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條款大全 » 行政法規地方人大法規

行政法規地方人大法規

發布時間: 2025-05-28 05:45:29

A. 地方性法規行政法規的區別是什麼

1、首先是制定行政法規和地方性法規的主體不同,前者由國務院制定,後者則由地方人大及其常委會制定。2、效力不同,行政法規的效力是要高於地方性法規的,同時地方性法規也不能與行政法規有抵觸。3、適用范圍不一樣,行政法規適用於全國,地方性法規只能本行政區域內適用。
一、地方性法規和行政法規的區別是什麼
(1)制定主體不同:行政法規由國務院制定,地方性法規由地方的人大及其常委會制定。
(2)效力不同:行政法規效力高於地方法規,地方法規不得與行政法規相抵觸。
(3)適用范圍不同:行政法規適用於全國范圍,地方法規只在本行政區域內有效。
二、行政法規與行政規章的區別
行政規章與行政法規同屬於行政機關制定的規范性文件。但是:
1、行政法規調整的對象一般是行政管理領域帶有普遍性、全局性、原則性以及意義重大的問題。行政規章的調整對象則限定在行政管理領域中某些特殊的、局部的、具體的問題。
2、行政法規的制定主體是中國的中央政府,而行政規章的制定主體或是中央政府的組成部分,或是地方政府。因而,行政法規的效力高於行政規章。
3、依照全國六屆人大三次會議所作出的,有關授權國務院的《決定》等,行政法規在關於經濟體制改革和對外開放等問題上,可以體現某些立法上的「超前性」「實驗性」,行政規章則不可以具有 「超前性」「實驗性」。
在我國,法律通常是由全國人大制定,偶爾也會有全國人大的常委會制定,而行政法規則往往是由國務院制定的。一般我們說的法律法規,這里的法規其實就是指行政法規了。

B. 法律、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的區別

法律、行政法規與地方性法規在制定主體、效力層級上有明確的區別。

首先,在主體規定上,法律由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制定,行政法規由國務院制定,地方性法規則由省、自治區、直轄市的人大及其常委會制定。行政規章則由國務院各部委及直屬機關,如央行、審計署等制定。

其次,從法律效力看,行政法規在三者中具有最高地位。規章與地方性法規的效力並未在法律中明確規定,但在實際操作中,國家設定了裁決機制以解決沖突。當出現效力沖突時,由人大常委或國務院進行裁定。根據《行政立法法》第八十條,地方性法規的效力高於本級和下級地方政府規章。第八十二條指出,部門規章之間、部門規章與地方政府規章在各自的管轄范圍內具有同等效力。從法律邏輯推理,地方性法規在效力上高於行政規章。

總體而言,法律、行政法規與地方性法規在制定主體、法律效力上有顯著差異。了解這些區別有助於在實際應用中正確識別和適用不同類型的法規。在具體問題的解決中,需根據法規的層級、制定主體等因素進行綜合考量。

C. 法律法規層級劃分

法律分析:層級由高到低排序:1、法律;2、行政法規;3、部門規章;4、地方性法規。根據行政級別也有高低,比如省級人大的地方性法規高於省政府所在市人大的法規高於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另外,憲法是根本法,任何法律法規都不得與之相抵觸。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立法法》

第七條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行使國家立法權。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制定和修改刑事、民事、國家機構的和其他的基本法律。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制定和修改除應當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制定的法律以外的其他法律;在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閉會期間,對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制定的法律進行部分補充和修改,但是不得同該法律的基本原則相抵觸。

第六十五條 國務院根據憲法和法律,制定行政法規。

行政法規可以就下列事項作出規定:

(一)為執行法律的規定需要制定行政法規的事項;

(二)憲法第八十九條規定的國務院行政管理職權的事項。

應當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制定法律的事項,國務院根據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的授權決定先制定的行政法規,經過實踐檢驗,制定法律的條件成熟時,國務院應當及時提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制定法律。

D. 法律、條例、規定、通知等等這些法規的後綴名稱是怎麼規定的

法律有全國人大及其常務委員會制定 有的時候立法委也可以
國務院叫條例
地方人大叫地方法規
地方政府 叫地方行政規章或制度

E. 請舉例說明什麼是法律、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

簡單的說,全國人大制定的是法律,國務院制定的是行政法規,地方人大制定的是地方法規。

F. 行政法規和地方性法規

法律分析:行政法規具體可分為國務院部委規章和地方政府規章,前者由國務院各大部委制定,後者由各地方政府制定;而地方性法規是各地方人大制定的,人大是權力機關、立法機關,效力要高於地方政府規章。當地方性法規和部委規章發生沖突時,一般要報請全國人大裁決,國務院備案,由全國人大決定修改規章還是法規。

法律依據:《憲法》第一百條 省、直轄市的人民代表大會和它們的常務委員會,在不同憲法、法律、行政法規相抵觸的前提下,可以制定地方性法規,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備案。

設區的市的人民代表大會和它們的常務委員會,在不同憲法、法律、行政法規和本省、自治區的地方性法規相抵觸的前提下,可以依照法律規定製定地方性法規,報本省、自治區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批准後施行。

G. 行政法規和地方性法規的區別

地方規章和地方性法規的區別:
1、制定主體不同:行政法規由國務院制定,地方性法規由地方的人大及其常委會制定。
2、效力不同:行政法規效力高於地方法規,地方法規不得與行政法規相抵觸。
3、適用范圍不同:行政法規適用於全國范圍,地方法規只在本行政區域內有效。
地方規章和地方性法規概念:
1、行政法規是國務院為領導和管理國家各項行政工作,根據憲法和法律,並且按照規定而制定的政治、經濟、教育、科技、文化、外事等各類法規的總稱;
2、地方性法規是地方立法機關制定或認可的,其效力不能及於全國,而只能在地方區域內發生法律效力的規范性法律文件。地方性法規是一種數量最大的法律淵源,包括一般地方性法規與特殊地方性法規。
地方規章和地方性法規制定與實施:
1、行政法規是憲法賦予國務院的一項重要職權,也是國務院推進改革開放,組織經濟建設,實現國家管理職能的重要手段。
2、地方性法規是由各省、直轄市以及省政府所在的市和國務院批準的較大的市的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委會制定的規范性法律文件,不得同憲法、法律相抵觸。
綜上所述,地方性法規在憲法中的地位和效力是低於憲法、法律、行政法規。各省市的人大和它們的常務委員會,在不同憲法、法律、行政法規相抵觸的前提下,可以制定地方性法規,並報全國人大常務委員會備案。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立法法》第七十二條
省、自治區、直轄市的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根據本行政區域的具體情況和實際需要,在不同憲法、法律、行政法規相抵觸的前提下,可以制定地方性法規。
省、自治區的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在對報請批準的設區的市的地方性法規進行審查時,發現其同本省、自治區的人民政府的規章相抵觸的,應當作出處理決定。

熱點內容
收據蓋章沒簽名有法律效力嗎 發布:2025-05-29 11:18:32 瀏覽:332
雇律師多少錢 發布:2025-05-29 11:17:33 瀏覽:57
法院案件突破 發布:2025-05-29 11:17:32 瀏覽:315
石家莊新華區人民法院 發布:2025-05-29 11:17:31 瀏覽:815
假公證的法律責任 發布:2025-05-29 10:52:39 瀏覽:695
巡視工作條例的通知 發布:2025-05-29 10:46:47 瀏覽:294
上海閘北區法律援助 發布:2025-05-29 10:43:51 瀏覽:862
山林糾紛調處條例 發布:2025-05-29 10:43:08 瀏覽:388
法治思維申論 發布:2025-05-29 10:39:21 瀏覽:601
銀行貸款股東簽字負法律責任嗎 發布:2025-05-29 10:37:11 瀏覽:6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