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五十七條
1. 民事訴訟法157條第一款法條
摘要 調整民事訴訟活動和民事訴訟關系的法律規范。審判機關解決民事糾紛,必須遵循法律規定的程序進行。
2. 公告案件是否一定適用普通程序審理
只有被告下落不明的情形發生在起訴時,才存在適用普通程序的必要。
理由一:被告下落不明須公告送達並非適用普通程序的充分條件。《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若干問題的意見》第一百六十九條規定當中對被告下落不明的情形加了一個前提即「起訴時」,而正是這一限制性前提,將「被告下落不明」這一法律事實的性質予以實質轉變。《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五十七條明確規定了簡易程序的適用范圍,即事實清楚、權利義務關系明確、爭議不大的簡單的民事案件。基層人民法院和它派出的法庭審理前款規定以外的民事案件,當事人雙方也可以約定適用簡易程序。由此可知,適用簡易程序的前提是事實清楚,如果被告在原告起訴時已下落不明,即此時的被告在法律上不存在任何知曉自己所涉及糾紛的情況並參與到其中的可能。毋容置疑,在被告缺乏答辯或參與訴訟機會的情況下,人民法院從法律基礎上喪失了查明案件事實的可能,更無從談起案件「事實清楚」的簡易程序適用基礎,因此,《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若干問題的意見》第一百六十九條規定的「起訴時被告下落不明」並不是從「被告下落不明」這一現象本身進行切入的,而是從「起訴時被告下落不明」這一客觀事實出發,在法律上將該種狀況擬定在「事實清楚、權利義務關系明確、爭議不大」簡易程序適用范圍之外,故僅能適用普通程序審理。因此,《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若干問題的意見》第一百六十九條規定只是普通程序適用范圍的細化,是法律從公平原則出發,為了更徹底地杜絕原告虛假訴訟、惡意訴訟的可能,准確查清案件事實、適用法律,維護被告的合法權益,從法律上將此類案件排除於簡易程序適用范圍。
理由二:我國現行法律沒有對被告下落不明案件必須適用普通程序的明文規定。我國現行法律並沒有被告下落不明案件必須適用普通程序審理的明文規定,因此,被告下落不明案件並不因其存在特別情節而與眾不同,該類案件與其他案件一樣,普遍遵守《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當中有關簡易程序與普通程序適用范圍的規定,即符合簡易程序的適用情形,則應毫無疑問適用簡易程序進行審理,不符合則應適用普通程序。
理由三:被告是否下落不明與案件審理程序的選擇適用無關。對被告在起訴時已下落不明的案件,前已述及,由於該類案件中被告的未參與將直接影響案件事實的認定,故此種情形被法律擬制為不符合簡易程序的適用范圍,直接適用普通程序審理;對被告在訴訟過程中下落不明的案件,被告下落不明則並不一定會影響法院對案件事實的認定。對被告已經通過答辯或依傳票通知實際參與到訴訟過程的情形,此時的被告在明確知曉自己所涉及糾紛情況而下落不明的原因無外乎以下兩種,一是被告有意逃避法律責任追究,二是被告法律意識不高,懼怕法律權威,自願放棄了法律程序利益。法彥有雲,「法律不保護在權利上睡覺的人」。對在訴訟過程中當事人有意躲避法院送達的情形,人民法院需要通過公告程序送達完成送達職責,此外則不應再承擔對當事人程序利益的照顧的義務。因此,在這類案件中,只要符合簡易程序適用條件,則不應因被告下落不明而轉為普通程序。
3. 簡述民事訴訟法中不適宜簡易程序的情形
不適用簡易程序的情況:
(1)起訴時被告一方下落不明的
(2)發回重審和再審的案件
(3)非訴程序
(4)共同訴訟中一方或雙方當事人人數眾多的
(5)適用審判監督程序的
(6)涉及國家利益和社會利益的
(7)第三人起訴請求改變或者撤銷生效判決、裁定、調解書的
(8)其他不宜適用簡易程序的案件
並且,簡易程序經雙方當事人協商人民法院同意的可以使用簡易程序,而且當事人不得協議排除適用簡易程序。
簡易程序是相對於普通程序而言的,是基層人民法院和它的派出法庭審理簡單的民事案件所適用的一種獨立的第一審訴訟程序。
簡易程序只適用於事實清楚,權利、義務關系明確,爭議不大的簡單民事案件。簡易程序起訴方式、受理案件的程序、傳喚方式簡便。審理實行獨任制,程序簡便。
法院適用簡易程序審理案件,應當在立案之日起三個月內審結.
(3)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五十七條擴展閱讀:
《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五十七條 基層人民法院和它派出的法庭審理事實清楚、權利義務關系明確、爭議不大的簡單的民事案件,適用本章規定。
基層人民法院和它派出的法庭審理前款規定以外的民事案件,當事人雙方也可以約定適用簡易程序。
第一百五十八條 對簡單的民事案件,原告可以口頭起訴。
當事人雙方可以同時到基層人民法院或者它派出的法庭,請求解決糾紛。基層人民法院或者它派出的法庭可以當即審理,也可以另定日期審理。
第一百五十九條 基層人民法院和它派出的法庭審理簡單的民事案件,可以用簡便方式傳喚當事人和證人、送達訴訟文書、審理案件,但應當保障當事人陳述意見的權利。
第一百六十條 簡單的民事案件由審判員一人獨任審理,並不受本法第一百三十六條、第一百三十八條、第一百四十一條規定的限制。
第一百六十一條 人民法院適用簡易程序審理案件,應當在立案之日起三個月內審結。
第一百六十二條 基層人民法院和它派出的法庭審理符合本法第一百五十七條第一款規定的簡單的民事案件,標的額為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上年度就業人員年平均工資百分之三十以下的,實行一審終審。
第一百六十三條 人民法院在審理過程中,發現案件不宜適用簡易程序的,裁定轉為普通程序。
4. 民事訴訟簡易程序適用條件有哪些
簡易程序只適用於事實清楚,權利、義務關系明確,爭議不大的簡單民事案件。
簡易程序起訴方式、受理案件的程序、傳喚方式簡便。審理實行獨任制,程序簡便。法院適用簡易程序審理案件,應當在立案之日起三個月內審結.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五十七條 基層人民法院和它派出的法庭審理事實清楚、權利義務關系明確、爭議不大的簡單的民事案件,適用本章規定。
基層人民法院和它派出的法庭審理前款規定以外的民事案件,當事人雙方也可以約定適用簡易程序。
(4)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五十七條擴展閱讀:
一、刑事訴訟中同樣存在簡易程序的使用,有以下情形:
1、案件事實清楚、證據充分的;
2、被告人承認自己所犯罪行,對指控的犯罪事實沒有異議的;
3、被告人對適用簡易程序沒有異議的。
4、屬於基層人民法院管轄的
人民檢察院在提起公訴的時候,可以建議人民法院適用簡易程序。
適用簡易程序審理公訴案件,人民檢察院應當派員出席法庭。
二、不適用情形
1、被告人是盲、聾、啞人;
2、被告人是尚未完全喪失辨認或者控制自己行為能力的精神病人的;
3、有重大社會影響的;
4、共同犯罪案件中部分被告人不認罪或者對適用簡易程序有異議的;
5、辯護人作無罪辯護的;
6、被告人認罪但經審查認為可能不夠成犯罪的;
7、其他不宜適用簡易程序審理的。
5. 請問《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五十七條、第一百六十條是什麼
第一百五十七條基層人民法院和它派出的法庭審理事實清楚、權利義務關系內明確、爭議不大的容簡單的民事案件,適用本章規定。
基層人民法院和它派出的法庭審理前款規定以外的民事案件,當事人雙方也可以約定適用簡易程序。
第一百六十條簡單的民事案件由審判員一人獨任審理,並不受本法第一百三十六條、第一百三十八條、第一百四十一條規定的限制。
6.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258條規定的內容。
不知道你問的是什麼訴訟法,因為刑事訴訟法和民事訴訟法都有157和258條,但是,內兩個訴容訟法的157條都沒有第六項。
刑事訴訟法第一百五十七條 對犯罪嫌疑人可能判處十年有期徒刑以上刑罰,依照本法第一百五十六條規定延長期限屆滿,仍不能偵查終結的,經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檢察院批准或者決定,可以再延長二個月。
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五十七條 基層人民法院和它派出的法庭審理事實清楚、權利義務關系明確、爭議不大的簡單的民事案件,適用本章規定。
基層人民法院和它派出的法庭審理前款規定以外的民事案件,當事人雙方也可以約定適用簡易程序。
7. 民事訴訟中,當事人雙方還約定適用簡易程序,要不要經過法院的同意
不需要經過人民法院的同意,案件當事人可以通過協議約定適用簡易程序。如果該案件符合簡易程序的適用范圍,人民法院應當按照簡易程序進行審理,如果該案件不符合簡易程序的相關規定,則該協議無效,人民法院應當按照正常程序進行審理。
法律分析
根據相關法律規定,人民法院對於事實清楚、權利義務關系明確、爭議不大的,簡單的民事案件,可以通過簡易程序進行案件的審理。簡易程序的案件程序簡便,當事人雙方可以同時到人民法院或者它的派出法庭請求解決糾紛。法院或其派出法庭可以根據案件的具體情況,選擇是當即審理還是擇期審理。庭審程序簡便,不需要嚴格遵守普通程序的流程,從立案次日起3個月內審結,並且不得延長,一審法院應當在給予的審限內作出判決。人民法院公開判決後,會向當事人雙方送達判決書。判決書送達的時間,根據送達情況、案情等定,一般是在當庭宣判的十日內送達。判決書的送達方式有,留置送達,直接送達,委託送達,郵寄送達,公告送達。最常見的送達方式是直接送達,人民法院會派專人將訴訟文書直接交付給受送達人。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 第一百五十七條 基層人民法院和它派出的法庭審理事實清楚、權利義務關系明確、爭議不大的簡單的民事案件,適用本章規定。基層人民法院和它派出的法庭審理前款規定以外的民事案件,當事人雙方也可以約定適用簡易程序。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解釋》 第二百五十六條 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五十七條規定的簡單民事案件中的事實清楚,是指當事人對爭議的事實陳述基本一致,並能提供相應的證據,無須人民法院調查收集證據即可查明事實;權利義務關系明確是指能明確區分誰是責任的承擔者,誰是權利的享有者;爭議不大是指當事人對案件的是非、責任承擔以及訴訟標的爭執無原則分歧。
8. 民事訴訟中簡易程序的具體適用
基層人民法院和它派出的法庭審理事實清楚、權利義務關系明確、爭議不大的簡單的民事案件,適用簡易程序。
基層人民法院和它派出的法庭審理前款規定以外的民事案件,當事人雙方也可以約定適用簡易程序。
【法律依據】
《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五十七條,基層人民法院和它派出的法庭審理事實清楚、權利義務關系明確、爭議不大的簡單的民事案件,適用本章規定。
基層人民法院和它派出的法庭審理前款規定以外的民事案件,當事人雙方也可以約定適用簡易程序。
9.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157條第一款第四項是什麼
保全和先予執行。
第一百五十七條:裁定適用於下列范圍:(一)不予受理;(二)對管轄權有異議的;(三)駁回起訴;(四)保全和先予執行;(五)准許或者不準許撤訴;(六)中止或者終結訴訟;(七)補正判決書中的筆誤;(八)中止或者終結執行;(九)撤銷或者不予執行仲裁裁決;(十)不予執行公證機關賦予強制執行效力的債權文書;(十一)其他需要裁定解決的事項。
民事訴訟是指民事爭議的當事人向人民法院提出訴訟請求,人民法院在雙方當事人和其他訴訟參與人的參加下,依法審理和裁判民事爭議的程序和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