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條款大全 » 民事訴訟法中的審級制度

民事訴訟法中的審級制度

發布時間: 2025-05-02 14:47:32

法院一審和二審的區別

法律分析:一審與二審均是我國訴訟程序中的一環,我國實行兩審終審制的審級制度,即一個案件最多經過兩級法院的審理即告終結的制度。區別在於:

1、一審流程主要解決案涉糾紛爭議,二審即同時審查一審判決是否有錯;

2、一審流程較為完備,充分保護當事人的訴訟權利,二審制度重在審查一審判決的事實認定以及法律依據適用問題;

3、一審與二審並非對立關系,他們都是訴訟流程中的一個環節,在對一審判決不服時,當事人可向法院提起二審程序。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

第一百六十四條 當事人不服地方人民法院第一審判決的,有權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向上一級人民法院提起上訴。當事人不服地方人民法院第一審裁定的,有權在裁定書送達之日起十日內向上一級人民法院提起上訴。

第一百六十七條 原審人民法院收到上訴狀,應當在五日內將上訴狀副本送達對方當事人,對方當事人在收到之日起十五日內提出答辯狀。人民法院應當在收到答辯狀之日起五日內將副本送達上訴人。對方當事人不提出答辯狀的,不影響人民法院審理。原審人民法院收到上訴狀、答辯狀,應當在五日內連同全部案卷和證據,報送第二審人民法院。

② 什麼是兩審終審制

法律分析:兩審終審制是法院審理案件的一種審級制度,指一個案件需經兩級法院審判後方可宣告終結並發生法律效力。在中外法制歷史上,都曾出現過各不相同的審級制度。中國建國初期曾實行三級三審制。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

第一百六十四條 當事人不服地方人民法院第一審判決的,有權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向上一級人民法院提起上訴。

當事人不服地方人民法院第一審裁定的,有權在裁定書送達之日起十日內向上一級人民法院提起上訴。

第一百六十五條 上訴應當遞交上訴狀。上訴狀的內容,應當包括當事人的姓名,法人的名稱及其法定代表人的姓名或者其他組織的名稱及其主要負責人的姓名;原審人民法院名稱、案件的編號和案由;上訴的請求和理由。

第一百六十六條 上訴狀應當通過原審人民法院提出,並按照對方當事人或者代表人的人數提出副本。

當事人直接向第二審人民法院上訴的,第二審人民法院應當在五日內將上訴狀移交原審人民法院。

熱點內容
司法考試要考幾年 發布:2025-05-03 03:44:47 瀏覽:34
勞動和社會保障法課程 發布:2025-05-03 03:39:50 瀏覽:339
授權委託人的法律責任 發布:2025-05-03 03:27:12 瀏覽:200
民法典新修 發布:2025-05-03 03:18:42 瀏覽:689
社會與法拼音 發布:2025-05-03 03:02:48 瀏覽:589
伊川法院老賴名單 發布:2025-05-03 03:01:58 瀏覽:431
網路平台經營者的義務與責任法律 發布:2025-05-03 03:01:23 瀏覽:773
人民法院是代表國家行使審判權的司法機關 發布:2025-05-03 03:00:15 瀏覽:917
解除終止是勞動法第幾條第幾項 發布:2025-05-03 02:56:04 瀏覽:554
社會與法2015年4月19 發布:2025-05-03 02:51:41 瀏覽:3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