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條款大全 » 勞動法換老闆

勞動法換老闆

發布時間: 2020-12-22 19:46:30

A. 新的勞動法是怎麼說的,公司換新老闆,原來的老闆會不會給員工賠償啊!

你好,首先沒有什麼新勞動法,其次,公司換新老闆,不會影響公司對員工的賠償責任的,只是說會比較麻煩一點的。

B. 公司更換老闆,員工不想繼續服務新公司,是否可以要求新公司老闆賠償勞動法有什麼相關規定

不可以。

用人單位變更法定代表人、主要負責人或者投資人等事項,不影響勞動合同的履行,勞動合同由承繼其權利和義務的用人單位繼續履行。在原勞動合同繼續有效的情況下,勞動者自己意願辭職,是沒有經濟補償或賠償的。

勞動法規定,勞動合同依法訂立即具有法律約束力,當事人必須履行勞動合同規定的義務。

《勞動合同法》第三十三條

用人單位變更名稱、法定代表人、主要負責人或者投資人等事項,不影響勞動合同的履行。

(2)勞動法換老闆擴展閱讀:

國家勞動部在《關於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若干問題的意見》中規定:「用人單位發生分立或合並後,分立或合並後的用人單位可依據其實際情況與原用人單位的勞動者遵循平等自願協商一致的原則變更勞動合同。」

從以上規定可以看出,勞動者與企業建立勞動合同關系後,企業法人的變更(分立或合並),並不意味著與勞動者訂立的勞動合同同時終止;企業法人發生變更後,其原法人與勞動者在勞動合同中規定的權利義務應當由繼承其權利義務的新法人承擔。

綜上所述,你與原來公司勞動關系,由繼承的公司承擔。實際上講你與原公司的勞動關系已經解除,而與現在的公司存在勞動關系。則不屬於賠償的范圍。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

C. 根據勞動法公司換老闆要不要結工資

不需要,除非新舊老闆約定清楚由舊老闆支付外,工資可以到月底由新老闆支付。如果新老闆不支付工資,可以到勞動監察大隊投訴。

D. 勞動法:公司換老闆,原來的員工可獲得賠償嗎

公司換老闆,原勞動合同有效,這沒有什麼賠償的。如果公司單方面解除勞專動合同,這是違法的屬,應當按照<<勞動合同法>>第八十七條的規定支付雙倍賠償金。即:勞動者在本單位工作每滿一年支付一個月工資,六個月以上不滿一年的按照一年計算,不滿六個月的,則支付半個月工資。按照以上計算方法得出結果後再乘以2。

E. 企業更換老闆,員工辭職可以要求賠償嗎

勞動者以企業更換老闆為由提出解除勞動關系,用人單位不需要支付勞動者經濟補償金或賠償金。

參考《勞動合同法》

第四十六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應當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

(一)勞動者依照本法第三十八條規定解除勞動合同的;

(二)用人單位依照本法第三十六條規定向勞動者提出解除勞動合同並與勞動者協商一致解除勞動合同的;

(三)用人單位依照本法第四十條規定解除勞動合同的;

(四)用人單位依照本法第四十一條第一款規定解除勞動合同的;

(五)除用人單位維持或者提高勞動合同約定條件續訂勞動合同,勞動者不同意續訂的情形外,依照本法第四十四條第一項規定終止固定期限勞動合同的;

(六)依照本法第四十四條第四項、第五項規定終止勞動合同的;

(七)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情形。

(5)勞動法換老闆擴展閱讀:

《勞動合同法》

第三十八條

用人單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勞動者可以解除勞動合同:

(一)未按照勞動合同約定提供勞動保護或者勞動條件的;

(二)未及時足額支付勞動報酬的;

(三)未依法為勞動者繳納社會保險費的;

(四)用人單位的規章制度違反法律、法規的規定,損害勞動者權益的;

(五)因本法第二十六條第一款規定的情形致使勞動合同無效的;

(六)法律、行政法規規定勞動者可以解除勞動合同的其他情形。

用人單位以暴力、威脅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強迫勞動者勞動的,或者用人單位違章指揮、強令冒險作業危及勞動者人身安全的,勞動者可以立即解除勞動合同,不需事先告知用人單位。

F. 新勞動法換老闆賠償法

應該按原合同
繼續履行
,如果不履行合同,可以要求按工作年限支付
補償金

G. 勞動法合同到期後換老闆的經濟補償

換老闆並不影響你的權利,只要單位還在即可。你是跟單位建立勞動關系不是跟老闆專建立勞動關屬系。如果單位沒有跟你簽勞動合同,你就可以主張雙倍工資。同時這次你可以要求簽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如果合同到期你不想在單位干,單位也要支付你經濟補償金的。

H. 公司換老闆,有什麼補償嗎

1、公司換老闆,但未與勞動者解除勞動合同的情況下,是沒有經濟補償金和賠償金的;

2、如果單位與勞動者協商解除勞動合同的情況下,勞動者可以要求經濟補償金;

3、法律依據:

1)《勞動合同法》第三十六條【協商解除勞動合同】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協商一致,可以解除勞動合同。

2)《勞動合同法》第四十六條【經濟補償】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應當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二)用人單位依照本法第三十六條規定向勞動者提出解除勞動合同並與勞動者協商一致解除勞動合同的;

3)《勞動合同法》 第四十七條【經濟補償的計算】經濟補償按勞動者在本單位工作的年限,每滿一年支付一個月工資的標准向勞動者支付。六個月以上不滿一年的,按一年計算;不滿六個月的,向勞動者支付半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

(8)勞動法換老闆擴展閱讀:

用人單位應當依法建立和完善勞動規章制度,保障勞動者享有勞動權利、履行勞動義務。

用人單位在制定、修改或者決定有關勞動報酬、工作時間、休息休假、勞動安全衛生、保險福利、職工培訓、勞動紀律以及勞動定額管理等直接涉及勞動者切身利益的規章制度或者重大事項時,應當經職工代表大會或者全體職工討論,提出方案和意見,與工會或者職工代表平等協商確定。

在規章制度和重大事項決定實施過程中,工會或者職工認為不適當的,有權向用人單位提出,通過協商予以修改完善。

用人單位應當將直接涉及勞動者切身利益的規章制度和重大事項決定公示,或者告知勞動者。

建立勞動關系,應當訂立書面勞動合同。

已建立勞動關系,未同時訂立書面勞動合同的,應當自用工之日起一個月內訂立書面勞動合同。

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在用工前訂立勞動合同的,勞動關系自用工之日起建立。

I. 勞動法公司營業執照換人足是不是換老闆

不一定是抄。
法定代表人襲指依法律或法人章程規定代表法人行使職權的負責人。我國法律實行單一法定代表人制,一般認為法人的正職行政負責人為其惟一法定代表人。如公司為董事長或執行董事或經理((公司法)第13條),而證券交易所的法定代表人為總經理((證券法》 第107條)。全民所有制工業企業的法定代表人為廠長或經理。一般公司的法定代表人是由股東委派的,即使公司股東沒有變化,也可能會變更法定代表人。判斷公司是否換了老闆,應看其股東是否有變更。

J. 公司新舊老闆交替,新老闆辭退員工,勞動法是否有規定怎麼賠償

用人單位變更老闆,原勞動合同繼續有效,如果勞動合同未到期被辭退的,用人單位應該支付經濟賠償。經濟補償按勞動者在本單位工作的年限,每滿一年支付一個月工資的標准向勞動者支付。六個月以上不滿一年的,按一年計算;不滿六個月的,向勞動者支付半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
第三十三條 用人單位變更名稱、法定代表人、主要負責人或者投資人等事項,不影響勞動合同的履行。
第三十四條 用人單位發生合並或者分立等情況,原勞動合同繼續有效,勞動合同由承繼其權利和義務的用人單位繼續履行。
第四十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提前三十日以書面形式通知勞動者本人或者額外支付勞動者一個月工資後,可以解除勞動合同:
(一)勞動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負傷,在規定的醫療期滿後不能從事原工作,也不能從事由用人單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的;
(二)勞動者不能勝任工作,經過培訓或者調整工作崗位,仍不能勝任工作的;
(三)勞動合同訂立時所依據的客觀情況發生重大變化,致使勞動合同無法履行,經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協商,未能就變更勞動合同內容達成協議的。
第四十六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應當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
(一)勞動者依照本法第三十八條 規定解除勞動合同的;
(二)用人單位依照本法第三十六條 規定向勞動者提出解除勞動合同並與勞動者協商一致解除勞動合同的;
(三)用人單位依照本法第四十條 規定解除勞動合同的;
(四)用人單位依照本法第四十一條 第一款規定解除勞動合同的;
(五)除用人單位維持或者提高勞動合同約定條件續訂勞動合同,勞動者不同意續訂的情形外,依照本法第四十四條 第一項規定終止固定期限勞動合同的;
(六)依照本法第四十四條 第四項、第五項規定終止勞動合同的;
(七)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情形。
第四十七條 經濟補償按勞動者在本單位工作的年限,每滿一年支付一個月工資的標准向勞動者支付。六個月以上不滿一年的,按一年計算;不滿六個月的,向勞動者支付半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
勞動者月工資高於用人單位所在直轄市、設區的市級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區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三倍的,向其支付經濟補償的標准按職工月平均工資三倍的數額支付,向其支付經濟補償的年限最高不超過十二年。
本條所稱月工資是指勞動者在勞動合同解除或者終止前十二個月的平均工資。

熱點內容
法院評查機制 發布:2025-05-14 04:28:37 瀏覽:666
經濟法責任是法律責任 發布:2025-05-14 04:27:16 瀏覽:576
檔案法規有哪些 發布:2025-05-14 04:27:14 瀏覽:71
行政法律行為包括 發布:2025-05-14 04:27:04 瀏覽:329
特別程序民事訴訟法 發布:2025-05-14 04:26:21 瀏覽:698
法規查詢系統 發布:2025-05-14 04:25:37 瀏覽:530
慈溪律師協會 發布:2025-05-14 04:24:46 瀏覽:13
論違反公司的法律責任 發布:2025-05-14 04:15:23 瀏覽:504
行政訴訟法2016案例 發布:2025-05-14 04:12:04 瀏覽:510
處分法規 發布:2025-05-14 04:08:43 瀏覽:8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