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條款大全 » 勞動法如果規定辭職

勞動法如果規定辭職

發布時間: 2021-01-27 11:40:00

⑴ 不給員工辭職勞動法規定公司會受到什麼處罰

用人單位來對於強行將員工的辭職不批源准,勞動法沒有對單位如何處罰的規定,但是員工要辭職是員工的權利,如果單位不肯放人,你可以根據勞動合同法規定辭職走人,如果單位不結算工資的可去勞動監察大隊投訴仲裁,參照勞動合同法辭職規定:
第三十七條勞動者提前三十日以書面形式通知用人單位,可以解除勞動合同。勞動者在試用期內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單位,可以解除勞動合同。

⑵ 勞動法規定辭職必須提前30天通知用人單位。如果不提前30天,當天就辭職可以嗎勞動者需要負什麼責任

1、因此給用人單位造成損失的,需要賠償。

2、《勞動合同法》第37條規定:專「勞動者提前三十日以屬書面形式通知用人單位,可以解除勞動合同。」這就是法律賦予了勞動者單方解除勞動合同權利的規定。

3、《勞動合同法》第90條規定:「勞動者違反本法規定解除勞動合同,或者違反勞動合同中約定的保密義務或者競業限制,給用人單位造成損失的,應當承擔賠償責任。」

4、另外,《勞動合同法》第50條規定:「用人單位應當在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時出具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的證明,並在十五日內為勞動者辦理檔案和社會保險關系轉移手續。勞動者應當按照雙方約定,辦理工作交接。」勞動者在勞動合同解除或者終止時,最好不要一走了之,還必須履行相應的法定義務,即按照雙方約定,遵循誠實信用的原則辦理工作交接的義務。

⑶ 勞動法 辭職時年假怎麼結算

勞動法沒有關於年假的內容,但是根據《企業職工帶薪年休假實施辦法》第十二條規定版,有關於解除勞動合同的權年假折算方法,具體如下:

第十二條用人單位與職工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時,當年度未安排職工休滿應休年休假天數的,應當按照職工當年已工作時間折算應休未休年休假天數並支付未休年休假工資報酬,但折算後不足1整天的部分不支付未休年休假工資報酬。

前款規定的折算方法為:(當年度在本單位已過日歷天數÷365天)×職工本人全年應當享受的年休假天數-當年度已安排年休假天數。

用人單位當年已安排職工年休假的,多於折算應休年休假的天數不再扣回。

(3)勞動法如果規定辭職擴展閱讀:

《職工帶薪年休假條例

第三條 職工累計工作已滿1年不滿10年的,年休假5天;已滿10年不滿20年的,年休假10天;已滿20年的,年休假15天。

國家法定休假日、休息日不計入年休假的假期。

⑷ 如果勞動法規定辭職時間提前離崗應該怎麼處罰

提前30天書面通知用人單位即可,試用期內提前3天
如果接受了用人單位的培訓並簽訂勞動期限,提前辭職需要償還相應費用
一般勞動者主動提出辭職好像還沒有補償金

⑸ 公司規定提前30天申請辭職,如果想提前走, 可以嗎國家的《勞動法》關於這方面有什麼規定

提前三十天通知單位辭職,離職時單位要出具解除勞動合同相關證明

《勞動合同法》
第三十七條 勞動者提前三十日以書面形式通知用人單位,可以解除勞動合同。勞動者在試用期內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單位,可以解除勞動合同。
第五十條 用人單位應當在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時出具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的證明,並在十五日內為勞動者辦理檔案和社會保險關系轉移手續。
勞動者應當按照雙方約定,辦理工作交接。用人單位依照本法有關規定應當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的,在辦結工作交接時支付。

⑹ 員工辦理離職要求盡快辦理,如果當天處理了,按勞動法規定可以嗎

只要結清工資,就不違法。
現在很多行業受防疫影響,工作難找,不要輕易提離職。

⑺ 如果員工辭職未提前30天提出,今天不幹了,明天就要走人。用人單位扣發工資是否合法請註明具體參照標准

不合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第三十六條規定:」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協商一致,可以解除勞動合同「,第三十七條規定:」勞動者提前三十日以書面形式通知用人單位,可以解除勞動合同。」

《勞動法》第三十二條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勞動者可以隨時通知用人單位解除勞動合同:(一)在試用期內;(二)用人單位以暴力、威脅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強迫勞動的;(三)用人單位未按照勞動合同約定支付勞動報酬或者提供勞動條件的。「

《勞動法》第一百零二條規定:「違反本法規定的條件解除勞動合同或者違反合同中約定的保密事項,對用人單位造成經濟損失的,應當依法承擔賠償責任。」勞動法規定勞動者可以承擔的違約金情形只有2種情況:勞動者違反競業限制約定、勞動者違反培訓服務期約定。

也就是說,除了正常扣除的費用,只有勞動者給用人單位帶來損失的時候,用人單位才能扣發工資,且扣除量上也有限制。

(7)勞動法如果規定辭職擴展閱讀:

勞動者不當行使辭職權的賠償責任

一、辭職違約金問題

關於辭職違約金問題。《勞動合同法》規定,除以下兩種情形外,用人單位不得與勞動者約定由勞動者承擔違約金:

1、用人單位為勞動者提供專項培訓費用,對其進行專業技術培訓的,可以與該勞動者訂立協議,約定服務期。勞動者違反服務期約定的,應當按照約定向用人單位支付違約金。用人單位要求勞動者支付的違約金不得超過服務期尚未履行部分所應分攤的培訓費用。

2、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可以在勞動合同中約定保守用人單位的商業秘密和與知識產權相關的保密事項。對負有保密義務的勞動者,用人單位可以在勞動合同或者保密協議中與勞動者約定競業限制條款,並約定在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後,在競業限制期限內按月給予勞動者經濟補償。

勞動者違反競業限制約定的,應當按照約定向用人單位支付違約金。競業限制的人員限於用人單位的高級管理人員、高級技術人員和其他負有保密義務的人員。競業限制的范圍、地域、期限由用人單位與勞動者約定,競業限制的約定不得違反法律、法規的規定。在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後,上述人員的競業限制期限,不得超過兩年。

二、處理原則

勞動合同法實施後,用人單位向勞動者主張辭職違約金的處理原則是:

1、職工的辭職行為發生在《勞動合同法》實施前。如用人單位與勞動者約定辭職違約金,且該約定是雙方平等自願協商結果的,勞動者在《勞動合同法》實施前辭職的,用人單位就此主張勞動者承擔辭職違約金的,可以酌情予以支持。

2、職工的辭職行為發生在《勞動合同法》實施後,除該法規定的兩種情形外,其他違約金條款一律無效。

參考資料:

網路-辭職權

⑻ 我想辭職了,我們公司規定要提前一個月辭職,但是我不想,我想馬上走人,如果我馬上走人可以嗎

不可以的,因為通常來說員工有離職的權利,但是需要先通知公司,並辦理相應的離職手續。

員工辭職流程:

1、員工原則上應提前30天將書面《辭職報告》交到人事行政部,並領取離職手續表。

2、人事行政部對離職員工進行離職面談, 了解其離職原因並做記錄。

3、在和主管談妥了具體離職意向並徵得同意之後,就應該開始著手交接工作。在公司還沒找到合適的接替者的時候,應該一如既往地努力做好本職工作,站好最後一班崗。

4、按照離職手續表辦理相關手續。

5、按正常途徑走的時候要開離職證明,有些公司招聘的時候要看離職證明的。

(8)勞動法如果規定辭職擴展閱讀:

《勞動法》對於辭職是如何規定的。

一、職工辭職,要提前30日以書面形式通知用人單位: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第三十一條規定:勞動者解除勞動合同,應當提前30日以書面形式通知用人單位。

明確賦予了職工辭職的權利,這種權利是絕對的,勞動者單方面解除勞動合同無須任何實質條件,只需要履行提前通知的義務(即提前30日書面通知用人單位)即可。

原勞動部辦公廳在《關於勞動者解除勞動合同有關問題的復函》也指出:

「勞動者提前30日以書面形式通知用人單位,既是解除勞動合同的程序,也是解除勞動合同的條件。勞動者提前30日以書面形式通知用人單位,解除勞動合同,無須徵得用人單位的同意。超過30日,勞動者向用人單位提出辦理解除勞動合同手續,用人單位應予以辦理」。

二、用人單位具有一定的請求賠償損失的權利:

《勞動法》第102條規定:「勞動者違反本法規定的條件解除勞動合同或者違反勞動合同中約定的保密事項,對用人單位造成經濟損失的,應當依法承擔賠償責任」;

原勞動部在《違反《勞動法》有關勞動合同規定的賠償辦法》的第四條明確規定了賠償的范圍:

勞動者違反規定或勞動合同的約定解除勞動合同,對用人單位造成損失的,勞動者應賠償用人單位下列損失:

1用人單位招收錄用其所支付的費用;

2用人單位為其支付的培訓費用,雙方另有約定的按約定辦理;

3對生產、經營和工作造成的直接經濟損失;

4勞動合同約定的其他賠償費用。

三、如有爭議,應及時提請勞動仲裁:

職工主動提出與企業解除勞動合同後,部分職工在以書面通知用人單位30日後主動離職。

不予理會用人單位的賠償要求,用人單位則不給職工辦理人事關系和檔案的調轉手續,職工離職後人事關系和檔案長期留置在原用人單位。

上述行為若造成職工在新的工作單位不能辦理勞動保險、不能辦理出國政審手續、影響技術職稱評定、不能進一步求學深造和喪失報考國家公務員的機會的。

職工在與用人單位因解除勞動合同賠償損失方面發生爭議後應當在60天內及時向用人單位所在地區、縣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提請勞動爭議仲裁。

⑼ 勞動法對員工急辭工和公司是怎麼規定的,如果廠裡面讓

對於勞動者未提前通知就辭職的行為,如果該行為導致用人單位因崗位空缺等專原因屬造成經濟損失的,可以要求該勞動者承擔賠償責任。此時用人單位可扣除勞動者的工資以賠償損失,但每月扣除的部分不得超過勞動者當月工資的20%,若扣除後的剩餘工資部分低於當地月最低工資標準的,用人單位應按最低工資標准支付勞動者工資。

勞動者在試用期內須提前3日通知,轉正後提前30日以書面形式通知用人單位,可以解除勞動合同。對於緊急辭工,法律沒有具體時間規定,如果您確實需要緊急辭工的,可以跟用人單位協商,用人單位不同意的,您可以直接不去上班,此時用人單位一般會以您嚴重違反規章制而開除您。因為緊急辭工給單位帶來損失的,用人單位可以扣除勞動者部分工資。

⑽ 按勞動法急辭職扣多少工資

《勞動合同法》雖然規定了勞動者提前解除勞動合同的時間,但沒有規回定如果不提前會有什麼答處罰。而且《勞動合同法》還規定,除了培訓費和競業限制的情形外,用人單位不得與勞動者約定由勞動者承擔違約金。所以企業不能與員工約定急辭工要扣工資。

在用人單位無法定過錯情形下,勞動者急辭工的,向用人單位提出急辭工申請的,是與用人單位協商解除合同,用人單位可以拒絕,但不得在同意的情形下扣工資。

勞動者直接通知用人單位急辭工的,或者提出申請被拒絕之後擅自離職的,是為違法解除合同,根據《勞動合同法》第九十條、勞動部《工資支付暫行規定》第九條規定,用人單位應當按出勤結清工資,但勞動者應當賠償用人單位損失,結清工資與賠償損失應分別計算,合並結算。

熱點內容
勞動法2018年產檢規定 發布:2025-10-02 08:07:32 瀏覽:390
法律援助申請撤消申請書 發布:2025-10-02 08:06:36 瀏覽:713
塞席爾法院 發布:2025-10-02 08:00:33 瀏覽:213
法治政府法治社會法治 發布:2025-10-02 07:55:23 瀏覽:54
天津市勞動合同法律咨詢電話 發布:2025-10-02 07:52:32 瀏覽:448
郵件離職法律效力 發布:2025-10-02 07:46:37 瀏覽:512
瀘溪律師 發布:2025-10-02 07:32:12 瀏覽:255
手機錄音具有法律效力嗎 發布:2025-10-02 07:15:23 瀏覽:985
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發言稿 發布:2025-10-02 07:11:16 瀏覽:192
法規燈顏色 發布:2025-10-02 06:48:52 瀏覽:3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