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條款大全 » 民事訴訟法150

民事訴訟法150

發布時間: 2020-12-23 08:50:32

Ⅰ 民事訴訟法150條第一款第六項

第一百五十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中止訴訟:
(一)一方當事人死亡,需要版等待繼承人表明是否權參加訴訟的;
(二)一方當事人喪失訴訟行為能力,尚未確定法定代理人的;
(三)作為一方當事人的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終止,尚未確定權利義務承受人的;
(四)一方當事人因不可抗拒的事由,不能參加訴訟的;
(五)本案必須以另一案的審理結果為依據,而另一案尚未審結的;
(六)其他應當中止訴訟的情形。
中止訴訟的原因消除後,恢復訴訟。

Ⅱ 《民事訴訟法》第150條第三款的解析是什麼

第一百五十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中止訴訟:
(一)一方當事人死回亡,需要等待繼承人表答明是否參加訴訟的;
(二)一方當事人喪失訴訟行為能力,尚未確定法定代理人的;
(三)作為一方當事人的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終止,尚未確定權利義務承受人的;
(四)一方當事人因不可抗拒的事由,不能參加訴訟的;
(五)本案必須以另一案的審理結果為依據,而另一案尚未審結的;
(六)其他應當中止訴訟的情形。
中止訴訟的原因消除後,恢復訴訟。

這里的(三)是作為第一款第三項,法人或其它組織中止,是指因合並、解散、被宣告破產等原因終止的,其權利義務應當由承受其實體權利義務的法人或其他組織或者清算組等承擔,在尚未確定承受人的情況下,中止訴訟。

Ⅲ 民事訴訟法150條第六款指哪些

《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五十條總共有兩款,沒有第六款。

第一款:有下列情內形之一的,中止訴容訟:
(一)一方當事人死亡,需要等待繼承人表明是否參加訴訟的;
(二)一方當事人喪失訴訟行為能力,尚未確定法定代理人的;
(三)作為一方當事人的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終止,尚未確定權利義務承受人的;
(四)一方當事人因不可抗拒的事由,不能參加訴訟的;
(五)本案必須以另一案的審理結果為依據,而另一案尚未審結的;
(六)其他應當中止訴訟的情形。

第二款:中止訴訟的原因消除後,恢復訴訟。

你問的可能是第一款第(六)項吧:其他應當中止訴訟的情形。

民法通則第9條與訴訟法第150條有沖突嗎

按實際情況,民法通則第9條與訴訟法第150條沒有沖突。
相關法律規定:版
《中華人民共權和國民法通則》
第九條公民從出生時起到死亡時止,具有民事權利能力,依法享有民事權利,承擔民事義務。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
第一百五十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中止訴訟:
(一)一方當事人死亡,需要等待繼承人表明是否參加訴訟的;
(二)一方當事人喪失訴訟行為能力,尚未確定法定代理人的;
(三)作為一方當事人的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終止,尚未確定權利義務承受人的;
(四)一方當事人因不可抗拒的事由,不能參加訴訟的;
(五)本案必須以另一案的審理結果為依據,而另一案尚未審結的;
(六)其他應當中止訴訟的情形。
中止訴訟的原因消除後,恢復訴訟。

Ⅳ 民訴法150條第5款解釋

民事訴訟法【第150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中止訴訟:

第5款:本案必須以另一案的內審理結果為依據容,而另一案尚未審結的;

中止訴訟的原因消除後,恢復訴訟。

【解釋

本案必須以另一案的審理結果為依據。

另一案件尚未審結的審判實踐中,有些民事案件非常復雜,案件之間的法律關系或者事實情況相互牽連。

一個案件的事實認定或者法律適用,要以另一案件的審理結果為依據,如果不等另一案件審結而急於裁判,就有可能出現兩個案件事實矛盾,適用法律失當,出現矛盾的裁判。這不僅不利於保護當事人的合法權益,使已有糾紛更加復雜,還有損法院判決、裁定的嚴肅性。因此遇到這種情況就應當中止訴訟。

例如:他人對作為主要遺產的房屋的所有權的訴訟正在進行中,繼承遺產的訴訟就不能審理下去,需要等待該房屋所有權確定。在這種情況下,繼承案件就可以中止,待房屋所有權糾紛案件審結後,再恢復訴訟。

希望對你有幫助!求採納!

Ⅵ 拘留會通知家人嗎

會,在被拘留24小時內會通知家屬。

依據《刑事訴訟法》

第八十三條 公安機關拘留人的時候,必須出示拘留證。

拘留後,應當立即將被拘留人送看守所羈押,至遲不得超過二十四小時。除無法通知或者涉嫌危害國家安全犯罪、恐怖活動犯罪通知可能有礙偵查的情形以外,應當在拘留後二十四小時以內,通知被拘留人的家屬。有礙偵查的情形消失以後,應當立即通知被拘留人的家屬。

第八十四條 公安機關對被拘留的人,應當在拘留後的二十四小時以內進行訊問。在發現不應當拘留的時候,必須立即釋放,發給釋放證明。

第八十四條 公安機關對被拘留的人,應當在拘留後的二十四小時以內進行訊問。在發現不應當拘留的時候,必須立即釋放,發給釋放證明。

(6)民事訴訟法150擴展閱讀

拘留後,除有礙偵查或者無法通知的情形以外,應當把拘留的原因和羈押的處所,在二十四小時以內,通知被拘留人的家屬或者他的所在單位。

《刑事訴訟法》第八十四條 公安機關對被拘留的人,應當在拘留後的二十四小時以內進行訊問。在發現不應當拘留的時候,必須立即釋放,發給釋放證明。

第九十六條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被羈押的案件,不能在本法規定的偵查羈押、審查起訴、一審、二審期限內辦結的,對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應當予以釋放;需要繼續查證、審理的,對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取保候審或者監視居住。

第九十七條 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或者公安機關對被採取強制措施法定期限屆滿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應當予以釋放、解除取保候審、監視居住或者依法變更強制措施。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親屬或者辯護人對於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或者公安機關採取強制措施法定期限屆滿的,有權要求解除強制措施。

Ⅶ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150條6項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五十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中止訴訟:

(一)一方當事人死亡,需要等待繼承人表明是否參加訴訟的;

(二)一方當事人喪失訴訟行為能力,尚未確定法定代理人的;

(三)作為一方當事人的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終止,尚未確定權利義務承受人的;

(四)一方當事人因不可抗拒的事由,不能參加訴訟的;

(五)本案必須以另一案的審理結果為依據,而另一案尚未審結的;

(六)其他應當中止訴訟的情形。

中止訴訟的原因消除後,恢復訴訟。

(7)民事訴訟法150擴展閱讀:

中止訴訟的情形主要是:

1、被告的行政機關被撤銷,尚未確定繼續行使其職權的行政機關的,或者被告行政機關被撤銷,其職權也同時被撤銷,從而無法繼續行使其職權的行政機關,尚未確定繼續訴訟的行政機關;

2、具體行政行為所依據的規章互相抵觸,需要等待最高人民法院送請國務院作出解釋或裁決,在等待解釋或裁決時,人民法院應中止訴訟;

3、在審理案件中,人民法院發現被處罰人的行為構成犯罪,應當追究刑事責任時,應及時將有關犯罪材料移送有關機關,如果刑事責任的追究影響本案審理的,應中止訴訟,待有關機關作出最終處理後,再恢復訴訟。如果刑事責任的追究不影響本案審理的,應繼續審理;

4、追加、更換當事人,或者本案的處理需要等待其他案件處理的結果時。

中止訴訟由人民法院作出裁定,裁定一經作出,即產生法律效力。待中止訴訟的情形消失後,當事人可以申請恢復審理程序,人民法院也可以依職權加以恢復。恢復訴訟後,當事人和人民法院在訴訟中止前的訴訟行為仍然有效。

Ⅷ 民事訴訟法第150條第三款的解析

第一百五抄十條 有下列情形之襲一的,中止訴訟:
(一)一方當事人死亡,需要等待繼承人表明是否參加訴訟的;
(二)一方當事人喪失訴訟行為能力,尚未確定法定代理人的;
(三)作為一方當事人的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終止,尚未確定權利義務承受人的;
(四)一方當事人因不可抗拒的事由,不能參加訴訟的;
(五)本案必須以另一案的審理結果為依據,而另一案尚未審結的;
(六)其他應當中止訴訟的情形。
中止訴訟的原因消除後,恢復訴訟。

這里的(三)是作為第一款第三項,法人或其它組織中止,是指因合並、解散、被宣告破產等原因終止的,其權利義務應當由承受其實體權利義務的法人或其他組織或者清算組等承擔,在尚未確定承受人的情況下,中止訴訟。

Ⅸ 民事訴訟中中止訴訟的情形有哪些

在來民事訴訟中自,訴訟中止的情形主要有六種,在《民事訴訟法》第150條中有明確規定。
《民事訴訟法》
第一百五十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中止訴訟:

(一)一方當事人死亡,需要等待繼承人表明是否參加訴訟的;

(二)一方當事人喪失訴訟行為能力,尚未確定法定代理人的;

(三)作為一方當事人的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終止,尚未確定權利義務承受人的;

(四)一方當事人因不可抗拒的事由,不能參加訴訟的;

(五)本案必須以另一案的審理結果為依據,而另一案尚未審結的;

(六)其他應當中止訴訟的情形。

Ⅹ 如果父母成為老賴,子女限制高消費嗎

父母成為老賴,子女不得就讀高收費私立學校。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限制被執行人高消費的若干規定》

第三條:被執行人為自然人的,被採取限制消費措施後,不得有以下高消費及非生活和工作必需的消費行為:

1、乘坐交通工具時,選擇飛機、列車軟卧、輪船二等以上艙位;

2、在星級以上賓館、酒店、夜總會、高爾夫球場等場所進行高消費;

3、購買不動產或者新建、擴建、高檔裝修房屋;

4、租賃高檔寫字樓、賓館、公寓等場所辦公;

5、購買非經營必需車輛;

6、旅遊、度假;

7、子女就讀高收費私立學校;

8、支付高額保費購買保險理財產品;

9、乘坐G字頭動車組列車全部座位、其他動車組列車一等以上座位等其他非生活和工作必需的消費行為。

(10)民事訴訟法150擴展閱讀

春節前後是旅遊消費、餐飲消費及其他高消費活動集中時期,各地法院將把「黑名單」與限制高消費、限制出境等方式有機結合起來,與各地主要飯店、賓館、機場建立協作機制,限制失信被執行人乘坐飛機、高鐵,

禁止被執行人參與國內外旅遊、度假等活動,禁止被執行人在星級以上賓館、酒店、夜總會、高爾夫球場等場所高消費,絕不能讓「黑名單」上的債務人大吃大喝、逍遙遊玩。

最高法正在和中央精神文明辦一起協調公安部、民航總局、鐵路運營總公司簽訂備忘錄,建立點對點查詢機制,對被執行人限制其在星級以上賓館、酒店、夜總會、高爾夫球場等場所進行高消費,

限制其購買不動產或者新建、擴建、高檔裝修房屋,限制其租賃高檔寫字樓、賓館、公寓等場所辦公,限制其旅遊、度假。

熱點內容
外企經濟法 發布:2025-05-12 18:24:03 瀏覽:311
存單司法凍結 發布:2025-05-12 17:09:56 瀏覽:414
江蘇警官學院法律碩士 發布:2025-05-12 16:45:02 瀏覽:194
法存在於那個社會 發布:2025-05-12 16:16:43 瀏覽:971
合同法17自考 發布:2025-05-12 16:04:41 瀏覽:752
中國合同法第141 發布:2025-05-12 15:11:57 瀏覽:450
北京市村居法律顧問 發布:2025-05-12 15:09:55 瀏覽:953
嚇人的法律責任 發布:2025-05-12 13:46:40 瀏覽:174
勞動法請假發工資案例 發布:2025-05-12 13:16:31 瀏覽:422
寧波司法淘寶網 發布:2025-05-12 12:49:07 瀏覽:4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