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條款大全 » 用人單位觸犯勞動法

用人單位觸犯勞動法

發布時間: 2025-05-22 19:44:11

『壹』 用人單位違反勞動法法規

法律分析:用人單位違反相關法律法律,勞動者有權向勞動保障行政部門舉報。用人單位制定的勞動規章制度違反法律、法規規定的,由勞動行政部門給予警告,責令改正;相關法律規定對勞動者造成損害的,應當承擔賠償責任。有下列侵害勞動者合法權益情形之一的,由勞動行政部門責令支付勞動者的工資報酬、經濟補償,並可以責令支付賠償金:(1)剋扣或者無故拖欠勞動者工資的;(2)拒不支付勞動者延長工作時間工資報酬的;(3)低於當地最低工資標准支付勞動者工資的;(4)解除勞動合同後,未依照勞動法規定給予勞動者經濟補償的。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

第八十條 用人單位直接涉及勞動者切身利益的規章制度違反法律、法規規定的,由勞動行政部門責令改正,給予警告;給勞動者造成損害的,應當承擔賠償責任。

第八十一條 用人單位提供的勞動合同文本未載明本法規定的勞動合同必備條款或者用人單位未將勞動合同文本交付勞動者的,由勞動行政部門責令改正;給勞動者造成損害的,應當承擔賠償責任。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第九十一條 用人單位有下列侵害勞動者合法權益情形之一的,由勞動行政部門責令支付勞動者的工資報酬、經濟補償,並可以責令支付賠償金:(一)剋扣或者無故拖欠勞動者工資的;(二)拒不支付勞動者延長工作時間工資報酬的;(三)低於當地最低工資標准支付勞動者工資的;(四)解除勞動合同後,未依照本法規定給予勞動者經濟補償的。

『貳』 公司亂罰款違反勞動法哪一條

一、違反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第八十九條規定,具體內容如下:
(一)用人單位制定的勞動規章制度違反法律、法規規定的,由勞動行政部門給予警告,責令改正;
(二)對勞動者造成損害的,應當承擔賠償責任。
二、 違反勞動法特徵
(一) 違反勞動法的法律責任是以勞動法規定的法律義務的存在為前提;
(二) 法律責任只是在義務人不履行法律義務時,才能依法追究;
(三) 法律責任具有國家的強制力。
三、違反勞動法類型
(一)過錯責任與無過錯責任
無過錯責任與過錯責任的區別:
1、無過錯責任不以行為人的主觀過錯為承擔責任的必要條件。而對於過錯責任,行為人的過錯是構成法律責任的必要條件。
2、無過錯責任只是適用於法有明文規定的場合,而過錯責任則適用於法律沒有特別規定的各種場合。
3、在無過錯責任中,責任的確定是從受害人一方損害程度來考慮的,而且法律往往規定賠償限額或賠償范圍,對於過錯責任,在確定責任時,應考慮行為人的過錯形式或程度,並且一般沒有責任限額。
4、在無過錯責任中,受害人只負證明損害系對方行為所致的舉證責任,而被告一方則須證明自己對於損害的發生有法律規定的免除或減輕責任的事由。而對於過錯責任,受害人不僅要證明其損害是由於侵害人的過錯行為所致,而且要證明這種損害的范圍和程度。
(二)民事責任、行政責任、刑事責任
民事責任與行政責任的區別:
1、法律強製程度不同。凡法律責任都具有強制性,這是法律責任與其他社會責任的根本區別之一。然而,各種法律責任的強制性程度是不同的。行政責任的強制性程度較強,具有制裁的現實性,這表現在:(1)它們必須由特定的國家機關強制追究,當事人不得和解;(2)作出追究責任的裁決一經生效,必須執行,非經法定程序任何人不得赦免或拖延執行。而民事責任的強制性程度相對較弱,只具有制裁的可能性,這表現在:(1)只要不損害國家和社會的利益,它可以由當事人雙方平等地在法律規定的范圍內自願協商,自行決定;(2)對於法院作出的追究民事責任的生效判決,權利人一方也可以放棄自己的權利,減免對方的責任,而不執行或不完全執行判決。
2、責任的功能性質不同。行政責任有明顯的懲罰性,其直接目的在於懲罰違法行為,而民事責任適用的直接目的在於補償民事違法行為所造成的損害,從而有明顯的補償性。
3、承擔責任的方式不同。行政責任多為行政拘留、罰款等,而民事責任多為財產責任。行政責任的確定不是以違法行為所造成的損失為依據,對行為人的經濟處罰既可少於行為所造成的損失,也可大於行為所造成的損失。而民事責任的確定以恢復原狀和等價賠償為原則,不法行為人承擔的賠償數額一般與其行為所造成的損失相當。
4、承擔責任的財產去向不同。行政責任有些也是以財產來承擔責任的,如處以罰金、罰款。這些財產一律要收繳國家所有,而民事責任的責任主體交付的財產一般交歸受害人所有。
四、用人單位違反勞動法律規定,應承擔的法律責任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1、用人單位制定的勞動規章制度違反法律、法規規定的,由勞動行政部門給予警告,責令改正;對勞動者造成損害的,應當承擔賠償責任。
2、用人單位違反勞動法規定,延長勞動者工作時間的,由勞動行政部門給予警告。責令改正,並可以處以罰款。
3、有下列侵害勞動者合法權益情形之一的,由勞動行政部門責令支付勞動者的工資報酬、經濟補償,並可以責令支付賠償金。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第八十九條:
(一)用人單位制定的勞動規章制度違反法律、法規規定的,由勞動行政部門給予警告,責令改正;(二)對勞動者造成損害的,應當承擔賠償責任。第九十一條用人單位有下列侵害勞動者合法權益情形之一的,由勞動行政部門責令支付勞動者的工資報酬、經濟補償,並可以責令支付賠償金:
(一)剋扣或者無故拖欠勞動者工資的;
(二)拒不支付勞動者延長工作時間工資報酬的;(三)低於當地最低工資標准支付勞動者工資的;(四)解除勞動合同後,未依照本法規定給予勞動者經濟補償的。

『叄』 用人單位對員工做出「停職停薪」,是內部行政處罰還是違反了《勞動法》

您好,來停薪停職是用人單位自自主管理的提現,關於停薪留職是指為了使特定職工有期限離崗停薪並保留職工身份,而由用人單位與該職工依法簽訂的,約定停薪留職期間雙方相互權利和義務的合同。
《勞動人事部、國家經濟委員會關於企業職工要求"停薪留職"問題的通知》的規定,停薪留職的時間一般不超過二年。停薪留職期間,不升級,不享受各種津貼、補貼和勞保福利待遇;因病、殘而基本喪失勞動能力的,可按退職辦法處理。停薪留職人員在從事其他收入的工作時,原則上應按月向原單位繳納勞動保險金,其數額不低於本人原工資的20%。

『肆』 用人單位違反勞動合同法第三十八條,我需要提前通知單位才能辭職嗎

1、如果用人單位違反勞動合同法第三十八條規定,不需要提前通知單位就能離職;

2、但要注意是,要履行必要的書面通知義務。

『伍』 用人單位違反勞動法的14種

用人單位違反勞動法的14種情形如下:
1、考勤異常罰款遲到、早退、請假、曠工等;
2、做錯事情罰款;
3、曠工1天扣三天工資或者罰款幾百;
4、試用期三個月合同卻只有1年;
5、無故延長試用期;
6、借績效名義剋扣工資;
7、曠工三天當自離,不發工資;
8、急辭工扣一個月工資;
9、辭工不想批就不批;
10、試用期不買社保;
11、不簽訂勞動合同;
12、不買住房公積金;
13、無故辭退卻不給補償;
14、用所謂的沒有經過正常程序制定的「廠紀廠規」剋扣員工工資。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第八十二條
用人單位自用工之日起超過一個月不滿一年未與勞動者訂立書面勞動合同的,應當向勞動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資。
用人單位違反本法規定不與勞動者訂立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的,自應當訂立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之日起向勞動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資。
第八十五條
用人單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勞動行政部門責令限期支付勞動報酬、加班費或者經濟補償;勞動報酬低於當地最低工資標準的,應當支付其差額部分;逾期不支付的,責令用人單位按應付金額百分之五十以上百分之一百以下的標准向勞動者加付賠償金:
(一)未按照勞動合同的約定或者國家規定及時足額支付勞動者勞動報酬的;
(二)低於當地最低工資標准支付勞動者工資的;
(三)安排加班不支付加班費的;
(四)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未依照本法規定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的。

熱點內容
蕪湖市律師排名 發布:2025-05-23 01:19:02 瀏覽:380
勞動法有沒有企業必須同工同酬 發布:2025-05-23 01:18:24 瀏覽:81
民訴法學日語 發布:2025-05-23 01:03:10 瀏覽:352
劉維律師 發布:2025-05-23 00:52:44 瀏覽:325
立法者槍 發布:2025-05-23 00:46:32 瀏覽:702
無法避免責任法律術語 發布:2025-05-23 00:35:27 瀏覽:379
社會主義道德體系建設 發布:2025-05-23 00:20:26 瀏覽:264
怎麼理解合同法403 發布:2025-05-23 00:11:45 瀏覽:383
冤假錯案法院最新規定 發布:2025-05-23 00:10:19 瀏覽:387
民商法專業詞彙 發布:2025-05-23 00:03:10 瀏覽:5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