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條款大全 » 行政訴訟法的標的

行政訴訟法的標的

發布時間: 2021-01-27 18:35:29

『壹』 司法考試民訴中訴訟標的和訴訟請的區別問題

三大程序法是司法考試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們之間有許多相似之處。<(a)案件管轄的中級人民法院刑事訴訟程序:< 1。危害國家安全案件;2人可判處刑,普通刑事案件刑;刑事外僑3人。

1:民事訴訟的重大涉外案件(的大的情況下,或者居住在國外的許多當事人或復雜的主題);2在這個地區有重大影響;3最高法院由中級人民法院管轄(海商法、專利糾紛,主要與台灣有關的民事案件,訴訟或單元的主體是超過省、自治區、直轄市中央直接經濟糾紛下)。

1:行政訴訟案件確認發明專利(專利申請、專利無效或維修的情況下,強制許可的情況下);2例(稅務和海關行政處罰案件);3對國務院各部委、各省的具體行政行為,自治區,直轄市的中央政府在與市政府的案件;4重大、復雜案件的地區(被告為縣級以上政府和基層法院審理,共同訴訟,集團訴訟,國外主要涉及香港和澳門,行政,等)。 >(): > > 1。<刑事犯罪的管轄區(
是犯罪)的法院管轄,被告住所地(包括戶籍所在地、居住地)為輔;2第一個接受法庭的審判,主要的刑事法庭審判為輔;3特殊情況的管轄。

1:民事訴訟的被告對法院管轄為一般原則,法院管轄權的例外;特別規定2離婚的管轄權;3特殊地域管轄(9);4專屬管轄:房地產、港口、被繼承人的住所地或者主要遺產將亡。行政訴訟:地方法院的管轄權1。原作出具體行政行為。變化的反思,也可以是所在地的法院管轄的復議機關;2申請行政強制措施限制人身自由的訴訟,由被告或原告所在地的法院管轄;3因為房地產訴訟,房地產位於法院管轄。
(三)
刑事管轄下轉移:不是
民事訴訟、行政訴訟:

(四)和接受被告人(被告)送達起訴書副本:刑事訴訟中起訴1
(一般項目):在7天接受決策,檢察院的起訴書副本開庭10日以前送達被告人,並告知委託辯護人;2(按簡易程序推薦):3天內驗收;3:2到15天的自訴驗收。民事訴訟:在立案之日起7日內,並通知當事人,在立案之日起一日內將訴狀副本副本交被告。被告收到答辯後15天內,法院在原告收到後5天內收到。「
行政訴訟的7天內收到投訴之日起5天內決定,發送應訴通知書;7日內決定是否應該申請不立案、不;裁決,上訴或更高一級法院起訴的當事人,符合條件的應被接受。
(五)
反訴:1犯罪對象是自訴案件;2反訴的內容與本案有關;3例屬於反訴:告訴處理輕微刑事案件受害人之前;4反訴在訴訟過程中,自訴案件的審判最新提出的。
1:民事訴訟訴訟中的原告、被告;2是(在辯論結束後驗收)提出;3接受法院的上訴,而法院在訴訟和反訴的管轄權;4應適用相同的程序;5要有索賠與反索賠之間的連接。
行政訴訟:無
(六):1
對附帶民事訴訟調解的部分刑事訴訟調解可以進行;2刑事訴訟法第一百七十條的規定,在兩公訴自訴調解;3、第一百七十、第三的自訴的,不適用調解。民事訴訟程序:1在自願法律調解的基礎上,對2起離婚案件進行調解。<行政李

『貳』 6、 對限制人身自由的行政強制措施不服提起的訴訟由原告所在地或者被告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轄,這種管轄稱為

對限制人身自由的行政強制措施,不服提起的訴訟,由原告所在地或者被告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轄,這種管轄稱為d 共同管轄。

行政訴訟的共同管轄,是指兩個以上的法院對同一個訴訟案件都有合法的管轄權,出現共同管轄局面時,各管轄法院在法律上都有對本案的管轄權。盡管有兩個以上的法院都有管轄權,但是實際只能由一個法院來行使這種管轄權,行使管轄權的法院須屬於這些有管轄權法院中的法院。

最終確定由哪個法院管轄本案,只能根據原告當事人的意志而定。如果原告兩個以上的有管轄法院同時起訴的,則依客觀標准確定管轄法院,即由最先收到起訴的法院管轄。

(2)行政訴訟法的標的擴展閱讀:

共同管轄可以發生在兩種不同的條件下:

一,法律所規定的管轄標准各異,因而導致幾個法院都有管轄權;

二,法律規定的管轄標準是同一的,但由於當事人的復合因素而導致的共同管轄。

如同一個案件的訴訟標的物分布在兩個以上人民法院的轄區或侵權地在不同法院轄區,各該人民法院對該案都有管轄權。

共同管轄情況有:

1.行政復議決定改變原具體行政行為的案件,行政復議機關和原行政機關所在地的人民法院都有權管轄。

2.採取限制人身自由的行政強制措施案件,被告所在地、原告戶籍地、住所地、被限制 人身自由地的法院都有權管轄。

兩個以上人民法院都有管轄權的案件,原告可以選擇其中一個人民法院提起訴訟;原告向兩個以上有管轄權的人民法院提起訴訟的,有最先收到起訴狀的人民法院管轄;因共同管轄發生爭議的,有關法院可以協商。協商不成的,由共同上級人民法院指定管轄。

『叄』 再審事情超出了原審的主張形,構成另一個訴訟標的,這種情況法律規定是什麼


1、同一事實及訴訟請求已經過法院判決確定的,不能再次起訴。

2、同一事實法院沒有受理或者撤訴的,或者不是同一訴訟請求的,可以再次起訴。

3、《民事訴訟法》

第二百一十二條:裁定不予受理、駁回起訴的案件,原告再次起訴,符合起訴條件且不屬於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二十四條規定情形的,人民法院應予受理。

第二百一十四條:原告撤訴或者人民法院按撤訴處理後,原告以同一訴訟請求再次起訴的,人民法院應予受理。

原告撤訴或者按撤訴處理的離婚案件,沒有新情況、新理由,六個月內又起訴的,比照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二十四條第七項的規定不予受理。

(3)行政訴訟法的標的擴展閱讀:

重復起訴的條件

1、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解釋第二百四十七條之規定,當事人就已經提起訴訟的事項在訴訟過程中或者裁判生效後再次起訴,同時符合下列條件的,構成重復起訴:

一、後訴與前訴的當事人相同;

二、後訴與前訴的訴訟標的相同;

三、後訴與前訴的訴訟請求相同,或者後訴的訴訟請求實質上否定前訴裁判結果。

當事人重復起訴的,裁定不予受理;已經受理的,裁定駁回起訴,但法律、司法解釋另有規定的除外。

2、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四十四條第八項。

第四十四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裁定不予受理;已經受理的,裁定駁回起訴:

一、請求事項不屬於行政審判許可權范圍的;

二、起訴人無原告訴訟主體資格的;

三、起訴人錯列被告且拒絕變更的;

四、法律規定必須由法定或者指定代理人、代表人為訴訟行為,未由法定或者指定代理人、代表人為訴訟行為的;

五、由訴訟代理人代為起訴,其代理不符合法定要求的;

六、起訴超過法定期限且無正當理由的;

七、法律、法規規定行政復議為提起訴訟必經程序而未申請復議的;

八、起訴人重復起訴的;

九、已撤回起訴,無正當理由再行起訴的;

十、訴訟標的為生效判決的效力所羈束的;

十一、起訴不具備其他法定要件的。

前款所列情形可以補正或者更正的,人民法院應當指定期間責令補正或者更正;在指定期間已經補正或者更正的,應當依法受理。

3、民事訴訟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35條、第124條。

第三十五條兩個以上人民法院都有管轄權的訴訟,原告可以向其中一個人民法院起訴;原告向兩個以上有管轄權的人民法院起訴的,由最先立案的人民法院管轄。

第一百二十四條人民法院對下列起訴,分別情形,予以處理:

一、依照行政訴訟法的規定,屬於行政訴訟受案范圍的,告知原告提起行政訴訟;

二、依照法律規定,雙方當事人達成書面仲裁協議申請仲裁、不得向人民法院起訴的,告知原告向仲裁機構申請仲裁;

三、依照法律規定,應當由其他機關處理的爭議,告知原告向有關機關申請解決;

四、對不屬於本院管轄的案件,告知原告向有管轄權的人民法院起訴;

五、對判決、裁定、調解書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案件,當事人又起訴的,告知原告申請再審,但人民法院准許撤訴的裁定除外;

六、依照法律規定,在一定期限內不得起訴的案件,在不得起訴的期限內起訴的,不予受理;

七、判決不準離婚和調解和好的離婚案件,判決、調解維持收養關系的案件,沒有新情況、新理由,原告在六個月內又起訴的,不予受理。

4、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解釋

第二百四十七條當事人就已經提起訴訟的事項在訴訟過程中或者裁判生效後再次起訴,同時符合下列條件的,構成重復起訴:

一、後訴與前訴的當事人相同;

二、後訴與前訴的訴訟標的相同;

三、後訴與前訴的訴訟請求相同,或者後訴的訴訟請求實質上否定前訴裁判結果。

當事人重復起訴的,裁定不予受理;已經受理的,裁定駁回起訴,但法律、司法解釋另有規定的除外。

第二百四十八條裁判發生法律效力後,發生新的事實,當事人再次提起訴訟的,人民法院應當依法受理。

『肆』 民事訴訟法56條怎麼理解

民事訴訟法56條:

有獨立請求權第三人是指對原、被告爭議的訴訟標的認為有獨立的請求權,因而起訴參加到已開始的訴訟中來的人。有獨立請求權的第三人參加訴訟,必須具備以下3個條件:

(一)他人之間的訴訟正在進行。如他人之間對民事權益、經濟權益有爭議沒有形成訴訟的,屬於訴訟外的爭議,訴訟外的爭議如果侵害了第三人的利益,第三人有權作為原告提起訴訟,但不是要求參加訴訟。

因為訴訟尚未開始,談不到參加訴訟的問題,只有在他人之間的民事權益、經濟權益的爭議已經形成訴訟,而訴訟程序又在進行中,第三人才能參加訴訟。

(二)對他人之間爭議的訴訟標的全部或部分享有獨立的實體權利。有獨立請求權的第三人,又有兩種情況:一種是有全部獨立請求權的第三人;一種是有部分獨立請求權的第三人。

至於第三人對於原訴當事人之間的訴訟標的,是否真正具有全部或者部分的獨立請求權,則需在審理終結後才能確定。

(4)行政訴訟法的標的擴展閱讀: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章任務、適用范圍和基本原則

第一條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以憲法為根據,結合我國民事審判工作的經驗和實際情況制定。

第二條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任務,是保護當事人行使訴訟權利,保證人民法院查明事實,分清是非。

正確適用法律,及時審理民事案件,確認民事權利義務關系,制裁民事違法行為,保護當事人的合法權益,教育公民自覺遵守法律,維護社會秩序、經濟秩序,保障社會主義建設事業順利進行。

第三條人民法院受理公民之間、法人之間、其他組織之間以及他們相互之間因財產關系和人身關系提起的民事訴訟,適用本法的規定。

第四條凡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內進行民事訴訟,必須遵守本法。

第五條外國人、無國籍人、外國企業和組織在人民法院起訴、應訴,同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有同等的訴訟權利義務。

『伍』 行政訴訟法必要共同訴訟和普通的共同訴訟的區別

1、訴訟標的不同。必要共同訴訟的標準是訴訟標的同一,是指訴訟客體是同一個具體行政行為。換句話說,被訴行政行為本身是一個獨立、完整的具體行政行為,該行為或者是由兩個以上行政機關共同作出,或者是一個具體行政行為處理兩個以上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
普通共同訴訟的標準是訴訟標的同種類。普通共同訴訟屬於訴訟客體的合並,並因為訴訟客體的合並,導致訴訟主體的合並。因此要成為普通共同訴訟,必須有兩個以上的當事人,就兩個以上同一種類的訴訟標的向同一法院起訴或應訴。
2、審理和裁判方式不同。必要共同訴訟人必須共同參加訴訟。如果有遺漏,人民法院應當通知其參加訴訟。如果不願參加訴訟,法院可以通知他們以第三人的身份參加訴訟。在必要共同訴訟中,法院必須合並審理、合一判決。
普通共同訴訟人可以共同起訴或應訴,也可以分別起訴或應訴,法院可合並審理,也可分開審理,合並審理時必須徵得當事人同意。
3、訴的特徵不同。必要共同訴訟是一種不可分之訴,不可分的原因在於共同訴訟人一方對訴訟標的要麼有共同的權利,要麼有共同的義務。因此一人的訴訟行為經全體承認後,對全體共同訴訟人均發生法律效力。
普通共同訴訟是可分之訴。一人的訴訟行為對其他共同訴訟人不發生效力,每個共同訴訟人的訴訟行為只對自己發生效力,某個共同訴訟的訴訟行為中止不影響其他共同訴訟人。

『陸』 在訴訟中標的物被違法拆除怎麼辦

是否屬於「違法拆除」,這個結論並不是由你本人來作出的。如果認為行政機關的拆除行為違法的,如果已經進行的訴訟是民事訴訟,那可以另行提起行政訴訟;如果原訴訟是行政訴訟的,可以在原訴訟過程中增加新的訴訟請求,即確認行政機關的拆除行為違法,並要求賠償相應的損失。


一、最高法關於執行《行政訴訟法》若干問題的解釋, 第97條:

人民法院審理行政案件,除依照行政訴訟法和本解釋外,可以參照民事訴訟的有關規定。

二、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解釋,第232條:

在案件受理後,法庭辯論結束前,原告增加訴訟請求,被告提出反訴,第三人提出與本案有關的訴訟請求,可以合並審理的,人民法院應當合並審理。

三、《行政訴訟法》 第十二條

人民法院受理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提起的下列訴訟:


(二)對限制人身自由或者對財產的查封、扣押、凍結等行政強制措施和行政強制執行不服的;


(四)對行政機關作出的關於確認土地、礦藏、水流、森林、山嶺、草原、荒地、灘塗、海域等自然資源的所有權或者使用權的決定不服的;


(十一)認為行政機關不依法履行、未按照約定履行或者違法變更、解除政府特許經營協議、土地房屋徵收補償協議等協議的;


(十二)認為行政機關侵犯其他人身權、財產權等合法權益的。


除前款規定外,人民法院受理法律、法規規定可以提起訴訟的其他行政案件。

『柒』 撤訴後可以再起訴嗎

撤訴後可以再起訴,原告撤訴或者法院按撤訴處理後,原告以同一訴訟請求再次起訴的,法院應予受理。原告撤訴或者按撤訴處理的離婚案件,沒有新情況、新理由,六個月內又起訴的,比照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二十四條第七項的規定不予受理。

原告申請撤訴,人民法院應當依法進行審查,申請符合條件的,裁定準許撒訴,案件審理終結;申請不符合條件的,裁定駁回申請,案件繼續審理。不論是否准許撤訴,都必須以裁定的方式告知當事人。

當事人申請撤訴或者依法可以按撤訴處理的案件,如果當事人有違反法律的行為需要依法處理的,法院可以不準許撤訴或者不按撤訴處理。法庭辯論終結後原告申請撤訴,被告不同意的,法院可以不予准許。

(7)行政訴訟法的標的擴展閱讀:

申請撤訴,即原告在法院立案受理後,進行宣判前,以書面或口頭形式向人民法院提出撤回其起訴的要求。按撤訴處理,即原告雖然沒有提出撤訴申請,但其在訴訟中的一定行為已經表明他不願意繼續進行民事訴訟,因而,法院依法決定注銷案件不予審理的行為。不論是當事人申請撤訴還是按撤訴處理的,都會產生一定的法律後果。

按撤訴處理和原告缺席判決:

根據《民事訴訟法》第一百四十三條原告經傳票傳喚,無正當理由拒不到庭的,或者未經法庭許可中途退庭的,可以按撤訴處理;被告反訴的,可以缺席判決。

第一百四十四條被告經傳票傳喚,無正當理由拒不到庭的,或者未經法庭許可中途退庭的,可以缺席判決。

第一百四十五條宣判前,原告申請撤訴的,是否准許,由人民法院裁定。

人民法院裁定不準許撤訴的,原告經傳票傳喚,無正當理由拒不到庭的,可以缺席判決。

熱點內容
經濟法張正環 發布:2025-10-02 05:51:19 瀏覽:618
老婆出軌怎麼就沒有法律責任 發布:2025-10-02 05:50:51 瀏覽:124
刑事訴訟法中英文對照表 發布:2025-10-02 05:45:40 瀏覽:7
法院矯正涵 發布:2025-10-02 05:40:04 瀏覽:211
2014法規答案 發布:2025-10-02 05:34:36 瀏覽:551
十三薪勞動法 發布:2025-10-02 05:34:29 瀏覽:347
禮道德模範 發布:2025-10-02 05:29:00 瀏覽:593
什麼法律顧問 發布:2025-10-02 05:24:49 瀏覽:276
清民事立法 發布:2025-10-02 05:21:55 瀏覽:236
海淀區刑事律師 發布:2025-10-02 05:20:28 瀏覽: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