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法有沒有規定不能亂扣底薪
❶ 勞動局有規定辭快工要扣除底薪50%嗎
勞動局並沒有設定辭退臨時工需扣除50%底薪的規定。辭退臨時工與辭退正式工在工資結算上並無區別,不存在必須扣除50%底薪的情況。
臨時工和正式工在工資結算方面享有平等權利。勞動法保護所有員工的合法權益,不論其用工形式。辭退臨時工時,僱主需按合同約定支付工資,不得無故扣除工資。
若員工遇到工資扣除等不合理情況,可向勞動監察大隊或勞動仲裁委員會投訴,維護自身權益。勞動監察大隊會對用人單位的工資支付情況進行監督,確保員工合法權益不受侵犯。
總之,辭退臨時工時,僱主應遵循法律法規,保障員工的合法權益,不得違法扣除工資。若出現工資扣除等爭議,員工有權通過合法途徑維護自身權益。
在實際操作中,建議僱主與員工簽訂明確的勞動合同,約定雙方的權利和義務,減少因工資結算產生的爭議。
同時,員工也應提高維權意識,遇到權益受損時,及時尋求法律幫助,依法維護自身權益。
❷ 扣底薪違反勞動法嗎
扣底薪是否違反勞動法,要根據具體情況來判斷。
首先,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第四十條規定,用人單位應當依法向勞動者支付勞動報酬。勞動者的勞動報酬應當不低於當地最低工資標准。因此,如果扣除底薪導致勞動者的工資低於當地最低工資標准,就違反了勞動法規定。
其次,用人單位在扣除底薪前應當與勞動者協商並達成一致意見。如果用人單位未經勞動者同意而擅自扣除底薪,就違反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第四十一條規定。
最後,如果用人單位違反了勞動法規定,勞動者可以向勞動監察部門投訴或者通過勞動爭議仲裁或訴訟等方式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綜上所述,如果用人單位在扣除底薪時未經勞動者同意或導致勞動者的工資低於當地最低工資標准,就違反了勞動法規定。
【法律依據】:
《工資支付暫行規定》第十九條勞動者與用人單位因工資支付發生勞動爭議的,當事人可依法向勞動爭議仲裁機關申請仲裁。對仲裁裁決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工資支付暫行規定》第十五條用人單位不得剋扣勞動者工資。有下列情況之一的,用人單位可以代扣勞動者工資:
(一)用人單位代扣代繳的個人所得稅;
(二)用人單位代扣代繳的應由勞動者個人負擔的各項社會保險費用;
(三)法院判決、裁定中要求代扣的撫養費、贍養費;
(四)法律、法規規定可以從勞動者工資中扣除的其他費用。
《工資支付暫行規定》第十六條因勞動者本人原因給用人單位造成經濟損失的,用人單位可按照勞動合同的約定要求其賠償經濟損失。經濟損失的賠償,可從勞動者本人的工資中扣除。但每月扣除的部分不得超過勞動者當月工資的20%。若扣除後的剩餘工資部分低於當地月最低工資標准,則按最低工資標准支付。
❸ 無責底薪被公司扣錢違法嗎
公司擅自扣除員工無責任底薪的行為多為違法之舉。根據勞動法相關規定,無責任底薪屬於勞動者基於正班出勤及正常履行崗位職責前提下獲得的固定報酬。因此,僱主不能擅自降低該部分工資。若勞動者存在重大過失導致企業經濟損失,且企業規章有明確賠償規定;或勞動者請事假,而企業制度又有相關扣薪規定等合法情況除外。然而,若單位無正當理由和合規程序來扣減無責任底薪,員工可搜集工資單、勞動合同等相關憑證,並尋求勞工監察機構或申請勞動爭議仲裁,以此保障自身的合法權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