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司民刑商 » 印度人民法

印度人民法

發布時間: 2021-02-28 14:08:56

① 世界五大法律體系

還有印度法系和伊斯蘭法系。另外,中華法系和印度法系已經解體
至今仍把伊斯蘭法作為專基本法律制度的國家屬主要有沙烏地阿拉伯、阿曼、巴林、阿拉伯聯合大公國。另外埃及、敘利亞、黎巴嫩、伊拉克、伊朗、巴基斯坦、突尼西亞、摩洛哥等國家所適用的是混合型法律制度,即傳統的法律與從西方引進的法律相混合,或者是大陸法與伊斯蘭法相混合,或者是普通法與伊斯蘭法相混合,或者是大陸法、普通法與伊斯蘭法相混合

② 印度的法律制度

古代印度法律制度
教學目的和要求:了解古代印度法律的產生、發展和一般規律;掌握古印度奴隸製法律的淵源,基本特點、基本制度和歷史地位。
第一節 古代印度法律的發展和淵源
古代印度法律是公元6世紀以前整個南亞次大陸(現在的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等國)各奴隸製法的總稱。
一、產生
1、公元前15世紀雅利安人入侵印度以後,印度有了最早的傳世文獻「吠陀」。是印度最古老而神聖的法律淵源。
2、前7世紀,原始吠陀教演變為婆羅門教,婆羅門教推崇並維護種姓制度。
二、發展和演變
1、由於奴隸制的發展和勞動群眾反抗斗爭的加劇,前6世紀,佛教以反對婆羅門教而登上歷史舞台。佛教法日益廣泛傳播,前3世紀阿育王將佛教定為國教。
2、公元4世紀左右,由婆羅門教、佛教、耆那教的某些教義以及民間信仰演化為印度教(新婆羅門教)。印度教是融合法經和佛教法中的法律准則而成。
三、淵源
(一)吠陀
「吠陀」 印度最早的傳世文獻,婆羅門教最古老的經典,是印度最古老而神聖的法律淵源。
(二)法經
解釋並補充吠陀的經典,附屬於吠陀。
(三)法典
婆羅門祭司根據吠陀經典、累世傳承和古來習俗編成的教法典籍。
以《摩奴法典》為最著名。
注、什麼是《摩奴法典》?
《摩奴法典》約形成於公元前2世紀-公元2世紀,是印度法制史上第一部較為正規的法律典籍,具有相當大的權威性。它較全面地論述了吠陀的精義,規定了以種姓制為核心的基本內容。該法典對印度法制史產生了深刻的影響,並傳播到東南亞及遠東地區。
(四)佛教經典
總稱:三藏(經藏、論藏、律藏),佛教法的中心內容為「五戒」。
(五)國王詔令。
第二節 古代印度法律的基本制度
一、種姓制度
注、1、什麼是種姓制度?
種姓制度是古代印度的社會等級制度,也是古代印度法的核心內容。根據婆羅門教法的規定,各種姓的法律地位和權利義務是截然不同的。最高種姓為婆羅門,即祭司種姓,掌握宗教祭祀大權;第二種姓為剎帝利,即武士種姓,掌握軍政大權;第三種姓為吠舍,從事商業或農業生產,屬平民種姓;第四種姓是首陀羅,從事低賤職業,多數為奴隸。婆羅門教法所推崇和維護的種姓制度是古代印度社會基本制度。
2、法典舉例
二、注重保護高等種姓的所有權
三、高等種姓的債權受到特別保護
四、婚姻被認為是神意的結合,嚴格維護種姓內婚制,高等種姓一夫多妻,而低等種姓則一夫一妻
五、不同種姓同罪異罰
六、訴訟制度上缺乏統一而固定的法院組織,神明裁判
第三節 古代印度法律的特點和歷史地位
一、古代印度法律的特點
(一)與宗教密不可分
印度宗教眾多,影響印度法律的結構、體系,使它異常復雜;法律與宗教密切聯系,宗教教義依靠法律的力量貫徹實施,法律又依賴教義和信仰得以執行;
(二)公開宣揚社會的不平等,將一切居民的地位和權利義務用法律形式加以確定,形成一套完整的種姓制度。是「種姓法」。
(三)匯合法律、倫理、道德和哲學為一體,法典實質上是它們的混合物。缺乏獨立地位。
二、古代印度法律的歷史地位
(一)在印度法制史中佔有重要地位
(二)印度法系
何為印度法系(死法系——歷史遺跡)?

法系是比較法學所使用的最基本的方法。法系一般是指由若干國家和地區的、具有某種共性或共同傳統的法律的總稱。法系並不是指一個國家的法律的總稱,而是指一些國家或地區的法律的總稱。由於對法系這一概念沒有精確的解說,因此,學者們對世界上的法律應劃分為幾種法系也是各執一詞。
有學者主張分為二大法系,即死法系和活法系,前者包括巴比倫、埃及等類型,後者包括英美、法德等類型。大多數學者主張分為大陸法系和英美法系。日本學者大多主張分為東洋和西洋兩大法系。
有學者主張分為三大法系,即大陸法系、英美法系和社會主義法系,或分為原始民族法系、東洋系和希臘、羅馬法系。關於社會主義國家的法律是否構成一個與西方兩大法系並列的一個法系,在戰後西方法學界一開始是有爭論的。一種意見認為,社會主義國家的法律在結構、形式方面同民法法系相似,因而應屬於民法法系的一個分支而不應作為一個獨立的法系。但占優勢的意見認為,社會主義國家的法律,由於在指導思想和社會制度方面根本不同於西方法律,因而應成為一個獨立的法系。為此,有的西方比較法學家在戰後對傳統的法系概念作了新的解釋,將「法系」一詞的含義擴大到包括不同社會制度的法律。這里更值得注意的是,西方比較法學家往往將當代中國的法律列為「三個主要法系」之外的某種次要法系之一。
有學者主張分為四大法系,即大陸法系、英美法系、伊斯蘭法系和社會主義法系。
有學者主張分為五大法系,即英美法系、大陸法系、伊斯蘭法系、印度法系、中華法系,或分為古代東方法律文化(埃及、楔形文字和希伯來法系)、古典古代法律文化(希臘、羅馬、教會和海商法系)、北方法律文化(日耳曼、斯拉夫、凱爾特法系)、英美法律文化(英吉利、美利堅法系)和東洋法律文化(中國、印度、伊斯蘭、日本等法系)。中華法系是指前5世紀的《法經》到7、8世紀的《唐律》(包括唐高祖的《武德律》、唐太宗的《貞觀律》、唐高宗的《永徽律》等)到《清律》,1840年死亡。中華法系的基本特點(與西方兩大法系比較)有:君主與民主;道與法;刑與民。伊斯蘭法系(7——11世紀)主要表現為古蘭經、穆罕默德的言行、法學家的著作)。印度法系(前7——5世紀)以《摩奴法典》為基礎,「種姓」制度是基本特徵(4種姓:婆羅門即僧侶、剎帝利即武士、吠舍即農民和商人等、首陀羅即最低勞動者)。
有學者主張分為16大法系,即羅馬法系、英美法系、印度法系、中華法系、希伯來法系、希臘法系、日本法系、日耳曼法系、海上法系、寺院法系、凱爾特法系、斯拉夫法系、阿拉伯法系、埃及法系、巴比倫法系、大陸法系。

一般採用日本的穗積陳重的「五分法」即中華法系;印度法系;伊斯蘭法系;英美法系;大陸法系。其中中華法系、印度法系是死法系;而伊斯蘭法系;英美法系;大陸法系是活法系。

③ 簡述兩大法系民法歷史的發展歷程

  1. 法系是在對各國法律制度的現狀和歷史淵源進行比較研究的過程中形成的概念。當代世界主要法系有三個:大陸法系、英美法系、以前蘇聯和東歐國家的法律為代表的社會主義法系。其他的法系還有伊斯蘭法系、印度法系、中華法系、猶太法系、非洲法系等。對資本主義法影響最大的是大陸法系和英美法系。

  2. 大陸法系發展歷程:大陸法系,又稱民法法系、羅馬法系、法典法系、羅馬-德意志法系,是以羅馬法為基礎而發展起來的法律的總稱。大陸法系最先產生於歐洲大陸,以羅馬法為歷史淵源,以民法為典型,以法典化的成文法為主要形式。大陸法系包括兩個支系,即法國法系和德國法系。法國法系是以1804年《法國民法典》為藍本建立起來的,它以強調個人權利為主導思想,反映了自由資本主義時期社會經濟的特點。德國法系是以1896年《德國民法典》為基礎建立起來的,強調國家干預和社會利益,是壟斷資本主義時期法的典型。

  3. 英美法系,又稱普通法法系、英國法系,是以英國自中世紀以來的法律,特別是它的普通法為基礎而發展起來的法律的總稱。英美法系首先起源於11世紀諾曼人入侵英國後逐步形成的以判例形式出現的普通法。英美法系的范圍,除英國(不包括蘇格蘭)、美國外,主要是曾是英國殖民地、附屬國的國家和地區,如印度、巴基斯坦、新加坡、緬甸、加拿大、澳大利亞、紐西蘭、馬來西亞等。中國香港地區也屬於英美法系。

  4. 起源: 英美法系起源於英國。普通法一詞(Common Law),是相對於在各地區的地方貴族的法庭而言,由英格蘭國王指派的專職法官巡遊各地,推廣相對統一的國家法律。這一做法主要始於亨利二世,被認為是對於歐洲舊有司法制度的重大變革。由於國王的法官力求在全國范圍施行較統一的司法尺度,於是開始重視對於過往案件的參考,英國的案件報告系統逐漸形成,也成為後來法律系統的重要基礎。

  5. 普通法的格式和程序非常嚴格,由於程序上的違規,導致案件不得不接受看似不公平的結果。英格蘭之後又出現了與之區別的"衡平法"(Equity),放寬了對於形式和程序的要求,但是由不同於普通法的法院系統受理。功利主義學派創始人邊沁(Bentham)認為普通法不是合理設計的結果需要改革,一開始未被英國法官和律師所接受,但1873年到1875年的《司法法》大幅簡化法院組織和司法訴訟程序,宣布普通法與衡平法系統正式合並,結束了兩種法制並立的局面。合並後的法律統稱為普通法,但是其中某些細節仍然有保留衡平法與原普通法的差別對待,廢除使用多年繁瑣的令狀制,讓英國法律現代化。

④ 印度立法禁穆斯林「三聲休妻」習俗,非法休妻將入刑

近日印度議會通過讓法案,穆斯林男子即時離婚為非法,將面臨三年有期徒刑。在過去,想離婚的男子在女子面前喊三次離婚,就可以合法離婚。這種習俗嚴重侵害婦女的權力,是一種歧視婦女的作為,在埃及,孟加拉國,巴基斯坦等穆斯林國家早就禁止了,在印度卻經過了這么多年才通過的。


但是批評者認為這種嚴厲的措施容易被濫用,他們認為印度人民黨正在藉此方法來針對穆斯林群體。國大黨卻認為將一個民法,轉變為刑法是個歷史性的錯誤。對於印度來說,通過這一法律是一個巨大的進步,盡管遭受反對黨反對,但是它是會得到更多廣大婦女支持的,保護婦女權益,維護婦女的合法婚姻,有著重要的意義。

⑤ 中國民法主要採用哪幾個國家的思想

中國不是嚴格意義上的大陸法系,但非要分類,應該是大陸法系。

大陸法系
大陸法系,又稱民法法系、羅馬法系、法典法系、羅馬-德意志法系,是以羅馬法為基礎而發展起來的法律的總稱。大陸法系最先產生於歐洲大陸,以羅馬法為歷史淵源,以民法為典型,以法典化的成文法為主要形式。大陸法系包括兩個支系,即法國法系和德國法系。法國法系是以1804年《法國民法典》為藍本建立起來的,它以強調個人權利為主導思想,反映了自由資本主義時期社會經濟的特點。德國法系是以1896年《德國民法典》為基礎建立起來的,強調國家干預和社會利益,是壟斷資本主義時期法的典型。
屬於大陸法系的國家和地區除了法國、德國外,還包括義大利、西班牙等歐洲大陸國家,也包括曾是法國、西班牙、荷蘭、葡萄牙四國殖民地的國家和地區如阿爾及利亞、衣索比亞等及中美洲的一些國家,國民黨統治時期的舊中國也屬於這一法系。

英美法系
英美法系,又稱普通法法系、英國法系,是以英國自中世紀以來的法律,特別是它的普通法為基礎而發展起來的法律的總稱。英美法系首先起源於11世紀諾曼人入侵英國後逐步形成的以判例形式出現的普通法。
英美法系的范圍,除英國(不包括蘇格蘭)、美國外,主要是曾是英國殖民地、附屬國的國家和地區,如印度、巴基斯坦、新加坡、緬甸、加拿大、澳大利亞、紐西蘭、馬來西亞等。中國香港地區也屬於英美法系。

⑥ 不屬於民法法系的國家是( ) A、英國 B、美國 C、法國 D、印度

參考答案:ABD

民法法系又稱「大陸法系」、「羅馬——日回耳曼法系」、「成文法系」。歐洲答大陸19世紀以民法典的頒布而形成的獨特風格的法律文化現象。與英美法系並列的、影響較大的法系。分為法國法系和德國法系兩個友系。前者如法國、比利時、荷蘭、義大利、西班牙和拉美各國的法律;後者如德國、奧地利、瑞士、日本等國的法律。

⑦ 請問印度的法律是怎麼樣的

古代印度法律制度
教學目的和要求:了解古代印度法律的產生、發展和一般規律;掌握古印度奴隸製法律的淵源,基本特點、基本制度和歷史地位。
第一節 古代印度法律的發展和淵源
古代印度法律是公元6世紀以前整個南亞次大陸(現在的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等國)各奴隸製法的總稱。
一、產生
1、公元前15世紀雅利安人入侵印度以後,印度有了最早的傳世文獻「吠陀」。是印度最古老而神聖的法律淵源。
2、前7世紀,原始吠陀教演變為婆羅門教,婆羅門教推崇並維護種姓制度。
二、發展和演變
1、由於奴隸制的發展和勞動群眾反抗斗爭的加劇,前6世紀,佛教以反對婆羅門教而登上歷史舞台。佛教法日益廣泛傳播,前3世紀阿育王將佛教定為國教。
2、公元4世紀左右,由婆羅門教、佛教、耆那教的某些教義以及民間信仰演化為印度教(新婆羅門教)。印度教是融合法經和佛教法中的法律准則而成。
三、淵源
(一)吠陀
「吠陀」 印度最早的傳世文獻,婆羅門教最古老的經典,是印度最古老而神聖的法律淵源。
(二)法經
解釋並補充吠陀的經典,附屬於吠陀。
(三)法典
婆羅門祭司根據吠陀經典、累世傳承和古來習俗編成的教法典籍。
以《摩奴法典》為最著名。
注、什麼是《摩奴法典》?
《摩奴法典》約形成於公元前2世紀-公元2世紀,是印度法制史上第一部較為正規的法律典籍,具有相當大的權威性。它較全面地論述了吠陀的精義,規定了以種姓制為核心的基本內容。該法典對印度法制史產生了深刻的影響,並傳播到東南亞及遠東地區。
(四)佛教經典
總稱:三藏(經藏、論藏、律藏),佛教法的中心內容為「五戒」。
(五)國王詔令。
第二節 古代印度法律的基本制度
一、種姓制度
注、1、什麼是種姓制度?
種姓制度是古代印度的社會等級制度,也是古代印度法的核心內容。根據婆羅門教法的規定,各種姓的法律地位和權利義務是截然不同的。最高種姓為婆羅門,即祭司種姓,掌握宗教祭祀大權;第二種姓為剎帝利,即武士種姓,掌握軍政大權;第三種姓為吠舍,從事商業或農業生產,屬平民種姓;第四種姓是首陀羅,從事低賤職業,多數為奴隸。婆羅門教法所推崇和維護的種姓制度是古代印度社會基本制度。
2、法典舉例
二、注重保護高等種姓的所有權
三、高等種姓的債權受到特別保護
四、婚姻被認為是神意的結合,嚴格維護種姓內婚制,高等種姓一夫多妻,而低等種姓則一夫一妻
五、不同種姓同罪異罰
六、訴訟制度上缺乏統一而固定的法院組織,神明裁判
第三節 古代印度法律的特點和歷史地位
一、古代印度法律的特點
(一)與宗教密不可分
印度宗教眾多,影響印度法律的結構、體系,使它異常復雜;法律與宗教密切聯系,宗教教義依靠法律的力量貫徹實施,法律又依賴教義和信仰得以執行;
(二)公開宣揚社會的不平等,將一切居民的地位和權利義務用法律形式加以確定,形成一套完整的種姓制度。是「種姓法」。
(三)匯合法律、倫理、道德和哲學為一體,法典實質上是它們的混合物。缺乏獨立地位。
二、古代印度法律的歷史地位
(一)在印度法制史中佔有重要地位
(二)印度法系
何為印度法系(死法系——歷史遺跡)?

法系是比較法學所使用的最基本的方法。法系一般是指由若干國家和地區的、具有某種共性或共同傳統的法律的總稱。法系並不是指一個國家的法律的總稱,而是指一些國家或地區的法律的總稱。由於對法系這一概念沒有精確的解說,因此,學者們對世界上的法律應劃分為幾種法系也是各執一詞。
有學者主張分為二大法系,即死法系和活法系,前者包括巴比倫、埃及等類型,後者包括英美、法德等類型。大多數學者主張分為大陸法系和英美法系。日本學者大多主張分為東洋和西洋兩大法系。
有學者主張分為三大法系,即大陸法系、英美法系和社會主義法系,或分為原始民族法系、東洋系和希臘、羅馬法系。關於社會主義國家的法律是否構成一個與西方兩大法系並列的一個法系,在戰後西方法學界一開始是有爭論的。一種意見認為,社會主義國家的法律在結構、形式方面同民法法系相似,因而應屬於民法法系的一個分支而不應作為一個獨立的法系。但占優勢的意見認為,社會主義國家的法律,由於在指導思想和社會制度方面根本不同於西方法律,因而應成為一個獨立的法系。為此,有的西方比較法學家在戰後對傳統的法系概念作了新的解釋,將「法系」一詞的含義擴大到包括不同社會制度的法律。這里更值得注意的是,西方比較法學家往往將當代中國的法律列為「三個主要法系」之外的某種次要法系之一。

⑧ 古印度的各種法律文獻

這個問題要詳細回答可能太長了點,我就簡單一點回答好嗎?

古印度法包括婆羅門教法、早期佛教法及國王政府頒布的敕令。

最早是婆羅門教法。說到婆羅門教法,就必須說一下吠陀經,它是婆羅門教的經典文獻,也是婆羅門教法的基本。
說到吠陀經又開始頭大了,因為這書實在是太古老,也太長了點,我還是簡單點說吧。這書最早的部分產生於公元前10000年,是以詩歌形式傳誦的,本集分四部,還有各類補充文集、奧義書等等過千部。你可以查一下維基網路,應該有比較詳細的說明。
婆羅門教法最重要的一部法典是摩奴法典,是以摩奴法經為基礎所修補的法典。其中包括民法、刑法、婚姻法、種姓法……等等等等,可說是內容極度繁復。充分的維護了高級種姓制度的利益和特權。

說到佛教法就必須提一下三藏。印度佛教聖典的三種分類為:經藏、律藏、論藏佛教經典,也是佛教法的主要淵源,包括:(1)律藏,為管理僧侶所規定的規章和僧侶的日常生活的戒律;(2)經藏,佛教的全部教義;即佛陀及他的最近門徒的宗教思想文獻;(3)論范,指高級佛法的論述,主要是有關佛教的哲學方面的闡述。
(對佛教有點不感冒,本人是基督教徒,所以這是從網上摘下來的,別介意)

這題目太復雜了,光是說這幾本文獻,好像有點對不起你這十分,不過你只要記得最重要的這幾部基本上也夠了。

⑨ 大陸法系和英美法系分別是哪些國家

大陸法系包括:來法國、德國、意源大利、西班牙等歐洲國家,也包括曾是法國、西班牙、荷蘭、葡萄牙四國殖民地的國家和地區如阿爾及利亞、衣索比亞等及中美洲的一些國家,國民黨統治時期的舊中國也屬於這一法系。

英美法系包括:英國(不包括蘇格蘭)、美國(路易斯安那州除外)外,主要是曾是英國殖民地、附屬國的國家和地區,如印度、巴基斯坦、新加坡、緬甸、加拿大(魁北克省除外)、澳大利亞、紐西蘭、馬來西亞等。中國香港地區也屬於英美法系。

拓展資料:

法系是西方法學中一個常見的概念。一般認為,凡是在內容上和形式上具有某些共同特徵,形成一種傳統或派系的各國法律,就屬於同一個法系。所以,西方法學所謂的法系,主要是按照法律的特點和歷史傳統對各國法律進行分類的一種方法。

法的歷史類型是按照歷史上法的階級本質和其所依賴的經濟基礎對法所進行的基本分類。這是馬克思主義法學關於法的分類方法之一種。與法系比較,前者側重時間性,後者側重地域性;前者側重實質特徵,後者側重形式特徵。

⑩ 印度穆斯林適用的法律有哪些

國家如果不是政教合一制度的話,所有的人都必須遵守法律,法律面前是不分種族,信仰,性別的,難道你會天真地認為某種教徒就可以隨便偷竊,搶劫甚至殺人么?

熱點內容
民商法考試案例 發布:2025-09-14 18:08:54 瀏覽:177
在勞動合同法第九條 發布:2025-09-14 18:06:47 瀏覽:177
法官法的重要法條 發布:2025-09-14 18:05:04 瀏覽:321
刺字的刑法 發布:2025-09-14 18:03:37 瀏覽:706
傳統道德的內涵 發布:2025-09-14 18:03:27 瀏覽:62
鄭州法院招聘信息 發布:2025-09-14 17:53:12 瀏覽:476
民商法不足 發布:2025-09-14 17:53:09 瀏覽:99
2018勞動法的調整對象 發布:2025-09-14 17:35:47 瀏覽:856
盲俠大律師的英文插曲 發布:2025-09-14 17:34:01 瀏覽:23
新勞動法何時實施 發布:2025-09-14 17:11:01 瀏覽:140