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法中臨時工算不算工齡
① 臨時工退休計算工齡嗎
法律分析:臨時工不計算工齡,所以一般情況是不算的。但是如果是從臨時工轉為正式工的,最後一次在本單位以工資收入為生活來源的連續工作時間,可以計算工齡。也就是說臨時工除非轉正了,不然是不會計算工齡的。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 第四十五條 國家實行帶薪年休假制度。勞動者連續工作一年以上的,享受帶薪年休假。具體辦法由國務院規定。
《職工帶薪年休假條例》 第三條 職工累計工作已滿1年不滿10年的,年休假5天;已滿10年不滿20年的,年休假10天;已滿20年的,年休假15天。國家法定休假日、休息日不計入年休假的假期。
② 做臨時工時的工齡能否計算有何法律依據嗎
臨時工期間應該算在工齡內的。 根據勞動部工資局《關於臨時工被錄用為長期工後的工齡計算問題的復函》(64)中勞薪字第344號規定:臨時工最後一次在本單位當臨時工的連續工作的時間,可以與被錄用為長期工以後的工作時間合並計算為連續工齡。
另依據《關於勞動合同制職工工齡計算問題的復函》(勞社廳函〔2002〕323號)文件:對按照有關規定招用的臨時工,轉為企業勞動合同制工人的,其最後一次在本企業從事臨時工的工作時間與被招收為勞動合同制工人後的工作時間可合並計算為連續工齡。
在當地實行養老保險社會統籌前的臨時工期間的連續工齡,可視同繳費年限;在當地實行養老保險社會統籌後的臨時工期間的連續工齡,要按規定繳納養老保險費,計算繳費年限,沒有繳納養老保險費的,不能計算視同繳費年限或繳費年限。
(2)勞動法中臨時工算不算工齡擴展閱讀:
新《勞動合同法》對臨時工的規定
2013年7月1日起,我國新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將正式實施。新政最大的亮點是,明確規定了被派遣勞動者,也就是通常所說的「臨時工」,享有與用工單位「正式工」同工同酬的權利,並賦予人社部門依法開展經營勞務派遣業務行政許可的權利。
所謂臨時工應該說指的是短期合同工、非全日制合同工或者以完成某項任務為期限的合同工。《勞動合同法》的修訂案針對的是勞務派遣工,勞務派遣工是與勞務派遣公司簽訂了合同,由勞務派遣公司派到用工單位是指的這樣一種。
勞務派遣工跟所謂的我們習慣稱的臨時工還不完全一樣,因為他跟用工單位沒有勞動關系,他的在勞務派遣公司。而所謂的臨時工的勞動關系在他自己所在的單位,這兩者是不一樣的。
臨時招聘的工人,與正式工相對。臨時工就是暫時在單位工作的人員,臨時工指單位使用期限不超過一年的臨時性、季節性用工。也有至期延續可能,但要有雙方達成共識的前提。
《勞動法》第二條中"勞動者" 其范圍是很廣泛的,既也包括了正式職工,也包括了臨時工。因此,正式工也好,臨時工也罷,只要一旦與用人單位形成了勞動關系,這種關系哪怕只存在一天時間,凡正式工享有的權益,臨時工也均應享有。
進城務工的農民,可不要認為自己和正式工有多少差別,而在享受《勞動法》所賦予的權益上不能依法去爭取。
參考資料:網路-勞動合同法
③ 臨時工算不算工齡
算。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保險條例實施細則修正草案》(簡稱《草案》)規定:「一般工齡系指工人職員以工資收入為生活資料之全部或主要來源的工作時間」。由此,如果是以在單位的收入為全部或主要生活來源的,臨時工當然應該有工齡。
法律上已經消除臨時工的概念,所以臨時工也稱為「勞動合同制工」。不管是否簽訂合同,與單位存在勞動關系,臨時工期間的工作時間算工齡。
(3)勞動法中臨時工算不算工齡擴展閱讀:
工齡計算標准:
1.因工負傷或者職業病停止工作醫療期間,應全部計算為連續工齡;
2.轉入企業工作前的專門從事革命工作的工作年限和革命軍人的軍齡,均作連續工齡計算;
3.學徒在本企業學習期間,應作本企業工齡計算,臨時工、試用人員轉為正式職工時,其本企業工齡,應自最後一次進入該企業工作之日算起。
4.原分配在國營農場,墾殖場當職工的知識青年及其在"文化大革命"期間由國家統一組織下鄉插隊的城鎮知識青年,在他們按政策離開農村、墾殖場或農村回城鎮參加工作以後,其在農場、墾殖場或農村參加勞動的時間,可以與參加工作後的時間合並計算為連續工齡;
5.歸國華僑職工,從進入本企業工作之日起計算連續工齡 。歸僑職工在國外從事革命工作,確因工作需要調回國內或受迫害回國的,如有可靠證明,報經中僑委審核屬實者,其在國外參加革命的工作時間,可計算為連續工齡。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工齡
④ 國家對臨時工怎麼規定算不算工齡
國家對臨時工也有規定,臨時工依舊按照勞動法來計算公齡,
臨時工也需要繳納社保計算工齡。
⑤ 我以前是臨時工 後來轉正 臨時工算不算工齡
應該不算吧,我覺得臨時工她不能和正式工一樣算工齡的,不過你可以在魚什麼上面看,後面有個泡,就不管工齡的
⑥ 臨時工工齡算不算,勞動法臨時工有沒有年休
1、從法律上來抄講,步存在所謂的「襲臨時工」,只要與用人單位存在勞動關系的,都屬於用人單位的職工,沒有臨時工和正式工的區分。
2、只要職工在該單位連續工作1年以上的,就應該按規定享受帶薪年休假。
《職工帶薪年休假條例》
第二條
機關、團體、企業、事業單位、民辦非企業單位、有僱工的個體工商戶等單位的職工連續工作1年以上的,享受帶薪年休假(以下簡稱年休假)。單位應當保證職工享受年休假。職工在年休假期間享受與正常工作期間相同的工資收入。
第三條
職工累計工作已滿1年不滿10年的,年休假5天;已滿10年不滿20年的,年休假10天;已滿20年的,年休假15天。
國家法定休假日、休息日不計入年休假的假期。
第四條
職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享受當年的年休假:
(一)職工依法享受寒暑假,其休假天數多於年休假天數的;
(二)職工請事假累計20天以上且單位按照規定不扣工資的;
(三)累計工作滿1年不滿10年的職工,請病假累計2個月以上的;
(四)累計工作滿10年不滿20年的職工,請病假累計3個月以上的;
(五)累計工作滿20年以上的職工,請病假累計4個月以上的。
⑦ 臨時工算工齡嗎
法律分析:辦退休時臨時工可以算工齡嗎 :臨時工如果以以工資收入為生活資料之全部或主要來源的,臨時工辦理退休時是可以計算工齡的。臨時工是可以計算工齡的,法律上已經消除臨時工的概念,稱臨時工為「勞動合同制工」。不管是否簽訂合同,與單位存在勞動關系,臨時工期間的工作時間算工齡。依照相關法律的規定,動合同是勞動者與用人單位確立勞動關系、明確雙方權利和義務的協議。建立勞動關系應當訂立勞動合同。所以,勞動工算工齡。沒有繳納養老保險費的臨時工工作年限,退休時是不算工齡的。工齡即為繳費年限,所以只有繳納了養老保險費的工作年限,退休時才算工齡。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 第十六條 勞動合同是勞動者與用人單位確立勞動關系、明確雙方權利和義務的協議。
建立勞動關系應當訂立勞動合同。
⑧ 臨時工是否計算工齡,是依照「勞動法」,還是依照之前的中國勞動
臨時工是過去計劃經濟的產物。
相對於正式工而言,臨時工沒有正式錄用手續,同工不同酬,進不了社保,幹了一輩子還拿不到養老金。
幸運的是,1995年國家大力推行全員勞動合同制,部分單位為臨時工辦理了勞動局的正式錄用手續,簽訂了勞動合同,參加了社會保險。
工齡按下列條件之一計算:
1. 勞動局批准正式錄用的日期;
2. 參加社會保險的時間。
你講到的人員,應該是在1995年辦的正式錄用手續,或許還進了社保,到2007年辦理退休時,只有12年的工齡。
⑨ 臨時工可以計算工齡嗎
法律分析:」臨時工」工齡是否可以計算連續工齡,勞動法實施前後規定不同。
一、勞動法實施之前經勞動人事部門辦理招工手續,錄用為正式職工的,在本單位最後一次從事臨時工的工齡,可以計算連續工齡。其中,在當地實行養老保險改革個人繳費之前的連續工齡,可視同繳費年限;之後的連續工齡,要按規定繳納養老保險費,才可以計算繳費年限。
法律依據:《關於勞動合同制職工工齡計算問題的復函》 對按照有關規定招用的臨時工,轉為企業勞動合同制工人的,其最後一次在本企業從事臨時工的工作時間與被招收為勞動合同制工人後的工作時間可合並計算為連續工齡。在當地實行養老保險社會統籌前的臨時工期間的連續工齡,可視同繳費年限。根椐國家政策臨時工符合條件是可以算工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