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條款大全 » 民事訴訟法撤銷仲裁裁決範文

民事訴訟法撤銷仲裁裁決範文

發布時間: 2021-01-29 22:15:39

⑴ 如何審理撤銷仲裁裁決案

申請撤銷國內仲裁裁決的案件在人民法院的收案中僅佔少數,但筆者在審判實踐中發現撤銷國內仲裁裁決(不包括涉外仲裁裁決,下同)方面的一些法律問題,特提出來以期引起有關方面的注意。

一、關於申請撤銷仲裁裁決案件適用何種程序審理的問題

申請撤銷國內仲裁裁決,是仲裁法第五章的規定。該法對此類案件的申請時間問題、管轄和人民法院的審查內容、審理期限、處理方式和法律文書適用等都有明確規定,惟獨對申請撤銷仲裁裁決案件適用何種程序進行審理的問題沒作規定,至今筆者所見到的司法解釋對這一問題也沒有提及。由於法律上存在著這個漏洞,所以各地的做法也不一致,其中不乏按照普通程序進行審理的。

筆者認為,從仲裁法的規定看,法律賦予人民法院的撤銷裁決權,只是一種司法監督權。最高人民法院在法復[1997]5號《關於人民法院裁定撤銷仲裁裁決或駁回當事人申請後能否上訴問題的批復》,法釋[1999]第6號《關於當事人對人民法院撤銷仲裁裁決的裁定不服申請再審人民法院是否受理問題的批復》中,規定此類案件是實行一審終審制的。人民法院對這類案件行使司法監督權,僅限於審查仲裁裁決中有無法定的撤銷情形,不解決民事權益爭議。因此,筆者認為應適用特別程序審理此類案件,並建議採用聽證的方式,由申請人舉證證明裁決中存在的法定撤銷情形,允許對方當事人通過質證、提出反證等方式抗辯,然後由法院判明證據真偽及其效力並作出裁決。仲裁委員會可以派員旁聽案件審理。這樣既能保證法院對仲裁裁決的有效監督,通過司法監督促進仲裁活動的健康發展,又能保障當事人平等參與並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二、關於撤銷仲裁裁決與不予執行仲裁裁決的關系問題

目前我國法律確立人民法院對仲裁實施監督的方式,有不予執行仲裁裁決和申請撤銷仲裁裁決兩種。民事訴訟法在執行程序中的第二百一十七條規定:「被申請人提出證據證明仲裁裁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經人民法院組成合議庭審查核實,裁定不予執行:(一)當事人在合同中沒有訂有仲裁條款或者事後沒有達成書面仲裁協議的;(二)裁決的事項不屬於仲裁協議的范圍或者仲裁機構無權仲裁的;(三)仲裁庭的組成或者仲裁的程序違反法定程序的;(四)認定事實的主要證據不足的;(五)適用法律確有錯誤的;(六)仲裁員在仲裁該案時有貪污受賄,徇私舞弊,枉法裁決行為的。人民法院認定執行該裁決違背社會公共利益的,裁定不予執行。」仲裁法第五十八條規定:

「當事人提出證據證明裁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向仲裁委員會所在地的中級人民法院申請撤銷裁決:(一)沒有仲裁協議的;(二)裁決的事項不屬於仲裁協議的范圍或者仲裁委員會無權仲裁的;(三)仲裁庭的組成或者仲裁的程序違反法定程序的;(四)裁決所根據的證據是偽造的;(五)對方當事人隱瞞了足以影響公正裁決的證據的;(六)仲裁員在仲裁該案時有索賄受賄,徇私舞弊,枉法裁決行為的。人民法院經組成合議庭審查核實裁決有前款規定情形之一的,應當裁定撤銷。人民法院認定該裁決違背社會公共利益的,應當裁定撤銷。」對比一下可以看出,申請撤銷仲裁裁決的法定情形有兩項不同於不予執行仲裁裁決,即將「認定事實的主要證據不足的」、「適用法律確有錯誤的」,改成了「裁決所根據的證據是偽造的」、「對方當事人隱瞞了足以影響公正裁決的證據的」。這兩項不同,就把在不予執行仲裁裁決案件中,人民法院可以對裁決的實體行使審查權,改成了在申請撤銷仲裁裁決案件中,人民法院不能對裁決的實體行使審查權。仲裁法對民事訴訟法所做的這一修改,其理由是為了做到一裁終局,避免又裁又審(見《中華人民共和國仲裁法<草案>》審議結果的報告)。然而現在這兩個規定同時存在,必然會給審判實踐帶來一些無法解釋和迴避的問題。

首先,撤銷仲裁裁決的申請只能由裁決相對的當事人向中級人民法院提出,而不予執行仲裁裁決的申請則是在執行程序中由被申請執行人向負責執行的人民法院(包括基層人民法院)提出。這樣,基層人民法院可以在執行程序中對裁決實體進行審查,而中級人民法院卻沒有這一權力,審判許可權還不如基層人民法院大。

其次,受人認識上的局限和其他方面因素的影響,任何一個仲裁裁決都可能存在程序與實體兩方面的錯誤。當這兩方面問題同時存在於一個裁決中時,就裁決中負有義務的一方當事人而言,由於中級人民法院只對裁決作程序審查而不作實體審查,申請撤銷仲裁裁決還不如申請不予執行仲裁裁決解決問題徹底,他當然要選擇申請不予執行仲裁裁決。長此以往,申請撤銷仲裁裁決的程序就會形同虛設。

再次,我們知道,申請不予執行仲裁裁決,只有在執行程序中才能提起。設立執行程序,是為了保證實現生效法律文書確定的權利義務。由執行程序對裁決進行程序和實體方面的審查,審判程序卻只能對裁決進行程序性的審查,這不僅不符合人民法院內部的專業分工,也不符合審執分立的原則。

根據以上提到的這些問題,筆者認為,將不予執行仲裁裁決程序中那些對裁決進行實體審查的事項歸入申請撤銷仲裁裁決程序中,由當事人向中級人民法院提出申請,由中級人民法院一並予以審查,既能確保人民法院對仲裁的司法監督權,又有利於法制的統一和保護當事人的合法權益,亦符合人民法院的審級劃分和內部分工,同時體現了對仲裁裁決的重視。由於人民法院只撤銷那些存在問題的裁決,對不存在問題的裁決則通過司法程序予以確認,實行的還是一裁終局。這樣做,不僅不會影響仲裁機構的威信,相反還有助於提高仲裁裁決的公信力。至於不予執行仲裁裁決這個程序,還有必要保留,但應限制在只審查仲裁裁決有無違反社會公共利益這一項。而且不予執行仲裁裁決只能由人民法院依職權主動進行,不必要當事人申請。筆者相信,法律如果能做這樣的修改,則既保證了當事人對仲裁裁決有一條獲得司法救濟的途徑,也理順了撤銷仲裁裁決和不予執行仲裁裁決這兩種司法監督方式之間的關系。

⑵ 新修訂的民事訴訟法撤銷國內仲裁裁決的規定

你好,我國的民事訴訟法是沒有關於撤銷國內仲裁裁決的規定的,只有不予執行仲裁裁決的規定,撤銷國內仲裁的規定在《仲裁法》里。需要注意的事,撤銷與不予執行國內仲裁的原因是一樣的,當事人可以選擇一種行使。新修改的民事訴訟法修改了下面的第二百三十七條第二條第(四)、(五)項,目的是保持與仲裁法的規定一致。
第二百三十七條對依法設立的仲裁機構的裁決,一方當事人不履行的,對方當事人可以向有管轄權的人民法院申請執行。受申請的人民法院應當執行。
被申請人提出證據證明仲裁裁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經人民法院組成合議庭審查核實,裁定不予執行:
(一)當事人在合同中沒有訂有仲裁條款或者事後沒有達成書面仲裁協議的;
(二)裁決的事項不屬於仲裁協議的范圍或者仲裁機構無權仲裁的;
(三)仲裁庭的組成或者仲裁的程序違反法定程序的;
(四)裁決所根據的證據是偽造的;
(五)對方當事人向仲裁機構隱瞞了足以影響公正裁決的證據的;
(六)仲裁員在仲裁該案時有貪污受賄,徇私舞弊,枉法裁決行為的。
人民法院認定執行該裁決違背社會公共利益的,裁定不予執行。
有問題請追問,無問題請採納。謝謝。

⑶ 撤銷仲裁裁決的經典案例

1、案情介紹:武漢老中醫胡徽鴻為與聖英公司履行《專利權轉讓合同》項下的爭議,依據合同中的仲裁條款於2012年12月10日向上海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上海仲裁委員會以(2012)滬仲案字第1393號於同年12月20日受理該案。仲裁庭於2013年2月21日開庭進行了審理,胡徽鴻及聖英公司的委託代理人均參加了仲裁庭審。胡徽鴻要求聖英公司支付專利使用費人民幣30萬元(註:以下幣種均為人民幣)、賠償金146,185元、聘請律師的費用1萬元;等。聖英公司則要求駁回胡徽鴻的仲裁請求。

2、法律分析: 本案的核心點在於,上海市仲裁委員會在明知被申請人主體已經注銷的情況下,依然無視案件的基本事實,做出毫無意義的裁決,屬於嚴重的枉法裁決的行為。

2013年8月份,離案件審理已經過去近8個月之久,依然毫無音訊,申請人十分著急,無處申訴。一個偶然的機會,申請人無意中獲悉被申請人已於2013年5月14日辦理了注銷手續。在此之前,申請人多次詢問仲裁裁決的事宜,均被告知沒有任何消息。故在申請人得知注銷事宜之後,馬上於2013年8月19日向上海市仲裁委提交了《追加當事人的申請書》。這一點,在仲裁裁決書第2頁第17行已有標注。但仲裁員以案外人與申請人之間不存在仲裁協議為由不予同意。

申請人這邊認為,該認定理由嚴重違反了我國民事訴訟法的相關規定,違反了《上海市高級人民法院關於印發《關於在民事訴訟中企業法人終止後訴訟主體和責任承擔的若干問題的處理意見》的相關規定。首先,這是責任主體的問題,不是協議的問題,主體不存在,協議無從談起。其次,仲裁庭明知主體已經消失,仲裁庭無視基本的客觀事實,依然做出毫無意義的裁決,置申請人的合法要求和利益而不顧,屬於明顯的枉法裁決的性質。


3、判決結果:上海第一中級人民法院審理認為:上海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奉賢分局於2013年5月9日向聖英公司發出「准予注銷登記通知書」,准予聖英公司注銷登記。胡徽鴻得知上述情況後.於同年8月18日向上海仲裁委員會遞交「追加當事人申請書」,以聖英公司已經注銷為由,要求追加聖 英公司的股東趙亮、李志軍參加仲裁審理。仲裁庭認為胡徽鴻要求追加的案外人與胡徽鴻之間不存在仲裁協議,故對其追加申請不予同意。後上海仲裁委員會於2013年12月4日作出裁決,對胡徽鴻的,項仲裁請求均不予支持。法院認為,當事人申請撤銷仲裁裁決的案件,人民法院應當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仲裁法》第五十八條的規定進行審查。仲裁案件的當事人應是合法存續的主體,原聖英公司在仲裁審理期間已:辦理了工商注銷手續,其法入主體不復存在,胡徽鴻與原聖英公之間的糾紛應根據相關法律規定另行處理,上海仲裁委員會在原:英公司的主體已不存在的情況下,仍列其為當事人並作出裁決,仲裁程序不當,申請人胡徽鴻要求撤銷仲裁裁決的申請,符合法:規定,本院依法予以支持。據此,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仲裁法》第五十八條第一款第(三)項之規定,裁定如下: 撤銷上海仲裁委員會(2012)滬仲案字第1393號裁決。本裁定為終審裁定。


4、律師建議:一、在雙方簽訂合同之前,要把握核心條款,特別是違約條款和付款條款,一定要明確,毫無歧義,具有可操作性和執行性。二,選定仲裁級別管轄時一定要慎重。三,一旦出現了爭議,一定要及時維權。

⑷ 我向中級人民法院提起撤銷仲裁裁決申請書,但是中法不受理怎麼辦

首先,請樓主明確一下:是普通的商事仲裁還是勞動仲裁?

這兩個仲裁可不一樣。而這兩種仲裁現在都存在撤銷的說法。

說句實話,以前我們國家的勞動仲裁什麼都不是!只要你不服裁決,提出訴訟後,那個裁決根本就不生效了!所以,也就不存在撤銷那個勞動仲裁的裁決!而現在的《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明確規定了有些類型的裁決是直接生效的:

《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第47條規定:「下列勞動爭議,除本法另有規定的外,仲裁裁決為終局裁決,裁決書自作出之日起發生法律效力:(一)追索勞動報酬、工傷醫療費、經濟補償或者賠償金,不超過當地月最低工資標准十二個月金額的爭議;(二)因執行國家的勞動標准在工作時間、休息休假、社會保險等方面發生的爭議。」

上述兩類裁決為終局裁決,直接發生法律效力!而如果用人單位對此不服的,可以根據《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第49條之規定:「用人單位有證據證明本法第四十七條規定的仲裁裁決有下列情形之一,可以自收到仲裁裁決書之日起三十日內向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所在地的中級人民法院申請撤銷裁決:(一)適用法律、法規確有錯誤的;(二)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無管轄權的;(三)違反法定程序的;(四)裁決所根據的證據是偽造的;(五)對方當事人隱瞞了足以影響公正裁決的證據的;(六)仲裁員在仲裁該案時有索賄受賄、徇私舞弊、枉法裁決行為的。人民法院經組成合議庭審查核實裁決有前款規定情形之一的,應當裁定撤銷。」向中級人民法院提出申請撤銷裁決。

如果是商事仲裁,那麼就應該根據《仲裁法》第58條之規定:「當事人提出證據證明裁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向仲裁委員會所在地的中級人民法院申請撤銷裁決:(一)沒有仲裁協議的;(二)裁決的事項不屬於仲裁協議的范圍或者仲裁委員會無權仲裁的;(三)仲裁庭的組成或者仲裁的程序違反法定程序的;(四)裁決所根據的證據是偽造的;(五)對方當事人隱瞞了足以影響公正裁決的證據的;(六)仲裁員在仲裁該案時有索賄受賄,徇私舞弊,枉法裁決行為的。 人民法院經組成合議庭審查核實裁決有前款規定情形之一的,應當裁定撤銷。人民法院認定該裁決違背社會公共利益的,應當裁定撤銷。」,也可以申請中級人民法院撤銷仲裁裁決的。

至於你提到的「不受理」,那麼這可不是法律問題,那是法院的操作問題!(其實就是法院的人不懂法,法院的人不講法)

因為,「立案問題」本來曾作為我國《民事訴訟法》修改的一個議題,有很多人建議將我國的「審查立案制」改為「登記立案制」,因為目前國內很多情況是,當事人拿了起訴狀到法院,立案庭卻說這個不能起訴,那個不符合規定,這個超過訴訟時效,那個你怎麼證明像你訴狀里說的情況。立案庭法官本來的業務水平也就是整個法院中最差的(如果業務水平高,怎麼會在立案庭里混呢?),然後是這些立案法官沒有見過的情況(是不是在法律允許的范圍內,他們才不管呢),他們一概以這樣或那樣的理由,不給立案。

其實,《民事訴訟法》對於起訴的條件有明確的規定「明確的原被告,明確的訴請,符合管轄規定」就可以了,至於是不是起訴錯了被告,訴請能不能夠得到支持,那都是今後法庭經過審理後才能清楚的了。法院不給立案,其實剝奪的是當事人要求法院對相關事實進行審理的權利(對錯不管)!

說了這么一大通,其實告訴你一個辦法,直接將《申請書》用EMS寄到法院的立案庭,在EMS上註明「《撤銷仲裁裁決申請書》」,那麼根據《民事訴訟法》第112條之規定:「人民法院收到起訴狀或者口頭起訴,經審查,…認為不符合起訴條件的,應當在七日內裁定不予受理;原告對裁定不服的,可以提起上訴」,法院應該在7天內立案,如果決定不予立案法院則應該出具「書面裁定」,而你一旦拿到這個書面裁定,則可以向上一級法院提起上訴了!!事實上,法院里的人說的「不受理」,其實是「不收你的材料」,而按規定他根本沒有權利拒收材料的!

我們作為律師也經常遇到這樣的問題,希望你能堅持下去,爭取個說法,爭取個公道。我不知道你的案子到底是有理還是無理,但是我堅決支持你捍衛自己訴訟權利的行為!!祝你順利!

⑸ 如何審理撤銷仲裁裁決案

申請撤銷國內仲裁裁決的案件在人民法院的收案中僅佔少數,但筆者在審判實踐中發現撤銷國內仲裁裁決(不包括涉外仲裁裁決,下同)方面的一些法律問題,特提出來以期引起有關方面的注意。
一、關於申請撤銷仲裁裁決案件適用何種程序審理的問題
申請撤銷國內仲裁裁決,是仲裁法第五章的規定。該法對此類案件的申請時間問題、管轄和人民法院的審查內容、審理期限、處理方式和法律文書適用等都有明確規定,惟獨對申請撤銷仲裁裁決案件適用何種程序進行審理的問題沒作規定,至今筆者所見到的司法解釋對這一問題也沒有提及。由於法律上存在著這個漏洞,所以各地的做法也不一致,其中不乏按照普通程序進行審理的。
筆者認為,從仲裁法的規定看,法律賦予人民法院的撤銷裁決權,只是一種司法監督權。最高人民法院在法復[1997]5號《關於人民法院裁定撤銷仲裁裁決或駁回當事人申請後能否上訴問題的批復》,法釋[1999]第6號《關於當事人對人民法院撤銷仲裁裁決的裁定不服申請再審人民法院是否受理問題的批復》中,規定此類案件是實行一審終審制的。人民法院對這類案件行使司法監督權,僅限於審查仲裁裁決中有無法定的撤銷情形,不解決民事權益爭議。因此,筆者認為應適用特別程序審理此類案件,並建議採用聽證的方式,由申請人舉證證明裁決中存在的法定撤銷情形,允許對方當事人通過質證、提出反證等方式抗辯,然後由法院判明證據真偽及其效力並作出裁決。仲裁委員會可以派員旁聽案件審理。這樣既能保證法院對仲裁裁決的有效監督,通過司法監督促進仲裁活動的健康發展,又能保障當事人平等參與並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二、關於撤銷仲裁裁決與不予執行仲裁裁決的關系問題
目前我國法律確立人民法院對仲裁實施監督的方式,有不予執行仲裁裁決和申請撤銷仲裁裁決兩種。
民事訴訟法在執行程序中的第二百一十七條規定:「被申請人提出證據證明仲裁裁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經人民法院組成合議庭審查核實,裁定不予執行:(一)當事人在合同中沒有訂有仲裁條款或者事後沒有達成書面仲裁協議的;(二)裁決的事項不屬於仲裁協議的范圍或者仲裁機構無權仲裁的;(三)仲裁庭的組成或者仲裁的程序違反法定程序的;(四)認定事實的主要證據不足的;(五)適用法律確有錯誤的;(六)仲裁員在仲裁該案時有貪污受賄,徇私舞弊,枉法裁決行為的。人民法院認定執行該裁決違背社會公共利益的,裁定不予執行。」仲裁法第五十八條規定:
「當事人提出證據證明裁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向仲裁委員會所在地的中級人民法院申請撤銷裁決:(一)沒有仲裁協議的;(二)裁決的事項不屬於仲裁協議的范圍或者仲裁委員會無權仲裁的;(三)仲裁庭的組成或者仲裁的程序違反法定程序的;(四)裁決所根據的證據是偽造的;(五)對方當事人隱瞞了足以影響公正裁決的證據的;(六)仲裁員在仲裁該案時有索賄受賄,徇私舞弊,枉法裁決行為的。人民法院經組成合議庭審查核實裁決有前款規定情形之一的,應當裁定撤銷。人民法院認定該裁決違背社會公共利益的,應當裁定撤銷。」對比一下可以看出,申請撤銷仲裁裁決的法定情形有兩項不同於不予執行仲裁裁決,即將「認定事實的主要證據不足的」、「適用法律確有錯誤的」,改成了「裁決所根據的證據是偽造的」、「對方當事人隱瞞了足以影響公正裁決的證據的」。這兩項不同,就把在不予執行仲裁裁決案件中,人民法院可以對裁決的實體行使審查權,改成了在申請撤銷仲裁裁決案件中,人民法院不能對裁決的實體行使審查權。仲裁法對民事訴訟法所做的這一修改,其理由是為了做到一裁終局,避免又裁又審(見《中華人民共和國仲裁法<草案》審議結果的報告)。然而現在這兩個規定同時存在,必然會給審判實踐帶來一些無法解釋和迴避的問題。
首先,撤銷仲裁裁決的申請只能由裁決相對的當事人向中級人民法院提出,而不予執行仲裁裁決的申請則是在執行程序中由被申請執行人向負責執行的人民法院(包括基層人民法院)提出。這樣,基層人民法院可以在執行程序中對裁決實體進行審查,而中級人民法院卻沒有這一權力,審判許可權還不如基層人民法院大。
其次,受人認識上的局限和其他方面因素的影響,任何一個仲裁裁決都可能存在程序與實體兩方面的錯誤。當這兩方面問題同時存在於一個裁決中時,就裁決中負有義務的一方當事人而言,由於中級人民法院只對裁決作程序審查而不作實體審查,申請撤銷仲裁裁決還不如申請不予執行仲裁裁決解決問題徹底,他當然要選擇申請不予執行仲裁裁決。長此以往,申請撤銷仲裁裁決的程序就會形同虛設。
再次,我們知道,申請不予執行仲裁裁決,只有在執行程序中才能提起。設立執行程序,是為了保證實現生效法律文書確定的權利義務。由執行程序對裁決進行程序和實體方面的審查,審判程序卻只能對裁決進行程序性的審查,這不僅不符合人民法院內部的專業分工,也不符合審執分立的原則。
根據以上提到的這些問題,筆者認為,將不予執行仲裁裁決程序中那些對裁決進行實體審查的事項歸入申請撤銷仲裁裁決程序中,由當事人向中級人民法院提出申請,由中級人民法院一並予以審查,既能確保人民法院對仲裁的司法監督權,又有利於法制的統一和保護當事人的合法權益,亦符合人民法院的審級劃分和內部分工,同時體現了對仲裁裁決的重視。由於人民法院只撤銷那些存在問題的裁決,對不存在問題的裁決則通過司法程序予以確認,實行的還是一裁終局。這樣做,不僅不會影響仲裁機構的威信,相反還有助於提高仲裁裁決的公信力。至於不予執行仲裁裁決這個程序,還有必要保留,但應限制在只審查仲裁裁決有無違反社會公共利益這一項。而且不予執行仲裁裁決只能由人民法院依職權主動進行,不必要當事人申請。筆者相信,法律如果能做這樣的修改,則既保證了當事人對仲裁裁決有一條獲得司法救濟的途徑,也理順了撤銷仲裁裁決和不予執行仲裁裁決這兩種司法監督方式之間的關系。

⑹ 怎樣撤銷已經生效的仲裁裁決

已經生效了,一般來說是無法撤銷.除非有新的證據證明原裁決有錯誤。根據你講的情況,是有錯誤的。因此應當撤銷。你可以向法院另行起訴的。

⑺ 如何申請撤銷仲裁裁決

沒有仲裁協議的; 裁決的事項不屬於仲裁協議的范圍或者仲裁委員會無權仲裁的版; 仲裁庭的組成或權者仲裁的程序違反法定程序的; 裁決所根據的證據是偽造的; 對方當事人隱瞞了足以影響公正裁決的證據的; 仲裁員在仲裁該案時有索賄受賄,徇私舞弊,枉法裁決行為的。

⑻ 《民事訴訟法》規定的撤銷仲裁裁決的情形有哪些

當事人提出證據證明裁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向仲裁委員會所在地的中級人民法院申請專撤銷裁決:

(一屬)沒有仲裁協議的;

(二)裁決的事項不屬於仲裁協議的范圍或者仲裁委員會無權仲裁的;

(三)仲裁庭的組成或者仲裁的程序違反法定程序的;

(四)裁決所根據的證據是偽造的;

(五)對方當事人隱瞞了足以影響公正裁決的證據的;

(六)仲裁員在仲裁該案時有索賄受賄,徇私舞弊,枉法裁決行為的。

人民法院經組成合議庭審查核實裁決有前款規定情形之一的,應當裁定撤銷。

人民法院認定該裁決違背社會公共利益的,應當裁定撤銷。

熱點內容
十大立法亮點 發布:2025-10-01 11:51:15 瀏覽:657
呼籲2016年修改婚姻法解釋二24條 發布:2025-10-01 11:49:13 瀏覽:680
珠海勞動法無期合同員工裁員賠償 發布:2025-10-01 11:44:07 瀏覽:407
微商法條例 發布:2025-10-01 11:44:05 瀏覽:823
社會與法從心開始傾情拯救 發布:2025-10-01 11:25:34 瀏覽:451
司法結構化 發布:2025-10-01 11:20:38 瀏覽:868
周立波的律師 發布:2025-10-01 11:19:11 瀏覽:401
勞動法裁減員工補償標准 發布:2025-10-01 11:06:04 瀏覽:406
單位離職證明的法律效力 發布:2025-10-01 11:06:04 瀏覽:49
法律知識競賽宣傳海報材料 發布:2025-10-01 11:00:19 瀏覽:4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