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條款大全 » 民事訴訟法和仲裁的關系

民事訴訟法和仲裁的關系

發布時間: 2021-01-28 03:06:09

A. 仲裁和民事訴訟的區別

仲裁和訴訟的本質來目的自是相同的,都是解決當事人糾紛的方式,但是卻有著諸多區別,主要的區別有以下:1、仲裁與訴訟的本質不同。訴訟是國家司法權的體現,法庭居中審判,帶有強制色彩,而仲裁則是私權利處分的體現;2、案件受理范圍不同。仲裁僅受理平等主體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之間發生的合同糾紛和其他財產權益糾紛,范圍要比訴訟范圍狹窄;3、審級不同。仲裁是一裁終局,而訴訟是兩審制終審,還可以申請再審;4、公開程度不同。

B. 民事訴訟法與仲裁法的關系

仲裁是一種傾向於協商的 法律解決手段。更體現了人性和諧的一面。 訴訟是根據法律的明文規定解決爭議的手段,

C. 商事仲裁與民事訴訟,勞動仲裁的區別和比較

商事來仲裁根據的法律一般是源《合同法》。民事仲裁一般是《民法》和《民事訴訟法》。勞動仲裁一般是《勞動法》。所以最大的不同是法律依據不同,另外法律主體也不同。當然,很大按鍵才審理的時候會根據法律關系雙方的法律事實進行依照不同法律來審理,比如,商事仲裁按鍵中可能會用到民法,行政法甚至婚姻法。比如商事仲裁的主題是夫妻,那麼就可能用到婚姻法。其范圍也是肯定法律關系不同有所擴大或者縮小。

D. 調解、訴訟、仲裁之間的關系是什麼

調解

調解是指在有關組織、機關、機構、個人或法院的主持下,對當事人之間的糾紛進行裁決的活動。一般對民事糾紛、經濟糾紛適用。分為訴訟外調解和法院調解(訴訟中調解)。

(1)訴訟外調解特徵①當事人的行為無訴訟上的意義。

②主持者可以是人民調解委員會、行政機關、仲裁機關、雙方當事人所信賴的個人。

③除仲裁機構製作的調解書對當事人有約束力外,其他機構或個人主持下達成調節協議而形成的調解書,均沒有法律約束力。當事人反悔,可向人民法院起訴。

(2)法院調解的特徵①發生在訴訟過程中。

②在法院主持下進行。

③當事人達成協議並簽收了送達的調解書的,訴訟結束。

訴訟

訴訟是指國家司法機關在案件當事人和其他訴訟參與人的參與下,以事實為根據,以法律為准繩,辦理刑事、民事、行政案件所進行的一種活動。

訴訟按其解決矛盾和糾紛的性質和內容的不同可以劃分為三大類,即刑事訴訟、民事訴訟和行政訴訟。如下:

(1)刑事訴訟。刑事訴訟是指國家司法機關(包括公、檢、法三機關)在當事人及其他訴訟參與人的參加下,按照《刑事訴訟法》規定的方式和程序解決犯罪與刑罰問題的活動。刑事訴訟要解決的核心問題是定罪與刑事責任問題,包括被告人是否構成犯罪、有無刑事責任、刑事責任大小及以什麼樣的方式讓其承擔刑事責任等。

(2)民事(經濟)訴訟。民事訴訟是指人民法院在當事人及其他訴訟參與人的參加下,按照《民事訴訟法》規定的方式和程序解決民事(經濟)權益糾紛的活動。民事(經濟)官司所要解決的核心問題是,解決單位與單位之間、公民與公民或公民與單位之間發生的民事、經濟權益糾紛。需要說明的是,經濟訴訟是從民事官司中獨立出來的一種訴訟,它解決的是單位與單位、單位與個人之間主要在生產經營活動中產生的經濟權益糾紛;而民事訴訟主要解決的是公民與公民、公民與單位之間在日常生活中發生的人身關系、財產關系以及其他非財產關系糾紛。這兩種訴訟屬於同一類訴訟,因為它們使用的程序法都是《民事訴訟法》。

(3)行政訴訟。行政訴訟是指人民法院在當事人及其他訴訟參與人的參加下,按照《行政訴訟法》規定的方式和程序解決行政糾紛的活動。它具有一個顯著的特徵,即被告的身份具有恆定性,被告只能是國家行政機關或法律、法規授權的組織,而不能是其他組織和個人。行政訴訟所要解決的核心問題是對原告所訴的由被告行政機關作出的具體行政行為或行政處理決定是否合法進行審查,並作出判斷。

仲裁

仲裁是指爭議雙方當事人在爭議發生前或爭議發生後達成協議,自願將他們之間的爭議提交給雙方所同意的第三者進行裁決,當事人雙方有義務執行裁決的一種解決爭議的方法。仲裁是解決民事經濟糾紛的重要方式之一。仲裁主要有以下特點:

(1)提交仲裁以雙方當事人自願為前提。當事人之間的糾紛,是否將其提交仲裁、交與誰仲裁、仲裁庭的組成人員如何產生、仲裁適用何種程序規則,都是在雙方當事人自願的基礎上,由雙方協商確定的。

(2)仲裁是由中立的第三者出面解決爭議的一種方式。這個中立的第三者不是法院,一般是特定的仲裁機構。各仲裁機構一般都提供各專業的仲裁員名冊,供當事人選定仲裁員。這些仲裁員是各行各業的專家,保證了仲裁的公正性和權威性。

(3)仲裁裁決具有法律效力。雖然仲裁機構是民間組織,可是,仲裁機構根據爭議雙方當事人簽訂的仲裁協議所作出的裁決具有法律效力,對雙方當事人都有拘束力。若一方當事人不履行仲裁裁決,另一方當事人有權依照法律規定向法院申請強制執行。

(4)仲裁具有極大的靈活性和便利性。仲裁在程序上不像訴訟那麼嚴格,很多環節可以被簡化。仲裁實行一裁終局制,不像訴訟那樣實行兩審終審制,有利於當事人糾紛的迅速解決。而程序的簡化和裁決的快速,又大大地降低了解決爭議的成本。

(5)保密性。仲裁一般以不公開審理為原則,並且各國有關的仲裁法和仲裁規則都規定了仲裁員及仲裁秘書人員的保密義務,所以當事人的商業秘密和貿易活動不會因仲裁活動而泄露,仲裁表現出極強的保密性。

調解、仲裁和訴訟是解決國際商事爭議的傳統方式。也是我國解決民商海事爭議的傳統方式。三者分別通過其調解機構、仲裁機構和審判機構具體實施其職能。三者各自獨立,地位平等,無上下級關系,無高低貴賤之分。三者中無論以調解、裁決、判決或裁定結案,起生效的法律文書均具有同等法律效力。三者在實施其職能時,彼此相互配合,密不可分,不得厚此薄彼或互相拆台、相互推諉。由於仲裁的重要原則是當事人意思自治的原則,即當事人通過簽訂合同的仲裁條款或事後達成的書面仲裁協議,自行約定能夠仲裁事項、仲裁機構、仲裁程序、仲裁地點、適應法律及仲裁語言等。所以,仲裁成為人們在國際商事交易中最為樂意採用的解決爭議的辦法。又因為仲裁採取非公開審理,保守了當事人之間的商業秘密,所以,仲裁便成為人們解決國際商事爭議的最主要的辦法。

E. 商事仲裁與民事訴訟,勞動仲裁的區別和比較

仲裁和訴訟的本質來目的是相同的,都源是解決當事人糾紛的方式,但是卻有著諸多區別,主要的區別有以下:1、仲裁與訴訟的本質不同。訴訟是國家司法權的體現,法庭居中審判,帶有強制色彩,而仲裁則是私權利處分的體現;2、案件受理范圍不同。仲裁僅受理平等主體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之間發生的合同糾紛和其他財產權益糾紛,范圍要比訴訟范圍狹窄;3、審級不同。仲裁是一裁終局,而訴訟是兩審制終審,還可以申請再審;4、公開程度不同。

F.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關於仲裁的規定

此種情況來應當屬於仲裁協議無源效(你們約定的仲裁委員會不存在,因此可以認為你們的仲裁協議對仲裁委員會沒有約定,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仲裁法》第十八條的規定如果你們在此種情況下達不成補充協議的可以認定這個仲裁協議無效),你們可以重新議定仲裁協議或者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訴!附《中華人民共和國仲裁法》的有關規定供參考:

《中華人民共和國仲裁法》

第十八條 仲裁協議對仲裁事項或者仲裁委員會沒有約定或者約定不明確的,當事人可以補充協議;達不成補充協議的,仲裁協議無效。

第五條 當事人達成仲裁協議,一方向人民法院起訴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但仲裁協議無效的除外。

第十六條 仲裁協議包括合同中訂立的仲裁條款和以其他書面方式在糾紛發生前或者糾紛發生後達成的請求仲裁的協議。
仲裁協議應當具有下列內容:
(一)請求仲裁的意思表示;
(二)仲裁事項;
(三)選定的仲裁委員會。

第二十條 當事人對仲裁協議的效力有異議的,可以請求仲裁委員會作出決定或者請求人民法院作出裁定。一方請求仲裁委員會作出決定,另一方請求人民法院作出裁定的,由人民法院裁定。
當事人對仲裁協議的效力有異議,應當在仲裁庭首次開庭前提出。

G. 民事訴訟與仲裁的關系

民事訴訟與仲裁的關系如下:
1.民事訴訟是保證仲裁裁決公正性必不可少回的手段答。我國仲裁法和民事訴訟法規定的撤銷仲裁裁決制度和不予執行仲裁裁決制度是仲裁公正性的保障。
2.仲裁與民事訴訟在法律淵源上具有聯系性。反映了兩種程序的一致性。
3.仲裁裁決通過民事訴訟程序中的執行程序來實現。
4.仲裁程序中的財產保全和證據保全措施由法院行使。

H. 民事訴訟法與仲裁法的區別>簡單說,抓重點的講

民事來訴訟法是「調整民事訴訟法律關自系的規范的總稱」,仲裁法就是「調整仲裁法律關系的規范的總稱」啦!呵呵
民事訴訟是實行「兩審終審制」的,也就是說,當事人可以啟動民事糾紛解決的一審、二審,甚至,還可以對生效判決進行申訴申請再審。

而仲裁則實行「仲裁終結制」,一次仲裁則結束。
「 1、仲裁實行一裁終局的制度,就是說一個案件,仲裁庭只作出一次仲裁裁決,便進入執行程序,沒有第二次裁決,也不能向人民法院起訴。
2、仲裁裁決與法院判決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一經作出,當事人必須履行義務。如果一方當事人不主動履行,另一方當事人可向人民法院申請強制執行。」

熱點內容
婚姻法的糾紛點 發布:2025-10-02 01:44:55 瀏覽:942
勞動法工廠加班多少錢 發布:2025-10-02 01:14:13 瀏覽:869
健全法律服務體系 發布:2025-10-02 01:06:56 瀏覽:252
老子道德經第77 發布:2025-10-02 01:05:29 瀏覽:59
民法重大誤解行為 發布:2025-10-02 01:04:55 瀏覽:362
立法法與司法法 發布:2025-10-02 00:48:23 瀏覽:809
公司高管是否適用勞動法 發布:2025-10-02 00:35:35 瀏覽:72
勞動合同法41條每二 發布:2025-10-02 00:29:35 瀏覽:111
合同法如果違約向哪方法院訴訟 發布:2025-10-02 00:24:36 瀏覽:84
勞動法關於探親假 發布:2025-10-02 00:23:32 瀏覽:7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