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述行政法的形式發源
① 什麼是行政法的淵源特徵有哪些
行政法抄的淵源很多,我們可以將其分為一般淵源與特殊淵源兩大類。行政法的一般淵源,是 指國家權力機關或行政機關各自製定的規范性文件;行政法的特殊淵源,則是指有關行政法 規范和原則的法律解釋,及國家權力機關、行政機關與其他國家機關或社會組織共同制定的 規范性文件。行政法的這兩種淵源有一定區別,前者是主流,後者則是輔助性的。
我國行政法的一般淵源,按照制定主體、效力層次、制定程序的差別,可分為下述幾種形式 :
1
② 現代意義上的行政法的發源國是哪個國家
一、 一般說來,行政訴權出現於歐洲中世紀時期,概括地說,行政訴訟分別起源版於法國和權英國,並按照不同的軌跡發展。正因為此,行政訴訟制度也才有英美法系的行政訴訟制度和大陸法系的行政訴訟制度之分。
二、 法國是現代意義上的行政法的發源地,也是大陸法系行政法的代表。法國的行政法院系統最早起源於拿破崙時期。 但行政訴訟在法國的確立卻比行政法院的出現要早得多,最早出現於中世紀時期.
三、在英國,行政訴訟最初可追溯到普通法的形成時期。 英國的行政爭議案件和一般民事案件、刑事案件一樣,均由普通法院管轄,沒有像法國那樣獨立於普通法院之外的行政法院系統,
③ 行政規范性文件、行政慣例在一定時候可以成為行政法的形式源淵。從法律形式源淵角度,你是如何理解的
行政規范性文件慣例作為現代行政法法源之一,存在於行政和司法實務之中。專行政慣例源於行屬政機關在行政過程中的習慣性「做法」,它不同於民間慣例。行政慣例作用於成文法出現的漏洞之處,所以它是一種補充性法源。行政慣例的形成條件是成文法沒有明確規定,且存在著一個持續相當時間的行政「做法」,並獲得了一定范圍內民眾的普遍確信和為法院生效判決所確認。成文法源效力住階受制於制定機關在國家權力結構中的地位高低,行政慣例的效力位階也可以參照此方法確定之。
④ 行政法的淵源有哪些
行政法的淵源就是指行政法規范和原則的表現形式,亦即行政法規專范和原則的載體。一般淵源有屬憲法、法律、行政法規與部門規章、地方性法規、地方政府規章、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特殊淵源有法律解釋,國際條約、慣例。其中,法律解釋是指有權解釋,包括立法解釋、司法解釋、行政解釋和地方解釋。
⑤ 簡答題:行政法的法源的形式有哪些
行政法的淵源是按照制定行政法規范的國家機關不同,由此而決定其法律地位和有回效力的不同的各種行答政法律規范的表現形式。在我國,行政法淵源包含在社會主義法律體系的各種法律淵源中,在我國具體的法律規范表現形式的憲法、法律、行政法規和行政規章、地方性法規和規章、自治條例、單行條例以及正式(有權)法律解釋中都包含有行政法律規范,它們共同構成行政法部門。
此外,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的有關規定或批復、我國締結和參加的國際條約或協定以及習慣法、法理也是行政法的淵源。
⑥ 試述行政法的法源
一、行政法的法源即行政法的淵源,是指行政法的外部表現形式。
二、根據制定主體、效力等級以及制定程序的差別,行政法的法源可以分為以下幾種形式:
1.憲法。憲法作為國家的根本大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是一切立法的依據。其中有關國家行政管理的部分,對行政法的各種具體規范起統率作用。因而憲法中關於國家行政機關的設置、組成及基本職權、職責、活動原則,公民在有關行政法律關系中享有的權利和應盡的義務等的規定即是行政法的法源之一。
2.法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委會制定的作為行政法淵源的法律包括兩種情況:一是某一項法律的全部法律規范均屬於行政法規范;二是某一項法律的一部分或某一條款屬於行政法規范,其他部分或條款屬於其他性質的法律規范。
3.行政法規和部門規章。行政法規是國務院制定的規范性文件的總稱。部門規章則是國務院各部門制定的規范性文件的總稱。行政法規和部門規章是行政法的最主要的淵源。
4.地方性法規和地方行政規章、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地方人大和地方人民政府制定的地方性法規、地方行政規章,民族自治地方人大制定的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中關於地方國家行政機關的職權、活動方式等行政管理的行政法規范是行政法的重要淵源。
5.與行政法有關的法律解釋。國務院及其組成部門以及有權進行解釋的地方人大和地方人民政府對有關行政法規范所作的解釋,也是行政法的淵源。
6.行政法的其他淵源。包括我國政府簽訂、加入或承認的國際條約中有關行政管理的內容、中共中央與國務院聯合發布的有關法律文件等。
⑦ 行政法發源有哪些
應該是「法源」吧?不是「發源」吧?
行政法的法源有:
1、憲法
2、行政法律
3、行政法規
4、部門規章
5、地方政府規章
在法國以及英美法系國家,行政訴訟的判例也是法源。英美法系下,一些慣例、習慣也是發源。
⑧ 行政法的淵源主要有哪些
行政法的淵源包括一般淵源與特殊淵源。一般淵源有憲法、法律、行政法規和行政規章、地方性法規、地方規章、自治條例、單行條例,特殊淵源有司法解釋、其他規范性文件、國際條約和慣例。
⑨ 行政法的制定法法源
行政法的淵源就是行政法的表現形式,也稱行政法的法源。
各國法律制度和法律傳統專不同,行政法的法源也存屬在區別 。
主要表現:
一、成文法法源。成文法法源在各國都存在,如憲法、法規、條約等。
二、不成文法法源(非制定法法源)
1.判例;即可作為先例據以決案的法院判決。判例不僅在英美法系國家普遍是行政法的淵源,在部分大陸法系國家,如法國等,也是行政法的淵源。
2.習慣和慣例;習慣和慣例是兩種不同的 行政法淵源。作為行政法淵源的是習慣是指某種社會習慣。而慣例則指行政慣例。
3.行政法原理。在許多西方國家(無論是英美法系,還是大陸法系),行政法不僅以制定法、判例和習慣、慣例為法源,而且以權威法學著作、學說確立的行政法基本原理、原則為法源。行政法著作、學說確立的原理、原則經常為西方國家法院適用,甚至直接在判決書中引用。在法院適用後,轉化成判例法規范,有的國家甚至通過制定法予以固定。
我國行政法的淵源,以制定法為主要形式:
憲法;法律;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含自治條例、單行條例);行政規章(部門規章和特定的地方政府規章)法律解釋(含立法解釋、司法解釋、行政解釋、地方解釋)國際條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