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業編制勞動法
① 《勞動法》適用於事業單位嗎
事業單位中的正式在編人員不適用《勞動法》,編外工作人員適用《勞動法》。
所以,事業單位只是勞務派遣工的用工單位,勞務派遣公司才是用人單位。
勞務派遣工和勞務派遣公司樹立勞動合同關系、構成勞動關系,契合《勞動法》第二條第一款的規則,二者之間適用《勞動法》。
能夠看到,合同工和勞務派遣工是不一樣的,一個是適用、一個是按照執行,一個的主體是事業單位,一個的主體是勞務派遣公司。
② 事業編適用於勞動法嗎
法律分析:勞動法不適用於事業單位,但可以參照執行,沒有那麼的嚴謹苛刻。在中國境內的企業、個體經濟組織和與之形成勞動關系的勞動者,適用本法。國家機關、事業組織、社會團體和與之建立勞動合同關系的勞動者,依照本法執行。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 第二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的企業、個體經濟組織、民辦非企業單位等組織(以下稱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建立勞動關系,訂立、履行、變更、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適用本法。國家機關、事業單位、社會團體和與其建立勞動關系的勞動者,訂立、履行、變更、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依照本法執行。
③ 事業單位不適用勞動法嗎
1、公務員編制不適用勞動合同法。
勞動部《關於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內國勞動法>若容干問題的意見》第4條的規定,下列人員不是《勞動合同法》上所稱的勞動者,不適用《勞動合同法》: 公務員和比照實行公務員制度的事業單位和社會團體的工作人員公務員依法行使國家職權的行為,不是履行合同約定的義務,而國家職權不能作為合同的對象,從而不能把公務員視為雇員。我國當前採取的是公務員和非公務員分別立法的模式,公務員勞動關系,由《公務員法》和其他法律加以規范。比照實行公務員制度的工作人員(如工、青、婦等社會團體的機關工作人員)也不適用《勞動合同法》。
2、事業單位是否適用,要看你是公務員編制,還是合同制。
④ 在事業單位工作十年以上,勞動法有沒有規定轉成正式編制。
在事業單位工作十年以上,勞動法沒有規定轉成正式編制。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第十四條: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是指用人單位與勞動者約定無確定終止時間的勞動合同。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協商一致,可以訂立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
有下列情形之一,勞動者提出或者同意續訂、訂立勞動合同的,除勞動者提出訂立固定期限勞動合同外,應當訂立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
1、勞動者在該用人單位連續工作滿十年的;
2、用人單位初次實行勞動合同制度或者國有企業改制重新訂立勞動合同時,勞動者在該用人單位連續工作滿十年且距法定退休年齡不足十年的;
3、連續訂立二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且勞動者沒有本法第三十九條和第四十條第一項、第二項規定的情形,續訂勞動合同的。用人單位自用工之日起滿一年不與勞動者訂立書面勞動合同的,視為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已訂立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
(4)事業編制勞動法擴展閱讀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第四十七條規定:經濟補償按勞動者在本單位工作的年限,每滿一年支付一個月工資的標准向勞動者支付。六個月以上不滿一年的,按一年計算;不滿六個月的,向勞動者支付半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
勞動者月工資高於用人單位所在直轄市、設區的市級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區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三倍的,向其支付經濟補償的標准按職工月平均工資三倍的數額支付,向其支付經濟補償的年限最高不超過十二年。
本條所稱月工資是指勞動者在勞動合同解除或者終止前十二個月的平均工資。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第四十八條規定:
用人單位違反本法規定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勞動者要求繼續履行勞動合同的,用人單位應當繼續履行;勞動者不要求繼續履行勞動合同或者勞動合同已經不能繼續履行的,用人單位應當依照本法第八十七條規定支付賠償金。
⑤ 事業單位編制人員不適用於勞動法
國家機關的公務員,事業單位和社會團體中納入公務員編制或者參照公務員進行管理的工作人員,適用《公務員法》。
根據《勞動合同法》第二條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的企業、個體經濟組織、民辦非企業單位等組織(以下稱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建立勞動關系,訂立、履行、變更、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適用本法。國家機關、事業單位、社會團體和與其建立勞動關系的勞動者(聘用人員),訂立、履行、變更、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依照本法執行。而有編制的公務員、事業單位人員,不適用勞動合同法。
勞動部《關於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若干問題的意見》第4條的規定,公務員和比照實行公務員制度的事業組織和社會團體的工作人員,以及農村勞動者(鄉鎮企業職工和進城務工、經商的農民除外)、現役軍人和家庭保姆等不適用勞動法。
我國當前採取的是公務員和非公務員分別立法的模式,公務員勞動關系,由《公務員法》和其他法律加以規范。比照實行公務員制度的工作人員(如工、青、婦等社會團體的機關工作人員)也不適用《勞動合同法》。
拓展資料:
公務員,全稱為國家公務員,是各國負責統籌管理經濟社會秩序和國家公共資源,維護國家法律規定貫徹執行的公職人員。在中國,公務員是指依法履行公職、納入國家行政編制、由國家財政負擔工資福利的工作人員。
公務員法規定:「本法所稱公務員,是指依法履行公職、納入國家行政編制、由國家財政負擔工資福利的工作人員。」按照上述規定,是否屬於公務員,必須符合三個條件:
依法履行公職
納入國家行政編制
由國家財政負擔工資福利
⑥ 《勞動法》事業單位適用嗎
《勞抄動法》事業單位適襲用
《勞動法》規定:本法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的企業、個體經濟組織和與之形成勞動關系的勞動者」。「國家機關、事業單位、社會團體和與之建立勞動合同關系的勞動者,依照本法執行」。
(6)事業編制勞動法擴展閱讀:
勞動法是調整勞動關系以及與勞動關系有密切聯系的其他社會關系的法律規范的總稱。各國勞動法的表現形式不同,但大都包括以下基本內容:勞動就業法,勞動合同法,工作時間和休息時間制度,勞動報酬,勞動安全與衛生的程,女工與未成年工的特殊保護制度,勞動紀律與獎懲制度,社會保險與勞動保險制度,職工培訓制度,工會和職工參加民主管理制度,勞動爭議處理程序以及對執行勞動法的監督和檢査制度等。
勞動法最早屬於民法的范圍,十九世紀以來,隨著工業革命的發展,勞動法在各國的法律體系中日益佔有重要的地位,並逐漸脫離民法而成為一個獨立的法律部門。
⑦ 事業單位勞動法
職工與事業單位建立勞動關系必須簽訂勞動合同,按編制的話,應該屬於工勤編制人員。如果你是事業編制在編人員,則不適用勞動法的,應按照一些相關的規章條例來處理與單位之間的關系
⑧ 勞動法對事業編制人員是否適用
《勞動合同法》第二條規定,事業單位、社會團體和與其建立勞動關系的勞動者,訂立、履行、變更、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依照本法執行。但是事業單位會有些特殊規定,值班如果沒有從事平時上班做的工作,就是支付值班費,而不屬於加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