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防控事件的行政法事例
Ⅰ 防疫政策屬於行政法規嗎
屬於。
「疫情防控政策和措施屬於行政行為,應符合行政法的比例原則。比例原則要求行政行為採取符合目的的、合理適當的、對其他利益破壞最小的行為方式。《中華人民共和國突發事件應對法》第11條第1款規定「有關人民政府及其部門採取的應對突發事件的措施,應當與突發事件可能造成的社會危害的性質、程度和范圍相適應;有多種措施可供選擇的,應當選擇有利於最大程度地保護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權益的措施。
Ⅱ 學校疫情防控的雙備案指什麼
指的是兩個防控的計劃
一般來說學校都會有兩個防空備案的,以便於應對突發情況。備案是指向主管機關報告事由存案以備查考。行政法角度看備案,實踐中主要是《立法法》和《法規規章備案條例》的規定。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信息產業部第十二次部務會議審議通過的《非經營性互聯網信息服務備案管理辦法》精神,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提供非經營性互聯網信息服務,應當辦理備案。未經備案,不得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從事非經營性互聯網信息服務。而對於沒有備案的網站將予以罰款和關閉。
Ⅲ 行政法基本原則在新冠疫情防控期間的適用
法律解析:
行政法基本原則是指導行政法的立法、執法以及規范行政行為的實施和行政爭議的處理的基礎性法則,是貫穿於行政法的具體規范之中,高於行政法的具體規范,體現行政法基本精神的准則。總結起來有以下六項基本原則:(一)合法行政原則;(二)合理行政原則;(三)程序正當原則;(四)高效便民原則;(五)誠實守信原則;(六)權責統一原則。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第五十條有下列行為之一的,處警告或者二百元以下罰款;情節嚴重的,處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並處五百元以下罰款: (一)拒不執行人民政府在緊急狀態情況下依法發布的決定、命令的; (二)阻礙國家機關工作人員依法執行職務的; (三)阻礙執行緊急任務的消防車、救護車、工程搶險車、警車等車輛通行的; (四)強行沖闖公安機關設置的警戒帶、警戒區的。 阻礙人民警察依法執行職務的,從重處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