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條款大全 » 勞動法保密限期

勞動法保密限期

發布時間: 2022-04-07 14:50:48

Ⅰ 企業要付多少保密費,員工才有義務為企業保密期限是多少有法律規定嗎

保密是約定的義務,無時間限制,無需支付補償,盡量另外簽協議約定。只有競業限制才有時間限制,不能超過兩年,這個也要有補償金,具體標准每個地方規定不同,但不是很低。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的相關規定:

第二十二條勞動合同當事人可以在勞動合同中約定保守用人單位商業秘密的有關事項。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的相關規定:

第二十三條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可以在勞動合同中約定保守用人單位的商業秘密和與知識產權相關的保密事項。

對負有保密義務的勞動者,用人單位可以在勞動合同或者保密協議中與勞動者約定競業限制條款,並約定在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後,在競業限制期限內按月給予勞動者經濟補償。勞動者違反競業限制約定的,應當按照約定向用人單位支付違約金。

(1)勞動法保密限期擴展閱讀:

保密的對象和范圍:

1、技術信息;

2、經營管理信息;

3、特殊約定的其他秘密。

包括設計、程序、產品、配方、製作工藝、製作方法、管理訣竅、客戶名單、貨源情報、產銷策略、招投標中的標底及標書內容等信息。

隨著商業秘密的范圍從技術秘密擴大到經營管理信息、特殊秘密等范疇,對保密的具體范圍的確定產生了爭議。為此,保密協議應當首先明確員工保密的對象和范圍,以免就是否屬於商業秘密及應否保密產生分歧。

保密協議的內容應涉及:

1、受約束的保密義務人在未經許可的情況下,不可將商業秘密透露給任何第三方或用於合同目的以外的用途;

2、受約束的保密義務人不可將含有保密信息的資料、文件、實物等攜帶出保密區域;

3、保密義務人不可在對外接受訪問或者與任何第三方交流時涉及合同規定的商業秘密內容;

4、保密信息應當在合同終止後交還;

5、保密期限。

法律對保密協議的保密期限沒有規定,即保密的期限可以是長期的,直至其進入公知領域。因此只要其不被公開就可以永遠保持其秘密性,因此企業可以在保密協議中約定不僅在勞動合同存續期間,而且在勞動合同變更、解除、終止後直至商業秘密公開為止,員工都不得披露使用或許可他人使用企業的商業秘密。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

第二十四條競業限制的人員限於用人單位的高級管理人員、高級技術人員和其他負有保密義務的人員。競業限制的范圍、地域、期限由用人單位與勞動者約定,競業限制的約定不得違反法律、法規的規定。

在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後,前款規定的人員到與本單位生產或者經營同類產品、從事同類業務的有競爭關系的其他用人單位,或者自己開業生產或者經營同類產品、從事同類業務的競業限制期限,不得超過二年。

第二十五條除本法第二十二條和第二十三條規定的情形外,用人單位不得與勞動者約定由勞動者承擔違約金。

Ⅱ 2008版勞動法對保密協議脫密期有什麼規定

一、勞動法對保密協議的規定是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可以在勞動合同中約定保守內用人單位的商業秘密和與知容識產權相關的保密事項。

對負有保密義務的勞動者,用人單位可以在勞動合同或者保密協議中與勞動者約定競業限制條款,並約定在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後,在競業限制期限內按月給予勞動者經濟補償。勞動者違反競業限制約定的,應當按照約定向用人單位支付違約金。

二、對脫密期的規定是在於員工簽訂的合同期快要期滿前一段時間,公司可以根據之前的約定,將員工從原崗位上調離到新的崗位,在這段時間里讓員工與商業秘密有所隔離,因此達到「脫密」的目的。因為,有很多的商業秘密具有一定的時效性,一旦員工離開這個崗位一段時間,其原來掌握的秘密也就可能不成為秘密或者沒有過多利用價值了。脫密期的長短,一般是由公司與員工進行協商約定的。

Ⅲ 關於勞動合同中的保密協議期限

1、保密義務與競業限制還是有點不同。對於保密義務,只要還是秘密,就應該一直保密。而對於專負有保屬密義務者的競業限制有期限規定,不能超過解除或終止勞動合同後的2年 ;

2、保密義務是勞動者的法定義務,單位無須支付補償,競業限制須要補償,用人單位應在競業限制期間內按月支付勞動者補償。

Ⅳ 勞動合同的保密期限有規定嗎,保密協議書範本

現代勞動合同法是伴隨市場經濟的發展和完善而不斷自我進步的。法國、德國等市場經濟發達的國家在經濟發展和立法完善進程中已經積累了一定的經驗,大都建立了比較完善的勞動立法,有效發揮了國家在調控市場經濟方面的作用。與法國、德國等國家相比,我國發展市場經濟起步晚,目前體制尚不健全,這也就決定了我國勞動立法相對滯後。我國《勞動合同法》的制定,應該結合我國國情廣泛借鑒國外和境外勞動立法的經驗。1.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被明確規定為訂立勞動合同的一般原則
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在合理配置勞動力資源、建立穩定和諧勞動關系、維護勞動者權益方面有著突出的作用。世界范圍內實行市場經濟的國家從維護社會勞動者利益出發,通過廣泛適用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這一制度,來實現對勞動者利益的保護和福利的增進。因而,定期勞動合同在這些國家只是適用的例外。
法國勞動立法比較發達,其在1910頒布的《法國勞動法典》中,將僱傭合同單獨成篇,開始推行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該法典明確指出無固定期限是勞動合同期限的一般原則,即僱主與雇員一般均應訂立無固定期限的勞動合

Ⅳ 勞動法,關於保密協議,急用,謝謝!

勞動法
第二十二條 用人單位為勞動者提供專項培訓費用,對其進行專業技術培訓的,可以與該勞動者訂立協議,約定服務期。
勞動者違反服務期約定的,應當按照約定向用人單位支付違約金。違約金的數額不得超過用人單位提供的培訓費用。用人單位要求勞動者支付的違約金不得超過服務期尚未履行部分所應分攤的培訓費用。
用人單位與勞動者約定服務期的,不影響按照正常的工資調整機制提高勞動者在服務期期間的勞動報酬。
第二十三條 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可以在勞動合同中約定保守用人單位的商業秘密和與知識產權相關的保密事項。
對負有保密義務的勞動者,用人單位可以在勞動合同或者保密協議中與勞動者約定競業限制條款,並約定在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後,在競業限制期限內按月給予勞動者經濟補償。勞動者違反競業限制約定的,應當按照約定向用人單位支付違約金。
第二十四條 競業限制的人員限於用人單位的高級管理人員、高級技術人員和其他負有保密義務的人員。競業限制的范圍、地域、期限由用人單位與勞動者約定,競業限制的約定不得違反法律、法規的規定。
在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後,前款規定的人員到與本單位生產或者經營同類產品、從事同類業務的有競爭關系的其他用人單位,或者自己開業生產或者經營同類產品、從事同類業務的競業限制期限,不得超過二年。
第二十五條 除本法第二十二條和第二十三條規定的情形外,用人單位不得與勞動者約定由勞動者承擔違約金。
第二十六條 下列勞動合同無效或者部分無效:
(一)以欺詐、脅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對方在違背真實意思的情況下訂立或者變更勞動合同的;
(二)用人單位免除自己的法定責任、排除勞動者權利的;
(三)違反法律、行政法規強制性規定的。
對勞動合同的無效或者部分無效有爭議的,由勞動爭議仲裁機構或者人民法院確認。

Ⅵ 新《勞動法》對「保密協議」有規定嗎

此條款無效,根據<勞動合同法>相關規定,競業禁止期限最多為二年.
附相關法條:
第二十三條 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可以在勞動合同中約定保守用人單位的商業秘密和與知識產權相關的保密事項。

對負有保密義務的勞動者,用人單位可以在勞動合同或者保密協議中與勞動者約定競業限制條款,並約定在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後,在競業限制期限內按月給予勞動者經濟補償。勞動者違反競業限制約定的,應當按照約定向用人單位支付違約金。

第二十四條 競業限制的人員限於用人單位的高級管理人員、高級技術人員和其他負有保密義務的人員。競業限制的范圍、地域、期限由用人單位與勞動者約定,競業限制的約定不得違反法律、法規的規定。

在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後,前款規定的人員到與本單位生產或者經營同類產品、從事同類業務的有競爭關系的其他用人單位,或者自己開業生產或者經營同類產品、從事同類業務的競業限制期限,不得超過二年。

Ⅶ 勞動法——保密協議

1.保密條款的期限不超過兩年.
2.合同中未提及甲方的義務,<<勞動合同法>>第二十三條:對負有專保秘義屬務的勞動者,用人單位可以在勞動合同或者保密協議中與勞動者約定競業限制條款,並約定在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後,在競業限制期限內按月給予勞動者經濟補償。
3.保密條款的違約金只有在勞動者違反競業限制約定的時候,才應當按照約定向用人單位支付違約金。你只是辭職不受此限制,你只需提前30天向單位提出書面申請就行.
4.離職後如果單位仍需你守此保密條款,需向你按月支付經濟補償,因此合同里未提及,可由雙方協商,但最長不超過兩年.
如果單位無支付,則無權要求你守此承諾,出無權要求你支付違約金.

Ⅷ 保密期內能不能辭職

不附合勞動法規定,保密期內可以解除勞動合同,但是要保密期限內必須保密。不影響解除勞動關系。

Ⅸ 勞動法—保密協議

保密協議通常指協議當事人之間就一方告知另一方的書面或口頭的信息(即保密回信息)約定答不得向任何第三方披露該等信息的協議。
如果負有保密義務的當事人違反協議約定將保密信息披露給第三方,給另一方當事人造成損失的,負有保密義務的違約當事人將承擔民事上的賠償責任。
公司秘密包括下列秘密事項:
第一:公司尚未付諸實施的經營戰略、經營方向、經營規劃、經營項目及經營決策;
第二:公司重大決策中的秘密事項;
第三:公司內部掌握的合同、協議、意見書及可行性報告、主要會議記錄;
第四:其他經公司確定應當保密的事項。
第五:公司所掌握的尚未進入市場或尚未公開的各類信息;
第六:公司財務預決算報告及各類財務報表、統計報表;
第七:公司職員人事檔案,工資性、勞務性收人及資料;

熱點內容
淮南律師電話 發布:2025-07-16 01:36:34 瀏覽:523
吉林省工傷認定管理條例 發布:2025-07-16 01:26:27 瀏覽:688
浙江省流動人口居住管理條例 發布:2025-07-16 01:24:22 瀏覽:607
婚姻法的調整對象是什麼其特點是什麼 發布:2025-07-16 01:24:06 瀏覽:868
杭州市生活垃圾分類管理條例 發布:2025-07-16 01:12:06 瀏覽:423
吉林省土地登記條例 發布:2025-07-16 01:07:12 瀏覽:857
聚焦法治培訓 發布:2025-07-16 01:05:10 瀏覽:558
中級經濟法最難哪些章節 發布:2025-07-16 00:57:43 瀏覽:421
行政訴訟法57條與81條 發布:2025-07-16 00:45:08 瀏覽:283
法院每年收入 發布:2025-07-16 00:43:51 瀏覽: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