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條款大全 » 勞動法生效後

勞動法生效後

發布時間: 2020-12-23 09:50:18

『壹』 勞動合同法生效後勞動法還是否有效

勞動合同法生效後,勞動法仍然有效。他們是一般法與特別法的關系。

『貳』 在新勞動合同法生效後解除生效前的勞動合同的賠償怎樣

適用《勞動法》和勞動部《違反和解除勞動合同的經濟補償辦法》(勞部發〔1994〕回481號)的規定答。

《勞動合同法》
第九十七條本法施行前已依法訂立且在本法施行之日存續的勞動合同,繼續履行;本法第十四條第二款第三項規定連續訂立固定期限勞動合同的次數,自本法施行後續訂固定期限勞動合同時開始計算。
本法施行前已建立勞動關系,尚未訂立書面勞動合同的,應當自本法施行之日起一個月內訂立。
本法施行之日存續的勞動合同在本法施行後解除或者終止,依照本法第四十六條規定應當支付經濟補償的,經濟補償年限自本法施行之日起計算;本法施行前按照當時有關規定,用人單位應當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的,按照當時有關規定執行。

『叄』 新勞動法生效後舊勞動法還有用嗎

這里不存在新舊的問題,之前制定的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先出台的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規定的事項不一致,不存在替代的問題。

『肆』 新勞動法生效後,企業未簽合同至今!是否根據規定要每月支付雙倍工資!

1、2006年7月同公司簽定1年的勞動合同。 合同期為一年,應當是在2007年7月合同期滿。 2、2007/2008至今都沒有簽定勞動合同。 勞動合同法實施後,應當從 2008年1月1日起與勞動者簽訂勞動合同。 3、社保方面:從2006年開始每年跟公司簽定了自願不買社保協議,公司補償100元。 該約定無效。勞動保險是強制性的法律規定,不允許當事人之間進行約定。 4、公司原有A和B兩個股東,2008年5月經董事會議決議同意B股東轉讓其股份給C,C是新股東。(還在轉讓中) 這是公司轉讓的問題與勞動者沒有關系。 5、新勞動法生效後,公司未與員工簽合同至今,公司是否需要賠償! 《勞動合同法》沒有公司未與員工簽合同,公司需要承擔賠償責任的規定。 。《勞動合同法》第八十二條規定:「用人單位自用工之日起超過一個月不滿一年未與勞動者訂立書面勞動合同的,應當向勞動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資。」 但其性質並不能認為就是賠償。 這個規定 新問題: 1、勞動法規定新勞動法生效之後,如果企業一個月之內未與員工簽合同,未簽合同的月份要補發雙倍工資,請問是這樣嗎? 是的。《勞動合同法》第八十二條明確規定:「用人單位自用工之日起超過一個月不滿一年未與勞動者訂立書面勞動合同的,應當向勞動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資。」

『伍』 勞動法會生效嗎誰來保護

勞動法從被發布施行以後就一直有效,勞動者的合法權益受到侵犯,主要的還是通過自己收集證據,然後通過勞動監察和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來維護合法利益。
如果勞動爭議仲裁任然無法為勞動者討回合法利益,勞動者還可以通過法院來維護自己的合法利益。

根據《勞動法》

第七十七條用人單位與勞動者發生勞動爭議,當事人可以依法申請調解、仲裁、提起訴訟,也可以協商解決。
調解原則適用於仲裁和訴訟程序。

第七十八條解決勞動爭議,應當根據合法、公正、及時處理的原則,依法維護勞動爭議當事人的合法權益。

第七十九條勞動爭議發生後,當事人可以向本單位勞動爭議調解委員會申請調解;調解不成,當事人一方要求仲裁的,可以向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當事人一方也可以直接向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對仲裁裁決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第一百零七條本法自1995年1月1日起施行。

根據《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

第二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的用人單位與勞動者發生的下列勞動爭議,適用本法:
(一)因確認勞動關系發生的爭議;
(二)因訂立、履行、變更、解除和終止勞動合同發生的爭議;
(三)因除名、辭退和辭職、離職發生的爭議;
(四)因工作時間、休息休假、社會保險、福利、培訓以及勞動保護發生的爭議;
(五)因勞動報酬、工傷醫療費、經濟補償或者賠償金等發生的爭議;
(六)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勞動爭議。

第三條 解決勞動爭議,應當根據事實,遵循合法、公正、及時、著重調解的原則,依法保護當事人的合法權益。

第四條 發生勞動爭議,勞動者可以與用人單位協商,也可以請工會或者第三方共同與用人單位協商,達成和解協議。

第五條 發生勞動爭議,當事人不願協商、協商不成或者達成和解協議後不履行的,可以向調解組織申請調解;不願調解、調解不成或者達成調解協議後不履行的,可以向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對仲裁裁決不服的,除本法另有規定的外,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第六條 發生勞動爭議,當事人對自己提出的主張,有責任提供證據。與爭議事項有關的證據屬於用人單位掌握管理的,用人單位應當提供;用人單位不提供的,應當承擔不利後果。

第十六條 因支付拖欠勞動報酬、工傷醫療費、經濟補償或者賠償金事項達成調解協議,用人單位在協議約定期限內不履行的,勞動者可以持調解協議書依法向人民法院申請支付令。人民法院應當依法發出支付令。

『陸』 新版勞動合同法生效後,之前簽署的勞動合同是否有效

我是上海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勞動爭議審判組的法官,我可以肯定而負責任地回答回:原先簽訂的勞動答合同有效,如原合同中的內容與現行《勞動合同法》有沖突的,你可以要求單位修改,雙方簽訂補充協議;如果單位不願意簽訂補充協議,也沒關系,將來發生糾紛,我們法院會按照現行法律判決的。

請問滿意嗎?

『柒』 新勞動法生效後關於違約金的疑惑

關於勞動法對違約金的規定:
相關法律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
第二版十二權條用人單位為勞動者提供專項培訓費用,對其進行專業技術培訓的,可以與該勞動者訂立協議,約定服務期。
勞動者違反服務期約定的,應當按照約定向用人單位支付違約金。違約金的數額不得超過用人單位提供的培訓費用。用人單位要求勞動者支付的違約金不得超過服務期尚未履行部分所應分攤的培訓費用。
用人單位與勞動者約定服務期的,不影響按照正常的工資調整機制提高勞動者在服務期期間的勞動報酬。
第二十三條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可以在勞動合同中約定保守用人單位的商業秘密和與知識產權相關的保密事項。
對負有保密義務的勞動者,用人單位可以在勞動合同或者保密協議中與勞動者約定競業限制條款,並約定在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後,在競業限制期限內按月給予勞動者經濟補償。勞動者違反競業限制約定的,應當按照約定向用人單位支付違約金。
第二十五條除本法第二十二條和第二十三條規定的情形外,用人單位不得與勞動者約定由勞動者承擔違約金。

『捌』 新勞動法生效後公司追繳違約金合理嗎

你們公司如果給你們培訓之類的是可以要求違約金的。看起來好像也沒有內超過限度。
如果不服可以容和公司協商或者在勞動調節部門主持下調節。還可以向勞動仲裁部門申請仲裁。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
第二十五條除本法第二十二條和第二十三條規定的情形外,用人單位不得與勞動者約定由勞動者承擔違約金。
第二十二條用人單位為勞動者提供專項培訓費用,對其進行專業技術培訓的,可以與該勞動者訂立協議,約定服務期。
勞動者違反服務期約定的,應當按照約定向用人單位支付違約金。違約金的數額不得超過用人單位提供的培訓費用。用人單位要求勞動者支付的違約金不得超過服務期尚未履行部分所應分攤的培訓費用。
第二十三條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可以在勞動合同中約定保守用人單位的商業秘密和與知識產權相關的保密事項。

熱點內容
外企經濟法 發布:2025-05-12 18:24:03 瀏覽:311
存單司法凍結 發布:2025-05-12 17:09:56 瀏覽:414
江蘇警官學院法律碩士 發布:2025-05-12 16:45:02 瀏覽:194
法存在於那個社會 發布:2025-05-12 16:16:43 瀏覽:971
合同法17自考 發布:2025-05-12 16:04:41 瀏覽:752
中國合同法第141 發布:2025-05-12 15:11:57 瀏覽:450
北京市村居法律顧問 發布:2025-05-12 15:09:55 瀏覽:953
嚇人的法律責任 發布:2025-05-12 13:46:40 瀏覽:174
勞動法請假發工資案例 發布:2025-05-12 13:16:31 瀏覽:422
寧波司法淘寶網 發布:2025-05-12 12:49:07 瀏覽:4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