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條款大全 » 行政訴訟法證據規定

行政訴訟法證據規定

發布時間: 2025-05-24 09:25:13

① 行政訴訟法規定的證據

法律主觀:

我們知道在提起行政訴訟的時候,要准備充分的證據來印證自己的觀點,才能快速的結束這個案子。
一、行政訴訟證據的規定
1、強化被告的舉證責任行政訴訟是「民告官」的訴訟,為了保護處於弱者地位的原告,證據規則強化了被告的舉證責任,而不適用「誰主張,誰舉證」的民事證據規則。
2、嚴格舉證期限證據規則規定,行政機關的舉證期限為10天,從收到起訴狀副本之日起計算。被告不僅要在此期間內提供作出具體行政行為的全部證據,而且還要提供其所依據的規范性文件。
3、司法認知問題繼民事證據規則確定了司法認知制度之後,在行政訴訟證據規則中對此也進行了明確。規定了無須當事人舉證的五種事實,包括眾所周知的事實、自然規律及定理、按照法律規定推定的事實、已經依法證明的事實、根據日常生活經驗法則推定的事實,但當事人有相反證據足以推翻的除外(不包括自然規律及定理)。
4、關於證人證言的新規定證據規則賦予證人作證的義務,規定凡是知道案件事實的人都有出庭作證的義務,證人出庭作證應出示身份證件。
二、行政訴訟證據種類
1、書證
書證即以文字、符號、圖案等所記載的內容表達的與案件事實有關的人的思維或者行為的書面材料。如行政機關的文件、文書、函件、處理決定等。作為行政機關作出具體行政行為的依據的規范性文件,是行政機關在訴訟中必須提交的書證。
2、物證
物證即以物品、痕跡等客觀物質實體的外形、性狀、質地、規格等證明案件事實的證據。如肇事交通工具、現場留下的物品和痕跡等。
3、視聽資料
視聽資料即以錄音、錄像、掃描等技術手段,將聲音、圖像及數據等轉化為各種記錄載體上的物理信號,證明案件事實的證據。如音像磁帶、計算機數據信息等。
4、證人證言
證人證言即直接或者間接了解案件情況的證人向人民法院所作的用以證明案件事實的陳述。一般情況下,證人應當出庭陳述證言,但如確有困難不能出庭,經人民法衫扒院許可,可以提交書面證言。精神病人、未成年人作證應與其心理健康程度、心智成熟程度相適應。
5、當事人陳述
當事人陳述即本案當事人在訴訟中就案件事實向人民法院所作的陳述和承認。
6、鑒定結論
鑒定結論即具有專業技術特長的鑒定人利用專門的儀器、設備,就與案件有關的專門問題所作的技術性結論。根據鑒定對象的不同,可分為醫學鑒定、文書鑒定頌斗、技術鑒定、會計鑒定、化學鑒定、物理鑒定等。
7、勘驗筆錄、現場筆錄
勘驗筆錄是指行政機關工作人員或者人民法院審判人員對與行政案件有關的現場或者物品進行勘察、檢驗、測量、繪圖、拍照等所作的記錄。
現場筆錄是指行政機關工作人員在行政管理過程中對與行政案件有關的現場情況及其處理所做的書面記錄。
三、行政訴訟證據交換的時間是什麼時候
《野塌磨最高人民法院關於行政訴訟證據若干問題的規定》第二十一條對於案情比較復雜或者證據數量較多的案件,人民法院可以組織當事人在開庭前向對方出示或者交換證據,並將交換證據的情況記錄在卷。
第三十七條經當事人申請,人民法院可以組織當事人在開庭審理前交換證據。
人民法院對於證據較多或者復雜疑難的案件,應當組織當事人在答辯期屆滿後、開庭審理前交換證據。
第三十八條交換證據的時間可以由當事人協商一致並經人民法院認可,也可以由人民法院指定。
人民法院組織當事人交換證據的,交換證據之日舉證期限屆滿。當事人申請延期舉證經人民法院准許的,證據交換日相應順延。
在訴訟過程中,當事人負有舉證責任,如果當事人提供的證據不足,人民法院有權要求補充證據。但在特殊情況下,人民法院可以依職權向有關行政機關以及其他組織、公民調取證據。需要由人民法院收集和調查的證據,主要有兩類:一是原告或者第三人及其訴訟代理人提供了證據線索,但無法自行收集而申請人民法院調取的證據;二是當事人應當提供而無法提供原件或者原物的。希望上文的的內容會有所幫助。

法律客觀:

行政訴訟法 第三十八條 在起訴被告不履行法定職責的案件中,原告應當提供其向被告提出申請的證據。但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除外: (一)被告應當依職權主動履行法定職責的; (二)原告因正當理由不能提供證據的。 在行政賠償、補償的案件中,原告應當對行政行為造成的損害提供證據。因被告的原因導致原告無法舉證的,由被告承擔舉證責任。

② 《行政訴訟法》規定,行政訴訟證據不包括( )。(2010年真題)

【答案】:D
《行政訴訟法》第三十五條規定,在訴訟過程中,被告及其訴訟代理人不得自行向原告和證人收集證據。ABC三項,《行政訴訟法》第三十三條規定,證據有以下幾種:①書證;②物證;③視聽資料;④電子數據;⑤證人證言;⑥當事人陳述;⑦鑒定結論;⑧勘驗筆錄、現場筆錄。以上證據經法庭審查屬實,才能作為認定案件事實根據。

③ 行政訴訟法規定證據種類有哪些

法律分析:1、書證。是指以文字、符號所記錄或表示的、以證明待證事實的文書;如證明、書信、罰款單等。2、物證。是指用物品的外形、特徵、質量等說明待證事實的一部或全部的物品。如達不到國家質量標準的葯品等。3、視聽材料。是指用錄音、錄像的方法記錄下來的有關案件的事實材料。如用錄音機錄制的音響、語言;用錄像機錄取的人物形象及其活動;用電子計算機儲存的數據等。視聽資料可以由當事人提供,人民法院也可以主動向有關單位和個人索取或復制。

4、證人證言。是指證人以口頭或書面方式向人民法院製作的對案件事實的陳述。除了精神或生理上有缺陷而不能正確表達意志的人和案件的訴訟代理人不能做為案件的證人外,任何公民和組織都有作證的義務。證人做證一般應親自出庭,確有特殊情況不能到庭的,經人民法院許可後可以用書面證言的形式作證。5、當事人的陳述。是指案件的直接利害關系人向人民法院提出的關於案件事實和證明這些事實情況的敘述。由於行政爭議就是在當事人之間進行的,所以他們最了解爭議的事實。當事人的陳述是查明案件事實的重要線索,應當加以重視。但是,由於行政爭議直接涉及到當事人雙方的利害關系,所以人民法院對當事人的陳述應客觀地對待,注意是否有片面和虛假的部分。當事人的陳述只有和本案的其他證據結合起來,綜合研究審查,才能確定能否作為認定事實的依據。 6、鑒定結論。是指人民法院指定的專門機關對行政案件中出現的專門性問題,通過技術鑒定作出的結論。由於行政案件涉及許多專業技術管理領域,所以鑒定結論是行政訴訟中運用的極為廣泛的一種證據。如衛生監督機構對葯品質量的檢驗證書。7、勘驗筆錄、現場筆錄。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 第三十三條 證據包括:(一)書證;(二)物證;(三)視聽資料;(四)電子數據;(五)證人證言;(六)當事人的陳述;(七)鑒定意見;(八)勘驗筆錄、現場筆錄。以上證據經法庭審查屬實,才能作為認定案件事實的根據。

④ 簡述行政訴訟法所規定的法定證據種類。

【答案】:根據行政訴訟法的規定,行政訴訟的法定證據依證據的不同形式可以分為以下幾類:
(1)書證。書證是指歷螞蠢以其內容、文字、符號、圖畫等來表達一定的思想並用以證明案件事實的材料。
(2)物證。物證是指以其存在的外形、規格、質量、特徵等形式來證明案件事實的物品。
(3)視聽資料。視聽資料即指利用錄音、錄像或其他信息證明案件事實的材料。
(4)證人證言。證人證言是指了解案件情況的人以口頭或書面的方式,向人民法院所作的與案件有關的事實的陳述。
(5)當事人物粗的陳述。當事人的陳述是指當事人在行政訴訟中就其所經歷的案件事實,向人民法院所作的陳述。
(6)鑒定結論。鑒定結論是指由鑒定部門指派有專門知識和專門技能的人對某些專門性問題進行分析、鑒別和判斷,從而得出的能夠證明案件肢陪事實的書面結論。
(7)勘驗筆錄、現場筆錄。勘驗筆錄是指對物品、現場等進行察看、檢驗後所作的能夠證明案件情況的記錄。

⑤ 新行政訴訟法證據規則

新行政訴訟法證據規則是《行政訴訟法》第三十二條的規定。
具體內容是:
《行政訴訟法》第三十三條,證據包括:
(一)書證;
(二)物證;
(三)視聽資料;
(四)電子數據;
(五)證人證言;
(六)當事人的陳述;
(七)鑒定意見;
(八)勘驗筆錄、現場筆錄。
以上證據經法庭審查屬實,才能作為認定案件事實的根據。

熱點內容
如何理解行政法律關系 發布:2025-05-24 13:02:22 瀏覽:576
機器人實驗室安全條例 發布:2025-05-24 13:02:21 瀏覽:536
2017治安管理條例 發布:2025-05-24 12:33:24 瀏覽:834
王征強律師 發布:2025-05-24 12:30:08 瀏覽:462
躁鬱症婚姻法 發布:2025-05-24 12:18:02 瀏覽:71
二十一條條例 發布:2025-05-24 12:13:31 瀏覽:931
希音道德經 發布:2025-05-24 11:56:29 瀏覽:494
勞動法上特殊崗位津貼 發布:2025-05-24 11:34:40 瀏覽:992
公司道德講堂 發布:2025-05-24 11:32:16 瀏覽:344
深圳勞動法節假日 發布:2025-05-24 11:26:55 瀏覽:9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