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條款大全 » 在校大學生為什麼排除勞動法

在校大學生為什麼排除勞動法

發布時間: 2022-04-07 15:54:09

『壹』 在校大學生是否適用勞動合同法

情況不同,適用情況不同。

依據[勞部發[1995]309號]【關於印發《關於貫徹執內行〈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容若干問題的意見》的通知】第十二條規定「在校生利用業余時間勤工儉學,不視為就業,未建立勞動關系,可以不簽訂勞動合同」即此條排除了《勞動合同法》等勞動法規對「利用業余時間」的「勤工儉學」的學生的適用;

[勞部發[1995]309號]勞動部在對學生的勞動者資格進行限定的時候對學生的身份本身有一定的限制,即如果不滿足「利用業余」時間的條件(且由於勞動法規本身並沒有排除學生)因此就不得排除勞動法規對學生的適用;包括但不限於已輟學但仍然保留學籍的情況、也完成學業等待畢業的情況等;

所以不同情況下有不同結果。

『貳』 在校學生(大學生)與用人單位的勞動糾紛不受勞動法保護嗎為什麼

對的。因為大學生具有學籍,他是個學生,並沒有和企業有勞動關系。勞動法 第二條 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的企業、個體經濟組織(以下統稱用人單位)和與之形成勞動關系的勞動者,適用本法。
也就是說大學生不可能與任何企業形成勞動關系,所以勞動法不保護大學生。

『叄』 最新「勞動法」中關於在校大學生勞動權的相關規定有哪些

查查非全日制用工章節

『肆』 我是一名在校大學生,受勞動法保護嗎

以下回答由「濟南商律師」提供,如需轉述請註明出處:

勞動關系和是否簽內合同是無容關的,也就是說,雖然你們沒有簽訂合同,但是並不妨礙你們之間已經形成了勞動關系。你可以要求單位跟你簽訂勞動合同。
根據我國的勞動合同法,單位必須在一個月內與勞動者簽訂勞動合同,超過一個月不滿一年未簽訂的,你可以主張雙倍的工資。你可以通過勞動爭議仲裁來獲得自己應得的利益。

希望我的回答可以幫到你!

『伍』 在校大學生算不算勞動力

是的。年滿16周歲就符合法律規定的就業年齡,在校大學生的身份並不必然就是《勞動法》排除適用的對象。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就業促進法》以及相關法律法規規定:法定勞動年齡指年滿16周歲至退休年齡,有勞動能力的中國公民。

介紹

1995年勞動部《關於貫徹執行勞動法若干問題的意見》(309號)的規定,也並未否認在校生成為勞動者,該規定指出:在校生利用業余時間勤工儉學,不視為就業,未建立勞動關系,可以不簽訂勞動合同。

顯而易見,此規定僅僅適用於「業余時間」「勤工儉學」的特殊條件,對於與用人單位簽訂勞動合同形成固定勞動關系的在校生而言,不應適用這一規定。

正確適用《勞動法》規定,依法認定在校大學生屬於《勞動合同》主體,在校生與用人單位簽訂的《勞動合同》不因勞動者在校生的身份而無效,在司法實踐中屢有認定,最高人民法院公報刊發的「郭懿訴江蘇益豐大葯房連鎖有限公司勞動爭議案」便是一例。

『陸』 在校大學生出去實習,收勞動法保護嗎

只有勞動關系,才受到勞動法保護。
別以為你跟老闆打工就一定屬於勞動關內系,這容其中勞務關系、僱傭關系、承攬關系……不同的用工形式適用的法律也不同。
實習,通常是要簽訂三方協議。只有其中,一部分適用於勞動合同法,更多的是根據高校實習生管理辦法發來操作。

『柒』 在校大學生為什麼不能簽勞動合同

依據原勞動部於1995年頒布的《關於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若干問題的意見》)第12條規定:「在校生利用業余時間勤工儉學,不視為就業,未建立勞動關系,可以不簽訂勞動合同。」,此時在校學生與用人單位可以不簽訂勞動合同,可以簽訂實習協議。

實習是以學習為目的,到相關單位參加社會實踐,沒有工資,不存在由實習生與單位簽訂勞動合同、明確崗位、報酬、福利待遇等情形。雖未畢業但向公司表達了求職就業願望,並進行了求職登記,求職人員登記表中登記其為某屆畢業生,而也存在實習年。



(7)在校大學生為什麼排除勞動法擴展閱讀:

在校學生受教育管理部門和高校的管理,教育部門和高校有督促學生以圓滿完成學業、禁止大學生在學習期間與用人單位建立勞動關系,如果在校生已經完成學業自然不收這一限制。在校學利用課余時間參加社會服務和勤工儉學,這是事實。

還有一個事實是,在臨近畢業的當年1至5月有些在校生就開始聯系用人單位直接就業了,為此,學校也會為促進學生就業向未畢業的學生發《畢業生雙向選擇就業推薦表》,其應聘求職的行為可以視為就業行為,自然可以認定為適合的勞動合同主體。

既然是勞動合同主體,也就受到用人單位的管理,勞動關系的認定就是用人單位與勞動者之間存在管理和被管理的關系、支配與被支配的關系。

『捌』 在校大學生是否屬於勞動法意義上的勞動者

屬於。

我國的勞動法並沒有排除在校大學生的勞動者資格《意見》第四條規定了五類不適用於勞動法的人群,即公務員和比照實行公務員制度的事業組織和社會團體的工作人員、農村勞動者(鄉鎮企業職工和進城務工、經商的農民除外)、現役軍人和家庭保姆,並不包括在校大學生。且在校大學生滿足勞動法中對勞動者勞動權利能力和勞動行為能力的要求,因此,在校大學生可以成為勞動者。

雖然我國勞動法沒有排除大學生的勞動者資格,即大學生可以成為勞動者,但是大學生具有學生和打工者的雙重身份,是否受勞動法保護要依大學生與用人單位間的工作關系而定。《意見》第十二條明確規定了大學生勤工助學不視為就業,未建立勞動關系。同樣,實習行為也非以就業為目的,不視為建立勞動關系。對於准畢業生在畢業前與用人單位簽訂勞動合同的,因其符合《勞動法》和《勞動合同法》的各項要求,且以就業為目的,因此視為建立了勞動關系,受勞動法保護。此外,還有相當一部分的大學生在讀期間在校外從事以獲取經濟利益為目的的勞動。我國勞動法缺乏對這一群體的明確規定。我們認為,他們應該受到勞動法的保護,應該屬於非全日制用工的范疇。

『玖』 論文:兼職大學生為什麼不納入勞動法的調整范

原勞動部頒發的《關於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若干問題的意見》中第12條規定:「在校生利用業余時間勤工助學,不視為就業,未建立勞動關系,可以不簽訂勞動合同。」

『拾』 大學生受勞動法保護嗎

1、大學生在校期間復,制選用課余時間參加工作,勤工助學的,不視為就業,未建立勞動關系,可以不簽訂勞動合同,所以不是法律意義上的勞動者,不受勞動法的調整,如果上班,與公司建議的是勞務關系,是受《合同法》的調整;
2、如果學生頂崗實習期間,用人單位將其納入正式員工管理並支付一定的報酬,其間因工作發生的事故傷害可參照《工傷保險條例》的相關規定執行;
3、法律依據:《勞動部關於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若干問題的意見》12.在校生利用業余時間勤工助學,不視為就業,未建立勞動關系,可以不簽訂勞動合同。
《關於技校學生工傷認定有關問題的復函》
馬鞍山市勞動保障局:
你局《關於技校學生頂崗實習期間因工受傷能否認定工傷的請示》(馬勞社〔2008〕44號)收悉。經研究,現答復如下:
你市技師學院學生在某單位頂崗實習期間,用人單位將其納入正式員工管理並支付一定的報酬,其間因工作發生的事故傷害可參照《工傷保險條例》的相關規定執行。
此復。

二○○八年九月一日

抄送:各市勞動保障局

熱點內容
淮南律師電話 發布:2025-07-16 01:36:34 瀏覽:523
吉林省工傷認定管理條例 發布:2025-07-16 01:26:27 瀏覽:688
浙江省流動人口居住管理條例 發布:2025-07-16 01:24:22 瀏覽:607
婚姻法的調整對象是什麼其特點是什麼 發布:2025-07-16 01:24:06 瀏覽:868
杭州市生活垃圾分類管理條例 發布:2025-07-16 01:12:06 瀏覽:423
吉林省土地登記條例 發布:2025-07-16 01:07:12 瀏覽:857
聚焦法治培訓 發布:2025-07-16 01:05:10 瀏覽:558
中級經濟法最難哪些章節 發布:2025-07-16 00:57:43 瀏覽:421
行政訴訟法57條與81條 發布:2025-07-16 00:45:08 瀏覽:283
法院每年收入 發布:2025-07-16 00:43:51 瀏覽: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