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條款大全 » 勞動法員工需要交接工作離職

勞動法員工需要交接工作離職

發布時間: 2022-04-07 19:15:05

1. 關於勞動法問題 員工合同到期 要離職 但是不配合交接工作

溝通不行的話,就書面告知他需要交接什麼,如果不交接將造成什麼樣的損失,由其本人承擔。

2. 勞動法關於離職交接的問題

只要員工提出離職,單位可以讓該勞動者隨時離職!

勞動仲裁員網路知道在線咨詢,有問題可以HI我或點擊我名字看我其他聯系方式!

3. 勞動法有沒有規定,員工辭職提前一個月,並且要交接完相關工作呀

有規定的,而且在我國新勞動法有明確規定。

4. 勞動法關於離職交接規定

法律分析:用人單位應當在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時出具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的證明,並在十五日內為勞動者辦理檔案和社會保險關系轉移手續。勞動者應當按照雙方約定,辦理工作交接。用人單位扣留檔案將承擔的法律責任,不僅要受到勞動部門的罰款處罰,造成勞動者損害的,將承擔賠償責任。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

第五十條 用人單位應當在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時出具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的證明,並在十五日內為勞動者辦理檔案和社會保險關系轉移手續。勞動者應當按照雙方約定,辦理工作交接。用人單位依照本法有關規定應當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的,在辦結工作交接時支付。用人單位對已經解除或者終止的勞動合同的文本,至少保存二年備查。

第八十四條 用人單位違反本法規定,扣押勞動者居民身份證等證件的,由勞動行政部門責令限期退還勞動者本人,並依照有關法律規定給予處罰。用人單位違反本法規定,以擔保或者其他名義向勞動者收取財物的,由勞動行政部門責令限期退還勞動者本人,並以每人五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的標准處以罰款;給勞動者造成損害的,應當承擔賠償責任。勞動者依法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用人單位扣押勞動者檔案或者其他物品的,依照前款規定處罰。

5. 勞動法有沒有規定,員工辭職提前一個月,並且要交接完

是勞動合同法規定,勞動者過試用期辭職,要提前一個月申請離職,而且辦理工作交接和離職手續的。

6. 勞動法規定試用期員工辭職需要提前幾天提出離職申請,交接的時間為多長

沒有簽訂勞動合同用人單位應從第二個月起支付你雙倍工資,補交社保,解除勞動關系用人單位還應支付經濟補償(法律規定詳見《勞動合同法》第82、38、46條和《勞動合同法實施條例》第6、27條)。關鍵一點就是證據,需要你和用人單位有勞動關系的證據。至於工作了多少時間,工資每月多少等,可以用「舉證責任倒置」的原則,由用人單位來證明,如果用人單位不能證明,將承擔不利後果。

「舉證責任倒置」在勞動法領域廣泛存在。《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 第6、39條,《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勞動爭議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一)》第13條,《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勞動爭議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三)》第9條,《最高人民法院關於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定》第6條,《勞動和社會保障部關於確立勞動關系有關事項的通知》第2條均有這方面的規定。工資支付憑證、社保記錄、招工招聘登記表、報名表、考勤記錄等均可要求由用人單位負舉證責任。

如果你想全面維護你的合法權益,建議你看一下《勞動法》、《勞動合同法》、《勞動合同法實施條例》和《社會保險法》,你才能知道用人單位到底在那些方面侵犯了你的權益,會使你一生受益。

如果用人單位侵犯了你的合法權益,注意收集證據。如果將來仲裁或訴訟,這很重要。

解除勞動合同(或勞動關系)時的工資支付時間詳見《工資支付暫行規定》第9條,經濟補償金支付時間詳見《勞動合同法》第50條。如果不按時支付,可以按《違反和解除勞動合同的經濟補償辦法》第3、10條或《勞動合同法》第85條規定辦。不同的是前者可以直接主張,後者需要勞動部門責令後仍不支付才能主張。

特別提醒:看我以上回答,要把書名號《》中所涉及的內容找到後,你才能充分理解我回答的意思。

你的那個保密協議如果在與用人單位解除勞動關系後,用人單位沒有按照《勞動合同法》第23、24條規定和協議的約定按月支付你經濟補償,該協議是無效的。我的網路空間有以上提到的法律規定,你可以去查閱。

7. 勞動法裡面有沒有規定,一個員工要在企業里干多久才可以辭職

沒有這種規定。勞動法只規定了試用期員工辭職要提前3天通知單位,正式工辭職要提前一個月通知單位,未提前通知給單位造成損失的要賠償單位損失。如果你和單位簽訂的合同中約定有服務期,那就必須按服務期時間執行,沒到服務期辭職的就要賠償單位。服務期是有判定標準的。

8. 員工主動離職不交接工作如何應對

1、不辦理工作交接不支付經濟補償
《勞動合同法》第五十條第二款的規定,「勞動者應當按照雙方約定,辦理工作交接。用人單位依照本法有關規定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的,在辦結工作交接時支付。」所以,為了確保勞動者能夠按時交接工作,可以與其約定相關的經濟補償金等都於交接完畢時支付。

2、制定規章制度來規范勞動者的離職手續
《勞動合同法》第三十九條明確規定了如果勞動者嚴重違反規章制度的,用人單位可以解除勞動合同,並且不用支付經濟補償金。
因此企業可以在勞動合同中寫明「員工離職時應該嚴格按照公司的規章制度辦理離職手續」,並在規章制度中對此進行具體、詳細的規定。同時用人單位應在規章制度中明確將「勞動者拒不配合用人單位進行工作交接的」視為屬於嚴重違反規章制度的行為。

3、讓不辦理交接就"自動消失"的員工承擔賠償責任
用人單位可以在規章制度加入勞動法規定的「因勞動者不按照約定辦理工作交接,給企業造成損失的,勞動者應承擔相應的賠償責任」條款,並將之細化,以此來約束員工。

9. 新勞動法中關於員工離職的規定有哪些

勞動合同法規定,個人主動不續簽沒有補償金。

熱點內容
新法製法規 發布:2025-07-15 18:20:24 瀏覽:485
勞動法哪一條保證人工資的 發布:2025-07-15 18:16:38 瀏覽:228
是整個社會道德風尚的 發布:2025-07-15 18:15:10 瀏覽:83
幼兒園教師法律知識講座 發布:2025-07-15 18:10:10 瀏覽:235
刑法261條司法解釋 發布:2025-07-15 18:10:10 瀏覽:437
法律援助中心開展案件回訪 發布:2025-07-15 17:59:33 瀏覽:757
財經法規日期總結 發布:2025-07-15 17:57:34 瀏覽:139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法律碩士就業 發布:2025-07-15 17:42:36 瀏覽:168
法官媽媽網 發布:2025-07-15 17:41:32 瀏覽:820
社會與法廣東一線2017 發布:2025-07-15 17:37:12 瀏覽:8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