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司民刑商 » 虛擬財產司法解釋

虛擬財產司法解釋

發布時間: 2021-02-27 22:01:55

Ⅰ 虛擬財產在夫妻離婚如何分割

只要來滿足屬於夫妻共同財產源的條件,就應該進行分割,一般通過協商、作價補償、競價來進行分割。
婚姻法》第47條規定:「離婚時,一方隱匿、轉移、變賣、毀損夫妻共同財產的,分割夫妻共同財產或者偽造債務的一方,可以少分或者不分。離婚後,另一方發現上述行為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請求再次分割夫妻共同財產
《婚姻法司法解釋二》第九條規定:「男女雙方協議離婚後一年內就財產分割問題反悔,請求變更或者撤銷財產分割協議的,人民法院應當受理。人民法院審理後,未發現訂立財產分割協議時存在欺詐、脅迫等情形的,應當依法駁回當事人訴訟請求。

Ⅱ 離婚時如何處理虛擬財產

在進行分割時會出現兩個情況:
一個是這個虛擬財產是原始取得,也就是說是夫妻雙方中專一個屬人或共同製造出來的;另一種情況是這個虛擬財產是繼受取得,也就是用現實貨幣購買的。
原始取得又分兩種情況:一是在離婚時這個虛擬財產已經出售,這樣就直接分割貨幣財產就行了,也就不存在分割虛擬財產問題;如果還沒有出售,本律師認為如果雙方對這個虛擬財產的價格無法達成一致意見,應參照知識產權的一些規定,待將來出售、變現後再作分割。
繼受取得的分割問題比較簡單些,既然是繼受取得,就俗稱是花錢買來的,也就有價格。在分割時以此價格作為分割對象,虛擬財產獲得者支付一半虛擬財產價格給對方。

Ⅲ 盜竊網路虛擬財產可以認定盜竊罪嗎

盜竊網路虛擬財產不可以認定盜竊罪。
關於虛擬財產能否歸入傳統意義上的財物,在2013年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出台《關於辦理盜竊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最高法意見如下:《解釋》起草過程中,有意見提出,應當在《解釋》中明確,對盜竊游戲幣等虛擬財產的,以盜竊罪定罪處罰。經研究認為,此意見不妥。對於盜竊虛擬財產的行為,如確需刑法規制,可以按照非法獲取計算機信息系統數據等計算機犯罪定罪處罰,不應按盜竊罪處理。主要考慮:其一,虛擬財產與金錢財物等有形財產、電力燃氣等無形財產存在明顯差別,將其解釋為盜竊罪的犯罪對象公私財物,超出了司法解釋的許可權。其二,虛擬財產的法律屬性是計算機信息系統數據,對於非法獲取計算機信息系統數據的行為當然可以適用非法獲取計算機信息系統罪定罪量刑。其三,對盜竊網路虛擬財產的行為適用盜竊罪會帶來一系列棘手問題,特別是盜竊數額的認定,目前缺乏能夠被普遍接受的計算方式。而《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關於辦理危害計算機信息系統安全刑事案件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對非法獲取計算機信息系統數據罪明確了具體定罪量刑標准,適用該罪名可以罰當其罪,實現罪責刑相適應。其四,從境外刑事立法和司法來看,鮮有將盜竊網路虛擬財產的行為以盜竊罪論處。

Ⅳ 盜竊虛擬財產算犯罪么

由於網路虛擬財產在現實中不好定價,而且需要網游代理商提供數據,加之正常版交易與盜竊比較難體現,最權後還有異地作案、司法管轄等問題,所以一般很難破。

也有因為盜號而判刑的,但那都是影響特別大的案件

其年齡以滿16周歲,需要負完全刑事責任

你可以去派出所報案,能不能破就是另一回事了

最後糾正一下樓上錯誤:盜竊不等於犯罪,犯罪是有標準的①一年內多次盜竊(三次以上)②數額巨大。

就算是普通的盜竊違法行為也是有立案標準的,不能說偷一根頭發就是盜竊

個人觀點,僅供參考

Ⅳ 盜竊虛擬財產是否構成盜竊罪

主要是看是什麼虛擬財產,如果虛擬財產本身是用貨幣購買的,內那麼就要按照摺合的容貨幣價值來確定盜竊數額,如果虛擬財產沒有辦法和實際貨幣進行等價值摺合,那就不好辦了,北京朝陽法院有過這樣的判例,你在網上也可以搜索到。

Ⅵ 民法通則,是對虛擬資產是怎樣規定的

我國網路虛擬財產的民法保護現狀

1、立法現狀

網路虛擬財產在我國還屬於新生事物,對其進行保護的相關法律較為落後,民事法律對網路虛擬財產的保護,尚無確切立法。

(1)《憲法》和《民法通則》的相關規定比較籠統,但為對其解釋提供了空間:2004年《憲法》經修改後,將對公民合法私有財產的保護明確列入憲法,這一合法私有財產的概括規定為民法財產的解釋提供了極大的空間;《民法通則》規定:「公民的個人財產包括公民的合法收入、房屋、儲蓄、生活用品、文物、圖書資料、林木、牲畜和法律允許公民所有的生產資料及其他合法財產。」沒有明確將網路虛擬財產納入個人合法財產中,然而對於「其他合法財產」,我國法律並無明確的解釋,也給我們對其解釋提供了空間。

(2)《關於維護互聯網安全的決定》對網路虛擬財產的保護依然沒有明確:該決定第4條規定:「為了保護個人、法人和其他組織的人身、財產等合法權利,對有下列行為之一,構成犯罪的,依照刑法有關規定追究刑事責任……利用互聯網進行盜竊、詐騙、敲詐勒索」及第6條的規定:「……利用互聯網侵犯他人合法權益,構成民事侵權的,依法承擔民事責任。」這個《決定》對網路虛擬財產的保護依然沒有明確,但是也沒有否定對網路虛擬財產的保護,這同樣也給司法解釋提供了空間。

從上述立法現狀來看,我國對於此類案件糾紛的處理沒有明確的法律規定,並未像韓國、美國以及我國台灣地區進行專項立法,網路虛擬財產糾紛發生後,不能及時、有效地解決糾紛,給互聯網上的安全帶來了極大的隱患。網路虛擬財產糾紛不斷涌現,呼籲相關立法及司法盡快出台。

2、司法現狀

從司法角度來看,有關網路虛擬財產的民事法律保護問題主要涉及以下幾個方面:

(1)現有的舉證責任分擔對玩家明顯不利

在民事訴訟中,一般而言,是「誰主張,誰舉證」,主張權利一方如果不能提供支持自己主張的相應證據,就要承擔不利的訴訟後果,網路虛擬財產民事糾紛也不例外。在網路游戲環境中,大部分玩家所用的注冊資料都是不真實的,在這種情況下,不僅要證明自己是所擁有ID的真正主人,還要證明自己丟失的網路虛擬財產的種類、數量等。由於網路游戲的虛擬性特徵,現有舉證責任的分擔,對玩家來說具有較大的困難,對玩家明顯不利。因為網路虛擬財產的運營和交易一切都是動態進行,網路虛擬財產失去以後,玩家很難再去尋找到有關痕跡,要證明自己的合法所有權也就更難。

(2)網路虛擬財產的價值確定較難

網路虛擬財產糾紛發生以後,財產價值的確定是解決糾紛賠償問題的關鍵。目前網路虛擬財產價值的評估、計算還沒有統一標准,糾紛發生後很難得到公平賠償。

(3)網路虛擬財產案件在證據確認上難以適用現有的證據規則

網路虛擬財產案件由於其自身的特點,在證據的確認上有許多不同於普通案件之處。從本質上來來講,網路虛擬財產只不過是存儲在電腦當中的一組數據,它的一個特點就是可以無限的復制。另一方面,由於游戲伺服器是無時無刻不處於高速運動狀態,這就給證據的固定帶來了相當大的困難,而網路虛擬財產一旦消失或者被運營商刪除,再去找與案件相關的證據也不容易。《民事訴訟證據的如干規定》第69條明確規定,下列證據不能單獨作為認定案件事實的依據:「(四)無法與原件、原物核對的復印件、復製品。」就網路虛擬財產來講,原被告雙方提供的以網路虛擬財產本身、圖片、截圖等為表現形式的證據,原件和復製品是很難加以區分的。顯然,網路虛擬財產案件在證據確認上難以適用現有的證據規則。要很好的解決這一問題,有賴於在立法或者司法解釋上對現有的證據規則的突破。

在司法實踐中,協調或者處理與網路虛擬財產相關糾紛的依據是玩家和網路游戲公司之前的協議以及民法理論,結合網路游戲本身的規律來選擇適用法理。這也體現了我國法律適用原則:有法律,根據法律;沒有法律,根據慣例;沒有慣例,根據法理。正由於處理糾紛的根據是一些法律理論,而不是具體的法律條款,使得解決網路游戲中網路虛擬財產糾紛的依據缺乏法律的權威性。由此可見,目前我國網路虛擬財產民法保護現狀還不是十分的樂觀,法學界應該加大重視力度,完善現有民事法律條款,以求社會法律環境的穩定。

Ⅶ 盜竊虛擬財產構成盜竊罪嗎

對於盜竊虛擬財產的行為,如確需刑法規制,可以按照非法獲取計算機信息系統數據等計算機犯罪定罪處罰,不應按盜竊罪處理。

法理解析:

1、虛擬財產與金錢財物等有形財產、電力燃氣等無形財產存在明顯差別,將其解釋為盜竊罪的犯罪對象公私財物,超出了司法解釋的許可權。

2、虛擬財產的法律屬性是計算機信息系統數據,對於非法獲取計算機信息系統數據的行為當然可以適用非法獲取計算機信息系統罪定罪量刑。

3、對盜竊網路虛擬財產的行為適用盜竊罪會帶來一系列棘手問題,特別是盜竊數額的認定,目前缺乏能夠被普遍接受的計算方式。而《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關於辦理危害計算機信息系統安全刑事案件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對非法獲取計算機信息系統數據罪明確了具體定罪量刑標准,適用該罪名可以罰當其罪,實現罪責刑相適應。

4、從境外刑事立法和司法來看,鮮有將盜竊網路虛擬財產的行為以盜竊罪論處。特別值得關注的是,我國台灣地區1997年修改刑法時,在第323條將「電磁記錄」增設為動產的范圍,對竊取電磁記錄的行為適用盜竊罪,但是2003年修正刑法時,將「電磁記錄」又從動產的范圍內刪除,實際上是否定了1997年的刑法修正,對竊取電磁記錄的行為規定適用專門的獲取計算機信息系統數據等計算機犯罪來處理。其背後的理論和實踐根基,概因將虛擬財產歸入傳統意義上的財物存在問題。

Ⅷ 中國都有哪些關於虛擬財產的法令法規

虛擬財產的法律保護來源:作者:一、虛擬財產現狀 隨著這幾年信息產業的飛速發展,互聯網路已經進入了尋常百姓家,對於虛擬財產很多人並不陌生。小到游戲中的裝備,虛擬幣,大到QQ號碼游戲賬號都屬於虛擬財產的范疇。據有關部門測算,去年國內互聯網虛擬貨幣市場規模上百億元,而這個市場還在以每年20%以上的速度增長。然而,硬幣具有雙面屬性,網路自身也催生了許多前所未有的法律問題,使得人們無所適從。諸如網路盜竊、著作權的保護等方面問題不斷。中國互聯網路信息中心(CNNIC)調查統計數字顯示,「有61%的游戲玩家有過虛擬財產被盜的經歷,77%的游戲玩家感到現在的網路環境對其虛擬財產有威脅」。 這些你我習以為常的東西卻因為種種原因而可能面臨不法侵害而又不能得到權利救濟。虛擬財產的侵權事件時有發生,但卻大多因為理論上沒有一個清晰統一的認識而使得司法機關面對此類問題定性模糊不清:要麼不予立案,要麼以侵犯通信自由罪對被告定罪量刑,要麼以盜竊罪判處刑罰。無論民事還是刑事方面都存在著法律空白。 由此看來對虛擬財產的法律地位的確定才是問題的關鍵。 二、虛擬財產的法律地位暨必要性 對於虛擬財產的法律地位,國內存在著兩種截然相反的觀點。否定者認為它沒有價值,只存在於虛擬社會中,沒必要保護。贊成者則認為虛擬財產是通過個人勞動獲得的且能夠流通和現實社會的財產並無本質差異應受保護。筆者認為,在目前情況下,把虛擬財產納入到法律范疇中來有其必要性。 (一)虛擬財產具有法律上的財產屬性。 1、作為財產必須滿足以下三個條件:第一,必須具有價值;第二,必須具有稀缺性,即不能無限量的存在;第三,必須具有合法性。首先,虛擬財產具有價值,符合價值的要求——無差別的人類勞動。虛擬財產的價值需要綜合考慮時間、金錢、智力技巧、市場供求關系、游戲周期、功能替代品的數量與價格。以QQ游戲為例,這類游戲都有等級,玩家要升到更高級就必須付出時間和金錢,而越高級說明這個賬號在市場中的價值越高。其次,如同現實中的物品,游戲中的裝備以及游戲幣等都是有限的,也存在特定物和種類物。至於合法性,那是顯而易見的。2、虛擬財產傾注了玩家大量的時間精力和金錢,雖然在現實社會中摸不著看不到,但是它確實是存在的,就象手機號碼一樣對數以億計的互聯網用戶來說有積極意義,可以滿足人們的某種需求包括物質的和精神的。從這個方面來說,也符合無形財產的性質,當屬知識財產(劉春田:中國人民大學知識產權教學與研究中心主任)。3、虛擬財產可以通過人力控制,包括刪除、修改、使用、轉移。因此,虛擬財產具有法律上的財產屬性。 (二)虛擬財產交易已經對現實社會有很大的影響。 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1、現實大量的虛擬物品交易現狀。游戲幣等網路財產經初步具備了和人民幣兌換的功效,一些網路游戲運營商甚至以出售虛擬財產為贏利模式(因此有了今年文化部等14家部委聯合下發《關於進一步加強網吧及網路游戲管理工作的通知》。表示「要加強對網路游戲中的虛擬貨幣的規范和管理,防範虛擬貨幣沖擊現實經濟金融秩序,同時要限制虛擬幣的發行總量」)。 2、針對虛擬財產的網路盜竊事件也在大量發生。網路盜竊的現狀是以集團化、產業化的盜竊模式危害互聯網的生存。因此無論從虛擬物品交易現狀還是網路盜竊都說明虛擬財產保護的緊迫性。 (三)建立誠信友愛社會的要求。 如今現實中盜竊財物的情況已經搬到了互聯網上,像盜竊虛擬財產等侵權事件的發生不能不說是現實社會的一種折射。互聯網路在我國發展不久,應該盡量凈化這片土地。如果能有效的遏制互聯網上此類行為的話,對誠信友愛社會的建設將會有很好的推動作用。遏制只能交由法律來規范。 網路虛擬財產作為用戶的一種比較特殊的財產權利,是否可以將其納入到我國法律體系內,決定了司法部門是否可以直接適用我國的法律來保護公民的合法權益。因此有必要在法律中對虛擬財產正名。名正才能言順,才有依據制定各項法律法規更有效保護公民財產。 三、虛擬財產的保護 必須承認虛擬財產的保護在我國還是處在理論摸索階段,爭論從來沒有停止過。面對這個新的現象,只考慮以傳統的法律模式來解決似乎有些力不從心。因此我們需要以創新的思維並適當借鑒國外先進的法律模式來解決這個問題。 (一)《物權法》解釋及配套規定。人們對最近通過的《物權法》給予了很高的期望,但是在這部法律中並沒有虛擬財產方面的相關規定。對於這方面的缺失,可以考慮在隨後的立法或者司法解釋中得到體現,以完善《物權法》應有的功能,使得法律對公民的財產保護能夠更加徹底。 (二)刑法保護方面。可以考慮在《刑法》中增加罪名或者對財產作擴大解釋。如前所述,對侵犯虛擬財產的案件,司法機關對它的定性完全不同。相同的案件但是定性的不同可能會對社會發出不好的信號。在中國現有的法律框架下,根據某一新情況而做出擴大解釋是完全可行的。 (三)重視判例作用。像中國首例網路盜竊案件經深圳法院審理後,對其他法院處理類似問題起到了很好的示範作用,我們看到有越來越多的法院承認了虛擬財產擬制財產的法律地位。江西一地方法院在判決中就明確承認了虛擬財產屬於法律保護的財產。法院認為,盡管我國目前對虛擬財產的認定仍無相關法律、法規,但虛擬財產與現實財產在佔有、使用、收益方面利益共同,同樣應受到法律保護。 (四)行政管理途徑。政府部門在這方面也應該有很大的作為。可以制定相關的法規加強對網路公司、網吧的管理,完善登記備案制度,明確合法網路虛擬財產受法律保護,對侵害他人合法網路虛擬財產的行為進行處罰。嚴格實行網路游戲實名身份制,建立針對虛擬財產侵權的舉報中心等。 (五)發達國家和地區的一些經驗值得思考和借鑒。以網路游戲最發達的韓國為例,當游戲產業剛開始發展的時候也面臨和我們現在一樣的困惑,走了不予理睬和過分限制的兩個極端,但是都沒有收到好的效果。重新審視虛擬交易後,韓國最終在法律上承認了虛擬物品的合法性,虛擬交易也受法律保護,更在前不久提議進一步禁止進行虛擬貨幣交易的中介服務,並制定《游戲產業振興法》。世界上很多發達國家和地區,如韓國、日本、瑞士以及中國台灣、香港等地區的立法、司法都已經明確承認了「網路虛擬財產」的價值並用刑法加以規制,且已經出現了針對侵犯網路虛擬財產的刑事判決。有些國家明確虛擬財產具有獨立財產價值,與傳統意義的「財產」相同,將虛擬財產納入傳統財產罪的對象范疇;也有國家比如瑞士則拓展了傳統財產罪的罪名體系,並創設了新的罪名,如非法獲取數據罪。 法律源於生活,但高於生活。當問題到來之後我們只能積極應對,而不可逃避和放任,應當積極發揮法律的引導和維護作用。市場規模已高達數百億的巨大市場,如果缺少法律有效管理,網路世界必將進入一種無序的混亂狀態,進而波及現實社會,若不及時妥善解決這一法律問題,其對公民個人財產以及社會穩定都會有很大沖擊,也違背了建設和諧社會的初衷和本質要求。

熱點內容
民商法考試案例 發布:2025-09-14 18:08:54 瀏覽:177
在勞動合同法第九條 發布:2025-09-14 18:06:47 瀏覽:177
法官法的重要法條 發布:2025-09-14 18:05:04 瀏覽:321
刺字的刑法 發布:2025-09-14 18:03:37 瀏覽:706
傳統道德的內涵 發布:2025-09-14 18:03:27 瀏覽:62
鄭州法院招聘信息 發布:2025-09-14 17:53:12 瀏覽:476
民商法不足 發布:2025-09-14 17:53:09 瀏覽:99
2018勞動法的調整對象 發布:2025-09-14 17:35:47 瀏覽:856
盲俠大律師的英文插曲 發布:2025-09-14 17:34:01 瀏覽:23
新勞動法何時實施 發布:2025-09-14 17:11:01 瀏覽: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