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條款大全 » 打架刑事訴訟法

打架刑事訴訟法

發布時間: 2022-04-07 06:49:20

1. 打架被打方需要向法院起訴,屬於民事訴訟還是刑事訴訟

被打方起訴索要賠償的,屬於民事訴訟。被打方起訴要求打人者承擔刑事責任的,是刑事自訴,屬於刑事訴訟。被打方起訴要求打人者承擔刑事責任,同時要求打人者賠償的,是刑事自訴附帶民事訴訟。打人者已經由檢察院提起刑事公訴,被打者同時提出賠償要求的,屬於刑事公訴加附帶民事訴訟。
法律分析
如果有一方受到輕傷以上的傷害(刑法犯罪意義上的輕傷),則構成刑事犯罪,需要追究其刑事責任。如果是輕傷以下傷害,則是民事案件,公安局一般會出具不予立案的通知,持不予立案通知書到法院起訴,可以主張賠償損失。故意傷害罪的主體為一般主體。凡達到刑事責任年齡並具備刑事責任能力的自然人均能構成故意傷害罪,其中,已滿14周歲未滿16周歲的自然人有故意傷害致人重傷或死亡行為的,應當負刑事責任。打架是刑事案件還是民事案件要看是否將受害人達成輕傷,如果已經到了輕傷就會構成故意傷害罪,重傷就跟嚴重了,輕傷一般會判三年以下有期徒刑,還會賠償受害人費用,對於因民間糾紛引起的打架斗毆或者損毀他人財物等違反治安管理行為,情節較輕的,公安機關可以調解處理。經公安機關調解、當事人達成協議的,不予處罰。經調解未達成協議或者達成協議後不履行的。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一百一十二條 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或者公安機關對於報案、控告、舉報和自首的材料,應當按照管轄范圍,迅速進行審查,認為有犯罪事實需要追究刑事責任的時候,應當立案;認為沒有犯罪事實,或者犯罪事實顯著輕微,不需要追究刑事責任的時候,不予立案,並且將不立案的原因通知控告人。控告人如果不服,可以申請復議。

2. 打架根據刑事訴訟法第幾條可以取保侯審

根據《刑事訴訟法》第50條、第51條、第60條等有關規定,取保候審的條件為:
1.可能判處管制、拘役或者獨立適用附加刑的。
2.可能判處有期徒刑以上刑罰,採取取保候審不致發生社會危險性的。
3.應當逮捕,但患有嚴重疾病,不宜羈押的,諸如因患病,生活不能自理的,可以取保候審。
4.依法應當逮捕,但正在懷孕或者哺乳自己嬰兒的。
5.對已被依法拘留的犯罪嫌疑人,經過訊問、審查,認為需要逮捕但證據不足的。
6.已被逮捕羈押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法定的偵查、起訴、一審、二審的辦案期限內不能結案,採用取保候審方法沒有社會危險性的。
一般的打架斗毆,既沒有嚴重後果,又沒有前科劣跡的可以辦取保候審。

3. 打架是屬於刑事案件還是民事案件

如果有一方受到輕傷以上的傷害,則構成刑事犯罪,需要追究其刑事責任。如果是輕傷以下傷害,則是民事案件,公安局一般會出具不予立案的通知,持不予立案通知書到法院起訴,可以主張賠償損失。

拓展資料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234條、第238條、第247條、第248條、第289條、第292條、第333條的規定,對非法拘禁使用暴力致人傷殘的,刑訊逼供或暴力取證致人傷殘的,虐待被監管人致人傷殘的,聚眾「打砸搶」致人傷殘的,聚眾斗毆致人重傷的,非法組織或強迫他人出賣血液造成傷害的,應以故意傷害罪論處。

(一)犯故意傷害罪,處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二)犯故意傷害罪,致人重傷的,處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

(三)故意傷害他人身體,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別殘忍手段致人重傷造成嚴重殘疾的,處10年以上有期徒刑、無期徒刑或者死刑。

備註:符合正當防衛條件的,免刑。

4. 打架屬於刑事案件嗎

刑事案件是指犯罪嫌抄疑人或者被告人被控涉嫌侵犯了《刑法》所保護的社會關系,國家為了追究犯罪嫌疑人或者被告人的刑事責任而進行立案偵察、審判並給予刑事制裁,如罰金、拘役、管制、有期徒刑、死刑、剝奪政治權利等的案件。其特徵包括:(一)外在表現為直接侵害形態(二)多數案件存在明顯的犯罪現場(三)案件因果聯系復雜多樣(四)案件形成具有階段性與突發性換言之,只要可能觸犯《刑法》的案件,就屬於刑事案件。刑事案件是利用國家暴力機器打擊犯罪,保護人權的一種具體的司法行為的體現。具體的罪名規定在《刑法分則》當中,如危害國家安全罪、危害公共安全罪、破壞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罪等。

5. 打架事件怎麼起訴

保存好證據,比如醫院的驗傷證明、費用、視頻資料等,直接去法院起訴。

1、保存證據,可以對傷患拍照保留證據,尤其是受傷位置應該重點取證,最好是有醫院的驗傷證明,這利於警察判斷責任大小,傷重程度,賠償金額等。

(5)打架刑事訴訟法擴展閱讀:

打架屬於民事糾紛。起訴需要書寫民事訴狀。根據《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二十一條的規定,起訴狀應當記明下列事項:

1、原告的姓名、性別、年齡、民族、職業、工作單位、住所、聯系方式,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名稱、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負責人的姓名、職務、聯系方式;

2、被告的姓名、性別、工作單位、住所等信息,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名稱、住所等信息;

3、訴訟請求和所根據的事實與理由;

4、證據和證據來源,證人姓名和住所。

6. 我想知道刑事訴訟法內關於打架斗毆的規定

"打架斗毆"可能涉及到的罪名有:
故意殺人罪、過失致人死亡罪、故意傷害罪、過失致人重傷罪、聚眾斗毆罪、尋釁滋事罪等。
這是刑法涉及的問題,與訴訟法無關。

7. 打人致使輕傷法律的流程是什麼,

一、打人至輕傷,傷勢符合故意傷害罪中傷勢的要求,主觀上又有傷害的故意。所以可以以故意傷害為理由請求公安機關立案或者向法院起訴。

法律程序如下:

1、到公安機關報警,公安機關應當立案。公安機關立案偵查後,情況屬實,那就要進入起訴階段了,犯罪嫌疑人被法院判決有罪後要負刑事責任。

2、若公安機關拒絕受理,可以直接到法院起訴,就以故意傷害為理由起訴。由法院做出判決。(原告不能以罪名起訴,只有法院可以以判決書形式確定被告罪名是否成立)

3、法院判決故意傷害罪名成立,那就是要判刑的,對方承擔的是刑事責任。 不會是拘留這么輕松的治安處罰了。

4、打成輕傷是要治療的,造成了財產損失,所以還可以提起刑事附帶民事訴訟,請求賠償。

程序很簡單。不過對於是否是輕傷的認定,必須要去司法鑒定機關做鑒定。

故意傷害罪立案標准:

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的解釋》第一條的規定,」人民法院直接受理的自訴案件包括(二)人民檢察院沒有提起公訴,被害人有證據證明的輕微刑事案件:1、故意傷害案(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條第一款規定的)「,故意傷害他人身體,應當予以立案,不需要達到輕傷以上標准。

二、處罰標准: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的相關規定:

第二百三十四條故意傷害他人身體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犯前款罪,致人重傷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別殘忍手段致人重傷造成嚴重殘疾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無期徒刑或者死刑。本法另有規定的,依照規定。

第二百三十五條過失傷害他人致人重傷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本法另有規定的,依照規定。

三、致人輕傷的賠償: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的規定:

第一百一十九條 侵害公民身體造成傷害的,應當賠償醫療費、因誤工減少的收入、殘廢者生活補助費等費用;造成死亡的,並應當支付喪葬費、死者生前扶養的人必要的生活費等費用。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規定:

第十七條 受害人遭受人身損害,因就醫治療支出的各項費用以及因誤工減少的收入,包括醫療費、誤工費、護理費、交通費、住宿費、住院伙食補助費、必要的營養費,賠償義務人應當予以賠償。

受害人因傷致殘的,其因增加生活上需要所支出的必要費用以及因喪失勞動能力導致的收入損失,包括殘疾賠償金、殘疾輔助器具費、被扶養人生活費,以及因康復護理、繼續治療實際發生的必要的康復費、護理費、後續治療費,賠償義務人也應當予以賠償。

受害人死亡的,賠償義務人除應當根據搶救治療情況賠償本條第一款規定的相關費用外,還應當賠償喪葬費、被扶養人生活費、死亡補償費以及受害人親屬辦理喪葬事宜支出的交通費、住宿費和誤工損失等其他合理費用。

四、法律處理傷害還並不是光看誰先動手,誰對誰錯的來看。傷害案的量刑依據就是傷情報告,輕傷為3年以下有期徒刑。

(7)打架刑事訴訟法擴展閱讀:

輕傷是指物理、化學及生物等各種外界因素作用於人體,造成組織、器官結構的一定程度的損害或者部分功能障礙,尚未構成重傷又不屬輕微傷害的損傷。

故意傷害罪,是指故意地非法損害他人身體健康的行為。中國刑法中侵犯公民人身權利、民主權利罪的一種。

主要特徵是:

(1)犯罪客體是他人的身體健康。故意傷害自己身體健康的',一般不構成犯罪。但自傷行為損害了社會利益而觸犯了其他刑法條文的,則構成犯罪。

(2)犯罪客觀方面表現為行為人實施了非法損害他人身體健康的行為。損害他人的身體健康主要指損害人體組織的完整或者破壞人體器官的正常功能。

傷害行為的手段是多種多樣的,但不論使用何種手段,傷害他人身體的,均屬傷害行為。犯罪手段的不同,只是量刑的情節之一,不是本罪構成的要件。傷害的結果,可能是輕傷或重傷,也可能是致人死亡。

故意輕傷的,不存在犯罪未遂問題,即行為人主觀上只想造成輕傷結果,而實際上未造成輕傷結果的,不宜以犯罪論處。重傷意圖非常明顯,且已經著手實行重傷行為,由於意志以外的原因未得逞的,應按故意重傷(未遂)論處。故意傷害致死的,屬於結果加重犯,行為人主觀上對傷害持故意,對致人死亡有過失。

8. 打人刑事案件立案標准

《刑法》中關於打架刑事案件立案標準的內容
一、第二百三十四條
1、故意傷害他人身體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2、犯前款罪,致人重傷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別殘忍手段致人重傷造成嚴重殘疾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無期徒刑或者死刑。本法另有規定的,依照規定。
二、第二百三十八條
1、非法拘禁他人或者以其他方法非法剝奪他人人身自由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剝奪政治權利。
2、具有毆打、侮辱情節的,從重處罰。
3、犯前款罪,致人重傷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使用暴力致人傷殘、死亡的,依照本法第二百三十四條、第二百三十二條的規定定罪處罰。
三、第二百四十七條
司法工作人員對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實行刑訊逼供或者使用暴力逼取證人證言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致人傷殘、死亡的,依照本法第二百三十四條、第二百三十二條的規定定罪從重處罰。
四、第二百四十八條
監獄、拘留所、看守所等監管機構的監管人員對被監管人進行毆打或者體罰虐待,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節特別嚴重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傷殘、死亡的,依照本法第二百三十四條、 第二百三十二條的規定定罪從重處罰。 監管人員指使被監管人毆打或者體罰虐待其他被監管人的,依照前款的規定處罰。
五、第二百八十九條
聚眾「打砸搶」,致人傷殘、死亡的,依照本法第二百三十四條、第二百三十二條的規定定罪處罰。毀壞或者搶走公私財物的,除判令退賠外,對首要分子,依照本法第二百六十三條的規定定罪處罰。
六、第二百九十二條第二款
聚眾斗毆,致人重傷、死亡的,依照本法第二百三十四條、第二百三十二條的規定定罪處罰。

9. 打架致人輕微傷,構成刑事犯罪嗎法律怎麼處理

打架造成輕微傷,是否構成刑事犯罪
不構成犯罪,輕傷及以上才構成犯罪。
如果對方傷情經法檢不構成輕傷或輕傷以上的話,根據《治安管理處罰法》的規定,派出所可能會進行治安拘留或罰款。
法律依據:
《公安機關辦理傷害案件規定》
第二十八條 被害人傷情構成輕傷、重傷或者死亡,需要追究犯罪嫌疑人刑事責任的,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的有關規定辦理。
第二十九條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十三條及《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十五條第一項規定,對故意傷害他人致輕傷,情節顯著輕微、危害不大,不認為是犯罪的,以及被害人傷情達不到輕傷的,應當依法予以治安管理處罰。

《治安管理處罰法》
第四十三條 毆打他人的,或者故意傷害他人身體的,處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並處二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罰款;情節較輕的,處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罰款。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處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並處五百元以上一千元以下罰款:
(一)結伙毆打、傷害他人的;
(二)毆打、傷害殘疾人、孕婦、不滿十四周歲的人或者六十周歲以上的人的;
(三)多次毆打、傷害他人或者一次毆打、傷害多人的。

熱點內容
合同法第二十條上什麼意思 發布:2025-07-16 08:26:01 瀏覽:858
行政法效力沖突的解決 發布:2025-07-16 08:16:02 瀏覽:574
法官自身因素酌定量刑 發布:2025-07-16 08:15:55 瀏覽:297
繩刑法 發布:2025-07-16 08:15:54 瀏覽:88
復印簽名有法律效力 發布:2025-07-16 08:15:20 瀏覽:86
民法典常識 發布:2025-07-16 08:14:28 瀏覽:531
協議蓋手印的法律效力 發布:2025-07-16 08:14:27 瀏覽:151
司法所人民調解總結 發布:2025-07-16 08:01:12 瀏覽:918
法律服務所地址變更事由 發布:2025-07-16 07:57:41 瀏覽:406
一切糾紛及法律責任 發布:2025-07-16 07:47:53 瀏覽:2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