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訴訟法的上訴期限
Ⅰ 不予受理,駁回起訴,駁回訴訟請求有何區別
不予受理,駁回起訴,駁回訴訟請求有何區別?訴訟是比較復雜的一項法律活動,法院收到訴訟材料時,首先要確定愛不受理,法院受理案件後,就需要審理判決,那麼不予受理、駁回起訴和駁回訴訟請求有何區別,如何處罰?下面由華律網小編為讀者進行相關知識的解答。
不予受理,駁回起訴和駁回訴訟請求有何區別
不予受理、駁回起訴和駁回訴訟請求這三種裁判結果在我國刑事、民事和行政三大訴訟中均存在,它們的共同之處是:都標志著原告敗訴,應當向當事人送達裁判文書,當事人享有對裁判不服的上訴權。正因為他們的這些相同之處,才使得許多當事人搞不清這三者之間的區別,甚至混為一談。應該說它們之間的區別還是很大的,主要有以下幾點:
1、性質不同,不予受理和駁回起訴是原告的起訴不符合法定受理條件,即沒有起訴權,而駁回訴訟請求是原告喪失了實體權利,也就是無勝訴權;
2、適用法律不同,不予受理、駁回起訴主要適用的是程序法,而駁回訴訟請求既可以適用程序法,也可以適用實體法;
3、適用階段不同,不予受理、駁回起訴通常在人民法院立案前或立案後訴訟程序剛開始階段適用;駁回訴訟請求則是在人民法院依照程序法規定的訴訟程序審理完畢階段適用;
4、採用的裁判形式不同。不予受理、駁回起訴是對程序意義上訴權的確認,採用裁定形式,駁回訴訟請求則是實體意義上訴權的確認,必須採用判決形式;
5、上訴期限不同,不予受理、駁回起訴與駁回訴訟請求,當事人均可以提起上訴,但上訴期限前者為10日,後者為15日;
6、案件受理費不同,裁定不予受理、不收訴訟費,已收取應全額退還,判決駁回訴訟請求的訴訟費用由起訴方負擔。
Ⅱ 法院立案後多久會開庭
立案後,法院開庭時間並非由三大訴訟法明確指定,但其對案件審結時間有規定。以民事訴訟為例,《民事訴訟法》要求適用普通程序的案件,需在立案之日起六個月內審結。若遇特殊情況,院長批准後可延至一年。若一年內仍需延長,則須上級法院批准。簡易程序審理案件,則應在立案之日起三個月內審結,無法再延長。若三個月內未審結,案件將轉為普通程序繼續審理。
二審民事案件一律適用普通程序,審限為三個月。對於裁定上訴案件,審限為三十天,不得延長。依照審判監督程序再審案件的審限則依據適用的程序確定,若為一審程序再審,則適用一審普通程序的審限;若為二審程序再審,則適用二審程序的審限。
綜上,立案後法院開庭時間雖無明確規定,但案件審結時間有嚴格限制。不同類型的案件和程序,審結期限也有所不同。在遇到特殊情況需延長審限時,需依院長或上級法院批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