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條款大全 » 刑事訴訟法中律師取證的豁免權

刑事訴訟法中律師取證的豁免權

發布時間: 2025-05-27 15:29:45

⑴ 豁免權是什麼意思

豁免權,亦稱律師——當事人特免權,是證人拒絕作證權(Immunityofwitness)的一個分支,它是指律師對其在業務活動中得知的當事人的秘密可以拒絕作證的權利。對於律師在訴訟中享有刑事豁免權,西方國家和中國香港特別行政區有明確的規定。盧森堡刑法典第四百五十三條第一章規定:「在法庭上的發言或向法庭提交的訴訟文書,只要與訴訟或訴訟當事人有關,就不能對它提出任何刑事訴訟。如英國法規定,律師有權對於當事人之間的秘密交談和通信,包括有關訴訟問題以及非訴訟的法律事務拒絕作證。日本《刑事訴訟法》第一百四十九條規定,律師對由於業務上的委託而得知的有關他人的秘密事實,可以拒絕提供證言。在德國,根據《刑事訴訟法》第五十三條的規定,因職業原因而享有拒絕作證權的人包括律師在內。由此看來,律師作證豁免實際上就是律師保守職務秘密的權利。這在1990年9月7日第八屆聯合國預防犯罪和犯罪待遇大會上通過的《關於律師作用的基本原則》中得到了反映。該基本原則第八條規定:「遭逮捕、拘留或監禁的所有的人應有充分的機會、時間和便利條件,毫無遲延地、在不被竊聽、不經檢查和完全保密情況下接受律師來訪和與律師聯系協商。這種協商可在執法人員能看得見但聽不見的范圍內進行。」第二十條規定:「律師對於其書面或口頭辯護時所發表的有關言論,或作為職責任務出現於某一法院、法庭或其他法律或行政當局之前所發表的有關言論,應享有民事和刑事豁免權。」這是聯合國關於刑事豁免權的具體規定。第二十二條進一步規定:「各國政府應確認和尊重律師及其委託人之間在其專業關系內的所有聯絡和磋商均屬保密性的。」世界刑法學協會第十五屆代表大會《關於刑事訴訟法中人權問題的決議》第十四條亦規定:「一切證據調查必須尊重職業秘密特權。」《英格蘭和威爾士出庭律師行為准則》規定:「在通常情況下,律師對他在法庭辯論中的言論享有豁免權。」英國法律規定:律師在執業時,對第三者不負誹謗的責任;出庭律師在處理訴訟案件時,有不負疏忽責任的權利。按照英國學者解釋:作為當事人的辯護人和訴訟代理人,律師在訴訟過程中的任何言論都不受法律追究,即使他的言論帶有明顯的惡意,並且與他承辦的案件沒有關系,也同樣享受這種特權的保護,這種特權是絕對的,無條件的,它不僅適應於各種性質和形式的法庭所進行的訴訟程序,而且對於任何訴訟程序都具有同樣的作用。法國有一不成文的法律:不能在律師住所逮捕罪犯或被告人;警察局和檢察院雖然可以在律師住所尋找有罪行的文件,但不能尋找委託人罪行和過失的線索;律師與委託人之間的通訊,既不能被查封,也不能被拆看,受到法律的絕對保護。《香港事務律師執業行為操守指引》、《香港大律師執業行為守則》、《香港事務律師執業指令》中均有明確規定:「執業大律師和事務律師在出庭代理訴訟時,對第三者不負誹謗罪的法律責任。」

律師作證豁免權最重要的價值在於維系委託人與律師之間的信賴關系,以保護委託人的利益,促進辯護律師順利履行職責。對當事人而言,如果律師行使作證豁免權,那麼當事人就因其秘密沒有被公之於眾而使自己的人身權、財產權免遭損害。對律師而言,如果當事人知道律師不能不顧當事人的反對而泄露當事人所說的內容,那麼當事人就會更加坦率地、完整地、真實地對律師陳述案件情況,而律師對案件情況了解越清楚、真實,就越能很好地履行自己的辯護或代理職責;如果律師不能保守當事人的秘密,當事人對律師的信任就會遭到破壞,律師與當事人之間委託關系的基礎就不存在,就沒有人再願意委託律師。

具體分類

編輯播報

赦免

豁免權就適用主體之不同,可分為司法豁免權、議會豁免權、外交豁免權、元首豁免權…等,依其豁免內容區分為刑事豁免權、民事豁免權及行政豁免權,通常較受人注意的豁免權為刑事豁免權,即因憲法上或國際條約(例如:維也納外交關系公約)明定,受有此豁免權之人或團體,不受刑事追訴、無出庭作證之義務。

司法豁免權是給予法官或行政官豁免民事責任;議會豁免權又稱言論免責權,即議會豁免權,給予國會議員可以自由討論議題;外交豁免權內容包含刑事裁判之豁免,可不受駐在國刑事追訴,且享有行政與民事豁免,不受強制執行及處分;元首豁免權指總統除犯內亂或外患罪外,非經罷免或解職,不受刑事上之訴究,為刑事豁免權之一種。

綜上,享有刑事豁免權的種類有外交豁免權及元首豁免權兩種,其他豁免權的內容並不包含刑事豁免。

⑵ 豁免權是什麼意思

根據國家相關法律法規的規定可知,律師豁免權是指在刑事訴訟中,基於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委託,法律賦予辯護律師所擁有的拒絕就其執業行為所得知的委託人有關事項向司法當局作證,以及不因其正當執業行為而為的言論及行為受到相關法律追訴與制裁的權利。罩春它包括作證豁免權和責任豁免權。國家豁免權指的是在國際社會中民族國家基於自身的主權而享有的不受外國主權干涉和控制的權利。民族國家政治獨立的一個重要內容就是國家豁免權,任何國家作為國際法主體,都不服從其他國家的法律秩序,在平等者之間,沒有統治。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
第二百二十六條 人民法院決定受理申請,應當同時通知支付人停止支付,並在三日內發出公告,催促利害關系人申報權利。公示催告的期間,由人民法院根據情況決定,但不得少於六十日。
第二百二李笑十七哪悶含條 支付人收到人民法院停止支付的通知,應當停止支付,至公示催告程序終結。公示催告期間,轉讓票據權利的行為無效。
《中華人民共和國律師法》第三十七條律師在執業活動中的人身權利不受侵犯。
律師在法庭上發表的代理、辯護意見不受法律追究。但是,發表危害國家安全、惡意誹謗他人、嚴重擾亂法庭秩序的言論除外。
律師在參與訴訟活動中涉嫌犯罪的,偵查機關應當及時通知其所在的律師事務所或者所屬的律師協會;被依法拘留、逮捕的,偵查機關應當依照刑事訴訟法的規定通知該律師的家屬。

⑶ 律師刑事責任豁免權內容有哪些

法律分析:(一)律師在刑事辯護中發表的言論,不受法律追究。這里所說的「言論」,既包括口頭形式的,也包括書面形式的。對律師刑事辯護言論的豁免,是賦予律師一種法庭言論的特權,比《憲法》規定的公民的言論自由權利更寬泛得多,使律師可以沒有顧慮地發表辯護意見。(二)律師在刑事訴訟中向法院提供或者出示的文件、材料失實的,只要不是其故意偽造就不應追究其刑事責任。這也就是《刑法》第306條第2款所規定的內容,若律師在刑事訴訟中提供、出示、引用的證人證言或者其他證據雖然失實,但不是有意偽造的,就不屬於偽造證據。從該條款規定看,律師不因過失使用失實證據而負刑事責任。(三)律師在刑事訴訟的過程中,其人身自由權利應當受到法律的保護,不應非法拘傳、拘留、逮捕而使刑事辯護工作中斷。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律師法》 第三十七條 律師在執業活動中的人身權利不受侵犯。律師在法庭上發表的代理、辯護意見不受法律追究。但是,發表危害國家安全、惡意誹謗他人、嚴重擾亂法庭秩序的言論除外。

律師在參與訴訟活動中涉嫌犯罪的,偵查機關應當及時通知其所在的律師事務所或者所屬的律師協會;被依法拘留、逮捕的,偵查機關應當依照刑事訴訟法的規定通知該律師的家屬。

熱點內容
行政法的基本原則教材 發布:2025-05-28 03:49:29 瀏覽:680
中國法律規定贍養父母是成年子女的責任 發布:2025-05-28 03:40:16 瀏覽:461
勞動法關於變更工作地點 發布:2025-05-28 03:39:29 瀏覽:799
下列關於經濟法的地位表述正確的是 發布:2025-05-28 03:39:27 瀏覽:320
檢查官和法官哪個危險 發布:2025-05-28 03:30:23 瀏覽:422
代理廠長要不要承擔法律責任 發布:2025-05-28 03:12:51 瀏覽:262
無錫基層法律服務所招人 發布:2025-05-28 03:09:06 瀏覽:478
社會與法普法欄目劇妻子的謊言下集 發布:2025-05-28 03:07:41 瀏覽:935
刑法三部 發布:2025-05-28 03:06:19 瀏覽:816
口頭offer錄音法律效力嗎 發布:2025-05-28 03:05:28 瀏覽: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