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條款大全 » 民事訴訟法順延

民事訴訟法順延

發布時間: 2022-04-07 02:09:50

A. 民事訴訟延期的方法

根據民事訴訟法來第132條的規定,滿源足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延期審理:
1.必須到庭的當事人和其他訴訟參與人有正當理由沒有到庭的;
2.當事人臨時提出迴避申請的;
3.需要通知新的證人到庭,調取新的證據,重新鑒定、勘驗,或者需要補充調查的;
4.其他應當延期的情形。

B. 民事訴訟法76條順延期限是指重新計算期限還是恢復被耽誤的期限

(舊)民來事訴訟法76條,關於順延期源限的規定,不是重新計算,所謂順延,簡單地講,就是扣除中間正當理由耽誤的時間。

一、【釋義】

期間的順延,是指因不可抗拒的事由或者其他正當理由耽誤期限的,經過當事人申請,人民法院可以決定期間從障礙消除後順延。

需注意的是,如果本來期限已過,發生上述事由就不構成對期限的耽誤。另外,當事人申請必須在障礙消除後的十日內。最後,順延並不是必然的,法院可以根據具體情形進行審查,符合條件的,可以決定順延,也可以不予准許。

二、【關聯法規】 正當理由耽誤的情形

(舊)《最高法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若干問題的意見》第80條

(舊)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一十二條規定的立案期限,因起訴狀內容欠缺令原告補正的,從補正後交人民法院的次日起算。由上級人民法院轉交下級人民法院,或者由基層人民法院轉交有關人民法庭受理的案件,從受訴人民法院或人民法庭收到起訴狀的次日起算。

C. 民事訴訟上訴期限規定

民事案件的上訴期限
對於民事案件的上訴必須在法定的上訴期限內提出,根據《民內事訴訟法》第一百六十四條容,當事人對地方各級人民法院第一審判決、裁定不服的,有權在上訴期內向上一級人民法院上訴,對判決的上訴期限為判決書送達之日起15日內,對裁定的上訴期限為裁定書送達之日起10日內。
上訴期間的起算
上訴期間從判決、裁定送達後的第二日開始計算,當事人分別接受裁判文書,裁判文書送達時間不一致的,以各自收裁判文書的時間分別起算。
涉外民事訴訟中的上訴期限
涉外民事訴訟中上訴期限的規定,根據《民事訴訟法》第二百六十九條,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內沒有住所的當事人,不服第一審人民法院判決、裁定的有權在判決書、裁定書送達之日起30日內提起上訴。

涉外民事訴訟中,是否適用上述法條規定的特殊上訴期限,取決於涉外訴訟當事人的住所而不是國籍。即訴訟當事人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內有住所,即使該當事人為外國國籍,也不能適用涉外民事訴訟中規定的特殊上訴期限,其上訴期限應為《民事訴訟法》第一百六十四條規定的普通上訴期限。
並且在適用涉外民事訴訟法特殊上訴期限時,對判決和裁定不做區分,即對判決、裁定的上訴期限均為收到判決書、裁定書之日起30日。

D. 民事訴訟上訴期限中遇節假日怎樣算

可以順延到節後第一天。

根據《民事訴訟法》第八十二條,期間包括法定期間和人民法院指定的期間。期間以時、日、月、年計算。期間開始的時和日,不計算在期間內。期間屆滿的最後一日是節假日的,以節假日後的第一日為期間屆滿的日期。

第八十三條,當事人因不可抗拒的事由或者其他正當理由耽誤期限的,在障礙消除後的十日內,可以申請順延期限,是否准許,由人民法院決定。

(4)民事訴訟法順延擴展閱讀: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四十一條,行政機關作出具體行政行為時,未告知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訴權或者起訴期限的,起訴期限從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知道或者應當知道訴權或者起訴期限之日起計算。

但從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具體行政行為內容之日起最長不得超過2年。

第四十二條,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不知道行政機關作出的具體行政行為內容的,其起訴期限從知道或者應當知道該具體行政行為內容之日起計算。

第三十四條,根據行政訴訟法第三十六條第一款的規定,被告申請延期提供證據的,應當在收到起訴狀副本之日起十五日內以書面方式向人民法院提出。

人民法院准許延期提供的,被告應當在正當事由消除後十五日內提供證據。逾期提供的,視為被訴行政行為沒有相應的證據。

第五十條,行政訴訟法第八十一條、第八十三條、第八十八條規定的審理期限,是指從立案之日起至裁判宣告、調解書送達之日止的期間。

但公告期間、鑒定期間、調解期間、中止訴訟期間、審理當事人提出的管轄異議以及處理人民法院之間的管轄爭議期間不應計算在內。

再審案件按照第一審程序或者第二審程序審理的,適用行政訴訟法第八十一條、第八十八條規定的審理期限。審理期限自再審立案的次日起算。基層人民法院申請延長審理期限,應當直接報請高級人民法院批准,同時報中級人民法院備案。

E. 民事訴訟法 加倍支付延期利息怎麼算幾倍

1、依來據《民訴法》第源二百五十三條:被執行人未按判決、裁定和其他法律文書指定的期間履行給付金錢義務的,應當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被執行人未按判決、裁定和其他法律文書指定的期間履行其他義務的,應當支付遲延履行金。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若干問題的意見》第294條: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三十二條(即新二百五十三條)規定的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是指在按銀行同期貸款最高利率(現為基準利率,你可去銀行問,好像為5、6左右,)計付的債務利息上增加一倍。
2、依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在執行工作中如何計算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等問題的批復》公式為:清償的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清償的法律文書確定的金錢債務×同期貸款基準利率×2×遲延履行期間。

熱點內容
合同法第二十條上什麼意思 發布:2025-07-16 08:26:01 瀏覽:858
行政法效力沖突的解決 發布:2025-07-16 08:16:02 瀏覽:574
法官自身因素酌定量刑 發布:2025-07-16 08:15:55 瀏覽:297
繩刑法 發布:2025-07-16 08:15:54 瀏覽:88
復印簽名有法律效力 發布:2025-07-16 08:15:20 瀏覽:86
民法典常識 發布:2025-07-16 08:14:28 瀏覽:531
協議蓋手印的法律效力 發布:2025-07-16 08:14:27 瀏覽:151
司法所人民調解總結 發布:2025-07-16 08:01:12 瀏覽:918
法律服務所地址變更事由 發布:2025-07-16 07:57:41 瀏覽:406
一切糾紛及法律責任 發布:2025-07-16 07:47:53 瀏覽:2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