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法中職權法定原則
A. 行政法6個基本原則和子原則
行政法的基本原則為國家行政機關在執行職能時必須遵循的基本准則。以下是行政法的六個核心原則及其子原則的概述:
1. 合法行政原則
- 子原則:法律優先原則要求法律成為行政活動的最高准則;法律保留原則規定只有法律才能設定義務。
2. 合理行政原則
- 子原則:比例原則要求行政行為與目標之間必須存在合理的比例關系;權責統一原則強調行政權力的行使必須與相應的責任相對應。
3. 程序正當原則
- 子原則:公眾參與原則確保公民能夠參與行政決策過程;公開原則要求行政過程的透明度;迴避原則要求行政主體在利益沖突時必須迴避。
4. 高效便民原則
- 子原則:時效原則規定行政行為必須高效完成;便利公民原則要求行政機關提供便利的服務。
5. 誠實信用原則
- 子原則:信賴利益保護原則要求保護公民對行政行為的信任;誠實守信原則強調行政主體必須保持誠信。
6. 權責統一原則
- 子原則:職權法定原則要求行政權力的來源和范圍必須有法律依據;責任追究制度確保行政主體在違法時受到責任追究。
這些原則構成了保護公民權利、規范行政行為的重要基礎,同時也是構建法治國家和法治政府的關鍵。
B. 依法行政原則
依法行政原則
答案:
依法行政原則是指行政機關必須依照法定的許可權、程序和法律規定行使行政職權,管理社會公共事務,保障公民的合法權益。它是現代法治國家的基本要求,體現了對公民權利的尊重和保護。
詳細解釋:
依法行政原則是行政法的基本原則之一。它要求行政機關在履行職責時,必須遵守法律的規定,不得超越法律的界限。具體而言,依法行政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 法律優先:行政機關制定和執行政策、決策時,必須遵循法律的規定,法律的效力高於其他一般規范。
2. 職權法定:行政機關的職能和權力必須有明確的法律依據,不能超越法律授權的范圍行事。
3. 程序正當:行政機關在行使職權的過程中,必須遵循法定的程序,保障公民的知情權、參與權和救濟權。
4. 權責統一:行政機關依法履行管理職責,同時也必須承擔因違法或不當行為所引起的法律責任。
依法行政原則的核心是保障公民的權利和利益,確保行政權力的合法性和合理性。它要求行政機關在行使職權時不僅要遵循法律的規定,還要體現公正、公平、公開的原則,維護社會的公共利益和秩序。同時,依法行政原則也是監督行政機關行為合法性的重要依據,對於違法行政行為,公民和法人有權提出異議和尋求法律救濟。
總之,依法行政原則是現代法治國家的基本要求,它確保了行政機關在行使職權時的合法性、合理性和公正性,保障了公民的合法權益。
C. 行政法的基本原則有哪些內容
行政法的基本原則主要包括以下內容:
行政機關守法原則:
- 行政機關實施的行政行為都不得與法律相抵觸。
- 行政機關負有積極執行和實施現行有效法律規定的義務。
法律授權原則:
公正原則:
- 行政機關在行使職權時,要平等對待行政相對人,不偏私,不歧視。
- 違反公正原則表現為歧視對待,即相同情況差別對待,不同情況相同對待。
這些原則共同構成了行政法的基本原則體系,確保了行政機關在行使職權時的合法性、合理性和公正性。
D. 請問行政法中的 職權法定原則與 法律保留原則 有什麼區別嗎在
職權法定原則是說行政機關的職權由法律加以規定,行政機關行使職權時必須按照法律規定的范圍和程序。
法律保留原則主要是說某些特定事項,只能由法律規定,其他規范性法律文件,比如行政法規、行政規章等都不能「染指」,比如限制人身自由等。不是說只能在法律准許的范圍內做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