實行合議、迴避、公開審判和兩審終審制度。因此,應該為:我國民事審判的基本制度主要包括合議制度、迴避制度 、公開審判制度和兩審終審制度 。

㈧ 合議制是指什麼

合議制是審判組織的一種組成制度,是由審判員組成合議庭來審理案件,或者由審判員、陪審員共同組成合議庭來審理案件。但是合議庭的成員人數,必須是單數。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十條
人民法院審理民事案件,依照法律規定實行合議、迴避、公開審判和兩審終審制度。
第三十九條
人民法院審理第一審民事案件,由審判員、陪審員共同組成合議庭或者由審判員組成合議庭。合議庭的成員人數,必須是單數。
適用簡易程序審理的民事案件,由審判員一人獨任審理。
陪審員在執行陪審職務時,與審判員有同等的權利義務。
第四十條
人民法院審理第二審民事案件,由審判員組成合議庭。合議庭的成員人數,必須是單數。
第一百二十八條
合議庭組成人員確定後,應當在三日內告知當事人。

㈨ 民事訴訟中必須用合議制審理的是

第一,第一審合議庭
第一審合議庭,是第一審民事案件中合議制的組織形式。我國民事訴訟法第四十條第一款規定:「人民法院審理第一審民事案件,由審判員、陪審員共同組成合議庭或者由審判員組成合議庭。合議庭成員的人數,必須是單數。」根據這一規定,在我國的民事訴訟中第一審合議庭的組成有兩種情況:一種是由審判員和陪審員共同組成合議庭;另一種是僅僅由審判員組成合議庭。至於訴訟中究竟是單獨由審判員組成合議庭還是由審判員與陪審員共同組成合議庭,法律沒有規定,由法院根據案件的具體情況和實際需要確定。

第二,第二審合議庭
第二審合議庭,是第二審民事案件中合議制的組織形式。由於第二審民事案件的審理對象不同於第一審,第二審法院除了對當事人上訴的請求進行審理、作出裁決外,還負有對第一審裁判的事實認定、法律適用的正確性進行審查的任務。此外,第二審裁判是終審裁判,一旦作出並經送達即產生法律效力,當事人不能再行上訴,可謂關系重大。為此,立法對於第二審合議庭人員組成的要求要高於第一審,即審理第二審民事案件,由審判員組成合議庭,合議庭的成員人數必須是單數。

第三,再審、重審合議庭
再審、重審合議庭,是再審、重審民事案件中合議制的組織形式。根據我國民事訴訟法第四十一條第二款、第三款的規定,再審案件的審級取決於作出原生效裁判的法院的審級,原來是第一審的,再審按照第一審程序審理,合議庭則按照第一審程序的要求組成;原來是第二審的,再審按照第二審程序的要求審理,合議庭按照第二審的要求組成。同時,再審時合議庭需要另行組成,原來參加裁判的獨任法官或者合議庭成員不得參與再審審判。上級人民法院發現生效裁判確有錯誤的而提審的案件,應當按照第二審程序的規定組成合議庭。第二審法院發回重審的案件,仍然是一審案件,合議庭按第一審程序的要求組成。

㈩ 刑事訴訟 民事訴訟 合議制度

民事訴訴訟案件中的合議制度
《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法院組織法》第七條第一款規定:人民法院審判案件,實行合議制。《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十條規定:人民法院審理民事案件,依照法律規定實行合議制度。合議制度是我國民事訴訟法中的一項重要的審判制度,他是與獨任制相對的一種審判組織形式,是指人民法院組成合議庭審理民事、經濟糾紛的制度。合議庭是人民法院審判案件的基本審判組織,其成員不是固定不變的,而是臨時組成的,根據我國《民事訴訟法》規定,在不同的審級,合議庭的組成具有不同的要求。下面我們先說下各審級合議庭的組織形式。
一、 第一審合議庭,根據我國《民事訴訟法》第四十條第一款規定:人民法院審理第一審民事案件,由審判員、陪審員共同組成合議庭或者由審判員組成合議庭。合議庭的成員人數,必須是單數。同時,第二款又規定:人民法院審理第一審簡單案件時,由審判員一人獨任審判。也就是所人民法院審理第一審民事案件,除簡單民事案件適用獨任制外,其餘民事案件的審理都適用合議制。合議庭的組成形式有兩種,1、審判員與人民陪審員組成合議庭,人民陪審員在審理民事案件的活動中除不能擔任審判長外與審判員的權利相同。在組成合議庭是既可以是兩名審判員和一名人民陪審員也可以是一名審判員和兩名人民陪審員組成。2、由審判員組成合議庭。
二、 第二審合議庭,根據我國《民事訴訟法》第四十一條第一款規定:人民法院審理第二審民事案件,由審判員組成合議庭。合議庭的成員人數,必須是單數。從本條法律可看出第二審合議庭只能是由審判員組成合議庭,而人民陪審員不能組成合議庭。這與第一審合議庭的組成是不同的,他與第一審合議庭的組成共同點在於組成人數都是單數。
三、 再審合議庭,根據我國《民事訴訟法》第四十一條第三款規定:審理再審案件,原來是第一審的,按照第一審程序另行組成合議庭;原來是第二審的或者是上級人民法院提審的,按照第二審程序另行組成合議庭。也就是說再審合議庭的組成完全取決於原審程序。
合議庭在審理民事、經濟糾紛的案件時也有其工作原則,下面我就簡單的說一下其工作原則:
1、 陪審員不能擔任審判長。
2、 審判長的擔任:根據我國《民事訴訟法》第四十二條規定:合議庭的審判長由院長或者庭長指定審判員一人擔任;院長或者庭長參加審判的,由院長或者庭長擔任。
3、 合議庭審理民事、經濟糾紛案件實行民主集中制,根據我國《民事訴訟法》第四十三條第一款規定:合議庭評議案件,實行少數服從多數的原則
4、 再審案件審理時,應當重新組成合議庭,原審合議庭成員應當迴避。
民事訴訟案件中的合議制度顧名思義是在審理民事、經濟糾紛案件的制度,它與刑事訴訟案件中的合議制度、行政訴訟案件中的合議制度有著不同。在民事訴訟中,人民法院組成合議庭的成員人數是三人以上的單數即可,沒有更具體的人數要求。(我國《民事訴訟法》第40、41條)而在刑事訴訟中,人民法院組成合議庭的成員人數出了須是單數外,還要求:對於第一審案件,基層人民法院、中級人民法院由合議庭審判時應由三人組成,高級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法院由合議庭審判時應由三人至七人組成;對於第二審案件,合議庭應由三人至五人組成。(我國《刑事訴訟法》第147條)在行政訴訟中組成合議庭的成員人數是三人以上的單數即可,沒有更具體的人數要求。

熱點內容
承攬合同概念承攬合同的法律責任 發布:2025-07-22 03:59:24 瀏覽:458
呂祖秘注道德經心傳 發布:2025-07-22 03:56:59 瀏覽:981
愛情公寓5請問你需要法律援助嗎 發布:2025-07-22 03:56:08 瀏覽:897
勞動法第三章十八條 發布:2025-07-22 03:40:13 瀏覽:197
非公企業法律知識講課稿 發布:2025-07-22 03:40:05 瀏覽:285
民法典涉及企業 發布:2025-07-22 03:38:38 瀏覽:309
勞動合同法最新第87條 發布:2025-07-22 03:32:28 瀏覽:230
鄭州大學經濟法專業研究生怎麼樣 發布:2025-07-22 03:24:37 瀏覽:930
山東省法律服務質量監督卡 發布:2025-07-22 03:19:10 瀏覽:250
民法典七章 發布:2025-07-22 03:10:17 瀏覽:5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