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刑事訴訟法補充立案
㈠ 新刑事訴訟法對證據規則做了哪些補充和完善
新刑訴法來濃墨重彩地對自證據制度進行了八個方面的補充和完善。主要包括:證據的概念和種類、非法證據排除規則、刑事訴訟與行政執法銜接、證人出庭作證、不得強迫自證其罪等。
一、新刑訴法完善了證據的概念和種類
二、新刑訴法確立非法證據排除規則
三、確立刑事案件檢察機關的舉證責任
四、尊重保障人權,不得強迫自證有罪
五、實現行政執法和刑事司法證據的對接、商業秘密、個人隱私證據的保密
六、修改事實認定標准
七、補充完善非法證據排除規則
八、強化證人作證機制
㈡ 刑事訴訟法發現新罪以後應當如何處理
關於刑事訴訟法發現新罪的訴訟程序處理,存在三種不同觀點:
第一種觀點認為,法院應當中止審理。
第二種觀點認為,法院應當將屈某涉嫌搶劫案退回檢察院(檢察院也可以再退回公安機關補充偵查)。
第三種觀點認為,應待檢察院將屈某涉嫌故意毀壞財物案補充起訴後並案審理。若三個月審理期限將屆滿時未能補充起訴,檢察院應建議延期審理,法院可以同意。如有必要,法院也可以向上一級法院申請延長審理期限,或者先行判決。
根據刑事訴訟法發現新罪後檢察院應補充起訴:
基於保護犯罪嫌疑人的正當權益、避免重復審判 、節約司法資源等方面的考慮,司法解釋要求一般不能在明知有後罪的情況下先行判決,而應將前後罪合並審理。如《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的解釋》第二百四十三條規定:「審判期間,人民法院發現新的事實,可能影響定罪的,可以建議人民檢察院補充或者變更起訴;人民檢察院不同意或者在七日內未回復意見的,人民法院應當就起訴指控的犯罪事實,依照本解釋第二百四十一條的規定作出判決、裁定。」這充分表明,法院並非必須要求檢察機關補充起訴,而應視情況不同作相應處理;先行判決並不違法,並未絕對禁止。
2012年《人民檢察院刑事訴訟規則(試行)》第四百五十五條規定:「法庭審判過程中遇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公訴人可以建議法庭延期審理。(三)發現遺漏罪行或者遺漏同案犯罪嫌疑人,雖不需要補充偵查和補充提供證據,但需要補充、追加或者變更起訴的……」
此外,由《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的解釋》第二百二十三條、第二百二十二條第二款規定不難看出,即使法院同意檢察機關提出的一次或者兩次延期審理的建議,申請延長審限獲得上一級法院批准,其程序仍稍顯冗長、繁瑣。參考刑事訴訟法第一百五十八條關於偵查機關重新計算偵查羈押期限的規定、第一百七十一條第三款關於補充偵查後檢察院重新計算審查起訴期限的規定和第二百零二條第二款補充偵查後法院重新計算審理期限的規定,還宜作出規定:人民檢察院補充起訴的案件,移送人民法院後,人民法院重新計算審理期限。如此則可簡化訴訟程序,提高訴訟效率,一定程度上可以減少先行判決的情況發生,且對被告人的權益保護也是有利的。
綜上所述,根據刑事訴訟法發現新罪後,由當地人民法院受理案件以後,罪犯因為涉嫌犯新新的罪行而重新歸於公安機關的刑事偵查階段,導致罪犯前一個案件暫時開不了庭,不能以種種原因中止審理,不將新的案件退回到當地檢察機關,而是應該在繼續審理此案件的同理告知當地檢察機關再補充起訴的相關事宜。在必要的時候可以適當延期審理或者向當地上一級的法院申請延長審理的期限,或者也可以先行進行判決。
㈢ 補充立案的條款
《中華人民共和復國刑事訴訟法》規制定,立案必須具備兩個條件: 1,有犯罪事實存在。 2,該犯罪事實依法需追究刑事責任。如果有犯罪事實,但法律規定不應當追究刑事責任的,不能立案。 凡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追究刑事責任,不能立案;已經追究的,應當撤銷案件,或者不起訴,或者宣告無罪。 ①情節顯著輕微、危害不大的,不認為是犯罪的。 ②犯罪已過追訴時效期限的。 ③經特赦令免除刑罰的。 ④依刑法告訴乃論的犯罪,沒有告訴或者撤回告訴的。 ⑤被告人已經死亡的。 ⑥其他法律、法規規定免予追究刑事責任的。
㈣ 人民法院在審理中發現新的事實,可能影響定罪的,應當建議人民檢察院補充或者變更起訴;人民檢察院不同意
根據抄《最高人民法院襲、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等關於實施刑事訴訟法若干問題的規定》第30條規定,人民法院審理公訴案件,發現有新的事實,可能影響定罪的,人民檢察院可以要求補充起訴或者變更起訴,人民法院可以建議人民檢察院補充起訴或者變更起訴。人民法院建議人民檢察院補充起訴或者變更起訴的,人民檢察院應當在七日以內回復意見。
㈤ 刑事訴訟法補充立案規定是哪一條
補充立案是指對已經立案偵查的案件,在偵查期間又發現新的共同犯罪內嫌疑人,決定並案偵查容時,將新的共同犯罪嫌疑人列為同案的犯罪嫌疑人。
補充立案刑事訴訟沒有單獨條款規定。只要符合《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規定的立案必須具備的兩個條件:1,有犯罪事實存在。2,該犯罪事實依法需追究刑事責任。
就應當對新發現的犯罪嫌疑人補充立案,並案偵查。
㈥ 新刑事訴訟法補充偵查有哪些規定
人民檢察院對於公安機關提請批准逮捕的案件進行審查後,應當根據情況回分別作出批准逮捕或者答不批准逮捕的決定。對於批准逮捕的決定,公安機關應當立即執行,並且將執行情況及時通知人民檢察院。對於不批准逮捕的,人民檢察院應當說明理由,需要補充偵查的,應當同時通知公安機關
人民檢察院審查案件,對於需要補充偵查的,可以退回公安機關補充偵查,也可以自行偵查。對於補充偵查的案件,應當在一個月以內補充偵查完畢。補充偵查以二次為限。補充偵查完畢移送人民檢察院後,人民檢察院重新計算審查起訴期限。對於二次補充偵查的案件,人民檢察院仍然認為證據不足,不符合起訴條件的,應當作出不起訴的決定
在法庭審判過程中,檢察人員發現提起公訴的案件需要補充偵查,提出建議,影響審判進行的,可以延期審理。依照上述規定延期審理的案件,人民檢察院應當在一個月以內補充偵查完畢
人民檢察院補充偵查的案件,補充偵查完畢移送人民法院後,人民法院重新計算審理期限
㈦ 刑事訴訟法補立案件法條
1、立案條件,是指案件在刑事訴訟中得以成立並進入訴訟程序所必需具備的版法定要件權。
(一)有犯罪事實; (二)需要追究刑事責任。只有同時具備有犯罪事實,需要追究刑事責任這兩個條件,才能立案。
2、 對於依照法律規定不需要追究刑事責任的情形,即只要屬於《刑事訴訟法》第15條規定的情形之一的,公安司法機關就不應當追究刑事責任,不予立案,即使已經立案的,也應當撤銷案件。
㈧ 新刑事訴訟法哪一條對證據補強作了規定
新〈刑事來訴訟法〉第五十四條源規定:收集物證、書證不符合法定程序,可能嚴重影響司法公正的,應當予以補正或者作出合理解釋;不能補正或者作出合理解釋的,對該證據應當予以排除。第一百九十八條規定: 需要補充偵查的,檢察機關可以建議延期審理。
法條鏈接:〈刑事訴訟法〉
1、第五十四條:採用刑訊逼供等非法方法收集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和採用暴力、威脅等非法方法收集的證人證言、被害人陳述,應當予以排除。收集物證、書證不符合法定程序,可能嚴重影響司法公正的,應當予以補正或者作出合理解釋;不能補正或者作出合理解釋的,對該證據應當予以排除。
在偵查、審查起訴、審判時發現有應當排除的證據的,應當依法予以排除,不得作為起訴意見、起訴決定和判決的依據。
2、第一百九十八條 在法庭審判過程中,遇有下列情形之一,影響審判進行的,可以延期審理:
(一)需要通知新的證人到庭,調取新的物證,重新鑒定或者勘驗的;
(二)檢察人員發現提起公訴的案件需要補充偵查,提出建議的;
(三)由於申請迴避而不能進行審判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