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博航法律顧問所
A. 凱麥律師事務所的所徽寓意
本所所徽的中間主體部分是在方形的單色背景上縱向排列有本所的英文名稱「HIGH MARK LAW FIRM」,寓示本律師事務所的背景雄厚、基礎夯實,不僅有眾多出色的專業法律人員、廣博的資源,更有豐富的從業經驗;以此為基礎,該主體部分的外圍再依次由兩個方框將其層層嚴密圍起,不僅彰顯本律師事務所思維縝密、辦事嚴謹的從業風格,且進一步寓示:本律師事務所正因為其背景雄厚,因此為客戶提供的法律服務是全方位的、深層次的。該所徽設計從整體上看,線條簡潔、圖面莊重,綜合體現了本律師事務所「誠信、溝通、效率、公平」的經營理念。
注冊商標
2008年10月21日 「凱麥」、「HIGHMARK」及圖案三件商標經國家商標局核准注冊。
主要律師簡介
甘為民律師,畢業於浙江大學,獲光學儀器工程學學士和法學學士、法學碩士學位。曾留學日本早稻田大學法學研究科,受聘為浙江大學國際經濟法系講師。
自1990年起從事律師職業,同時具有證券和專利代理人執業資格,是全國為數極少的擁有該三項執業資格於一身的復合型專業人士。
歷任浙大星建律師事務所副主任、浙江天冊律師事務所執行委員、北京市凱源律師事務所律師、浙江省律師協會民商法業務委員會副主任、杭州市僑商協會副會長。
現為高級律師、浙江凱麥律師事務所合夥人、浙江省律師協會公司與證券業務委員會副主任、浙江省律師協會知識產權業務委員會副主任、杭州仲裁委員會仲裁員,並擔任杭州凱麥企業管理咨詢有限公司董事長、浙江鑽木電子科技有限公司監事、坤和建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獨立董事、華立科技(600097)獨立董事、首長科技(HK0521)法律顧問、恆生電子(600570)法律顧問等。
主持並參與了舜宇光學(HK2382)、奧普集團(HK0477)、中程科技(HK8177)、佑康國際(Youcan)等香港、新加坡主板、創業板上市融資項目,參與了新和成(002001)、浙江龍盛(600352)、航民股份(600987)、萬向錢潮(000559)等境內上市、配股融資項目。並且,幫助中程科技成功引入新加坡科技、祐康國際成功引入新加坡第一家食品、舜宇光學成功引入瑞典INVESTOR基金、漢草生物成功引美國IDG基金、共合網成功引入日本軟銀基金、暢翔網成功引入美國KPCB基金等。
戴夢華律師,華東政法學院法學學士、西南政法大學訴訟法碩士研究生。
自1986年起從事律師職業,具有產權界定、經紀人等資格。
歷任浙江天冊律師事務所創始合夥人、北京市凱源律師事務所律師。
現為高級律師、杭州市律師協會副會長,浙江省律師協會建築與房地產委員會副主任、杭州法學會房地產研究會理事、杭州市律師信訪團成員、杭州仲裁委員會仲裁員。
執業近二十年來辦理了大量的建築、房地產及公司法領域的法律事務,如標的逾億的物產化工與江西滌綸廠等合同糾紛案、香港新匯太平有限公司與浙江省旅遊總公司股權糾紛案,以及蕭山國際機楊、上海錢塘大廈、日本高絲杭州經濟開發區研發基地等重大項目的非訴訟法律服務。擅長理論研究和業務總結,其撰寫的《商品房買賣合同面積差異的處理》、《合同解除權的分析》及《透明售房系統法律性質》等論文分別被多家國內專業刊物媒體刊載。
2005年被評為杭州市十大優秀律師,2006年被杭州市人民政府授予行業標兵及優秀共產黨員等榮譽稱號,最近又被授予全國百名建築領域優秀律師。
鄒峻律師,畢業於華東政法學院,獲國際經濟法學士。曾留學英國倫敦大學。
自1994年起從事律師職業。
歷任浙江天冊律師事務所合夥人、北京市凱源律師事務所律師、丹敦浩國際律師事務所香港事務所外國顧問律師、倫敦富肯律師事務所外國顧問律師。
現為高級律師、浙江省律師協會WTO與反傾銷委員會主任、浙江省律師協會涉外和海事海商專業委員會副主任、英中法律協會創始會員、亞太法學會中國分會會員、亞太境外協會會員、貿促會浙江分會調解員、浙江省國際商會法律委員會常務委員、杭州仲裁委員會仲裁員。
在國際經濟法領域有10多年的工作經歷,精通國際投資和國際貿易法,特別在資產重組、直接投資、收購兼並和反傾銷領域頗有建樹,是杭州市政府關於2006杭州世界休閑博覽會項目的法律顧問,負責完成了凱麥所承擔的大多數並購和反傾銷案件,如在美國針對中國藝術畫布和文具紙的反傾銷案件中取得了在所有應訴企業中最好的結果,特別是藝術畫布案,取得了被排除徵收反傾銷稅的最佳結果。
在各類項目和訴訟案件中,代表眾多的跨國公司如LG電子、三菱重工、雷迪森、卡西歐、聯合餅干、馬尼托瓦、美國道富公司、匯豐銀行、恆生銀行等。並代表客戶參加國際仲裁,例如在中國國際經濟貿易仲裁委員會、國際知識產權組織、香港國際仲裁中心和新加坡國際仲裁中心等,並取得成功。其中某域名爭議案是中國入世後第一起在國際知識產權組織處理的國際域名爭議案,對方是世界500強的Orica公司,該案以完勝結案。
吳江水律師。吳江水律師於2009年加盟凱麥,成為專業合夥人。吳律師對合同管理和企業法律風險管理有深入研究,著有《完美的合同》和《完美的防範》二書,是享譽國內的企業法律風險管理領域的專家級人物,其研究成果在業內深受推崇。
浙江凱麥律師事務所地址:杭州市求是路8號公元大廈北樓703
B. 請問,哪位能告訴我一些關於英國的事
可以從收集有關資訊(包括:氣候,文化,風土,交通等) 開始,作為打點行李的參考,也可以咨詢留過學的親友,同學,向他們打聽有關情況。
2) 列出所需物品明細表。隨時補充須攜帶的物品,最後再加以整理刪除多餘項目。可考慮攜帶在當地買不到,或品質不佳,或過於昂貴的物品。
3) 建議攜帶物品。 該攜帶多少行李主要根據個人自己的選擇,這里只提供給大家參考。
a) 至少8-10張護照照片。在國外讀書要辦很多證件,學生證等各種卡都需要照片。
b) 衣服類。一套質量好的西裝,或女士的禮服;英國常下雨,雨衣,防雨的夾克很重要;棉質內衣,棉襪子在英國較貴,可帶若干備用;其他如襯衣,休閑衫褲,T恤,羊毛衫等,也是必備的。
c) 書籍類。英文字典最好帶一本;必要的專業書籍;中英電子字典(如快譯通或文曲星) ;各類公證書,學歷證明等。
d) 鞋類。皮鞋,運動鞋,拖鞋(拖鞋可帶一雙塑料的,和一雙冬天穿的保暖型的) 。
e) 日用品。折疊雨傘;針線包;剃須刀;指甲鉗;隨身聽;充電器和充電電池(英國電池價格很貴) 。
f) 其他。一個小電飯煲;微波爐適用飯盒;耐用書包;有中國特色的手工藝品,英國是一個很重禮儀的國家,在這里讀書,會有機會被邀請參加家庭聚會,小禮品是必不可少的。 記住,不要帶太多東西,以免行李超重要付太貴的托運費。還有,貴重物品,尤其是錢,千萬不要放在行李裡面,因為在國外行李丟失的情況也偶有發生。
.
C. 作為百年學府的湖大曾培養出哪些知名人物
作為百年學府的湖南大學,培養出過很多傑出人物。從古至今,數不勝數。作為一個湖大人,我深感自豪。雖然我可能做不到向他們一樣優秀,但是有他們作為我的校友,我深感自豪,下面就讓我來稍微介紹一下一些傑出人物吧!
在剛入學的時候,就有優秀的學長學姐以及導師的視頻,留給我印象最深的是建築學院院長魏春雨教授。他在視頻中的話讓我記憶深刻讓我對湖南大學的建築有了更深刻的了解。
以上就是一些著名人物的簡短介紹啦,相信大家對千年學府 湖南大學又有了更深一步的了解吧!
D. 哪些職業越「老」越有「錢途」
有錢途的職業有很多,首先就是金融業,跟錢打交道,手上多少沾有油水,金融行業經常暴雷,那對從業人的要求也越來越高,乾的越久,收益越高。其次是醫療行業。
E. 中國海商法協會的理事成員
中國海商法協會第十二屆理事會理事名單
主 席
魏家福 中國遠洋運輸(集團)總公司 總裁
副 主 席
劉國元 中國遠洋運輸(集團)總公司 總法律顧問
姚 平 中國外運長航集團有限公司 副總裁
董松根 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 副會長
王樂樞 中國人民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 紀委書記
張國發 中國海運(集團)總公司 副總裁
王彥君 最高人民法院 民四庭副庭長
朱伽林 交通運輸部 政策法規司副司長
於世成 上海海事大學 校長
司玉琢 大連海事大學前校長 教授、博士生導師
李 海 廣東海利律師事務所 主任
顧 問
朱曾傑 中國遠洋運輸(集團)總公司 顧問
高隼來 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 顧問
楊良宜 Philip Yang § Co.,Ltd 海商法專家
尹東年 上海海事大學 教授
高宗澤 金杜律師事務所 律師
劉書劍 中國海事仲裁委員會 前副主任
秘 書 長
李 虎 中國國際經濟貿易仲裁委員會 副秘書長
副 秘 書 長
李 莉 中遠集團總公司 法律事務室經理
楊運濤 中國外運長航集團有限公司 法律部總經理
安 瑞 中國海事仲裁委員會 副處長
鄒志洪 中國人民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 法律部/合規部總經理
沈滿堂 中海集團總公司 總法律顧問
王淑梅 最高人民法院 民四庭審判長
張雅萍 交通運輸部 政策法規司條法處處長
宋迪煌 北京通商律師事務所 合夥人、律師
常 務 理 事
魏家福中國遠洋運輸(集團)總公司總裁
劉國元中國遠洋運輸(集團)總公司總法律顧問
李莉中國遠洋運輸(集團)總公司法律事務室經理
張永堅中國遠洋控股股份有限公司董事會秘書
孫家康中遠集裝箱運輸有限公司總經理
葉偉龍中國遠洋物流公司總經理
王玉貴中國船東互保協會總經理
姚平中國外運長航集團有限公司副總裁
孟於群中國外運長航集團有限公司顧問
楊運濤中國外運長航集團有限公司法律部總經理
吳津濤中國外運長航集團有限公司法律部副總經理
李甄中國外運長航集團有限公司總裁助理
董松根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副會長
於健龍中國國際經濟貿易仲裁委員會、中國海事仲裁委員會副主任
李虎中國國際經濟貿易仲裁委員會副秘書長
蔡鴻達中國海事仲裁委員會副秘書長
陳波中國海事仲裁委員會副秘書長
安瑞中國海事仲裁委員會副處長
王樂樞中國人民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紀委書記
李玉泉中國人民健康保險股份有限公司總裁
王海明中國人民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資深專家
鄒志洪中國人民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法律部/合規部總經理
馮建華中國人民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船舶貨運保險部副總經理
白飛鵬中國人民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法律部訴訟追償處處長
張國發中國海運(集團)總公司副總裁
沈滿堂中國海運(集團)總公司總法律顧問
茅士家中海發展股份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
中海發展股份有限公司油輪公司總經理
邱國宣中海發展股份有限公司董事、副總經理
中海發展股份有限公司貨輪公司總經理
黃小文中海集裝箱運輸股份有限公司執行董事、總經理
吳昌正中國海運(集團)總公司運輸部總經理
王彥君最高人民法院民四庭副庭長
王淑梅最高人民法院民四庭審判長
劉壽傑最高人民法院民四庭審判長
朱伽林交通運輸部政策法規司副司長
張雅萍交通運輸部政策法規司條法處處長
智廣路交通運輸部水運局副局長
宋家慧交通運輸部救助打撈局局長
李科浚中國船級社理事長兼總裁
陳愛平交通運輸部海事局常務副局長
魏東交通運輸部評價中心副主任
楊國華商務部條約法律司副巡視員
馬森述國務院法制辦工交商事司副司長
於世成上海海事大學黨委書記、校長
胡正良上海海事大學海商法研究中心主任
司玉琢大連海事大學教授 博導 前校長
韓立新大連海事大學教授 博導 系主任
傅廷中清華大學法學院教授、黨委副書記
張麗英中國政法大學國際法學院副院長、教授
葉昌早中國太平洋保險股份有限公司水險部總經理
康國君中國人壽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非車險業務管理部總經理
宋迪煌北京通商律師事務所合夥人
李海廣東海利律師事務所主任
高移風環球律師事務所主任合夥人
中國海商法協會第十三屆理事會理事名單
主席
趙滬湘中外運長航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
副 主 席
姚 平中國外運長航集團有限公司副總裁
董松根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副會長
李玉泉中國人民保險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
張國發中國海運(集團)總公司副總經理
孫家康中國遠洋運輸(集團)總公司副總經理兼總法律顧問
王彥君最高人民法院民四庭副庭長
魏 東交通運輸部政策法規司副司長
於世成上海海事大學校黨委書記
李 海廣東海利律師事務所主任
顧問
朱曾傑中國遠洋運輸(集團)總公司顧問
高隼來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顧問
楊良宜Philip Yang§ Co.,Ltd海商法專家
尹東年上海海事大學教授
高宗澤金杜律師事務所律師
劉書劍中國海事仲裁委員會前副主任
司玉琢大連海事大學前校長教授、博士生導師
孟於群中國外運長航集團有限公司顧問
劉國元中國遠洋運輸(集團)總公司商務總監
王海明中國人民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資深專家
秘 書 長
陳 敏中國國際經濟貿易仲裁委員會
副 秘 書 長
楊運濤中國外運長航集團有限公司總法律顧問
安 瑞中國海事仲裁委員會副處長
李祝用中國人民保險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法律總監兼法律合規部總經理
葉紅軍中國海運(集團)總公司總法律顧問
李 莉中國遠洋運輸(集團)總公司法律事務室經理
王淑梅最高人民法院民四庭審判長
張雅萍交通運輸部政策法規司條法處處長
宋迪煌廣東敬海(北京)律師事務所合夥人
常 務 理 事
趙滬湘中國外運長航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
姚 平中國外運長航集團有限公司副總裁
李 甄中國外運長航集團有限公司總裁助理
楊運濤中國外運長航集團有限公司總法律顧問兼法律部總經理
吳津濤中國外運長航集團有限公司法律部副總經理
董松根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副會長
於健龍中國國際經濟貿易仲裁委員會、中國海事仲裁委員會副主任
李 虎中國國際經濟貿易仲裁委員會副秘書長
陳 敏中國國際經濟貿易仲裁委員會
蔡鴻達中國海事仲裁委員會上海分會秘書長
陳 波中國海事仲裁委員會副秘書長
安 瑞中國海事仲裁委員會副處長
高小五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法律事務部海損理算處處長
李玉泉中國人民保險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
李祝用中國人民保險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法律總監兼法律合規部總經理
鄒志洪中國人民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法律部總經理
默燕兵中國人民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法律訴訟處處長
馮建華中國人民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船貨部副總經理
白飛鵬中國人民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法律部副總經理
張國發中國海運(集團)總公司副總經理
葉紅軍中國海運(集團)總公司總法律顧問
翁 羿中國海運(集團)總公司運營管理部總經理
趙宏舟中海集裝箱運輸股份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
韓 駿中海發展股份有限公司/中海發展油運公司董事總經理/總經理
邱國宣中海散貨運輸有限公司 總經理
孫家康中國遠洋運輸(集團)總公司副總經理兼總法律顧問
李 莉中國遠洋運輸(集團)總公司法律事務室經理
陳 翔中遠集裝箱運輸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兼總法律顧問
許遵武中遠散貨運輸(集團)有限公司總經理
張際慶中國遠洋物流公司 總經理
胡京武中國船東互保協會 總經理
王彥君最高人民法院民四庭副庭長
王淑梅最高人民法院民四庭審判長
胡 方最高人民法院民四庭 審判長
魏 東交通運輸部政策法規司副司長
張雅萍交通運輸部政策法規司條法處 處長
解曼瑩交通運輸部水運局 副司長
楊 贊交通運輸部國際合作司 司長
陳愛平交通運輸部海事局常務副局長兼黨組副書記
王振亮交通運輸部救助打撈局局長
孫立成中國船級社總裁
胡正良上海海事大學海商法研究中心主任
於世成上海海事大學黨委書記
單紅軍大連海事大學副校長
初北平大連海事大學教授 博導法學院院長
韓立新大連海事大學教授 博導法學院副院長
葉昌早中國太平洋保險股份有限公司航運保險事業部總經理
康國君中國人壽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非車險業務管理部總經理
高移風環球律師事務所高級合夥人
劉世宏中國太平保險(香港)有限公司董事 行政總裁
楊國華商務部條約法律司副司長
馬森述國務院法制辦工交商事司副司長
傅廷中清華大學法學院教授、黨委副書記
吳煥寧中國政法大學教授
張麗英中國政法大學國際 法學院副院長、教授
張永堅大連海事大學教授、博導
宋迪煌廣東敬海(北京)律師事務所 合夥人
李 海廣東海利律師事務所主任
理事
1趙滬湘 中國外運長航集團有限公司 董事長
2姚 平 中國外運長航集團有限公司 副總裁
3李 甄中國外運長航集團有限公司 總裁助理
4楊運濤中國外運長航集團有限公司 總法律顧問兼法律部總經理
5吳津濤中國外運長航集團有限公司 法律部副總經理
6陶素雲中國外運長航集團有限公司 副總裁
7江 艦中國外運長航集團有限公司 總裁助理
8李 京中國外運長航集團有限公司 法律部副總經理
9虞建民中國外運股份有限公司 副總裁
10高 偉中國外運股份有限公司 董事會秘書
11邢乃群中國租船有限公司 副總經理
12馮幗英中外運航運有限公司 副總經理
13李 勇中國長江航運(集團)總公司 經監部法律處處長
14查選中中國長江航運(集團)南京油運股份有限公司
副總經理兼總法律顧問
15劉建東深圳長航滾裝物流有限公司 副總經理
16陳 瑋中國外運股份有限公司 運營部總經理
17孟 然中國外運股份有限公司 證券法律部副總經理
18周建榮江蘇中外運有限公司 副總經理
19陳海平中國外運廣東有限公司 黨委書記兼副總經理
20翟 娟中國外運長航集團有限公司
21董松根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 副會長
22於健龍中國國際經濟貿易仲裁委員會、中國海事仲裁委員會副主任
23李 虎中國國際經濟貿易仲裁委員會副秘書長
24陳 敏中國國際經濟貿易仲裁委員會
25蔡鴻達中國海事仲裁委員會上海分會秘書長
26陳 波中國海事仲裁委員會副秘書長
27安 瑞中國海事仲裁委員會 副處長
28高小五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法律事務部海損理算處處長
29楊建國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法律事務部海損理算處副處長
30李玉泉中國人民保險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
31李祝用中國人民保險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法律總監兼法律合規部總經理
32鄒志洪中國人民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法律部總經理
33默燕兵中國人民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法律訴訟處處長
34馮建華中國人民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船貨部總經理
35白飛鵬中國人民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法律部副總經理
36谷 偉中國人民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理賠事業部總經理
37安國勇中國人民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船貨部總經理
38韓艷華中國人民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船貨部保賠擔保處處長
39唐光力中國人民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理賠事業部副總經理
40鄭璐璐中國人民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法律部制度條款處處長
41邵長城中國人民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市分公司)
理賠事業部高級核賠師
42趙 亮中國人民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天津市分公司)
船貨部總經理
43蘇立滿中國人民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市分公司)
分公司副總經理
44鄭以平中國人民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浙江省分公司)
省公司船舶貨運保險部總經理
45詹功儉中國人民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福建省分公司)
法律部總經理
46周 平中國人民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廣東省分公司)專家
47李永軍中國人民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大連市分公司)
法律合規部總經理助理
48馬熹珍中國人民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青島市分公司)
法律部總經理助理
49鮑為民中國人民保險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法律合規部合規管理處、關聯交易管理處高級經理
50張國發中國海運(集團)總公司 副總經理
51葉紅軍中國海運(集團)總公司 總法律顧問
52翁 羿中國海運(集團)總公司 運營管理部總經理
53趙宏舟中海集裝箱運輸股份有限公司 董事總經理
54韓 駿中海發展股份有限公司/中海發展油運公司
董事總經理/總經理
55邱國宣中海散貨運輸有限公司 總經理
56胡曙光中國海運(集團)總公司法務與風險管理部總經理
57王松文中國海運(集團)總公司 運營管理部副總經理
58孟慶寬中海客輪有限公司 總經理
59陳 彬中海(海南)海盛船務股份有限公司
60壽 健中海船務代理有限公司 總經理
61孫家康中國遠洋運輸(集團)總公司 副總經理兼總法律顧問
62李 莉中國遠洋運輸(集團)總公司 法律事務室經理
63金 強中國遠洋運輸(集團)總公司 商務室高級主管
64徐 步中國遠洋運輸(集團)總公司 法律顧問
65梁 宏中國遠洋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證券事務代表
66陳 翔中遠集裝箱運輸有限公司 副總經理兼總法律顧問
67彭 超中遠集裝箱運輸有限公司 高級業務代表
68許遵武中遠散貨運輸(集團)有限公司總經理
69江 瑛中遠散貨運輸(集團)有限公司航運商務部總經理
70於智民中遠散貨運輸有限公司 副總經理
71陳新川中遠(香港)航運有限公司 副總經理
72潘東光青島遠洋運輸有限公司 副總經理兼總法律顧問
73賴奕光中遠航運股份有限公司 總法律顧問
74王增華大連遠洋運輸公司 副總經理兼總法律顧問
75李一平中波輪船股份公司 副總經理兼總法律顧問
76宋春風中遠(香港)保險顧問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
77張際慶中國遠洋物流公司 總經理
78劉 益中國遠洋物流公司 副總經理兼總法律顧問
79郭 鋒中國遠洋物流公司 商務部總經理
80胡京武中國船東互保協會 總經理
81郭春風青島遠洋船員職業學院 副教授律師海事仲裁員
82王彥君最高人民法院民四庭副庭長
83王淑梅最高人民法院民四庭審判長
84胡 方最高人民法院民四庭審判長
85郭忠紅最高人民法院民四庭審判員
86餘曉漢最高人民法院民四庭審判員
87傅曉強最高人民法院民四庭助理審判員
88黃西武最高人民法院民四庭助理審判員
89關正義大連海事法院副院長
90馬書方天津海事法院院長
91霍力民青島海事法院院長
92謝 晨上海海事法院副院長
93李群星武漢海事法院副院長
94鄭菊紅寧波海事法院副院長
95鍾健平廣州海事法院院長
96張希舟廈門海事法院副院長
97簡萬成海口海事法院副院長
98曾 艷北海海事法院院長
99魏 東交通運輸部政策法規司副司長
100張雅萍交通運輸部政策法規司條法處處長
101解曼瑩交通運輸部水運局 副司長
102羅德麟交通運輸部水運局 法規協定處處長
103翁笑冰交通運輸部水運局 法規協定處副處長
104楊 贊交通運輸部國際合作司 司長
105任為民交通運輸部國際合作司 副司長
106王宏偉交通運輸部國際合作司 國際組織處處長
107陳愛平交通運輸部海事局常務副局長兼黨組副書記
108翟久剛交通運輸部海事局 副司長
109馬 軍交通運輸部海事局 法規處處長
110鄂海亮交通運輸部海事局 船舶處處長
111王振亮交通運輸部救助打撈局 局長
112馮建中交通運輸部救助打撈局經濟發展管理處 副處長
113孫立成中國船級社 總裁
114徐慶岳中國船級社 法律顧問
115朱伽林交通出版社 社長
116黃克清交通運輸部 管理幹部學院副院長
117胡正良上海海事大學海商法研究中心主任
118蔡存強上海海事大學教授、博導
119於世成上海海事大學黨委書記
120蔣正雄上海海事大學法學院院長
121單紅軍大連海事大學副校長
122初北平大連海事大學教授 博導法學院院長
123韓立新大連海事大學教授 博導法學院副院長
124李志文大連海事大學教授 博導 副院長
125郭 萍大連海事大學教授 博導 系副主任
126張永堅大連海事大學 教授、博導
127謝春林招商局能源運輸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
128王春閣招商局集團有限公司 法律事務部總經理
129葉昌早中國太平洋保險股份有限公司、航運保險事業部總經理
130林大鵬中國太平洋保險股份有限公司、航運保險事業部
綜合管理處處長
131陳建鋒中國太平洋保險股份有限公司、航運保險事業部
船舶險理賠處高級經理
132劉 榆中國太平洋保險股份有限公司、航運保險事業部
貨運險處高級經理
133徐 峰中國太平洋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
水險業務管理部經理
134高雅琴中國太平洋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寧波分公司副總經理
135馬富學中國太平洋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大連分公司
航運保險事業部船舶險中心總經理
136康國君中國人壽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非車險業務管理部總經理
137張洪濤中國人壽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
非車險業務管理部臨汾管理處 經理
138毛卓戟中國人壽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
非車險業務管理部海上保險處 高級經理
139王承軍中銀保險有限公司 理賠部總經理
140劉世宏中國太平保險(香港)有限公司董事行政總裁
141張旭波仁祥保險公估有限公司 董事長
142紀文光山東省海豐船舶經紀有限公司 總裁
143周宏勤江蘇華西村海洋工程服務有限公司 總經理
144張 芳廣州潤溢海事法律咨詢有限公司行政辦主任
145高移風環球律師事務所高級合夥人
146朱宇波夏禮文律師行 中國事務部經理
147祝默泉遼寧恆信律師事務所 合夥人
148李兆良廣東華瀚律師事務所 主任
149楊運福廣東恆福律師事務所主任
150張智勇遼寧天騰律師事務所合夥人
151李連君齊伯禮律師行禮德律師行聯營行合夥人
152肖東升北京盈科(武漢)律師事務所 高級合夥人
153郭 瑜北京大學法學院副教授
154傅廷中清華大學法學院教授、黨委副書記
155吳煥寧中國政法大學 教授
156張麗英中國政法大學國際法學院 副院長、教授
157邢海寶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 副教授
158張湘蘭武漢大學法學院教授 博導
159王淑霞對外經濟貿易大學法學院 副教授
160何麗新廈門大學法學院教授
161鄧瑞平西南政法大學 教授
162陳 梁復旦大學法學院教授、博導
163李小年上海社會和學院法學所海商法海洋法研究中心主任
164楊國華商務部條約法律司副司長
165謝 偉商務部條約法律司WTO法律處副處長
166馬森述國務院法制辦工交商事司 副司長
167謝生新天澤保險顧問(香港)有限公司總裁
168崔寄語華泰保險經紀有限公司 董事 總裁助理
169餘根榮上海四維律師事務所 合夥人
170馮建成廣東格林律師事務所 副主任
171蔣五四北京市昌明律師事務所 主任
172黃順剛上海融孚律師事務所(原上海市華利律師事務所)高級合夥人
173宋迪煌廣東敬海(北京)律師事務所 合夥人
174李 海廣東海利律師事務所主任
175陳豪傑廣東法制盛邦律師事務所 合夥人
176盧 敏上海市匯盛律師事務所 首席合夥人
177王 敬廣東敬海律師事務所 管理合夥人
178朱 清遼寧海大律師事務所 主任/教授
179孫芳龍文康律師事務所合夥人
180汪 傑福建海傑律師事務所 主任
181楊文貴北京海通律師事務所 主任、律師
182徐 捷上海協力律師事務所 高級合夥人
183金玉來上海市凱榮律師事務所 主任律師
184陳柚牧上海瀛泰律師事務所 高級合夥人、律師
185童登勇大成(寧波)律師事務所 律師
F. 哪家出國留學的中介靠譜
出國留學的機構好的比如金吉利留學、索引留學、啟德教育等這些機構,專業一流的咨詢團隊是中介服務的基石。每一位咨詢老師都要有很高的專業素養。
1、金吉利留學
機構介紹:成立於1999年,主營出國留學、海外移民、游學、簽證,是國家首批獲得教育部、公安部和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資質認定的自費留學服務機構。
優勢:規模大,名氣比較高,成立時間久,學生數量比較多。
劣勢:性價比不太高,顧問離職率較高,會有比較年輕的顧問,經驗不是很豐富。文書質量有待提高,可能是學生數量比較多,有點流水線模式,缺乏個性化服務。
2、索引留學
機構介紹:1992年台灣成立,自助留學1對1服務系統。已經與全球超過1000多所的大學、學院、中學、各類國際教育機構建立了密切穩定的官方合作關系,是英國近百所頂尖公立大學官方授權的招生代表、美國大學招生協會(AIRC)認證會員機構。
劣勢:沒有語言培訓做的那麼強,顧問專業度不錯,但是案例較少,經驗不是很豐富。文書有學生反應有套模板的現象。
5、新通教育
機構介紹:成立20年以來,精英團隊植根中國,面向瞬息萬變的國際市場,致力於為中國公民出國留學及海外投資發展提供最專業優質的服務,同時也是中國文化最積極的海外傳播者。
優勢:顧問專業度可以,特別是總部做的比較好。
劣勢:流水化操作,有網友反映文書是套模板,質量較低,其他地方的分公司在總體評價方面和總部差距很大。
(6)重慶博航法律顧問所擴展閱讀
中介屬於咨詢行業,從業人員的業務水平往往要依靠案例經驗的積累,留過學的,或者在國外大的教育機構做過代理的,如果能在國外有專業機構的是最好不過的,這樣對國外教育、出國留學有較多的知識和經驗,服務會比較到位;
而新手往往需要一段時間的磨合與經驗積累。有些中介機構規模挺大,它真正的留學代表或業務員,很多是過去沒有做過留學中介的,是這個行里的新手,這樣的中介顯然是一個不合格的中介。
G. 凱麥律師事務所的事務所簡介
凱麥所是一家致力於公司化運作的專業團隊律師事務所,在事務所的管理體制和法律服務模式方面進行了大膽創新,正在逐漸成為專業化律師事務所的典範。
憑借其專業的服務和敬業的工作作風,凱麥所在金融證券、知識產權、投資貿易、建築房產四個專業法律服務領域均取得了不菲的業績,擁有了包括匯豐銀行、恆生銀行、浙大網新、康師傅、高絲化妝、恆生電子、首長科技、祐康國際、奧普集團、贊成集團等在內的八十多家常年客戶,行業領域涉及金融證券、房地產、基礎設施、制葯、石油、軟體業、通信、互聯網服務商、化工、食品等多種行業。
凱麥入圍ALB(亞洲法律雜志)2008年度浙江律師事務所大獎。《亞洲法律事務》雜志的「ALB中國法律大獎」,被稱為中國法律界的奧斯卡,是針對從事中國法律業務的國內外律師事務所、公司法務以及其他法律專業機構而進行的權威評選,每年評選一次。
由於在企業並購、銀行及融資、爭議解決、知識產權四大領域的傑出表現,凱麥律師事務所被收入China Law& Practice出版的第13版《中國法律檔案——大中華傑出律師事務所雙語指南》,成為浙江地區同時獲此四項專業領域傑出律師事務所殊榮的律師事務所之一。
金融證券業務是本所最主要的業務領域之一。在金融證券領域,凱麥已成功完成的舜宇光學(HK2382)、奧普集團(HK0477)、中程科技(HK8177)、佑康國際(Youcan)等香港、新加坡主板、創業板上市融資項目。同時,凱麥所已成功參與新和成(002001)、浙江龍盛(600352)、航民股份(600987)、萬向錢潮(000559)等境內上市、配股融資項目。
特別是在企業融資或上市過程中,凱麥所積極參與企業引入國際戰略投資者進行私募重組的法律事務,如中程科技成功引入新加坡科技、祐康國際成功引入新加坡第一家食品、舜宇光學成功引入瑞典INVESTOR基金、漢草生物成功引美國IDG基金、共合網成功引入日本軟銀基金、暢翔網成功引入美國KPCB基金等。
目前凱麥所還正在承辦多起並購重組、私募融資和上市項目。在為諸多公司提供上述高端法律服務的過程中,凱麥所業已對中國、香港、新加坡等當地法律有了充分的了解,而且也和相關中介機構(包括著名券商、國際會計師和境外律師)建立了戰略聯盟或緊密良好的合作關系。
在知識產權領域,凱麥是全國20餘家經國家知識產權局核準的具有專利代理資質的律師事務所之一,是目前浙江省唯一一家兼具專利代理資質的律師事務所,現為浙江移動、福馬木業等企業知識產權顧問,為其提供專項知識產權顧問服務,為客戶建立知識產權保護體系、提供國際技術許可轉讓法律等專業服務等。主要業績如西子馳名商標認定、奧普馳名商標認定、中化網路商標侵權、頂信高露潔商標案、慈溪密封蕭山專利、張小泉蕭山專利案等。
在投資貿易領域,凱麥所是杭州世界休閑博覽會指定法律顧問、西湖國際名品街招商法律顧問等,已成功代理多起反傾銷、反補貼業務。並且,凱麥所已成功代理恩希愛獨占經銷案(訴訟標的6200萬元港幣)、正光華光買賣糾紛(訴訟標的8500萬元人民幣)等一系列業內頗具影響的案件。凱麥所在中國國際經濟貿易仲裁委員會(CIETAC)、香港國際仲裁中心(HKIAC)、新加坡國際仲裁中心(SIAC)、世界知識產權組織(WIPO)等國際仲裁機構代表客戶進行國際仲裁並取得令客戶滿意的結果。
在建築房地產領域,凱麥擁有建築、房地產專業領域經驗豐富的資深律師及設計、土建、房地產開發和金融等方面的眾多復合型專業律師,為客戶提供從土地一級市場開發、土地使用權出讓、轉讓、工程承包建設及房地產開發全程專業法律服務。為坤和集團、金都集團、網新置地、贊成集團、野風建設、大地網架、帝凱集團等數十家大型建築及房地產企業提供專業的常年法律服務,業務范圍延伸至港澳及中美國家和地區。
建築房地產專業部門承接了大量的項目並購、房地產合作開發、項目總包建設及項目融資等領域的非訴訟法律事務,其中綠城房產收購日月星公司項目、坤和房產巨資受讓轉塘地塊項目、浙大網新法務體系建設等項目的成功代理為業內所矚目。在案件處理中,凱麥憑借專業技能及敬業精神充分維護了當事人的權益。
作為一家公司化運作的法律機構,凱麥所以專業化的團隊為客戶提供常年法律顧問、項目法律顧問和訴訟仲裁代理等全方位、多層次的法律服務。通過凱麥專業團隊的不懈努力,凱麥所被杭州市人民政府授予「中介服務示範企業」,被浙江省司法廳授予「規范建設先進集體」,被浙江省律師協會授予「浙江省優秀律師事務所」,被ALB(亞洲法律雜志)提名「浙江律師事務所大獎」等榮譽稱號。
H. 總經理、銷售部、客戶服務部、業務發展部、產品部、研發部、人力資源部、財務部、行政部
項目實施方案 心源公司為濱海學院學生成立的責任有限公司。 本公司項目管理機構職能部門分為:總經理、銷售部、客戶服務部、業務發展部、產品部、研發部、人力資源部、財務部、行政部 公司管理機構人員職責:總經理:張秀麗 銷售部:王臣岩 客戶服務部:田靜 業務發展部:郭淑青 產品部:秦琴 研發部:王利賢 人力資源部:趙偉航 財務部:行政部:高昕榮 企業管理部職責范圍如下:一、負責組織子公司年度預算、生產經營計劃,利潤分配方案的匯總、審核及批復工作。負責對上述內容的實施進行協調檢查及考核工作。二、參與和配合人力資源部對公司所屬企業領導班子的工作業績、經營成果、管理能力及企業發展等組織業務考評。並據年度經濟指標完成情況提出獎罰兌現意見。三、負責公司對所屬企業有關資產構成、生產經營等主要經濟指標對內、對外的各項統計報表的匯總、分析及送報等工作。四、負責所屬企業的建章建制、現代企業制度改革及規范化管理工作。五、負責對所屬企業的安全生產工作進行檢查和考評。六、與財務部共同組織對所屬企業的內部審計工作。七、負責對子公司、控股公司及代管企業的日常管理工作。八、負責與總公司企業管理部門的聯系。九、負責統一協調子公司企業管理信息化工作。十、負責公司法律事務的日常工作,配合法律顧問和律師工作。 管理人員的任用標准:1、 堪為全體員工的模範,不負眾望,能合群。
2、 品德高尚,見識廣博,工作勤奮,基本功過硬。
3、 頭腦靈活,對時代有預見性的洞察力。
4、 有人情味,總能考慮別人的痛處,在部下、同事、上司、關系單位以及在主顧之間經常創造一種令人滿意的氣氛,像磁鐵一樣有吸引力,有領導能力。
5、 僅僅把經營管理階段的意圖向下傳達是不夠的,必須具有堅定的信念和勇氣,把全體職工的真正聲音帶到最高決策層,並提出解決問題的建議。
6、 自覺認清公司對社會應負的道義責任和其他責任,並在行動中恪守無誤,嚴守信譽,在任何情況下不為浮利清舉妄動。
7、 經營企業思想基礎必須是:把企業的收益與職工的生活福利聯系在一起,使企業與全體職工形成一個密不可分離的整體。
8、 有果斷的判斷,勇敢的實踐和堅忍不拔的毅力。
9、 有積極的進取精神,有獨創精神。
10、 遇到困難不畏縮,不是考慮「為什麼」,而是研究「怎樣才能完成」。
11、 對上級不阿諛奉承,不光做面子上的事情。
12、 不文過飾非。
13、 不先私後公,必須率先棄私。
14、 不排斥別人,不踩著別人的肩膀,用虛偽手段花言巧語往上爬。
15、 合作精神,願與他人一起工作,能贏得人們的合作,對職工不是壓服,而是說服。
16、 決策才能,依據事實而非依據主觀想像進行決策,具有高瞻遠矚的能力。
17、 組織能力,能發揮部屬的才能,善於組織人力、物力、財力。
18、 勇於負責,對上級、下級、產品用戶及整個社會的本色,有高度責任心。
19、 善於應變,權宜通達,機動靈活,不搶殘守缺,不墨守成規。
20、 敢於求新,對新事物,新環境,新觀念有敏銳的感覺能力。
21、 精於受權,能大權獨攬,小權分散,能抓住大事,而把小事分給部屬。
22、 敢擔風險,對公司發展中不景氣的風險敢於承擔,有改變公司面貌,創造新局面的雄心和信心。
23、 尊重他人,重視採納他人意見,不武斷狂妄。
24、 品德超人,有良好的品德,能被社會和公司職工所敬仰。
以上評判:企業管理者必須是一個全面發展的管理者,而他的管理思想都源於他的智能,這是保證他成功的管理的前提。
管理感想
管理者的職責是建立、建全各項規章制度,既是制度的設計者也是制度的執行者,而執行力是企業文化、精神的最佳體現。是管理思想的核心所在,是策劃者和執行者的雙重角色。
I. 誰能提供美國蘭德公司的具體情況
美國蘭德公司系一個國際戰略研究機構。RAND(蘭德)是英語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研究與發展)的縮寫。蘭德公司是美國的一個非營利性研究組織,主要對國家安全和公共福利方面的各種問題進行系統的跨學科的分析研究。1948年由福特基金會提供資金正式成立。總部設在加利福尼亞州聖莫尼卡市。
蘭德公司早期的研究項目都屬於軍事領域。1950年後得到美國原子能委員會、國防部高級研究計劃局、國家航空航天局和國家科學基金會的經費支持。1960年後開始從事非軍事領域的研 究。1970年開設蘭德研究生院,培養公共政策分析專業的博土。1973年設立蘭德基金,資助新領域的研究,鼓勵發展新思想。1979 年建立民法研究所。蘭德公司遂成為衛生、住房、教育、能源和通 訊方面執行新的社會計劃的實驗中心。
蘭德公司是美國實力雄厚、門類齊全的思想庫,擁有專業研究人員500多名,並從各大學和研究機構聘請700多名著名專家作為顧問。它在軍事、外交和其他領域有很大影響。蘭德公司以政 策分析著名,研究人員的基本目標是向政策制定人提供有足夠情況作為依據的政策建議,使決策優化。所有研究項目幾乎都是由不同專長的學者採用各種集體研究方法完成的。計算中心配有完善的計算機設備和各種軟體包,並有一支130多人的技術隊伍。 蘭德公司還經常派人到世界各地進行實地調查,廣泛進行國際交流。70年代中期開始有選擇地接受外國學者作客座研究員。
蘭德公司成立40多年來完成了大量的專著、論文和研究報告,其中相當一部分是關於發展戰略和未來預測的,還提出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政策分析和未來研究的新方法,如著名的特爾斐法就是蘭德公司創造的。
蘭德公司的視點
William Hoverholt:(耶魯大學博士,蘭德公司亞太政策中心主席,負責亞洲問題研究)其曾為哈佛大學的高級研究員,在此之前,他在投資銀行主持研究工作長達21年。70年代擔任Hudson研究所所長,負責為美國國防部、國務院、國家證券委員會以及國家航空航天總署(NASA)等機構提供研究支持,最近出版新著《中國的崛起》。
蘭德公司是美國第一家思想庫,1948年由美國空軍資助的蘭德計劃組發展而成,它原是美國空軍的思想庫,其研究課題涉及美國的安全、經濟、技術、環境、資源及國際關系等,被譽為美國的智囊機構和第一個「思想工廠」。
美國蘭德公司亞洲政策主席William H·Overholt(歐偉倫),2003年12月在北京債券市場發展國際論壇發表如下觀點。
歐偉倫說,近年來,中國不斷發展的金融市場所做出的成就十分醒目,資本市場如果能有效地分配資金,通過債券、證券市場、銀行等有效的將資本分配,這是社會保持穩定的關鍵地,這對世界所有國家都是有利的。
亞洲金融危機以來,有兩個基本立場:亞洲前10年,金融改革採取的大都是採取保護現有的機構,人們抑制變革帶來的陣痛。日本與台灣省基本採取了這種觀點和做法,資金雖然持續不斷得到分配但大都是低效率的。它們都經歷了經濟的停滯,政治上失信於民,在世界的影響和作用也削減了。東北亞經濟國家經歷了非常痛苦急劇的變革,在這個痛苦過程中,中國與韓國強調國家的資源能為一些公司所用,中韓兩國雖然都創造了大量的就業,但他們存在的金融問題比日本和台灣省顯得糟糕。
J. something about the united kingdom
英國
大不列顛及北愛爾蘭聯合王國(英語:United Kingdom of Great Britain and Northern Ireland;威爾士語:Teyrnas Unedig Prydain Fawra Gogledd Iwerddon蘇格蘭蓋爾語:An Rìoghachd Aonaichte na Breatainn Mhòr agus Eirinn mu Thuath;愛爾蘭語:Ríocht Aontaithe na Breataine Móire;蘇格蘭語:agus Thuaisceart Éireann Unitit Kingdom o Great
Britain an Norlin Airlann)
國名釋義:「不列顛」在克爾特語為「雜色多彩」之意。因有部分不列顛人遷居法國,故將本土稱為大不列顛。
國旗:呈橫長方形,長與寬之比為2∶1。為「米」字旗,由深藍底色和紅、白色「米」字組成。旗中帶白邊的紅色正十字代表英格蘭守護神聖喬治,白色交叉十字代表蘇格蘭守護神聖安德魯,紅色交叉十字代表愛爾蘭守護神聖帕特里克。此旗產生於1801年,是由原英格蘭的白地紅色正十旗、蘇格蘭的藍地白色交叉十字旗和愛爾蘭的白地紅色交叉十字旗重疊而成。
國徽:即英王徽。中心圖案為一枚盾徽,盾面上左上角和右下角為紅地上三隻金獅,象徵英格蘭;右上角為金地上半站立的紅獅,象徵蘇格蘭;左下角為藍地上金黃色豎琴,象徵愛爾蘭。盾徽兩側各由一隻頭戴王冠、代表英格蘭的獅子和一隻代表蘇格蘭的獨角獸支扶著。盾徽周圍用法文寫著一句格言,意為「惡有惡報」;下端懸掛著嘉德勛章,飾帶上寫著「天有上帝,我有權利」。盾徽上端為鑲有珠寶的金銀色頭盔、帝國王冠和頭戴王冠的獅子。
國歌:《天佑女王》 "god save the queen"(如在位的是男性君主,國歌改為"god save the king")
人口:約5884萬,其中英格蘭4918萬人,威爾士290萬人,蘇格蘭506萬人,北愛爾蘭169萬人(2001年中)。官方和通用語均為英語。威爾士北部還使用威爾士語,蘇格蘭西北高地及北愛爾蘭部分地區仍使用蓋爾語。居民多信奉基督教新教,主要分英格蘭教會(亦稱英國國教聖公會,其成員約佔英成人的60%)和蘇格蘭教會(亦稱長老會,有成年教徒66萬)。另有天主教會和佛教、印度教、猶太教及伊斯蘭教等較大的宗教社團。
首都:倫敦(London);人口:718.8萬(2001年)。最熱月份為7月,一般氣溫在13℃-22℃;最冷月份為1月,一般氣溫在2℃-6℃。2006年4月,北京與倫敦結為友好城市。
行政區劃:分英格蘭、威爾士、蘇格蘭和北愛爾蘭四部分。英格蘭劃分為43個郡,蘇格蘭下設29個區和3個特別管轄區,北愛爾蘭下設26個區,威爾士下設22個區。蘇格蘭、威爾士議會及其行政機構全面負責地方事務,外交、國防、總體經濟和貨幣政策、就業政策以及社會保障等仍由中央政府控制。倫敦也稱「大倫敦」(Greater London),下設獨立的32個城區(London boroughs) 和1個「金融城」(City of London)。各區議會負責各區主要事務,但與大倫敦市長及議會協同處理涉及整個倫敦的事務。此外,英國還有12個屬地。
國慶節
英國沒有傳統意義上的國慶節,只有女王的「官方生日」。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的真正生日是1926年4月21日,而其「官方生日」則定在每年靠近6月11日的那個星期六。每年的這個時候,一向有「霧都」之稱的倫敦天氣也比較好。其主要活動,是由女王親自檢閱「軍旗敬禮分列式」。由於星期六本來就不是工作日,因而這一天也不在假日之列。
國家政要:國家元首:女王伊麗莎白二世;政府首腦:工黨領袖戈登.布朗
國花:玫瑰花
國鳥:紅胸鴿
國石:鑽石
時差:經過倫敦格林尼治天文台原址的本初子午線的所在時區為零時區。比北京時間晚8小時
氣候:溫帶海洋性氣候
名勝:白金漢宮、大本鍾、格林尼治天文台、倫敦塔橋、大英博物館、威斯敏斯特大教堂、英吉利海峽隧道、莎士比亞故鄉斯特拉特福、巨石陣、巨人道等
民俗:講究衣著得體和美觀。在一些特定的場合,如法院開庭、教堂做禮拜、國會開幕英王致詞時等,主持人或致詞人均穿傳統服裝。
自然地理:由大不列顛島上的英格蘭、蘇格蘭和威爾士,以及愛爾蘭島東北部的北愛爾蘭共同組成的島國,還包括一些英國海外領地。英國本土位於歐洲大陸西北面的不列顛群島 ,被北海、英吉利海峽、凱爾特海、愛爾蘭海和大西洋包圍。24.36萬平方公里(包括內陸水域),英格蘭地區13. 04萬平方公里,蘇格蘭7. 88萬平方公里,威爾士2. 08萬平方公里,北愛爾蘭1. 36萬平方公里。位於歐洲西部的島國。由大不列顛島(包括英格蘭、蘇格蘭、威爾士)、愛爾蘭島東北部和一些小島組成。隔北海、多佛爾海峽、英吉利海峽與歐洲大陸相望。它的陸界與愛爾蘭共和國接壤。海岸線總長11450公里。全境分為四部分:英格蘭東南部平原、中西部山區、蘇格蘭山區、北愛爾蘭高原和山區。主要河流有塞文河(354公里)和泰晤士河(346公里)。北愛爾蘭的訥湖(396平方公里)面積居全國之首。屬海洋性溫帶闊葉林氣候,終年溫和濕潤。通常最高氣溫不超過32℃,最低氣溫不低於-10℃,平均氣溫1月4~7℃,7月13~17℃。多雨霧,秋冬尤甚。年平均降水量約1000毫米。北部和西部山區的年降水量超過2000毫米,中部和東部則少於800毫米。每年二月至三月最為乾燥,十月至來年一月最為濕潤。全國氣候類型為溫帶海洋性氣候。
簡史:
公元前地中海伊比利亞人,比克人,凱爾特人,先後來到不列顛。公元1-5世紀大不列顛島東南部為羅馬帝國統治。羅馬人撤走後,歐洲北部的盎格魯人、薩克遜人、朱特人相繼入侵並定居。7世紀開始形成封建制度,許多小國並成七個王國,爭雄達200年之久,史稱「盎格魯—撒克遜時代」。829年威塞克斯國王愛格伯特統一了英格蘭。8世紀末遭丹麥人侵襲,1016年至1042年為丹麥海盜帝國的一部分。其後經英王短期統治,1066年諾曼底公爵渡海征服英格蘭。1215年約翰王被迫簽署大憲章,王權遭抑制。1338年至1453 年英法進行「百年戰爭」,英國先勝後敗。1588年擊敗西班牙「無敵艦隊」,樹立海上霸權。英國在1588年英西海戰中的勝利,是一次以弱勝強的勝利,它再一次顯示了在王權統治下的民族國家的力量。長期處在歐洲主流文明之外的島國,第一次以強國的姿態向歐洲大陸發出了聲音,並迅速進入世界海洋霸權和商業霸權的爭奪中心。 1603年,80歲的伊麗莎白一世去世了。為了避免政治聯姻傷害國家利益,女王終生未婚,孤獨地走完了一生,卻留下了一個國力日盛、處於上升態勢中的英國。 1640年英國在全球第一個爆發資產階級革命,成為資產階級革命的先驅。 1649年1月30日,一個晴朗的冬日,宴會大廳前的廣場上,凌晨就聚集了上千位倫敦市民,悲傷、恐懼、興奮、茫然這些互相矛盾的表情,掛在他們的臉上。在難以控制的焦灼中,他們等待著一場斷頭的刑罰,受刑的就是被議會宣判為「暴君、殺人犯和國家公敵」的國王查理一世。 1649年5月19日宣布成立共和國。1660年王朝復辟,1688年發生「光榮革命」,確定了君主立憲制。從1588年戰勝西班牙的大海戰,到1688年的光榮革命,在整整一個世紀的時間里,英國一方面調整內部制度,一方面積極對外擴張。百年時間的積蓄之後,英國人開始釋放自己的能量。光榮革命前後的英國,人口大量增長,商業和手工工業迅猛發展,對外貿易成為越來越重要的國計民生。
1707年英格蘭與蘇格蘭合並, 1763年,通過英法七年戰爭,英國才將擋在自己面前的法國和緊跟法國的西班牙暫時搬開。1687年,牛頓出版了自己最著名的著作《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1727年,牛頓去世。英國以隆重的國葬儀式將他安葬在威斯敏斯特大教堂,這里一向是王公貴族的墓地,牛頓成為第一個安息在此的科學家。1801年又與愛爾蘭合並。18世紀後半葉至19世紀上半葉,成為世界上第一個完成工業革命的國家。1815年,英國人打贏了一場震動世界的戰爭,英國威靈頓公爵在滑鐵盧擊敗了拿破崙,但是英國,這個地處邊緣的小國,卻在歷史性的轉變中搶佔了先機,已經率先到達現代文明的入口處,即將一步步穩健地走向世界的中心。19世紀是大英帝國的全盛時期,1914年佔有的殖民地比本土大111倍,是第一殖民大國,自稱「日不落帝國」。第一次世界大戰後開始衰敗。英國於1920年設立北愛蘭郡,並於1921年至1922年允許愛爾蘭南部脫離其統治,成立獨立國家。1931年頒布威斯敏斯特法案,被迫承認其自治領在內政、外交上獨立自主,大英帝國殖民體系從此動搖。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經濟實力大為削弱,政治地位下降。隨著1947年印度和巴基斯坦的相繼獨立,到60年代,英帝國殖民體系瓦解。1973年1月加入歐共體。
英國是第一、第二次世界大戰主要戰勝國,故是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對議案擁有否決權;英國也是歐盟成員國和北約創始會員國之一。
政治:英國的憲法不同於絕大多數國家的憲法,並不是一個獨立的文件,它是由成文法、習慣法、慣例組成。主要有大憲章(1215年)、人身保護法(1679年)、權利法案(1689年)、議會法(1911、1949年)以及歷次修改的選舉法、市自治法、郡議會法等。蘇格蘭另有自己獨立的法律體系。政體為君主立憲制。國王是國家元首、最高司法長官、武裝部隊總司令和英國聖公會的「最高領袖」,形式上有權任免首相、各部大臣、高級法官、軍官、各屬地的總督、外交官、主教及英國聖公會的高級神職人員等,並有召集、停止和解散議會,批准法律,宣戰媾和等權力,但實權在內閣。議會是最高司法和立法機構,由國王、上院和下院組成。上院(貴族院)包括王室後裔、世襲貴族、新封貴族、上訴法院法官和教會大主教及主教組成。1999年11月,上院改革法案通過,除92名留任外,600多名世襲貴族失去上院議員資格,非政治任命的上院議員將由專門的皇家委員會推薦。下院也叫平民院,議員由普選產生,採取最多票當選的小選區選舉制度,任期5年。但政府可決定提前大選。政府實行內閣制,由女王任命在議會選舉中獲多數席位的政黨領袖出任首相並組閣,向議會負責。 唐寧街10號 北愛和平路漫漫
工業:航空航天、電子、石化、核能、汽車、紡織、冶金、機械、造船等
農業:大麥、小麥、燕麥、甜菜、馬鈴薯等
礦產:煤、鐵、石油、天然氣等
政黨:(1)工黨(Labour Party):執政黨。1900年成立,原名勞工代表委員會,1906年改用現名。該黨曾於1945-1951年,1964-1970年,1974-1979年上台執政。1997年大選獲勝,2001年6月大選後蟬聯執政。工黨近年來更多傾向於中產階級的利益,與工會關系有所疏遠。布萊爾當選工黨領袖後,政治上提出「新工黨、新英國」的口號,取消黨章中有關公有制的第四條款,經濟上主張減少政府幹預,嚴格控制公共開支,保持宏觀經濟穩定增長,建立現代福利制度。對外主張積極參與國際合作,對歐洲一體化持積極態度,主張加入歐元,主張同美國保持特殊關系。現有黨員近40萬名,是英國第一大黨。(2)保守黨(Conservative Party): 主要反對黨。前身為1679年成立的托利黨,1833年改稱現名。該黨從1979至1997年4次連續執政,成為20世紀在英國佔主導地位的政黨。在1997年5月和2001年6月兩次大選中慘敗於工黨。保守黨的支持者一般來自企業界和富裕階層,主張自由市場經濟。通過嚴格控制貨幣供應量和減少公共開支等措施來壓低通貨膨脹。主張限制工會權利,加強「法律」和「秩序」。 近年來,提出實行「富有同情心的保守主義」,關注教育、醫療、貧困等社會問題。強調維護英國主權,反對「聯邦歐洲」,反對加入歐元,主張建立「大西洋共同體」以加強英美特殊關系。強調北約仍是英國安全與防務的基石。現有黨員30多萬名。(3)自由民主黨(The Liberal Democrat Party):1988年3月由原自由黨和社會民主黨內支持同自由黨合並的多數派組成。主張繼續維持與工黨的合作關系,推動工黨在地方選舉及下院選舉中實行比例代表制,在公共服務、社會公正、環境保護等問題上採取比工黨更「進步」的政策。現有黨員約10萬名,是英國第三大黨。此外,英國其他政黨還有:蘇格蘭民族黨 (Scottish National Party)、威爾士民族黨 (Plaid Cymru) 以及北愛爾蘭一些政黨如:北愛爾蘭統一黨(Ulster Unionist Party)、民主統一黨 (Democratic Unionist Party) 、社會民主工黨 (Social Democratic and Labour Party)、新芬黨 (Sinn Fein) 等。
司法:有三種不同的法律體系:英格蘭和威爾士實行普通法系,蘇格蘭實行民法法系,北愛爾蘭實行與英格蘭相似的法律制度。司法機構分民事法庭和刑事法庭兩個系統。在英格蘭和威爾士,民事審理機構按級分為郡法院、高等法院、上訴法院民事庭、上院。刑事審理機構按級分為地方法院、刑事法院、上訴法院刑事庭、上院。英國最高司法機關為上院,它是民、刑案件的最終上訴機關。1986年成立皇家檢察院,隸屬於國家政府機關,負責受理所有的由英格蘭和威爾士警察機關提交的刑事訴訟案。總檢察長和副總檢察長是英政府的主要法律顧問並在某些國內和國際案件中代錶王室。
經濟: 英國是世界經濟強國之一,其國內生產總值在西方發達國家中居前列。英國製造業在國民經濟中的比重有所下降;服務業和能源所佔的比重不斷增大,其中商業、金融業和保險業發展較快。 2002年,英經濟規模居世界第四,是世界第二大海外投資國。私有企業是英國經濟的主體,占國內生產總值的60%以上。服務業是衡量現代國家發達程度的標准之一。英國的服務業從業人口占其就業總人口的77.5%,產值占國內生產總值的63%以上。英國是歐盟中能源資源最豐富的國家,也是世界主要生產石油和天然氣的國家。主要能源有煤、石油、天然氣、核能和水力等。鐵礦儲量為27億噸、煤的可采儲量達46億噸、石油儲量為70億噸、天然氣儲量達12260-38000億立方米。英國是世界上第一個滿足本國2600萬電、氣用戶的國家。
貨幣:英鎊(Pound)
軍事: 建軍時間約在17世紀中期。女王為英軍名義上的最高統帥。最高軍事決策機構是「國防與海外政策委員會」,首相任主席,成員有國防大臣、外交大臣、內政大臣、財政大臣等;必要時國防參謀長和三軍參謀長列席會議。國防部為國防執行機構,既是政府行政部門,又是軍事最高司令部。英國是北約集團的創始國和主要成員國,擁有獨立的核力量,國家戰略的核心是:積極參與世界事務,維護英國的國際地位;依靠和藉助北約集體防務力量來保衛歐洲和英國本土的安全,並擴大英國在歐洲的影響;積極加強與英聯邦國家的聯系,保護其廣泛的海外利益。1997年5月工黨政府上台後,調整國防政策;繼續依靠北約集體防務力量作為英國安全的基礎;積極推動建立歐洲快速反應部隊;保持強大的常規部隊;保持核威懾力量;突出強調質量建軍和聯合快速反應部隊的建設,重點提高英軍處理各種危機、應付突發事件的快速反應能力,努力維護英在歐洲及海外傳統勢力范圍的戰略利益。實行志願兵役制,服役期3、6、9、12、15年不等,一般最長為22年。英實行正規軍與預備役部隊相結合的武裝力量體制。
2004年7月,英國政府公布了近十幾年來規模最大的一次軍事調整計劃,對陸、海、空三軍兵種結構及軍事裝備進行調整,以增加部隊在遠程作戰中的靈活機動能力,從而更好適應現代戰爭的需要及有效應對21世紀的全球性威脅。據英國防部提供的數字,英軍現有總兵力約為20.56萬人,其中陸軍10.95萬,海軍4.24萬,空軍5.37萬。2004-2005財政年度的國防預算約為297億英鎊,2007-2008財政年度有望增長到334億英鎊。
教育: 實行5-16歲義務教育制度。1998/1999財政年度教育經費占國內生產總值的4.9%。公立學校學生免交學費。私立學校師資條件與教學設備都較好,但收費高,學生多為富家子弟。著名的高等學校有牛津大學、劍橋大學、倫敦政治經濟學院、愛丁堡大學。 世界首個國家博物館——大英博物館 英國博物館:文化體驗「不買票」 英國國立博物館免費開放有招數。
新聞出版:英國報紙的人均銷量比任何發達國家的都多。全國共有約1350種報紙,7000種周刊和雜志:《每日快報》、《每日郵報》、《每日鏡報》、《每日星報》、《太陽報》、《金融時報》、《每日電訊報》、《衛報》、《獨立報》、《泰晤士報》、《世界新聞》、《星期日快報》、《星期日鏡報》、《星期日郵報》、《人民報》、《星期日電訊報》、《觀察家報》和《星期日泰晤士報》。通訊社主要有3家:(1)路透社:1850年成立,集體合營,世界重要通訊社之一,總部設在倫敦。(2)新聞聯合社:1868年創辦,由PA新聞、PA體育、PA檢索和PA數據設計4家公司聯合經營,專門為英國和加拿大的企業提供公關和投資信息。(3)AFX新聞有限公司:由法新社與金融時報聯合經營,向歐洲的金融及企業界提供信息和服務,在歐洲12個國家、美國及日本設立分支機構,總部在倫敦。英國廣播公司(無線電廣播網)(BBCNetwork Radio)於1922年創辦。該公司有5個對內廣播電台,1個對外廣播電台,用43種語言向全世界各國播放節目。英國廣播公司(電視台) ( BBCTelevision)於1936年開始播放電視,有兩個台:BBC1主要播放新聞、宗教、體育、歌劇及少兒和娛樂節目,BBC2主要播放音樂、藝術、喜劇、教育及一些特別節目。另有5個數碼頻道供交費用戶使用。廣播電台局(the Radio Authority)負責批准及管理所有獨立電台的服務,監督節目及廣告質量。獨立電視委員會(Independent Television Commission)負責批准和規管商業電視台服務,擁有ITV(第三頻道)、第四頻道和第五頻道。ITV節目始播於1955年,24小時全天服務,面向全國,三分之一時間播放新聞,其它時間播放體育、喜劇、游戲和電影等。主要靠廣告贊助。第五頻道始播於1997年3月。隨著網際網路的迅猛發展,各主要報刊、電視均有網路版,其中BBC在線是被訪問最多的網站。
外交:英國為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是世界五個核大國之一,是歐盟、北約、英聯邦、西歐聯盟等120個國際組織的重要成員國。主張同美國加強關系,重視發展與其他大國的關系,努力改善同中、俄、印、日等大國的關系。努力維系同英聯邦國家的傳統聯系,保持和擴大在發展中國家的影響。積極參與全球事務,保持強大的國防力量、強調自由貿易。加強在環境保護、人權、可持續發展等問題上的國際合作。將人權問題作為其外交政策的核心。
節日
1、聖誕節:英國的聖誕節是最重要的家庭節日。12月25日和26日兩天是國家法定節日。在聖誕節這天,家庭聚會並吃傳統的聖誕午餐或晚餐。人們要交換禮物,若與一家英國人今天一起,他們希望你能加入他們的活動。若聖誕節這天沒有公共交通,在12月26日節禮日這天,交通也受到限制,因為是宗教節日,教堂有特殊的活動,每個人無論如何都要去教堂。
2、新年:1月1日也是公共節日。在新年前夜人們通常會熬到深夜,迎接新年的到來。在蘇格蘭,新年前夜被看作是大年夜,甚至是比聖誕節更有節日氣氛的時候。
3、復活節:復活節沒有固定的日期,是在3月末和4月中旬之間。公共假期從星期五一直到復活節後的星期一,這時候又有特別的宗教活動,孩子們會收到巧克力彩蛋。在復活節當天,城鎮有復活節遊行。在復活節前的星期四,女王每年會訪問一座不同的大教堂,送當地居民一些金錢,被稱為濯足節救濟金,作為象徵性的禮物。
1月 布恩之夜是全蘇格蘭舉行晚宴以紀念蘇格蘭最著名的詩人的日子。
2月 在倫敦的中國城和其他有大量中國人社區的大城鎮和城市中,要過中 國的新年。
3月 金杯,這個國家主要的賽馬盛事,在月中旬舉行。
4月 全國大賽馬會在利物浦的Aintree舉行。
劍橋/牛津劃船比賽,由牛津和劍橋大學的師生參加的劃船比賽,在倫敦的泰晤士河上舉行。
倫敦馬拉松賽在月底舉行。
5月 五朔節,在農村人們繞五朔節花柱跳五朔節舞蹈來慶祝此節。
FA杯決賽,上旬在倫敦威伯利體育場舉行。
文化節在威爾士邊境的Hay-on-Wye舉行。
查爾士花展為期4天以上,在月末舉行。
戲劇節在蘇塞克斯劉易斯附近的格林德泊恩舉行。
6月 行軍旗敬禮分列式在白金漢宮興行。
6月 有兩項重大的賽馬會。
第一周的達比賽馬會和最後一周的艾斯科特賽馬會,溫布爾登網球隊公開賽在這個月的最後一周開賽。
7月 月初在牛津郡泰晤士河上舉行。
全鞏固高爾夫球公開賽,在7月中旬舉行,每年賽程都不同。
皇家網球賽,月底在鄂二斯網球場舉行。
亨利武德列隊音樂會,月底在阿爾伯音樂廳舉行。
8月 考依期周,月初在外特的小島上舉行的劃艇和劃船比賽。
愛丁堡軍事表演,月初舉行,愛丁堡藝術節和愛丁堡節大約同時舉行。
諾丁希爾狂歡節在倫敦西部舉行,是由倫敦的加樂比社區組織的。
9月 布萊克普燈飾節在月初開幕,來自各國的燈綿延達5英里。
南漢普頓國際船展在月底舉行。
倫敦、索華舉行的索華爵士箅節和維根爵士舞節。
10月 哈德士福地現代音樂節月底開幕。
11月 倫敦至布來頓老式汽車拉力賽,市長閣下遊行及表演中旬舉行。
體育:
1.英國是現代足球的發祥地,是現代網球,羽毛球,乒乓球的誕生地(不是發源地哦)
2.1996年成功舉辦歐洲杯
3.倫敦於2006年7月6日成功申辦將於2012年舉辦的夏季奧運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