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條款大全 » 根據民事訴訟法第108條的規定

根據民事訴訟法第108條的規定

發布時間: 2025-05-23 20:17:44

1. 民事訴訟法108條內容是什麼

法律分析:第一百零八條規定了保全申請人或者是先予執行申請人不服法院的保全裁定或者是先予執行裁定的救濟方式。如果出現這種情況,申請人可以向法院申請復議,並且復議期間並不停止原保全裁定或者是先予執行裁定的執行。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零八條當事人對保全或者先予執行的裁定不服的,可以申請復議一次。復議期間不停止裁定的執行。

2. 民訴法108條的規定

《民事訴訟法》第108條:「起訴必須符合下列條件:
(一)原告是與本案有直接利害關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二)有明確的被告;(三)有具體的訴訟請求和事實、理由
(四)屬於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訴訟的范圍和受訴人民法院管轄。」
一、適格的民事訴訟主體
通常提到的民事訴訟主體,是指民事訴訟案件中的原告、被告、第三人以及上訴案件中的上訴人和被上訴人。適格的民事訴訟主體直接關繫到訴訟的結果,在民事訴訟中,對訴訟主體的審查是必須且重要的,訴訟主體是否適格是人民法院作出判決的前提條件,因此,在民事訴訟中,明確適格的原告、被告即成為民事訴訟案件的重中之重,如不重視,可能出現被駁回起訴的法律後果。下面試用一案例說明適格訴訟主體的重要性:
原告A與被告B、C共同向一煤礦投資,並簽訂共同投資協議,因與其他投資人產生糾紛及其他原因,A退出煤礦經營,由於當事人法律意識欠缺,並未簽訂退出協議。B、C經營煤礦過程中,又將自己的投資權益轉讓給D。後來,煤礦效益見漲,A利用其原有投資協議訴至人民法院,要求其他投資人確認其在煤礦的投資權益,並要求現煤礦經營者退出煤礦,但在其起訴狀中,僅列明原投資人,而對現煤礦經營者並未列明。本案最終審理結果是駁回原告起訴。
本案中,原告A有幾點錯誤:一是其與煤礦已沒有投資關系,不是本案適格的原告,二是其在起訴狀中雖有訴訟請求,但又未明確該訴訟請求指向的被告,因此,其起訴被駁回也是理所應當之事。
基於上述,律師在代理民事訴訟案件時,確定適格的訴訟主體是非常重要的,這關繫到原告的合法權益能否切實得到法律保護。
二、訴訟請求
《民事訴訟法》第108條規定,起訴應當有具體的訴訟請求,這關繫到原告的民事權利能否實現。然而在實踐中,往往出現原告在起訴時,訴訟請求不明確或錯誤的情況,最終導致原告的利益受損。下面通過一些案件予以說明:
1、原告為A公司小股東,由於A公司控股大股東非法侵佔A公司利益,原告為維護其利益,向人民法院起訴,但在其訴訟請求中,要求被告(大股東)將其非法侵害A公司的利益歸於原告。本案本應屬大股東侵害公司利益,小股東代表訴訟,該案件的訴訟利益應當歸於A公司,但在案件起訴時,由於原告代理律師錯誤的認識,訴訟請求為要求被告(大股東)將其侵佔A公司的利益返還給原告(小股東),由於原告的訴訟請求錯誤,導致該案經兩級法院多次審理,最終判決駁回原告訴訟請求。
2、A公司向B(自然人)1000萬元,借款期限一年,並約定了利率,然而到期後,A公司沒有向B償不借款本金,也未支付利息,B遂起訴至人民法院,要求A公司返還借款本金1000萬元及至起訴之日止的利息約80萬元。案件經一審、二審等程序,最終判決A公司返還B借款本金1000萬元及利息80萬元。本案看起來似乎沒有問題,但實際上,B的利益受損。原因在於,B在起訴時將本金1000萬元的利息固定為80萬元,即僅要求被告A公司支付至起訴之日止的利息,而對案件審理及執行程序階段(時間跨度達二年之久)產生的利息沒有請求,最終導致B可能取得的利息受損。
上述兩起案件,均因訴訟請求的不當,導致案件當事人的合法利益受損,因此,訴訟請求的明確、具體以及如何最大化地保護當事人的合法權益,對律師工作提出了很高的要求,這就需要律師在工作時,要認真、細致、充分。上述第2例案件中,訴訟請求如寫為「要求A公司償還借款本金1000萬元及至全部償還之日止的利息(暫計算至起訴之日止為80萬元)」,就能更加充分地保護B的合法利益。
三、民事訴訟管轄
民事訴訟管轄是指各級人民法院和同級人民法院之間,受理第一審民事訴訟案件的許可權和分工。管轄有級別管轄、地域管轄、專屬管轄之分,當事人也可以約定管轄,因此,在民事訴訟中,從最有利於當事人利益的角度選擇管轄法院甚至創造選擇管轄法院的機會,對於當事人權利的實現具有重大意義。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
第108條:起訴必須符合下列條件:
(一)原告是與本案有直接利害關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二)有明確的被告;(三)有具體的訴訟請求和事實、理由
(四)屬於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訴訟的范圍和受訴人民法院管轄。

3. 如何正確理解民事訴訟法解釋第一百零八條的舉證責任和真偽不明

《民事訴訟法司法解釋》規定,對負有舉證證明責任的當事人提供的證據,人民法院經審查並結合相關事實,確信待證事實的存在具有高度可能性的,應當認定該事實存在。對一方當事人為反駁負有舉證證明責任的當事人所主張事實而提供的證據,人民法院經審查並結合相關事實,認為待證事實真偽不明的,應當認定該事實不存在。法律對於待證事實所應達到的證明標准另有規定的,從其規定。該條文中的待證事實是指原被告在訴訟過程中提出的對於案件訴訟請求會產生影響的案件事實。不過本條文的核心是關於民事證據證明標準的規定,證明標准也稱證明要求、證明度,是指在訴訟證明活動中,對於當事人之間爭議的事實,法官根據證明的情況對該事實作出肯定或者否定性評價的最低要求。本法條中基本上採取「高度蓋然性」來作為認定案件事實的依據
法律依據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解釋》第一百零八條 對以嚴重侵害他人合法權益、違反法律禁止性規定或者嚴重違背公序良俗的方法形成或者獲取的證據,不得作為認定案件事實的根據。

4. 民事訴訟法第108條內容是什麼

根據我國《民事訴訟法》第108條規定:起訴必須符合下列條件:
(一)原告是與本案有直接利害關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
(二)有明確的被告;
(三)有具體的訴訟請求和事實、理由;
(四)屬於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訴訟的范圍和受訴人民法院管轄。
從這一條規定,我們可以這樣說,要提起訴訟,必須成為一個適格的「人」和找對一個適格的「人」。
成為一個適格的「人」是說你作為原告起訴,必須是與本案有直接利害關系的。比如說:您父親的私房長期被他人租住,而您要結婚急需住房,於以自己的名義起訴到法院,要求對方騰房,法院就不會手裡,因為,您不是房產的所有人,不符合做當事人的條件,作為當事人,應該符合以下特徵:
(1)以自己的名義進行訴訟。如果以他人的名義參加訴訟,則是訴訟代理人的身份,而不是當事人。
(2)與本案有直接利害關系,也就是說是為自己的民事權益而參加訴訟的,法院保護的民事權益屬於自己管理、支配。找對一個適格的「人」,首先也要是對方必須是與本案有直接利害關系,如果對方與本案沒有直接利害關系,則原告的起訴會有不予受理或者駁回訴訟請求等風險。其次,「明確的被告」是指:一是被告的基本情況要清楚,如公民的姓名、性別、年齡、民族、工作單位、住址等,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名稱、住所地、法定代表人或負責人的姓名、職務等要明確、具體。二是指控對象要實際存在,已死亡的公民或已注銷的法人不能作為當事人。主體的問題即適格的「人」解決後,則是起訴的地方。您要起訴,想到法院討「說法」,首先,您這事得歸法院管,凡是根據法律規定屬於法院主管的案件,法院必須受理、審判,想不管都不行;凡是不屬於人民法院主管的民事案件,人民法院就不能行使審判權,想管也管不了。民事糾紛種類繁多、數量巨大,訴訟並非解決民事糾紛的唯一途徑,此外還有人民調解、仲裁等。根據我國民事訴訟法規定,人民法院受理公民之間、法人之間、其他組織之間以及他們相互之間因財產關系和人身關系提起的民事訴訟。主要有以下幾類:
(1)因財產關系和人身關系發生糾紛的案件。如財產所有權、債權、著作權、人格權、身份權等案件。
(2)因婚姻家庭關系發生糾紛的案件。如離婚、贍養案件等。(3)因商事關系發生糾紛的案件。如票據、股東權益案件等。
(4)因經濟關系發生糾紛的案件。如各類合同案件等。
(5)因勞動關系發生糾紛的勞動爭議案件。如開除、辭退案件等。
(6)法律規定的其他案件。如選民資格案件、宣告失蹤案件等。
法律依據
《民事訴訟法》第108條規定:起訴必須符合下列條件:
(一)原告是與本案有直接利害關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
(二)有明確的被告;
(三)有具體的訴訟請求和事實、理由;
(四)屬於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訴訟的范圍和受訴人民法院管轄。

5. 民事訴訟法108條規定

民事訴訟法指由國家制定或者認可的,關於調整民事訴訟活動,確定民事訴訟法律關系的法律規范。那麼在民事訴訟法中,第108條規定是什麼。給大家整理以下內容。
民事訴訟法108條規定:
第一百零八條 起訴必須符合下列條件:
(一)原告是與本案有直接利害關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
(二)有明確的被告;
(三)有具體的訴訟請求和事實、理由;
(四)屬於人民法院受理民事旁爛訴訟的范圍和受訴人民法院管轄。
釋義:
本條規定了起訴合格的四個條件。首先,原告大多數是作為發生爭執的民事法律關系主體而起訴,也可能是依據法律的規定對他人的民事權益負有照顧、保管職責。其次,本條中規定的是「明確的被告」,運隱漏而並不是「正確的被告」,因此只要求起訴的對象明確即可,正確與否留待法院的判斷。同樣,訴訟請求和事實、理由「具體」即可,也不要求必須是「正確」或者「正當」。另外攜行,第四個條件是要求符合受訴法院主管和管轄范圍,主管和管轄是兩個概念,前者著重於法院與其他機構的分工,而管轄的概念可參照本法第一編之內容。對於任何不符合此四個條件的起訴,人民法院不予受理,如果在立案之後才發現的應當駁回起訴。
關聯法規:
《海事訴訟特別程序法》第82條
《人民法院民事訴訟風險提示書》第1-3項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若干問題的意見》第139、151-153條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名譽權案件若干問題的解答》(一)至(三)
以上就是民事訴訟法108條規定。如果還有其他想要了解民事訴訟法的規定,歡迎上進行咨詢解答。
熱點內容
勞動法46條跟87條 發布:2025-05-24 02:55:22 瀏覽:778
勞動法各種補助 發布:2025-05-24 02:32:06 瀏覽:55
最新勞動法在單位受傷 發布:2025-05-24 02:17:24 瀏覽:152
商法聽誰的課 發布:2025-05-24 02:11:38 瀏覽:367
法院違法舉報中心 發布:2025-05-24 02:11:28 瀏覽:417
刑法自首條 發布:2025-05-24 02:10:57 瀏覽:482
規章制度的落款 發布:2025-05-24 02:10:57 瀏覽:28
勞動法試用期員工薪資發放條款 發布:2025-05-24 01:56:40 瀏覽:468
歌舞團規章制度擬定 發布:2025-05-24 01:56:39 瀏覽:943
中級法院黨組 發布:2025-05-24 01:56:37 瀏覽: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