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條款大全 » 行政法行政賠償案件

行政法行政賠償案件

發布時間: 2021-01-28 01:04:00

⑴ 行政賠償與行政補償的區別

1、原因不同。兩者都是國家對行政機關及其工作人員在行政管理過程中損害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合法權益所採取的補救措施,但是,行政賠償所針對的損害是行政機關及其工作人員的違法行為,而行政補償針對的是合法行為。

2、范圍不同。行政賠償的范圍小於行政補償的范圍。

3、程度不同。行政賠償對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合法權益的補救程度不如行政補償充分。

4、程序不同。行政補償可能是在損害發生之前由行政機關與公民協商解決,也可能是在損害發生之後由行政機關與之協商解決。

行政賠償只能發生在侵權行為發生之後,由行政機關與公民協商解決。行政補償和行政賠償都可以適用調解。

但是,公民因與行政機關對行政補償不能達成協議而起訴的,適用一般的行政訴訟程序;與行政賠償義務機關對行政賠償不能達成協議而起訴的,適用行政侵權賠償訴訟程序。

5、性質不同。行政賠償性質上屬於行政法律責任,而行政補償性質上屬於具體行政行為。

6、依據不同。行政補償的法律依據是有關的單行的部門法律法規,而行政賠償的法律依據是行政訴訟法和國家賠償法。

(1)行政法行政賠償案件擴展閱讀:

行政賠償與行政補償兩者之間的聯系:

1、行政補償是指國家對行政機關及其工作人員在行使職權過程中因合法行為損害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合法權益而採取的補救措施。

2、行政賠償是指行政主體違法實施行政行為,侵犯相對人合法權益造成損害時由國家承擔的一種賠償責任。行政主體只有行政主體才享有行政權,才能實施行政行為,才能構成行政賠償。

3、兩者都是國家對行政機關及其工作人員行使職權過程中給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合法權益造成的損害採取補救措施,而且在危險責任領域,行政補償與行政賠償之間沒有明確的界限。

首先,行政賠償不等於行政補償。

1、 從概念上來說,行政賠償是指行政主體違法實施行政行為,侵犯相對人合法權益造成損害時由國家承擔的一種賠償責任。只有行政主體才享有行政權,才能實施行政行為,才能構成行政賠償。

行政補償是指國家對行政機關及其工作人員在行使職權過程中因合法行為損害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合法權益而採取的補救措施。

2、從法律依據上看,行政賠償依據的是《國家賠償法》第4條之規定,行政機關及其工作人員在行使行政職權時有下列侵犯財產權情形之一的,受害人有取得賠償的權利:(三)違法徵收、徵用財產的;(四)造成財產損害的其他違法行為。

行政補償依據的則是具體單行部門法律規范。如《土地管理法》第27條規定:「國家建設徵收土地,由用地單位支付土地補償費。」

與此同時,《草原法》《漁業法》《礦產資源法》等關於資源行政管理的法律相繼問世。

分別對徵用草原、水面、灘塗、集體礦山企業的補償問題加以規定。《國有土地上房屋徵收與補償條例》第2條規定:「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徵收國有土地上單位、個人的房屋,應當對被徵收房屋所有權人給予公平補償」。

3、 從原則內涵來看,行政賠償含有懲罰的性質。行政補償依據的是公平負擔理論。在民主、法治社會里,人人享有平等的法律權利,同時人人亦應平等分擔社會負擔。

如果個別或部分公民為社會承擔了特別的義務或受到了特別的損害,國家即應給予他們特別的補償,以將個別或部分人因公共利益受到的損失轉由全體公民分擔。

因為國家補償金來源於稅收,而稅收取之於全體納稅人,從而實現公共負擔平等分擔。

如果允許將行政賠償等同於行政補償,不僅可能降低被徵收人的基本居住條件,更重要的是免除了違法的行政機關違法行政的賠償責任。

一方面會很大程度的助長行政機關違法行政的不正之風,另一方面還擊潰了被徵收人權利救濟的信心。

其次,行政賠償的標准應當依據確認強拆行為違法的生效判決作出時的周邊同類房屋的市場價格加以確定。

⑵ 行政法案例分析

法院將區消費者協會和區工商局列為共同被告是不對的!
消費者協會不具備行政主體資格

先向工商局請求解決行政賠償也不正確
因為公民有權利直接依法提起行政訴訟

⑶ 行政法中國家公務員賠償的追償權

追償是對行政賠償案件當中,因為公務員的故意或重大過錯致賠償發生,賠償費用全部或部分需公務員個人承擔。

⑷ 行政法規有哪些呢 行政訴訟法、行政賠償之類的嗎

行政法規是國務院為領導和管理國家各項行政工作,根據憲法和法律,並且按照《專行政法規制屬定程序條例》的規定而制定的政治、經濟、教育、科技、文化、外事等各類法規的總稱。
通俗的說,所有的國務院令,即由國務院總理簽署並發布的法規都是行政法規。
而行政訴訟法屬於法律的范疇,是由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審議通過,由國家主席簽署並發布的。從法律效力上來說比行政法規的效力高。
行政賠償是指行政主體違法實施行政行為,侵犯相對人合法權益造成損害時由國家承擔的一種賠償責任。
所以行政法規與行政訴訟法、行政賠償是不同的。

⑸ 行政法案例分析

在行政法上,治安聯防隊是被行政機關委託的組織,比如,某區公安分局可專以委託屬該區治安聯防隊行使治安管理權。
治安聯防隊的權力不是授權而得,相比之下,受委託的是臨時性的權力,不能以自己的名義單獨實施具體行政行為,在實踐中,治安聯防隊是由公安機關組建並承擔經費,在工作中聯防隊只能以組建它的公安機關的名義實施行政行為。
所以,在行政訴訟中,它也不能做為被告,而是由委託它行使權力的公安機關作為被告、在國家賠償中,到國家賠償的義務機關也是該委託其行使權力的公安機關。

⑹ 行政法與行政訴訟法試題求答案

A公司、C公司都可以成為原告,因為該公安廳所屬海警支隊扣押船和貨物。不能但就版扣押行為提起訴訟。根權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行政賠償案件若干問題的規定》(2010年修訂版)第21條的規定: 賠償請求人單獨提起行政賠償訴訟,應當符合下列條件:
(1)原告具有請求資格;
(2)有明確的被告;
(3)有具體的賠償請求和受損害的事實根據;
(4)加害行為為具體行政行為的,該行為已被確認為違法;
(5)賠償義務機關已先行處理或超過法定期限不予處理;
(6)屬於人民法院行政賠償訴訟的受案范圍和受訴人民法院管轄;
(7)符合法律規定的起訴期限。
但是該具體行政行為及既被確認違法,A公司也未要求賠償義務機關先行處理,法院會不予受理,若受理也會駁回起訴。

⑺ 行政法中一並審理和合並審理的區別

《最高法院關於審理行政賠償案件若干問題的規定》
第四條第1款:公民、法人專或者其他組織在提起行政訴屬訟的同時一並提出行政賠償請求的,人民法院應一並受理。

第二十八條:當事人在提起行政訴訟的同時一並提起行政賠償請求,或者因具體行政行為和與行政職權有關的其他行為侵權造成損害一並提出行政賠償請求的,人民法院應當分別立案,根據具體情況可以合並審理,也可以單獨審理。

⑻ 賠償損失在行政法中屬於什麼性質

單就賠償損失來說,它是一種民事行為,當事人之間是平等的民事主體回,圍繞它發生的答是民事法律關系。但在「賠償損失」前面加上「責令」二字,意義就發生了一些變化,對其性質就產生了一些不同的認識。大多數人認為「責令賠償損失」是一種行政處罰,屬於行政法律責任。《廣東省檔案違法行為處罰辦法》規定檔案行政處罰包括警告、責令改正、責令賠償損失等八項內容,明確將責令賠償損失歸入行政法律責任的范疇之內。《檔案法》及其《實施辦法》的規定也很容易使人們認定為是行政處罰,《檔案法》第5章第24條規定,在利用檔案館的檔案中,有損毀、丟失、擅自提供、抄錄、公布、銷毀、塗改、偽造國家所有的檔案的違法行為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檔案行政管理部門給予警告,可以並處罰款;造成損失的,責令賠償損失。

⑼ 解答行政法案例題!急............

(1)誰有權以原告身份起訴?為什麼?
華偉紙業有限公司,原受罰單位已不存在,其權版利義務由並購方華偉承權擔.
(2)行政相對人可通哪幾種方式向法院起訴要求賠償?為什麼?
第一,對扣押設備的行政強制措施不服起訴確認違法,並要求行政賠償.
第二,對行政拘留不服起訴確認違法,並要求行政賠償.
(3)誰為本案的賠償義務機關?為什麼?
針對扣押設備的行政強制措施,賠償義務機關為工商局.
針對行政拘留的行政強制措施,賠償義務機關為公安局和工商局.
(4)本案賠償額如何確定?為什麼?
3.6萬.因為行政賠償只針對直接損失進行,排除對預期可得利益等的賠償.
(5)梁某可否要求精神損害賠償?為什麼?
不可以.精神損害賠償一般只在民事糾紛中得以救濟.國家賠償有很嚴格的限度.如行政賠償只針對直接損失.

⑽ 請比較行政法上行政訴訟,行政復議和國家賠償三者受案范圍的異同

我是在想你說的是不是受理的機關、內容上的范圍?
行政訴訟:對行版政機關作出的具體行政行為權不服,到法院提起行政訴訟(包括學校、村委會行為);
行政復議:對行政機關作出的具體行政行為不服,向同級政府法制機構或者上級行政機關提起行政復議,注意復議前置的問題,也就是根據復議法規定,有幾個行政行為是要先經過復議才能訴訟的,自己翻閱;
國家賠償:提起賠償請求可以向法院也可以向行政機關,自己酌定。
不到之處,請指正!

熱點內容
勞動法陪護假規定2017 發布:2025-10-02 03:07:47 瀏覽:420
新婚姻法夫妻遺產繼承 發布:2025-10-02 03:06:30 瀏覽:711
民法典第三十條解讀 發布:2025-10-02 03:03:36 瀏覽:546
勞動法與民法 發布:2025-10-02 02:57:46 瀏覽:424
安全生產法律法規常識 發布:2025-10-02 02:49:40 瀏覽:918
文化發展公司法律顧問服務 發布:2025-10-02 02:47:26 瀏覽:803
貴州大學法律碩士就業情況如何 發布:2025-10-02 02:46:44 瀏覽:325
法官之歌視頻 發布:2025-10-02 02:09:30 瀏覽:542
房地產貸款法規 發布:2025-10-02 02:07:16 瀏覽:801
婚姻法的糾紛點 發布:2025-10-02 01:44:55 瀏覽:9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