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法關於職業病
1. 勞動法職業病賠償標准
《工傷保險條例》和《職業病防治法》都對職業病做了具體的保護,即使是勞動合同中未寫明內具體條款,一容旦勞動者出現職業病,是可以要求企業賠償的。這一點請你大可放心。 若出職業病,勞動者可以選擇用人單位所在地或本人居住地的職業病診斷機構進行診斷。一旦鑒定為職業病,應向企業提出工傷保險費用和賠償,或向勞動部門提起仲裁,或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有權向用人單位提出醫療費、工傷保險待遇和賠償要求。勞動仲裁是准司法部門,是解決勞動爭議糾紛的必經階段。勞動糾紛一般不能直接去法院提起訴訟,必須先經過勞動仲裁。我已經陳述過了,你先去職業病診斷機構進行診斷,如果確定為職業病,方可去仲裁委或法院提起訴訟。
2. 國家勞動法關於工作中職業病是怎麼樣規定的
1、職業病是指企業、事業單位和個體經濟組織(以下統稱用人單位)的勞動內者在職業活容動中,因接觸粉塵、放射性物質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質等因素而引起的疾病。
2、根據職業病防治法的規定,衛生部會同勞動和社會保障部發布了《職業病目錄》。這一目錄規定的職業病有塵肺、職業性放射性疾病、職業中毒、物理因素所致職業病、生物因素所致職業病、職業性皮膚病、職業性眼病、職業性耳鼻喉口腔疾病、職業性腫瘤和其他職業病共10類115種疾病。
3、職業病是由於職業活動而產生的疾病,但並不是所有在工作中得的病都是職業病。職業病必須是列在《職業病目錄》中,有明確的職業相關關系,按照職業病診斷標准,由法定職業病診斷機構明確診斷的疾病。因此,在工作中得的病不一定是職業病,得了《職業病目錄》中的疾病也不一定是職業病。
4、職業性呼吸系統疾病是以矽肺、煤工塵肺等為代表的一類嚴重影響呼吸功能的職業病的統稱。
3. 勞動法規定在上班後多久才可以做職業病鑒定
【職業病】《工傷保險條例》第十七條規定:按照職業病防治法規定被診斷、版鑒定為職業病權,所在單位自被診斷、鑒定為職業病之日起30日內,向勞動保障部門提出工傷認定申請。用人單位未按照上述規定提出工傷認定申請的,患職業病的職工在被診斷、鑒定為職業病之日起一年內,可以直接向勞動保障部門提出工傷認定申請。提出工傷認定申請應當提交下列材料:(一)工傷認定申請表(當地勞動部門領取);(二)與用人單位存在勞動關系(包括事實勞動關系)的證明材料;(三)醫療診斷證明書(包括門診病歷、急診病歷、住院病歷的復印件);勞動保障部門收到工傷認定申請之日起六十日內作出《工傷認定書》,並通知單位和職工或親屬。職工憑《工傷認定書》可以申請工傷傷殘鑒定和享受工傷待遇。
4. 勞動法哪一條規定員工可以申請職業病鑒定
我國有專門的關於職業病防治的法律,即《職業病防治法》,裡面詳細規定了用回人單位的法答定義務和勞動者的權益,其中《職業病防治法》第四十條規定,勞動者可以在用人單位所在地或者本人居住地依法承擔職業病診斷的醫療衛生機構進行職業病診斷。
5. 《勞動法》規定職業病體檢幾年一次
《勞動法》沒有明確規定職業病體檢時間。
根據《職業健康專監護管理辦法》,目前職業病監管形式屬是:現場(職業病危害因素)檢測正常的有每二年一次體檢;現場檢測超標的每年體檢一次。
6. 《勞動法》對患職業病的特殊保護
《中華來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自第四十二條:
勞動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不得依照本法第四十條 、第四十一條 的規定解除勞動合同:
(一)從事接觸職業病危害作業的勞動者未進行離崗前職業健康檢查,或者疑似職業病病人在診斷或者醫學觀察期間的;
(二)在本單位患職業病或者因工負傷並被確認喪失或者部分喪失勞動能力的;
(三)患病或者非因工負傷,在規定的醫療期內的;
(四)女職工在孕期、產期、哺乳期的;
(五)在本單位連續工作滿十五年,且距法定退休年齡不足五年的;
(六)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情形。
7. 勞動法里有什麼對職業病的規定嗎
職業病抄是指企業、事業單位和個襲體經濟組織等用人單位的勞動者在職業活動中,因接觸粉塵、放射性物質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質等因素而引起的疾病。各國法律都有對於職業病預防方面的規定,一般來說,凡是符合法律規定的疾病才能稱為職業病。
在生產勞動中,接觸生產中使用或產生的有毒化學物質,粉塵氣霧,異常的氣象條件,高低氣壓,雜訊,振動,微波, X射線,γ射線,細菌,黴菌;長期強迫體位操作,局部組織器官持續受壓等,均可引起職業病,一般將這類職業病稱為廣義的職業病。對其中某些危害性較大,診斷標准明確,結合國情,由政府有關部門審定公布的職業病,稱為狹義的職業病,或稱法定(規定)職業病。
中國政府規定診斷為規定職業病的,需由診斷部門向衛生主管部門報告;規定職業病患者,在治療休息期間,以及確定為傷殘或治療無效而死亡時,按照國家有關規定,享受工傷保險待遇或職業病待遇。有的國家對職業病患者給予經濟賠償,因此,也有稱這類疾病為需賠償的疾病。職業病的診斷,一般由衛生行政部門授權的,具有一定專門條件的單位進行。
最常見的職業病有塵肺、職業中毒、職業性皮膚病等。
8. 國家勞動法中關於疑似職業病怎麼規定的
你好!由於職業的原因而造成的疾病稱為職業病,作為勞動者就職的用人單位按照工傷保險是要對職業病患者進行相應的賠償的,因為患職業病的勞動者有權按照國家有關工傷保險的規定,享受工傷保險待遇,下文為您介紹下關於職業病的相關法律知識!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一、何為職業病:
1、職業病是指企業、事業單位和個體經濟組織的勞動者在職業活動中,因接觸粉塵、放射性物質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質等因素而引起的疾病。各國法律都有對於職業病預防方面的規定,一般來說,凡是符合法律規定的疾病才能稱為職業病。職業病的診斷,一般由衛生行政部門授權的,具有一定專門條件的單位進行。最常見的職業病有塵肺、職業中毒、職業性皮膚病等。
2、確診職業病,關繫到工人能否享受國家的勞動保險待遇,故不僅是醫學上的問題,也涉及到正確執行國家的勞動保護政策。
二、申請診斷職業病所需什麼資料?
1、申請職業病診斷,提供下列資料:
(1)職業病診斷申請書;
(2)勞動者身份證明(身份證或戶口薄);
(3)健康損害證明或申請職業健康檢查;
(4)勞動關系證明。包括用人單位的介紹信、勞動爭議仲裁機構的勞動關系仲裁書或法院判決書、有效工作證、勞動合同、勞動者提供的證言和證詞等;
(5)勞動者的職業史和既往病史;
(6)職業健康監護檔案;
(7)工作場所職業病危害因素檢測、評價資料。
2、注意職業病的診斷與職業病的鑒定問題:
職業病鑒定: 當事人對職業病診斷有異議的,可以向作出診斷的醫療衛生機構所在地地方人民政府衛生行政部門申請鑒定。
職業病診斷爭議由設區的市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衛生行政部門根據當事人的申請,組織職業病診斷鑒定委員會進行鑒定。
三、對於職業病賠償項目有哪些?
(1)醫療費:因患職業病進行診療所需費用,由工傷保險基金按照規定標准支付;
(2)住院伙食補助費:由用人單位按照當地因公出差伙食標準的一定比例支付;
(3)康復費:由工傷保險基金按照規定標准支付;
(4)殘疾用具費:因殘疾需要配置輔助器具的,所需費用由工傷保險基金按照普及型輔助器具標准支付;
(5)停工留薪期待遇:原工資、福利待遇不變,由用人單位支付;
(6)生活護理補助費:經評殘並確認需要生活護理的,生活護理補助費由工傷保險基金按照規定標准支付;
(7)一次性傷殘補助金:經鑒定為十級至一級傷殘的,按照傷殘等級享受相當於6個月至24個月的本人工資的一次性傷殘補助金,由工傷保險基金支付;
(8)傷殘津貼:經鑒定為四級至一級傷殘的,按照規定享受相當於本人工資75%至90%的傷殘津貼,由工傷保險基金支付;
(9)死亡補助金:因職業中毒死亡的,由工傷保險基金按照不低於48個月的統籌地區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的標准一次支付;
(10)喪葬補助金:因職業中毒死亡的,由工傷保險基金按照6個月的統籌地區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的標准一次支付;
(11)供養親屬撫恤金:因職業中毒死亡的,對由死者生前提供主要生活來源的親屬由工傷保險基金支付撫恤金:對其配偶每月按照統籌地區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的40%發給,對其生前供養的直系親屬每人每月按照統籌地區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的30%發給;
(12)國家規定的其他工傷保險待遇。
對於勞動者來說,職業病診斷對於他們向用人單位要求賠償是極為重要的,診斷與賠償是作為勞動者對於工作中因工作而引起的病想用人單位要求賠償,這不僅僅是一個診斷也是一個賠償的依據。所以,作為勞動者一定要了解清楚關於職業病的診斷與賠償問題,努力維護自身權益。網頁鏈接
9. 國家勞動法中對於職業病是怎麼規定的
關於職業病的法律,可以學習一下《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病防治法》。
這部法內律是2001年10月容27日通過,自2002年5月1日起施行的。為了預防、控制和消除職業病危害,防治職業病,保護勞動者健康及其相關權益,促進經濟發展,根據憲法制定的。該法所稱職業病,是指企業、事業單位和個體經濟組織(以下統稱用人單位)的勞動者在職業活動中,因接觸粉塵、放射性物質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質等因素而引起的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