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條款大全 » 勞動法保障

勞動法保障

發布時間: 2020-12-23 05:09:05

勞動法對員工的保障

第十條建立勞動關系,應當訂立書面勞動合同。
已建立勞動內關系,未同時訂立書面容勞動合同的,應當自用工之日起一個月內訂立書面勞動合同。
第十一條用人單位未在用工的同時訂立書面勞動合同,與勞動者約定的勞動報酬不明確的,新招用的勞動者的勞動報酬按照集體合同規定的標准執行;沒有集體合同或者集體合同未規定的,實行同工同酬。
用人單位自用工之日起滿一年不與勞動者訂立書面勞動合同的,視為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已訂立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
建議盡快簽訂合同.切實保障自身權益

Ⅱ 勞動法保障問題

你的意思是簽訂了勞動合同,但都在單位,你們手裡沒有是嗎?還記得合同內容嗎?單位這樣做的目的很明顯是想規避賠償,你不如主動出擊,申請勞動仲裁

Ⅲ 勞動法保障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
第三條勞動者享有平等就業和選擇職業的權利、取專得勞動屬報酬的權利、休息休假的權利、獲得勞動安全衛生保護的權利、接受職業技能培訓的權利、享受社會保險和福利的權利、提請勞動爭議處理的權利以及法律規定的其他勞動權利。
第四條用人單位應當依法建立和完善規章制度,保障勞動者享有勞動權利和履行勞動義務。
第五條國家採取各種措施,促進勞動就業,發展職業教育,制定勞動標准,調節社會收入,完善社會保險,協調勞動關系,逐步提高勞動者的生活水平。
第六條國家提倡勞動者參加社會義務勞動,開展勞動競賽和合理化建議活動,鼓勵和保護勞動者進行科學研究、技術革新和發明創造,表彰和獎勵勞動模範和先進工作者。
第七條勞動者有權依法參加和組織工會。
工會代表和維護勞動者的合法權益,依法獨立自主地開展活動。
第八條勞動者依照法律規定,通過職工大會、職工代表大會或者其他形式,參與民主管理或者就保護勞動者合法權益與用人單位進行平等協商。
第一百零五條違反本法規定侵害勞動者合法權益,其他法律、法規已規定處罰的,依照該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處罰。

Ⅳ 怎麼用勞動法保障自己的權益

要保障資金的權益,首先要正確地使用勞動合同法、勞動合同法實施內條例及其它勞容動法規保護自己。
認識勞動合同。勞動者和用人單位簽訂的勞動合同中規定了雙方的權利與義務,這樣做可以減少勞務糾紛,正規的勞動合同受法律保護。

勞動合同內容的確定:
《勞動合同法》第十七條規定:勞動合同應當具備以下條款:
(一) 用人單位的名稱、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負責人;
(二) 勞動者的姓名、住址和居民身份證或者其他有效身份證件號碼;
(三) 勞動合同期限;
(四) 工作內容和工作地點;
(五) 工作時間和休息休假;
(六) 勞動報酬;
(七) 社會保險;
(八) 勞動保護、勞動條件和職業危害防護;
(九) 法律。法規規定應當納入勞動合同的其他事項。

Ⅳ 勞動法對工人最最基本的保障

一、工資有最低工資限制,拖欠工資要加倍支付並罰款。二、工作時間有法定時版間,超過法定權時間加班時間有最長時限要求。三、社保強制性交納,不交納要補交,罰款。四、工作安全、環境要達到規定要求。五、強制要求簽訂書面勞動合同,以保證雙方權利義務。

Ⅵ 關於勞動法如何保障職工權利

1、《勞動合同法》規定,用人單位應當在勞動者實際勞動一個月內與勞動者簽訂勞內動合同。
容2、用人單位超過一個月未與勞動者簽訂勞動合同的,從一個月滿的次日起按雙倍工資計算,最多不超過11個月。
3、公共節假日上班的應當按三倍工資計算,雙休日加班的應當按兩倍工資計算,加點工資應當按1.5倍工資計算。
4、店長對員工語言上的侮辱應當是侵犯了當事人的人格權利,屬於民事法律調整范圍。
5、注意收集可以證明在該單位的勞動事實,勞動時間的證據,只要證據充分,可以考慮與用人單位協商解決或者向勞動仲裁部門提起仲裁。

Ⅶ 勞動法關於社保的規定

勞動者在下列情形下,依法享受社會保險待遇:

(一)退休;

(二)患病、負傷;

(三)因工傷殘或者患職業病;

(四)失業;

(五)生育。

勞動者死亡後,其遺屬依法享受遺屬津貼。

勞動者享受社會保險待遇的條件和標准由法律、法規規定。

勞動者享受的社會保險金必須按時足額支付。

國家鼓勵用人單位根據本單位實際情況為勞動者建立補充保險。

國家提倡勞動者個人進行儲蓄性保險。

國家發展社會福利事業,興建公共福利設施,為勞動者休息、休養和療養提供條件。

用人單位應當創造條件,改善集體福利,提高勞動者的福利待遇。

《勞動法》第九章明確規定:"國家發展社會保險事業,建立社會保險制度,設立社會保險基金,使勞動者在年老、疾病、工傷、失業、生育等情況下獲得幫助和補償"。

從這項規定中可以看出,建立養老基金對於切實保護勞動者合法權益,促進改革,發展經濟,穩定社會具有重大意義。市場經濟最本質的特徵是競爭。它既有激勵人們去獲取勝利和成功的作用,也有因之被陷入困境的風險。

為了克服市場經濟這種弊端,世界上不少國家都建立了體現效率與公平兼顧原則的一套失衡機制, 如稅收調節機制、企業破產機制、社會保險機制等,以分散國家和社會的負擔,其中尤以社會保險是最為完整的社會穩定器,是市場經濟體制中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

而社會保險中又以養老保險涉及的人最多,花費的金額最大,影響最深,關繫到幾代人。由此可見,從一定意義上講,養老保險更是重中之重了。

但是,目前我國養老保險的水平很低,其主要表現是現有離退休職工已達2600多萬人的龐大隊伍(而且這支隊伍每年還以較大比例日益增加),卻沒有養老基金積累,完全採取現收現付的辦法勉強予以維持。

而實際上,當前不少企業由於種種原因,其職工離退休費用已經處於難以為繼的境地,這種現象,顯然是與市場經濟的發展很不相適應的。

為把《勞動法》規定的建立社會保險基金的精神落到實處,社會保險基金按照保險類型確定資金來源,逐步實行社會統籌。用人單位和勞動者必須依法參加社會保險,繳納社會保險費。

(7)勞動法保障擴展閱讀:

當勞動者合法權益受到侵害時,我們要正確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根據《勞動合同法》、《勞動法》和《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等相關法律規定,勞動者在合法權益受到侵害或與用人單位發生勞動爭議時,可以採取以下列途徑尋求救濟,維護自己的權益。

一、協商和解。勞動者可以與用人單位協商,也可以請工會或者第三方共同與用人單位協商,達成和解協議。此途徑有利於勞動關系的穩定和諧。

二、勞動爭議調解。當事人不願協商、協商不成或者達成和解協議後不履行的,可以到企業勞動爭議調解委員會、依法設立的基層人民調解組織或者在鄉鎮、街道設立的具有勞動爭議調解職能的有關組織申請調解。經調解達成協議的,應當製作調解協議書。

調解協議書由雙方當事人簽名或蓋章,經調解員簽名並加蓋調解組織印章後生效。對雙方當事人具有約束力,當事人應當履行。

三、行政舉報。任何組織或者個人對違反本法的行為都有權舉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勞動行政部門應當及時核實,處理違法事實。勞動者就用人單位違反《勞動合同法》的行為向勞動行政部門進行舉報,勞動行政部門應當依法受理並立案查處。

一經查實,勞動行政部門可以責令用人單位依法對勞動者給予賠償。

四、勞動爭議仲裁。發生勞動爭議,勞動者可以向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

五、申請支付令。對支付拖欠勞動報酬、工傷醫療費、經濟補償或者賠償金事項達成調解協議,用人單位在協議約定期限內不履行的,勞動者可以持調解協議書依法向人民法院申請支付令,人民法院應當依法發出支付令。

用人單位拖欠或未足額支付勞動報酬的,勞動者還可以直接依法向當地人民法院申請支付令,人民法院應當依法發出支付令。

六、訴訟。提請仲裁後對裁決不服的,除本法另有規定外 ,勞動者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Ⅷ 勞動法保護

勞動者在試用期內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單位,可以解除勞動合同。據此,你只要提前三日向公司提出書面告知即可解除勞動關系,同時公司也不得剋扣你的工資。

Ⅸ 關於勞動法,如何保障勞動者權益

你應該感謝遇到一位難得的腦殘老闆,建議如下:
一、證據收集階段:
1、收集工作證據:包括工作期間的照片、錄音、錄像、考勤表、工作資料等,特別是你這份確認書太重要了,但你必須證明自己在這家公司工作的時間有多長。
2、收集工資表證據:證明你每個月領到多少錢,或者你直接列一張表詳細記錄自己每個月實際領到多少錢,兩年內可以不用出具工資證據,因為一旦走法律途徑,公司必須出具證據反駁你的主張。
二、維護權益階段:
從你入職開始,滿一個月起如果未簽訂勞動合同,未繳納社保,有月份未發夠3500元,你可以在工作即將滿12個月前,以掛號信郵寄方式將書面辭職書寄給老闆,理由為「因未簽訂勞動合同,未足額發放工資,未依法繳納社保」,同時郵寄《關於要求補發工資、補繳社保,並支付經濟補償、經濟賠償的函》,內容如下
1、補發違法剋扣工資:XXX元。
2、按照3500元作為繳費基數,補繳社保及公積金。
3、支付未簽勞動合同雙倍工資賠償:11個月×3500元/月×2=77000元。
4、支付未足額發放工資被迫解除勞動合同補償金:1個月×3500元/月=3500元。
三、法律程序
1、向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提起仲裁維權,但不包括上述第2項。
2、向社保機關投訴補繳社保。
3、向公積金中心投訴補繳公積金。

熱點內容
外企經濟法 發布:2025-05-12 18:24:03 瀏覽:311
存單司法凍結 發布:2025-05-12 17:09:56 瀏覽:414
江蘇警官學院法律碩士 發布:2025-05-12 16:45:02 瀏覽:194
法存在於那個社會 發布:2025-05-12 16:16:43 瀏覽:971
合同法17自考 發布:2025-05-12 16:04:41 瀏覽:752
中國合同法第141 發布:2025-05-12 15:11:57 瀏覽:450
北京市村居法律顧問 發布:2025-05-12 15:09:55 瀏覽:953
嚇人的法律責任 發布:2025-05-12 13:46:40 瀏覽:174
勞動法請假發工資案例 發布:2025-05-12 13:16:31 瀏覽:422
寧波司法淘寶網 發布:2025-05-12 12:49:07 瀏覽:4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