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訴訟法第226條釋義
1. 刑法226條二款的「不受前款限制」是僅指一款前半部分的二審,還是包括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二十六條規定,以暴力、威脅手段強買強回賣商品、強迫他人提供服務或者答強迫他人接受服務,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或者單處罰金。並沒有所謂的「不受前款限制」的相關規定。請當事人自行根據實際情況及相關法律規定進行核實確定。
相關法律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第二百二十六條以暴力、威脅手段強買強賣商品、強迫他人提供服務或者強迫他人接受服務,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或者單處罰金。
2. 刑事訴訟法226條
原審法院同級抄的檢察院 。 這個應當好理解,因為上訴人對原來的判決不服,而原判決是由檢察院起訴、法院判決的結果,此時兩個部門肯定是同級的,因此法院就應當把上訴狀和案卷送交到同級檢察院,意思是說,哎,知道了吧,那小子人家對咱們的原判不服。與上級檢察院沒關系。
《刑事訴訟法》第220條被告人、自訴人、附帶民事訴訟的原告人和被告人通過原審人民法院提出上訴的,原審人民法院應當在三日以內將上訴狀連同案卷、證據移送上一級人民法院,同時將上訴狀副本送交同級人民檢察院和對方當事人。
3.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一百四十二條和一百四十三條規定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一百四十二條 :
人民檢察院、公安機關根據偵查犯罪的需要,可以依照規定查詢、凍結犯罪嫌疑人的存款、匯款、債券、股票、基金份額等財產。有關單位和個人應當配合。
犯罪嫌疑人的存款、匯款、債券、股票、基金份額等財產已被凍結的,不得重復凍結。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一百四十三條:
對查封、扣押的財物、文件、郵件、電報或者凍結的存款、匯款、債券、股票、基金份額等財產,經查明確實與案件無關的,應當在三日以內解除查封、扣押、凍結,予以退還。
(3)刑事訴訟法第226條釋義擴展閱讀: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一百四十二條的釋義:
本條共分兩款。第一款是關於查詢、凍結犯罪嫌疑人的存款、匯款、債券、股票、基金份額等財產的規定。根據本款規定,查詢、凍結犯罪嫌疑人的存款、匯款、債券、股票、基金份額等財產必須是為了偵查犯罪的需要。所謂「偵查犯罪的需要」包含三方面意思:
1.所要查詢、凍結的存款、匯款、債券、股票、基金份額等財產必須與犯罪嫌疑人及犯罪有關,即屬於犯罪嫌疑人或者與其涉嫌的犯罪有牽連的人的存款、匯款、債券、股票、基金份額。這些財產或被用於犯罪,或為犯罪所得。通過查詢這些財產的情況,可以查明案情,查清犯罪嫌疑人有罪、罪重或者無罪、罪輕的事實;
2.通過查詢、凍結存款、匯款、債券、股票、基金份額等財產,防止贓款轉移,挽回和減少損失;
3.發現新的犯罪線索,擴大偵查戰果。由於查詢、凍結措施涉及公民個人隱私,涉及企業的正常經營,為防止濫用查詢、凍結權力,本款明確規定,在偵查中,只有具有偵查權的人民檢察院或者公安機關依照規定才能進行查詢、凍結。「依照規定」是指依照有關法律、司法解釋及司法機關與有關部門的聯合通知。
查詢、凍結存款、匯款、債券、股票、基金份額等財產是偵查犯罪的重要措施,是打擊犯罪,特別是打擊經濟領域犯罪的有效手段。因此,本款還規定,有關單位和個人應當配合。這是法律對有關單位和個人設定的義務,當有偵查權的人民檢察院或者公安機關依照規定採取查詢、凍結措施時,有關單位和個人應當予以配合。這里的「配合」主要是指應當為查詢、凍結工作提供方便,提供協助,履行凍結手續,不得以保密為由阻礙。
第二款是關於對犯罪嫌疑人的存款、匯款、債券、股票、基金份額等財產不得重復凍結的規定。根據本款規定,犯罪嫌疑人的存款、匯款、債券、股票、基金份額等財產已經被公安機關或人民檢察院凍結的,其他公安機關或者人民檢察院不得對同一犯罪嫌疑人的同一存款、匯款、債券、股票、基金份額等財產再次凍結,這是禁止性規范,偵查機關應當嚴格遵守。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一百四十三條的釋義:
本條是關於決定不起訴案件的處理程序的規定。
不起訴的決定必須經過公開宣布的程序,不能以送達代替向被不起訴人宣布不起訴的決定。公開宣布的地點、范圍,可以根據實際情況的需要確定,但必須有被不起訴人在場。同時,檢察機關應將不起訴決定書送達被不起訴人和他的所在單位。
被不起訴人不服的,可以在收到不起訴決定書後法定期限內向人民檢察院申訴。不起訴的決定,一經宣布,立即生效,被不起訴人從法律意義上講是無罪的。對被羈押的被不起訴人,應當立即釋放。
4. 求問如何理解新《刑事訴訟法》規定的上訴不加刑原則
為你辯護網:新《刑事訴訟法》擴大了上訴不加刑原則,一方面是對被告人或者他的法定代理人、辯護人、近親屬通過上訴維護自身合法權益的制度性鼓勵,意義重大;另一方面在客觀上也有助於加強上級法院對下級法院的審級監督。在具體適用上訴不加刑原則時,需要注意以下兩點:(1)上訴不加刑原則適用的情形只有兩種,一是被告人一方上訴而第二審人民法院直接改判的案件,不得加重上訴人的刑罰;具體包括:共同犯罪案件,只有部分被告人提出上訴的,既不能加重提出上訴的被告人的刑罰,也不能加重其他同案被告人的刑罰;對被告人實行數罪並罰的,不得加重決定執行的刑罰,也不能在維持原判決決定執行的刑罰不變的情況下,加重數罪中某罪的刑罰;對被告人判處拘役或者有期徒刑宣告緩刑的,不得撤銷原判決宣告的緩刑或者延長緩刑考驗期;共同犯罪案件中,人民檢察院只對部分被告人的判決提出抗訴的,第二審人民法院對其他第一審被告人不得加重刑罰。二是被告人一方上訴第二審人民法院發回原審的案件,重審法院不得加重被告人的刑罰。除此之外,只要有自訴人的上訴或者檢察機關的抗訴,那麼該原則即不適用。(2)上訴不加刑原則存在例外情形。即對於第二審人民法院發回原審人民法院重新審判的案件,有新的犯罪事實,人民檢察院補充起訴的,原審人民法院可以加重被告人的刑罰。這里「有新的犯罪事實」應當理解為原起訴書中未指控而後補充起訴的犯罪事實。在此情形下,原審人民法院將按照數罪並罰的規定判處被告人刑罰,允許突破原判刑罰的限制予以加刑。●關聯條文《刑事訴訟法》第226條;最高人民法院《解釋》第257、258條。●案例基本案情:J區人民檢察院指控袁某、文某、趙某利用職務便利,採用轉租返租的方式強行向李某索取13萬元賄賂及好處費1萬元。一審判決認為袁某犯受賄罪,判處有期徒刑十年;文某犯受賄罪,判處有期徒刑六年;趙某犯受賄罪,判處有期徒刑一年,緩刑一年。三被告均不服並提起上訴,二審裁定撤銷原判,發回重審。原審法院在重審過程中,對本案事實再次進行了查證確認,並判決袁某犯受賄罪,判處有期徒刑十年;文某犯受賄罪,判處有期徒刑十年;趙某犯受賄罪,判處有期徒刑一年。案例解析:本案屬於典型的被告人上訴二審法院發回重審後重審法院加重被告人刑罰的案件。從法理上講,這種做法是明顯不合理的,因為這樣會使被告人懾於加重刑罰而不敢行使上訴權。2012年《刑事訴訟法》對此作了重大修改,即不僅被告人一方上訴第二審人民法院直接改判的案件不得加重上訴人的刑罰;而且被告人一方上訴第二審人民法院發回原審的案件,重審法院也不得加重被告人的刑罰。因此新《刑事訴訟法》實施後,被告人上訴的,此類案件重審法院不得再加重被告人刑罰。為你辯護網編輯整理
5. 簡述上訴不加刑原則的含義
刑事案件中,只有被告人一方申請上訴的,二審法院不得加重對被告人的刑罰。但檢察院抗訴或自訴人也提出上訴的,被告人是否加重刑罰不受該原則限制。
此原則不僅是為了保障被告人享有上訴的權利,也加強了上級人民法院對下級人民法院的監督和指導,同時也有利於加強檢察機關的公訴和抗訴水平。
中國刑事訴訟法第226條規定:「第二審人民法院審理被告人或者他的法定代理人、辯護人、近親屬上訴的案件,不得加重被告人的刑罰。第二審人民法院發回原審人民法院重新審判的案件,除有新的犯罪事實,人民檢察院補充起訴的以外,原審人民法院也不得加重被告人的刑法。人民檢察院提出抗訴或者自訴人提出上訴的,不受前款規定的限制。高法解釋第257條對此規定進行了進一步解釋:「對事實清楚、證據充分,但判處的刑罰畸輕,或者應當適用附加刑而沒有適用的案件,不得撤銷第一審判決,直接加重被告人的刑罰或者適用附加刑,也不得以事實不清或者證據不足發回第一審人民法院重新審理。必須依法改判的,應當在第二審判決、裁定生效後,按照審判監督重新審判。」
6. 刑法第二百八十五條最新解釋
《刑法修正案(七)》在刑法第285條中增加兩款詳細說明:
第二款:「違反國家規定內,侵入前款規定以外的計算容機信息系統或者採用其他技術手段,獲取該計算機信息系統中存儲、處理或者傳輸的數據,或者對該計算機信息系統實施非法控制,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或者單處罰金;情節特別嚴重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包括:非法竊取計算機信息數據罪和非法控制計算機信息系統罪。)
第三款:「提供專門用於侵入、非法控制計算機信息系統的程序、工具,或者明知他人實施侵入、非法控制計算機信息系統的違法犯罪行為而為其提供程序、工具,情節嚴重的,依照前款的規定處罰。"(非法提供控制計算機系統程序、工具罪。)
7. 求刑事訴訟法第十五條的司法解釋!!!!!
刑事訴訟法第十五條沒有專門的司法解釋,只有釋義,請參照:
專《刑事訴訟法屬》第十五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追究刑事責任,已經追究的,應當撤銷案件,或者不起訴,或者終止審理,或者宣告無罪:
(一)情節顯著輕微、危害不大,不認為是犯罪的;
(二)犯罪已過追訴時效期限的;
(三)經特赦令免除刑罰的;
(四)依照刑法告訴才處理的犯罪,沒有告訴或者撤回告訴的;
(五)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死亡的;
(六)其他法律規定免予追究刑事責任的。
釋義:第一,滿足上述幾個條件的,不應當追究刑事責任。
第二,是指司法機關已經立案的,公安機關應當做撤銷案件處理,檢查機關應當不起訴。駁回起訴申請。法院應當終止審理,或者判處無罪。根據情況不通,採用方式不同,比如犯罪嫌疑人死亡的,應當做終止審理。經特赦令免除刑罰的,應當做無罪或者不起訴的處理
8.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二百六十七條的內容是什麼
第二百六抄十七條未成年犯罪嫌襲疑人、被告人沒有委託辯護人的,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公安機關應當通知法律援助機構指派律師為其提供辯護。
釋義內容:
【釋義】本條是關於為沒有委託辯護人的未成年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提供法律援助的規定。
根據本條規定,在未成年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沒有委託辯護人時,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公安機關應當通知法律援助機構指派律師為其提供辯護。1996年刑事訴訟法第三十四條第二款規定,公訴人出庭公訴的案件,人民法院應當指定承擔法律援助義務的律師為沒有委託辯護人的未成年被告人提供辯護。相對於原規定,本條規定有以下幾點變化:第一,將為未成年人提供法律援助的時間提前到偵查和審查起訴階段,只要辦理案件的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發現該未成年犯罪嫌疑人沒有委託辯護人的,就應當及時通知有關部門為其提供法律援助,以保障其訴訟權利的充分行使。第二,明確規定了公檢法機關保障未成年人法律援助義務,一旦發現未成年人未委託辯護人......
9.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十五條釋義
根據本條規定,刑事案件只要存在六種情形中的任何一種,就不能追究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刑事責任。對於刑事訴訟開始前已經發現的,不應立案受理。在偵查階段發現的,應當撤銷案件。在審查起訴階段發現的,應當作出不起訴的決定。
在審判階段發現的,對情節顯著輕微、危害不大,不認為是犯罪的,應當作出判決,宣告無罪;對於告訴才處理,被害人撤回告訴的,用准許撤訴的裁定結案;對具有其他情形的案件,一律裁定終止審理。
《刑事訴訟法》
第十五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追究刑事責任,已經追究的,應當撤銷案件,或者不起訴,或者終止審理,或者宣告無罪:
(一)情節顯著輕微、危害不大,不認為是犯罪的;
(二)犯罪已過追訴時效期限的;
(三)經特赦令免除刑罰的;
(四)依照刑法告訴才處理的犯罪,沒有告訴或者撤回告訴的;
(五)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死亡的;
(六)其他法律規定免予追究刑事責任的。
(9)刑事訴訟法第226條釋義擴展閱讀
刑事責任是指犯罪行為應當承擔的法律責任,主刑和附加刑兩刑事責任包括照刑事法律的規定追究其法律責任。主刑,是對犯罪分子適用的主要刑罰,它只能獨立使用,不能相互附加適用。
主刑分為管制、拘役、有期徒刑、無期徒刑和死刑。剝奪政治權利、沒收獨立適用,不能附加適用。附加刑分為罰金、財產。對犯罪的外國人,也可以獨立或附加適用驅逐出境。
對於不追究刑事責任的情形,刑事訴訟法和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釋規定了不同的處理方式。具體說來,在立案階段,人民法院發現自訴案件有上述情形之一的,應當不予受理。公訴案件有上述情形之一的,公安機關和人民檢察院應作出不立案的決定。
在偵查階段,偵查機關遇有上述情形之一的,應當撤銷案件。在審查起訴階段,人民檢察院遇有上述情形之一的,應作出不起訴的決定。在審判階段,對於上述第一種情形,人民法院應當以判決宣告無罪。對於其他幾種情形,一般應以裁定終止審理。不過,根據已經查明的案件事實和認定的證據材料,能夠確認已經死亡的被告人無罪的,人民法院應當判決宣告被告人無罪。
10.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一百一十九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抄刑事訴訟法第一百一十九條:對不需要逮捕、拘留的犯罪嫌疑人,可以傳喚到犯罪嫌疑人所在市、縣內的指定地點或者到他的住處進行訊問,但是應當出示人民檢察院或者公安機關的證明文件。對在現場發現的犯罪嫌疑人,經出示工作證件,可以口頭傳喚,但應當在訊問筆錄中註明。
傳喚、拘傳持續的時間不得超過十二小時;案情特別重大、復雜,需要採取拘留、逮捕措施的,傳喚、拘傳持續的時間不得超過二十四小時。不得以連續傳喚、拘傳的形式變相拘禁犯罪嫌疑人。傳喚、拘傳犯罪嫌疑人,應當保證犯罪嫌疑人的飲食和必要的休息時間。
(10)刑事訴訟法第226條釋義擴展閱讀: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是為了保證刑法的正確實施,懲罰犯罪,保護人民,保障國家安全和社會公共安全,維護社會主義社會秩序,根據憲法,制定的法律。
第五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於1979年7月1日通過,1979年7月6日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委員長令第五號公布,自1980年1月1日起施行。2018年10月26日下午,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六次會議表決通過關於修改刑事訴訟法的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